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霸主夫差(2)

在晉軍大營十里外,吳國三萬大軍分上中下三軍,成品字形排列成三個大方陣,每個方陣都不多也不少,剛剛好一萬人。

“何人去到晉國人那裡邀戰”夫差站在兵車上,對麾下吳軍問道。

夫差話音剛落,猛將茹曹就已經率先應道:“末將願往請大王同意”

夫差見是麾下最勇悍的猛將茹曹,便滿意的一點頭說道:“好寡人命令茹曹,爾到晉軍大營處邀戰不過務必小心晉國人的冷箭”

“諾”茹曹大聲應道,點下頭,朝夫差一抱拳,茹曹便驅着一乘兵車,飛奔到晉軍大營不過一里許地外。再靠前一點,就可以做到神箭手的狙擊了。

茹曹雖然猛但並不傻,他知道邀戰一定要激己方士氣,不僅僅喊話邀戰。射藝厲害的人,就會將戰書捆綁在箭桿上,射到敵人大旗上。但茹曹自己知道自己事,自己可沒有那麼高的射藝,但茹曹眼珠子一轉,便想到了方法了。只見茹曹下令馭手將兵車打橫停下來,茹曹兩眼圓瞪,手臂肌肉彷彿虯龍般鼓起,手中長矛往地面猛然一插。

整個一尺長的矛頭連同小半截矛杆都一同沒入泥土中,少說也有三尺沒入泥土中看得在木牆背後的晉軍士兵一個個目瞪口呆,心中都禁不住浮現出一個想法,這傢伙真的是人嗎?這麼大的力氣

“晉國人可敢一戰呼”茹曹此時才威風凜凜的大吼道,那聲音仿若平地一聲驚雷。配合上他之前那一手先聲奪人,驚得晉軍士兵人人臉色禁不住有些白,心中鬥志不由一弱。

就連正在中軍大帳內商議事情的的趙鞅等晉國大夫都聽到茹曹的怒吼,可見茹曹之聲如何驚人。除了趙鞅外,其他人都禁不住臉色微微一變。

“元帥,現在吳國人已經來到了外面了,我們應該怎麼做啊?”韓氏的宗主上軍軍佐韓不信過了半響,有些心慌慌的問道。

智瑤年紀雖然少,但已經展現出他的智慧了,心中雖然有些慌亂,但還是比較冷靜的分析建議道:“元帥,聽其剛纔邀戰之聲,可以看得出現在吳國人他們的氣勢很旺盛。如果現在出營作戰,對於我們晉國而言很是不利,就算勝之也是殺敵一千自損三百的情況。我們莫不如行昔日曹劌之計,堅守營地。讓時間來到消磨吳國人的意志和力氣,到了中午,在吳國人餓的搖搖欲墜之際,我晉軍派兵車出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衝擊吳國人,定然可以將吳國人一舉擊敗”

下軍軍佐魏侈也點點頭說道:“此計可行啊”

韓不信剛剛想說話,但不想被魏侈搶先說了,唯有點點頭表示自己也和魏侈一個意見。

雖然四卿中三卿都已經同意了,但趙鞅卻搖搖頭,否決道:“不可吳國人素來奸詐而狡猾,決然不會等到中午他們定然會在短時間內三次邀戰。如果我晉國不出戰,吳國人便會退去,但在諸侯眼中,我晉國已經怕了吳國。諸侯便會轉而擁護他們認爲強大的吳國,此番會盟我晉國定然會落敗”

智瑤聞言,臉上禁不住露出訕訕然的神色,點下頭,有些羞愧了。如果真的按照他的計策做,肯定會誤了晉國的大事,哪怕晉國事後擊敗了吳軍,但威望也不可能恢復到之前那個程度。

韓不信眉頭緊鎖道:“那該如何是好,不能夠在怎麼幹等啊”

就在此時帳篷的布幕被人掀起,在外面走入一人,諸大夫仔細一看,原來是趙鞅的心腹智囊司馬寅。見到他進來趙鞅立刻問道:“外面吳軍如何?”

諸大夫問題,這才明白過來,怪不得趙鞅在這裡無動於衷的樣子,什麼也不幹,原來早就派了人去勘察吳軍。

司馬寅面帶苦澀說道:“吳軍士氣非常旺盛,而且我在他們的眼中都看到了決死之意,恐怕此戰吳軍是帶着破釜沉舟的決心而來”

“如果出戰,勝算幾何?”趙鞅聞言僅僅是皺了皺眉頭,但不知道爲什麼,趙鞅的眉頭很快就舒展開,朝司馬寅沉聲問道。

在座的諸大夫都禁不住暗暗佩服趙鞅這一份氣度。

“二三分而且勝之,也是慘勝損失最少二萬人以上”司馬寅猶豫了片刻,開口說道。

諸大夫聞言,都一片哇然。智瑤質問道:“司馬家宰你此言是不是太過了?我晉國自去年便開始整軍備戰,至今已經近兩年了而吳國人固然士氣高但從去年開始便勞師動衆遠征齊國,如何有如此大的能耐啊?”

