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華興集團公司開始向陸軍大批提供燃料電池跟電機系統後以及高性能的計算機系統後,陸軍的新式武器裝備如同雨後春筍般開始冒出來,現在加速了武器裝備升級換代的步伐。
這幾年新出來的作戰武器裝備全都使用了燃料電池動力包,動力性能全面超過了國外的同類產品。
原本給軍方提供各種動力設備的企業也是得到了技術授權開始生產燃料電池動力包。
海軍方面自然是對燃料電池動力包十分饞涎,海軍工程大學也承擔了大部分的船舶動力跟電力系統方面的研發任務。
在海軍工程大學頭頭腦腦們的陪同下,楊傑也是對船舶動力系統實驗室進行了參觀。
在一座實驗室大樓裡面,楊傑也是看到了機牀研究院和電化學研發中心以及海軍工程大學聯合研發的大型永磁電機推進系統。
眼前的這套永磁電機推進系統功率達到了二十兆,重達十噸多,比一個人還要高。
這套動力推進裝置是機牀研究院今年製造出來的,一共造了兩套,一套給了海軍工程大學,一套自己留着進行各種測試。
旁邊就是一套二十五兆瓦的燃料電池系統,專門給這套永磁電機供電進行測試。
這兩套設備外面密密麻麻地佈滿了各種巨大的線纜,像是蜘蛛網一般。
這套永磁電機使用上了機牀研究院最先進的技術,這套系統是現階段來說國際最先進的產品。
西門子幾年之前也是研發生產了一套二十兆瓦的永磁電機,不過重量達到了八十噸,體積比華興集團公司設計製造的這套要大了數倍不止。
海軍高層對此非常重視,當這兩套系統在海軍工程大學組建完畢後,海軍方面的高層全都來過,對此是高度評價。
海軍方面隨即也是縮減了某型驅逐艦的生產數量,開始設計以燃料電池和電機系統的電推動力系統的新型水面艦艇和水下艦艇。
現在海軍可以設計生產更大的作戰平臺,不過配套的動力系統和垂髮系統、雷達系統卻是跟不上,尤其是現在海軍直接承受着來自美國和日本方面的軍事壓力,壓力非常大,迫切想得到更爲先進的武器作戰平臺。
這兩年華興集團公司在自適應雷達技術跟氮化鎵器件上取得突破後,已經向海軍方面提供了有源相控陣雷達的關鍵收發模塊和處理系統,海軍工程大學也是參與到研製中,現在有一套系統正在海軍綜合武器試驗艦上進行海上試驗,性能非常優異,讓軍方極爲滿意。
這款已經馬上就要下水的驅逐艦排水量在7000噸,如此大的排水量必須要有動力強勁的燃氣機作爲動力,原先軍方通過特殊渠道從烏克蘭就引進了燃氣輪機的,軍工企業一直致力於國產化,由於烏克蘭不願意轉讓全部製造技術,因此海軍方面只能以烏克蘭提供的零部件組裝,國產化的進度很慢。
現在華興集團公司提供瞭如此大功率的永磁電機,海軍方面也是堅定了走軍艦全電力推進系統的決心。
華興集團公司的燃料電池系統採用模塊化設計,通過堆疊的方式可以得到更大的電量,可以滿足任何海上平臺對電力的需要,而且可以設計製造出配套的電機系統,徹底的解決了海軍方面在動力系統的巨大難題。
雖然歐美國家在八十年代就開始研製大功率的永磁電機,現在西門子也能夠製造出二十兆瓦的永磁電機,但是體積還是太大了。
而美國方面DSR公司也能製造出兩兆瓦的永磁電機,這是爲美國提出的武庫艦大型水面戰艦研製出來的。
法國方面現在也能製造3.5兆瓦的永磁電機,並且開始用在了自己的“魷魚”級別的潛艇提供動力。
俄羅斯方面也是在開發4兆瓦的永磁電機,也是準備用在潛艇上面。
不過現在這些電機都是需要從艦艇上面的配套高功率發電機,是要跟現有的動力系統搶地方,有的是想從現有的動力系統裡面壓榨出更多的電力出來,而且這些電機直接跟船舶的主軸連接起來,這裡面就牽涉到了大量的問題,極爲複雜。
