53

重生一九零二53 重生一九零二

共工計劃秦國軍隊和英印聯軍於恆河一線逐漸形成對峙。

秦國在北岸修建工事,加固防線,而英印聯軍雖然“收復”了印度東部,但是獨立軍的撤退並不是沒有防備的,獨立軍和印度的反殖民武裝一直有聯繫,甚至在攻佔印度東部期間,無償援助了大量淘汰下的舊軍火,使得印度反殖民武裝迅速擴充到了近十萬人的部隊。印度反殖民武裝並沒有形成整體,各自爲政,但是獨立軍已經做出一旦勝利就讓他們獨立的承諾,爲此,反殖民武裝不斷破襲英印聯軍漫長的後勤補給交通線。

英印聯軍只能儘量設法縮短補給線,那就是隻能從海上運送物資到恆河,通過河運將物資送上前線,畢竟西方還可以派小型軍艦和炮艇在恆河內護航,而且反殖民軍隊也無法直接攻佔河面上的運輸船。可是獨立軍並沒有讓他們如願,獨立軍是撤退了,幾乎把印度東部所有的船隻收刮一空,沒有船補給就不能快速運到前線,尤其是重武器,沒有足夠的物資和重武器,英印聯軍只能在防線南岸乾瞪眼,反而要不斷的承受獨立軍的炮擊。

當然英印聯軍不可能讓這種情況一直下去,英軍再商議後,要求從歐洲調集大批能在恆河內通航的中小型木質火輪來印度以保障補給,同時隨本土部隊不斷的抵達,組織部隊對印度反殖民軍隊展開圍剿掃蕩。

李睿既然弄走了印度的船,就是要破壞英印聯軍的補給,又豈能讓他們輕易調船?更重要的是,秦國工業能力較弱,需要更多時間來生產物資以便決戰。沒有足夠的物資,難以打出殲滅戰,因爲倉促而來的英軍,幾乎都是白人部隊,打掉他們。直接就可以讓整個西方世界元氣大傷。

儘管這麼做和最初制定和英軍打消耗戰的戰略目的有出入,但是戰局變化萬千,自然是不能一成不變的。

在於英國的海戰中,秦國擊沉和俘虜的英國軍艦高達二十多艘。大半年過去了,軍艦基本修復,並且打撈的軍艦也修復了一部分,加上這近三個月,華夏船舶集團完工了100多艘魚雷艇和六艘炮艇。秦國的海軍實力進一步壯大起來,在遠海估計秦國海軍還不行,但是在近海有水雷的配合,現在秦國近海是秦國海軍的天下。

幹掉了英法聯合艦隊,中國海軍的士氣空前的高漲。

李睿看着李勳,見他英姿煥發。微笑道:“海軍現在情形如何?”

李勳正色道:“報告陛下,我秦國海軍士氣如虹,整戈待旦。”

李睿點點頭道:“好得很。距離雨季還有半個月的時間,現在印度動亂,英軍完全靠陸地補給是不現實的,他們需要依賴更安全的內河水運。他們的船已經被我們弄走,可是他們歐洲有的是船,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李勳肅然道:“是,李勳明白。我們海軍經過訓練,已經完全具備作戰的能力。可以在印度洋上的近海區域對英國的運輸船進行攔截。”頓了頓道,“不過,一旦英國的補給受到威脅,我想英法一定會派主力進入印度洋。那樣的話,就有點麻煩。我們的魚雷艇數量還是太少了。”

李睿點點頭不置可否地道:“英法聯軍肯定會派海軍主力出動,這是毫無疑問的。只是我認爲,怕的應該不是我們,而是他們纔對。我們的快速魚雷艇和水雷已經讓英國的海軍如驚弓之鳥,他們怎麼知道我們佈置了多少水雷場?我相信法國人絕對不會拿幾十萬美元的戰列艦來消耗我們的水雷。”

李勳笑了笑道:“陛下言之有理。其實即使出現最壞的情況,我們只要不正面作戰,憑藉我們的高速魚雷艇破襲,延滯幾個月時間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嘛。”

李睿點點頭道:“好得很。時間拖得越久,對我們越有利。戰爭的發展超出了我的預計,同樣我軍大量裝備自動火力的消耗和爲了達到雷霆一擊的效果,重武器的消耗也超出了我的預期。”

“是,陛下,李勳必定全力以赴。”

李睿點點頭道:“很好!去準備吧,該你們出動的時候會通知你。”