(司馬寅擔趙鞅家宰,故稱之爲司馬家宰。)

上軍軍佐韓不信還有下軍將軍魏侈雖然顧忌司馬寅背後的趙鞅,並沒有像年輕氣盛的智瑤那樣直接開口反駁,但看他們的臉色卻也顯然不太相信,心中所想恐怕也是和智瑤差不多的。

但趙鞅知道司馬寅說話從來都是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絕對不將一說成二,二說成一。不過他也知道下載說再多也沒有用,趙鞅站起來,拍了拍身上長袍下襬,淡淡然的說道:“既然如此,到外面一觀便知道情況了何必多言呢?”

諸大夫也沒有意見,跟在趙鞅身後,倒是司馬寅臉上閃過一抹憤憤不平之色。趙鞅走過司馬寅的時候,拍了拍他的肩膀,低聲說道:“本帥相信你”

司馬寅眼中立刻閃過一抹感激之色。

趙鞅帶諸大夫來到木牆上,只見吳軍旗幟招展,三萬人站在野外紋絲不動,自三個方陣中散出濃濃的戰意。不過這到底有點遠,一時間也看的不太真切,於是諸大夫就轉而看着靠近喊話的茹曹。

只見茹曹雙目透着決死,此時更是脫下左臂盔甲,露出左臂和左胸。要知道人的心臟就在左胸上但這不僅僅是一個人,茹曹兵車上所有車兵都如同茹曹這一打扮。

此時再遙望吳軍戰陣一番,雖然距離很遠,但諸大夫隱約間居然看到有不少人都和茹曹一樣的打扮,特別是車兵,車兵都是高級兵種,車上之人都是將官。正所謂身先士卒,將官都如此了,恐怕再懦弱的士兵都會變得勇敢起來了。

諸大夫當中,不少人都禁不住倒吸一口涼氣。智瑤口舌也變得有些打結的說道:“吳國人瘋了真,真是瘋了”

哪怕從得到消息到現在,都顯得那麼冷靜和淡然的趙鞅,此刻都禁不住臉色微微一變。吳國人是不是瘋了他不知道,但他知道司馬寅說的沒有錯,擊敗這樣的吳軍,真是最少要損失二萬人以上注意,是損失,並非是死傷。也就是說這二萬人,要麼就戰死,要麼就殘廢,不能夠在上戰場。

趙鞅眼睛微微掃了身邊的智瑤和韓不信、魏侈一眼,心中出戰的心立刻動搖了。

此戰雖然晉國四卿都出戰,,但因爲趙氏封邑邯鄲更加靠近衛國(黃池之會,是在衛國境內的黃池舉行。),所以這此出兵,他趙氏就佔據了大頭,五萬人當中,韓不信六千,魏侈四千,智瑤七千,公室一萬,趙氏二萬三千。而如果開戰,必定是趙氏爲主力,就算以平均分下來,趙氏的折損也是最多。

此時的晉國可不是以往的晉國,矛盾比以往激化了很多。本來的六卿,也滅了兩族,變成現在的二卿。最簡單而直接的變化,從繼承人上就可以看得出。繼承人中,現在僅存的四卿都拋棄了嫡長子繼承製,而改爲有能者居之。可見晉國世家存在的矛盾多麼大了。到了一個選錯繼承人,都可能滅族的程度。

而如果開打,趙鞅估計趙氏着二萬三千大軍,最少死傷一萬五千人,損失最少一萬人。趙氏是一個大世家沒有錯,但家中私兵大概也就四萬人左右,忽然間折損了四分之一的戰鬥力。難保身邊這些傢伙不會趁火打劫,趙氏再也經不起一次下宮之難啊而這個時候,也不可能再出現一個程嬰。

(注:下宮之難,乃是趙氏家族歷史上一次幾乎滅族的事件。電影趙氏孤兒講述的就是這事情。趙氏僅存一名嬰兒,最後在門客程嬰以自己的孩子代替趙氏孤兒後,趙氏的血脈才得以延續。趙氏也因此受到重創,最後在韓氏的幫助下,才得以恢復家族。而趙鞅就是趙氏孤兒趙武的孫子。)

趙鞅想到這裡,心中有了決定了,雖然對此頗爲慚愧,感覺自己愧對君上。但爲了趙氏和趙氏的延續,自己唯有放棄晉國的霸業。趙鞅轉過身來,淡淡然的說道:“下令死守出營迎戰者,斬”