而華興集團公司現在能夠設計製造更大功率的燃料電池,而且解決了氫燃料的儲存運輸的世界難題,也能設計製造如此高功率的電機,已經爲馬偉民教授則是全艦綜合電力系統的研發鋪平了道路。
不過燃料電池系統跟電機系統都會產生電磁信號,而且軍艦上面有這麼多的武器設備,電磁環境極爲複雜,如何解決電磁兼容也是個極爲棘手的問題,現在馬教授也正在做着這方面的研發。
楊傑在參觀了馬偉民教授研發的中壓直流綜合電力系統設備,馬偉民教授也是親自向楊少介紹着具體的技術細節問題。
這套系統電力輸送採用了4—5kv直流電,西門康公司也是提供了IGBT模塊和一些配電盤等電氣設備,用的都是技術最先進的產品。
也正是有了華興集團公司旗下這麼多公司和研發部門的配合,所以馬偉民教授的的研發進度也是非常快。
楊傑通過跟馬偉民教授的交談也知道現在歐美這些國家現在研發的這些中壓交流系統面臨的發電和負載兩端交流頻率、相位、振幅同步的很多問題,同時也會產生電容電流的損耗,整個系統位在各個區域的用電設備也會出現交流多相負載平衡的問題,如果在戰時,軍艦受損時,可能因負載不平衡而導致全艦電力中斷,而燃料電池發出來的是直流電,升壓變壓的可調範圍非常大,同時不產生電容電流損耗,也不會因爲負載不平衡產生全艦電力中斷的情況,全系統的穩定性和抗損性更高。
歐美這些國家當然不會意識不到中壓直流綜合系統的優越性,不過這些國家在八十年代就選擇了中壓交流綜合系統這條技術路線,通過十多年的研發,現在大批的軍民兩用艦艇都是採用這種系統,如果中途改弦易轍的話,必須要從頭再來,那些生產廠家肯定不樂意了。
而華夏國則是後來者,九十年代中後期纔開始這方面的研發,沒有什麼歷史包袱,馬教授自然是選擇了更爲先進的中壓直流綜合電力系統。
在前世記憶中,英美海軍在是最先使用中壓交流綜合電力系統的國家,尤其是英國45型驅逐艦是世界上首艘採用綜合電力系統的軍艦,隨後的英國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美國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法國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等採用中壓交流綜合電力系統的戰艦紛紛下水服役。
然而,英美新銳戰艦在綜合電力系統領域是第一個吃螃蟹,不過卻被這隻螃蟹鉗得不輕。
美國DDG-1000驅逐艦的一號艦朱姆沃爾特號,就因爲複雜的電氣系統問題遠超預期,而一再推遲交付美國海軍,二號艦曼蘇爾號在建造商海試時,因諧波濾波器出現故障,導致無法滿功率運行電氣驅動系統,只能以被迫以龜速提前返回造船廠。
在楊傑重生前,美國的DDG-1000驅逐艦還是未能交付海軍。
而最爲誇張的是,原計劃前往波斯灣執行任務的英國45型驅逐艦磚石號因爲螺旋槳傳動軸斷裂導致無法航行,英國海軍隨即暫停45型的部署,英國所有6艘45型驅逐艦全部因爲動力故障而趴窩,根本不能執行作戰任務,只能依靠老舊的23型護衛艦去執行作戰任務。
出現這些問題最根本的原因在於這些歐美國家在中壓交流綜合電力系統本身就極爲複雜,而且還要加上永磁電機、燃氣輪機、發電機、柴油機都加上去,再加上還有更多的電子設備,弄得系統更加複雜,非常容易出現多相交流負載不平衡的情況,造成全艦電力中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