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達沃斯。
這一屆。
竟和春節撞上,大年初三開幕,等於說,初二就得走,好在不是大年初一,不然,唐青得想辦法,讓他們把會往後推兩天。
這次就算了。
趕巧。
不去?
不合適,這次去的大佬,幾乎站在頂峰,人家過年都得爲了國事,滿世界奔波,大年三十都不在國內,自己去的還算晚的。
。。。
次日。
上午。
“這地兒,還真符合你的風格。”
園區。
唐樓。
唐凱在唐青的辦公室內轉悠,書,滿眼望去,全都是書,沒有一本是社科類的,全是自然科學類,而且是精煉過後的版本。
一般人。
不。
專家都不一定完全看懂,就像是一個缺少,或者沒有過程的答案,就算是老師,不細算一下,都不確定對錯,看着都眼暈。
“怎麼沒梯子?”
目掃一圈。
唐凱沒看到梯子,四周的書架,可是四五米高。
“智能的。”
“哦?”
“這裡控制。”
唐青來到辦公桌右邊的窗戶,本來平常無奇的玻璃,可是,當手放到上面之後,整個玻璃亮了,接着,一道光芒掃過手掌。
隨後。
玻璃變成了顯示屏。
搜索。
提取。
不復雜,輸入一個書名後,點擊提取,一陣機械傳動聲響起,咔咔咔之後,一本書已經出現在窗戶右邊的開口,全程不過十來秒。
“不錯。”
唐凱讚歎。
挺快。
興許又是唐青設計的。
對此。
唐青只是一笑,這東西是給外人開的,不然,加個語音控制,加個機械臂,都不是難事,唐青若自己想要看,招手即可來。
今日之後,唐青幾乎會天天來。
第一。
享受工作的樂趣。
第二。
帶帶這些手下。
不然。
整天在別墅裡寫寫畫畫,也挺無聊,有時候,設計出來,親自加工,不斷試驗的過程,更能令人欣喜,園區有充足的設備。
爲此。
砸進去超過三十億。
“二叔,我先去開個會。”
“好,我自己轉。”
之後。
唐青來到了樓下,大會議室,上百人在裡面等着,這裡至少都是本科,唐青本科都未畢業,但已經沒人敢小看這個年輕人。
技術人員。
只服一種人,那就是更厲害的技術人員。
唐青。
用本事贏得了他們的尊重。
“從今天開始,在上班日,只要我沒別的事情,每天都會來,也會參與具體設計、實驗等全部流程,在我手下,可不容易。”
“忙。”
“累。”
“興許是常態,不過,和我共事,你們不會後悔的。”
理論上。
這是開園的第一次會議,唐青還是扯了會兒閒的,接着,快速進入正題,“我昨天看了你們的方案,很好,執行下去即可。”
在這。
唐青立了六個項目組。
-1.飛天(直升機,無人機)。
-2.深藍(潛水器,海洋礦物採掘平臺)。
-3.天工(各類機牀)
-4.星空(可回收商用火箭,通訊衛星)。
-5.智能設備(手機,平板,電腦,手環,智能家居等)
-6.智慧城市(自動駕駛,無人公交車、無人超市等)
項目很大。
分支衆多。
因此。
這一百多人並不做基礎的研發,他們主要任務是根據難度,拆解成塊,給下面各個研究部、分院分配,這裡做驗收和總裝。
聽着。
似乎沒有什麼。但是,只有真正做了才知道,這工作比下面累多了,要求也高,不斷上聯下達,修改,出了問題也要處理。
很忙。
很累。
必須得有真材實料,得是綜合性人才,不是會一個專業就行,還得跨專業,多門類,經驗足,有整合能力,百裡挑一選出來。
能進園區。
十里挑一。
園區內。
一萬多人,選出了一百來個,相當於科研人員中的千里挑一,才能勝任這份工作,自然,唐青開的工資也符合他們的能力。
按照級別。
在場至少都是技術七級,年薪三十萬起,還不包括獎金。
“年底了,但工作還是要做的,其他部門的任務是培訓和熟練,但是,你們不同,在過年前,我要看到第三階段計劃完成。”
立項。
準備。
這是項目的前兩個階段。
初步設計。
是第三個階段,主要指外觀、總成方案、性能參數等,然後分成一塊塊,交給下方研究部,下面研究部也會評估這些參數能否達到。
能的話。
多久。
人數。
資源。
幫助。
......
總之,這是一個不斷磨合的過程,衆人幹勁十足,因爲過年,就不想幹事了,怎麼可能,這些項目都是一般企業很難碰到的。
遇到了。
就是幹。
。。。
會議結束。
唐青找到了正在銀杏林下閒逛的唐凱,莊園也有銀杏林,也到了枯黃落葉之季,不過,在這個月初,一場雨,幾乎打完了。
撿起一片。
收藏。
這也算是園區第一批落下的杏葉。
“青巖市那邊的分園,也建得差不多了吧。”唐凱說道,和大學合作,是早就定下的,自然,自家的大學是第一個合作的。
年初。
巖唐大學修好的時候,青巖市分園就開建了,距離巖唐大學不過一條街,今後,那裡可以作爲學校工科類學生的實習之所。
“今天也開了。”唐青說。
“好。”
“釣魚去。”
“哈哈。”
五分鐘後。
人工湖。
多了兩個垂釣者。二叔就來一天,看一眼園區,晚上就要回青巖市,正垂釣者,唐凱忽然道:“替代品的事,越來越神乎了。”
諾貝爾獎臨近。
歐美。
現在出現了不少言論,說轉錄原液可能基於杜哈研究所的技術,因爲杜哈研究所的是基礎研究突破,而轉錄原液,只是應用研究。
顯然。
前者的重要性,大於後者。
聞言。
唐青望着盪漾的湖面。
“最後的瘋狂。”
這麼久了,財團們不斷造勢,利用一些真亦假的數據,企圖達到目的,利用輿論,施加壓力,但是,假的,終究是真不了。
何況。
其內部出現了分歧。
美國財團多了兩個‘知情者’,他們絕不希望三位科學家落入其他人的手裡,一旦如此,他們的‘先知優勢’可就要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