讓海軍準備,並不是說馬上就出動,畢竟英軍要從歐洲調集內河的運輸船需要時間,路上同樣需要時間。

足足花了一個多月,英國的運輸船隊才進入印度洋,英國的運輸船隊壓根就不敢進入孟加拉灣的近海區域,秦國的水雷封鎖嚇破了英國海軍的膽,在一個就是這種傷亡沒有必要,

迫不得已之下,英軍只能用傳統帆船,同時加大對反殖民武裝的圍剿,投入更多的兵力保障陸上交通。可是這樣卻將他們反攻的時間一拖再拖。

當然,這在英國看來沒什麼,除了秦國的空軍,英軍完全有自信能各方面碾壓獨立軍,而且穩打穩紮在英軍看來最好不過,畢竟獨立軍在恆河北岸集結了近五十萬的兵力,可不是那麼容易對付的。

李睿要的就是這個時間,秦國的海軍規模暫時有限,造船能力又不強,能不硬拼自然是最好的。而隨着打撈的軍艦不斷的被修復,秦國海軍的實力得到巨大的提升。李睿相信在經歷戰火之後,海軍的訓練會日漸成熟起來。

於是前線也就形成了一個無比詭異的局面,雙方共計近百萬大軍在對峙,可除了一些零星的炮擊,壓根就沒有大規模的戰鬥,雙方隔着河在拼命的修工事。而印度饑荒逐漸形成,印度反殖民武裝得到大量的災民加入,實力急劇擴大。如此一來,英軍的主力被獨立軍在前線吸引住,印度大陸卻打得烽煙四起。

秦國海軍的高速魚雷艇開到孟加拉灣近海海域破襲,也讓英國遠東海軍焦頭爛額,英國遠東艦隊主力雖然在這一帶,但是英國軍艦的速度根本就追不上,秦國海軍打了就跑,不計其數的物資運輸船葬身海底。

進入四月,藏南、恆河地區開始進入豐水期,這裡的豐水期是什麼情形?一年有一半時間會下雨,集中在豐水期,基本上簡直是三天兩頭的下雨。這裡是世界上雨量最充沛的地區,年降水量上萬毫米,道路泥濘,就跟爛泥塘一樣。

英軍攜帶了大量的重武器,大炮是他們的優勢,可在這種連陸軍行動都快吐血的地方,用原始的手段拉重炮,簡直讓人崩潰。尤其是這裡的鬼天氣,剛剛還是天晴的,瞬間就下雨,把你淋成落湯雞。

恆河地區的對戰進行的是如火視察,雖然雷雨天氣讓秦國的飛艇無法起飛作戰,也爲了吸引英軍無法發揮出空軍的優勢,可是獨立軍還有超級火箭炮羣。就算不論這些,秦國雖然火炮產能不足,但是並不等於不能生產,而秦國經過這麼久的佈置,毫無疑問重武器肯定已經全部到位,而英軍因爲補給線受到威脅和天氣因素,重武器纔到不到不到一成,這個規模甚至無法和獨立軍相比。

進攻開什麼玩笑,馬歇爾當即道:“我反對進攻。獨立軍的制式裝備自動火力太猛,如果沒有足夠的重炮壓制,我們完全處於下風。如果強行冒雨進攻,那部隊傷亡將會極其嚴重。”

丹納特正色道:“可是如果不這麼做,一旦上億人口的饑荒全面爆發,那後果將是不堪設想。”

此時,一位黃種人面孔的人突然道:“在下倒是有個建議,不知道諸位是不是能夠接受。”

詹姆斯爵士看了他一眼道:“請說。陸劍明先生是清國人,這個世界上最瞭解中國的,無疑就是自己人,我們非常想聽聽你的意見,是不是能解決這個危機。”

陸劍明應聲道:“鬧饑荒的事情我也有察覺,之所以會提前關注,那是因爲歷史上有過此類的事件,讓自己人爲了生存而自相殘殺。要解決這個麻煩,首先必須要夠狠。”

“夠狠?”詹姆斯、馬歇爾和丹納特面面相窺。

陸劍明獰笑一聲道:“沒錯。如果諸位調查過,就應該知道,這一帶乃至恆河南岸的人口已經不再是原來的印度人,而是獨立軍花費巨大代價從緬甸西部和恆河北岸等地遷移過來的。獨立軍花費這麼巨大的代價移民這麼多人口過來,人口分佈和組成已經全部打亂,如果他們安插一些間諜,根本就無從調查。獨立軍的間諜如果在激戰的時候鼓動這些饑民叛亂,那麼後果將是非常的嚴重。”

丹納特冷笑道:“那麼按照你的意思是把這些平民全部殺掉嗎?”