諸大夫見狀,都禁不住臉色動容。

智瑤呆了一呆,旋即臉上露出幾分玩味之色,他已經看出趙鞅的幾分想法了。不過他並沒有說破,因爲爲了趙氏,哪怕現在晉定公來到趙鞅面前,下令趙鞅出戰,趙鞅最多也就出工不出力,說不定第一支潰敗的軍隊就是趙氏私兵。

夫差在晉國大營外邀戰三次,見晉國不出營作戰,並退兵,並沒有多糾纏。不過即使如此,來參加會盟的諸侯都已經知道了晉國的退讓。

當天下午,夫差趁熱打鐵,立刻召集各國諸侯會盟。趙鞅也出現了在會盟的現場,但這次誰歃血爲盟先,趙鞅卻比之前少了幾分堅持。彷彿是爲了表現一下晉國是不甘心的一般,趙鞅僅僅是上前和夫差爭執了一番,就很順其自然的敗下陣來。

不過趙鞅此人也不是好對付的,雖然心中早就知道霸主之位定然要讓出,但他指責夫差道:“天下僅一天子大地唯一大王汝自稱王,豈可爲霸主”

逼得夫差當衆說道:“那不過是鄉野之人亂說罷了寡人那裡敢自稱吳王呢?”

如此一來,夫差就恢復了原本的爵位——侯爵,不知道憋屈的在對那些公爵國君拱拱手,以示尊敬。而那些公爵國君,除了齊國心中暗暗爽了一把外,那些陳國、衛國這些小國國君,一個個尷尬不已,別看他們是公爵,但比起趙鞅這樣的大國執政還不如。

不過無論怎麼樣,夫差也達成了他的目的,在周天子派來的使者單平公的象徵性監督下,夫差第一個歃血。緊接着就是晉國,第二個就是齊國,其他就按照國力大小,國力差不多就按照和吳國親近程度排名。歃血爲盟後,單平公這個木偶就宣佈夫差爲霸主,以後要爲周王室怎麼樣怎麼樣的,一大堆禮節性的話。

按照流程,夫差就要和各國國君扯皮,爲進貢多少的事情而進行談判。這件事情夫差一定要在場,但夫差那裡願意。又或者夫差那裡有時間和這些國君扯皮那?於是夫差宣佈,考慮到天下連年征戰,各國國人食不果腹,今年的進貢就免除了,貢品的事情,明年再談。

感動得一衆小國國君那啥的,人人都在歌頌夫差仁德,聽得夫差頗爲欣慰。感覺自己有些因禍得福,因爲楊子璐攻破了姑蘇城而變得差的心情,也好了不少。

夫差卻不知道這幫傢伙都是牆頭草,別看他們說的比吹的還好聽,當他們知道了夫差被人抄了後路,立刻不再進貢。而趙鞅則是趁機派人到各國那裡,勒索道:那啥,老大不在了,按道理來說,論到我這個老2接任了,貢品呢?可別給我說忘記了?

那些諸侯國國君雖然心不甘,情不願的。但還是立刻讓人準備,苦着臉的給晉國進貢,也就只有齊國不甩晉國。不過晉國實際上也維持了自己的霸主之位,趙鞅也趁機說自己多麼英明,早就知道夫差怎麼怎麼,自己不過是以退爲進罷了。忽悠得晉定公彷彿小雞琢米,讓本來準備暗中參趙鞅一本,好讓趙鞅倒黴的智瑤氣得三尸神暴跳,但卻無可奈何。

趙鞅反倒因爲他的‘英明’還得到了晉定公的嘉獎,將各國的貢品,給予了十分之一給趙鞅。加上原本各卿的分成,趙鞅一舉獲得了三成的貢品,也讓智瑤暗暗妒忌異常,爲日後智瑤上位後報復趙氏埋下伏筆。