陸劍明自然能聽得出丹納特的諷刺和不滿,淡淡一笑道:“當然不是。我的意思是,就算我軍強攻獨立軍的恆河防線,在重武器不佔優勢的情況下,幾乎不可能成功,畢竟獨立軍在恆河一線佈置的部隊也超過五十萬,據說還有幾百萬民夫可以隨時補充。在這種情況下,想短時間取勝是非常困難的。我的意思是——”

陸劍明話音一轉,惡狠狠地道:“與其所有地方都爆發災情一發不可收拾,還不如講這些災情控制在一定範圍的。”

詹姆斯爵士沉聲道:“我希望你能說得具體一些。”

陸劍明暗罵:白癡,老子難道還說得不夠詳細嗎?難道你們就沒腦子?不過他可不能發飆,他還寄希望於英軍打敗獨立軍,奪回他們在緬甸的財產。併爲家人報仇。

陸劍明想了想,組織一下語言道:“我的意思是,把這一帶的印度人趕到印度內陸去,確保前線的安全。同時在印度宣揚,都是因爲這些土著的到來,讓印度的糧食不夠吃,讓印度土著和緬甸土著自相殘殺,達到削減人口的目的。只要人口削減到一定的程度,那麼我們的糧食就夠吃,災情迎難而解。”

所有人的目光都死死的盯着陸劍明,把他瞪得寒毛都豎了起來。

詹姆斯爵士沉思半響,看了衆人一眼,乾咳一聲道:“果然夠狠。只是印度一旦全面陷入動盪,我們的後勤如何保障?”

陸劍明嘆息一聲道:“把災情的責任全部推個緬甸土著和獨立軍身上,同時拉攏印度的其他勢力,讓他們協助維持印度秩序。只要有土著的合作,我相信印度災民不至於全瘋掉。我也相信以英軍在補給線上的部隊,也基本能保障補給的安全。”

“試試看吧!”詹姆斯爵士嘆息一聲,這隻能算是不是辦法中的辦法。印度死多少人,他並不在乎。他關注的是如何取得這場戰爭的勝利,前方的這些移民的緬甸的土著必須進行清理否則如果其中真的暗藏着大量的獨立軍的間諜,那聯軍的一舉一動豈不是都在獨立軍的監視之下嗎?那就等於失去了先機。

丹納特鄙夷地看着陸劍明,他突然間發覺軍人這個稱呼放在他身上簡直就是一種恥辱。

“丹納特將軍,您是回國述職還是願意帶領一支部隊駐防在西線的防線。”

“總督閣下,我還能拿得動槍...”

13172 向工業吹起號角一33 秦日建交3327 混亂的世界166 歐洲行之英國一18 收音機15121 選舉29 籌備經濟合作組織29 籌備經濟合作組織17 風雲再起2119 周易與二進制12 企業家的春天二107 戰爭預測36 亞洲之聲開播12 企業家的春天二515550 新年116 石油化工工業建設20 收音機327 混亂的世界103 工業發展12 企業家的春天二22 無線電臺建設10 上學記49116 三會493927 洪災10 上學記24115 科技新動向2460109 畜牧業新動態118章 證劵交易所成立及科技盛宴1 重返李家堡10 上學記4732 中國之行二105 大婚1827 混亂的世界144859 秦德談判1135 亞洲第一高塔落成89 改革5840 科技城25 父子之樂6022 無線電臺建設6 歐洲行之英國一1428 海戰二14九一八事變與奇葩政府33 秦日建交31 中國之行21 選舉116 三會3 工業發展需要腳踏實地也要大步向前119 周易與二進制32 中國之行二38106 豹式的優勢25 海戰與建國九一八事變與奇葩政府115 科技新動向31112 困惑28 海戰二35 視察4529 籌備經濟合作組織27 混亂的世界4 小工業起步5310818 年農業盤點119 周易與二進制35 視察5 工業發展需要腳踏實地也要大步向前三109 畜牧業新動態3311389 歐洲行之法國53
13172 向工業吹起號角一33 秦日建交3327 混亂的世界166 歐洲行之英國一18 收音機15121 選舉29 籌備經濟合作組織29 籌備經濟合作組織17 風雲再起2119 周易與二進制12 企業家的春天二107 戰爭預測36 亞洲之聲開播12 企業家的春天二515550 新年116 石油化工工業建設20 收音機327 混亂的世界103 工業發展12 企業家的春天二22 無線電臺建設10 上學記49116 三會493927 洪災10 上學記24115 科技新動向2460109 畜牧業新動態118章 證劵交易所成立及科技盛宴1 重返李家堡10 上學記4732 中國之行二105 大婚1827 混亂的世界144859 秦德談判1135 亞洲第一高塔落成89 改革5840 科技城25 父子之樂6022 無線電臺建設6 歐洲行之英國一1428 海戰二14九一八事變與奇葩政府33 秦日建交31 中國之行21 選舉116 三會3 工業發展需要腳踏實地也要大步向前119 周易與二進制32 中國之行二38106 豹式的優勢25 海戰與建國九一八事變與奇葩政府115 科技新動向31112 困惑28 海戰二35 視察4529 籌備經濟合作組織27 混亂的世界4 小工業起步5310818 年農業盤點119 周易與二進制35 視察5 工業發展需要腳踏實地也要大步向前三109 畜牧業新動態3311389 歐洲行之法國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