ps:今天依舊是兩更不過因爲情節的關係,這一章不好分割,所以第二更就只有兩千字。希望大家見諒。.。

第270章 陷姑蘇(2)第85章 禍水級使者第170章 談判第46章 篝火宴和獵象第286章 熊宜僚第168章 第一次漢越之戰(5)第41章 酋長爭奪戰(下)第462章 獵物變獵人(上)第1章 落難者第239章 夏汭之戰(2)第216章 證人(續)第408章 陳音巧撞,破毒計第193章 三夷族內訌第246章 曾子第203章 定三夷第164章 第一次漢越之戰(1)第101章 甘蔗第314章 楚漢相爭(7)第310章 楚漢相爭(3)第452章 妙想巧除火船計第48章 報應來了!第235章 吳軍舟師第377章 象棋第448章 楊子璐的心結第403章 攻其不備,主上醒第167章 第一次漢越之戰(4)第131章 鬼面軍之攻殺(上)第51章 馴象第427章 血染穎尾(下)第109章 製成草紙第134章 黃雀在後(中)第16章 弩第152章 越王宮內的爭議(下)第203章 定三夷第17章 獵熊第405章 羣臣紛爭,息旗鼓第323章 風中茅屋第46章 篝火宴和獵象第159章 勾踐的怒火第350章 絕戶計第302章 上國伐交第417章 入城第261章 艾陵之戰(上)第279章 弭兵之盟第92章 至句無第261章 艾陵之戰(上)第90章 且鷗部第370章 齊平公第282章 子貢使楚第220章 越國亂第318章 楚漢相爭(11)第206章 多事之夏第383章 小宇宙爆發的鄭國第4章 黴運當頭?豔福滔天?(上)第439章 滅晉(下)第158章 改良箭鏃第310章 楚漢相爭(3)第215章 證人第281章 勾踐的反擊第49章 救人也需分緩急第110章 煤炭不能鍊鐵?第45章 九夔部的轟動第184章 戰東安部第169章 第一次漢越之戰(6)第41章 酋長爭奪戰(下)第36章 他鄉遇故人第255章 漢國舟師第137章 戰爭紅利第455章 楚國形勢第405章 羣臣紛爭,息旗鼓第76章 戰意沸騰第40章 酋長爭奪戰(上)第264章 齊國求和第271章 陷姑蘇(3)第301章 葉公好龍第145章 趁你病,要你命(2)第257章 伍子胥出使第184章 戰東安部第124章 句孤第192章 不能攻,不能困,那就擾!第409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165章 第一次漢越之戰(2)第314章 楚漢相爭(7)第263章 艾陵之戰(下)第91章 共涇第154章 山寨版長弓第11章 小狐第60章 產裡族無奈的選擇第129章 血腥攻城戰第387章 論戰(2)第428章 出乎意料的新敗第242章 誘人穆姬第200章 瞞天過江第195章 韓甲丁第141章 黃雀後面站着個獵人?(續)第119章 吹箭管的效果第238章 衝!!!第268章 誘敵第38章 闞平田的進言第110章 煤炭不能鍊鐵?
第270章 陷姑蘇(2)第85章 禍水級使者第170章 談判第46章 篝火宴和獵象第286章 熊宜僚第168章 第一次漢越之戰(5)第41章 酋長爭奪戰(下)第462章 獵物變獵人(上)第1章 落難者第239章 夏汭之戰(2)第216章 證人(續)第408章 陳音巧撞,破毒計第193章 三夷族內訌第246章 曾子第203章 定三夷第164章 第一次漢越之戰(1)第101章 甘蔗第314章 楚漢相爭(7)第310章 楚漢相爭(3)第452章 妙想巧除火船計第48章 報應來了!第235章 吳軍舟師第377章 象棋第448章 楊子璐的心結第403章 攻其不備,主上醒第167章 第一次漢越之戰(4)第131章 鬼面軍之攻殺(上)第51章 馴象第427章 血染穎尾(下)第109章 製成草紙第134章 黃雀在後(中)第16章 弩第152章 越王宮內的爭議(下)第203章 定三夷第17章 獵熊第405章 羣臣紛爭,息旗鼓第323章 風中茅屋第46章 篝火宴和獵象第159章 勾踐的怒火第350章 絕戶計第302章 上國伐交第417章 入城第261章 艾陵之戰(上)第279章 弭兵之盟第92章 至句無第261章 艾陵之戰(上)第90章 且鷗部第370章 齊平公第282章 子貢使楚第220章 越國亂第318章 楚漢相爭(11)第206章 多事之夏第383章 小宇宙爆發的鄭國第4章 黴運當頭?豔福滔天?(上)第439章 滅晉(下)第158章 改良箭鏃第310章 楚漢相爭(3)第215章 證人第281章 勾踐的反擊第49章 救人也需分緩急第110章 煤炭不能鍊鐵?第45章 九夔部的轟動第184章 戰東安部第169章 第一次漢越之戰(6)第41章 酋長爭奪戰(下)第36章 他鄉遇故人第255章 漢國舟師第137章 戰爭紅利第455章 楚國形勢第405章 羣臣紛爭,息旗鼓第76章 戰意沸騰第40章 酋長爭奪戰(上)第264章 齊國求和第271章 陷姑蘇(3)第301章 葉公好龍第145章 趁你病,要你命(2)第257章 伍子胥出使第184章 戰東安部第124章 句孤第192章 不能攻,不能困,那就擾!第409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165章 第一次漢越之戰(2)第314章 楚漢相爭(7)第263章 艾陵之戰(下)第91章 共涇第154章 山寨版長弓第11章 小狐第60章 產裡族無奈的選擇第129章 血腥攻城戰第387章 論戰(2)第428章 出乎意料的新敗第242章 誘人穆姬第200章 瞞天過江第195章 韓甲丁第141章 黃雀後面站着個獵人?(續)第119章 吹箭管的效果第238章 衝!!!第268章 誘敵第38章 闞平田的進言第110章 煤炭不能鍊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