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拿破崙的想法

在與路易十六溫存了一會之後,瑪麗儀容端莊的來到了凡爾賽宮的鏡廳,突然走着走着瑪麗的脖子便仰了起來,映入眼簾的是一幅油畫,這幅油畫的名字叫“國王1661年親政”記錄了自1643年四歲時就登基的路易十四最終王權在握的那一時刻。

看着油畫上路易十四志得意滿的神情,瑪麗心中五味雜陳,無疑路易十四卻是可以稱得上是一位雄主,路易十四執政的54年中,他把國王的權力發展到了頂峰。

在政治上路易十四崇尚王權至上,“朕即國家”,並且用“君權神授”來爲王權至上製造理論依據。他對貴族實行高壓政策,取消巴黎高等法院對國王敕令的指摘權,拒絕召開王國三級會議,對敢於反叛的外省貴族無情鎮壓;同時建造凡爾賽宮,把各地大貴族宣召進宮,侍奉王室。路易十四還向各省派駐“司法、警察和財政監督官”,整頓軍備擴充兵源,引進新式武器和先進技術,並把各省軍隊的調度權控制在中央手裡。在思想上,要求全體臣民一律信奉天主教。在經濟上,路易十四將經濟問題交給了柯爾伯,推行重商主義。

無疑,前期路易十四的一系列政策確實幫助了法國獲得了成功,他發動戰爭、在凡爾賽宮舉行豪華的慶祝、資助藝術和科學的發展來爲他自己增光。在他的大臣如讓.巴普蒂斯特.柯爾貝的幫助下他將整個法國的官僚機構集中於他的周圍,法蘭西王國在他的手中發展到了頂峰。

但是路易十四個人的奢侈讓法國財政不堪重負。而且爲了贏得法國在歐洲的領導地位,路易十四在位期間發動了四次大規模戰爭:1667至1668年與西班牙爭奪荷蘭的遺產戰爭,1672至1688年與荷蘭的戰爭,1688至1697年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之間的九年戰爭(大同盟戰爭,也被稱爲奧格斯堡同盟戰爭、巴拉丁王位繼承戰爭)以及1702年至1713年的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這四次戰爭每一次都是動用了數以十萬計的士兵,頻發的戰爭耗盡了法國的國庫,使國家陷入高債之中。

而且在路易十四統治的晚期,整個法國全年稅收的一半都用在了凡爾賽宮的日常開支中。此外因爲路易十四晚期對官員們的縱容讓官僚機構的貪污之風愈演愈烈,大量的錢財消失在官僚機構的貪污中。

可以說,今日法蘭西的現狀完全可以歸功於路易十四的身上。不僅僅是瑪麗,每一個法蘭西人對於這位太陽王的感情都是複雜的,一方面他帶領法國走到了歐洲的巔峰,而另一方面,他的窮兵黷武、他的奢侈無度讓整個法蘭西的財政陷入了嚴重的危機之中。

一聲無奈的嘆息在鏡廳之中傳了開來,而在之後,瑪麗再次起步向着離開的方向而去。

里昂發生的事情在很短的時間內便傳遍了整個巴黎,當那些因爲暴亂失敗而變得惶惶不可終日的巴黎人民得知在里昂,在拉法耶特侯爵的率領下。第三等級的平民兄弟們已經團結在一起發出自己的聲音之後,所有人的心中不再驚慌。

一次的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千萬次的失敗,但是現在已經有了一起成功的案例無疑是向油鍋下面填了一把火,剛剛冷卻不久的油鍋再次沸騰了起來。

“西蒙德,你說這次陛下會派誰去里昂?”

“不知道,反正不會是我們”

說着西蒙德端起了面前的茶杯慢慢的吹起氣來,而坐在他對面的拿破崙聽到西蒙德的回答之後,則將頭扭向了一邊好似在看着窗外的風景。

此刻的兩人正坐在巴士底獄的塔樓之上,因爲雖然巴黎的暴亂已經平息,但是爲了進一步的穩定民心以及防止意外。原本駐紮在巴黎城外不遠處的第一軍團已經將一半的兵力投入到了巴黎維持秩序,這樣一來,拿破崙便不可避免的和西蒙德有了更深的交集。

今天拿破崙破天荒的邀請西蒙德相聚,但是地點卻是在巴士底獄,雖然不知道拿破崙要做些什麼,但是西蒙德還是捏着鼻子赴約了。

在平定巴黎暴露的時候,西蒙德給瑪麗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影響。所以在暴亂平息之後,瑪麗便向路易十六進言要求讓西蒙德擔任第一軍團指揮官並晉升爲上將,對於瑪麗的要求,路易十六答應了。

所以此刻坐在拿破崙對面的便是法蘭西第一軍團指揮官西蒙德上將。但是拿破崙對此好似卻渾不在意,雖然他也被晉升爲准將,但是好歹西蒙德的軍銜比他高了兩級。

而出人意料的是,對於拿破崙這隨意的態度,西蒙德也沒有感到意外或是表現的發怒,通過這段時間的接觸,拿破崙給西蒙德留下的印象是膽大心細、心狠手辣。而且拿破崙可是瑪麗身邊的紅人,在這樣的情況下,得罪拿破崙顯然是不明智的。

“好了,拿破崙,你也不用多想了,現在巴黎已經夠亂了,你難道還想去里昂?你覺得王后殿下會放你走嗎?”

看着拿破崙目光渙散的盯着窗外,西蒙德何嘗不知道拿破崙心中在想些什麼,按理來說,作爲法蘭西最年輕的准將,拿破崙應該感到知足了,但是因爲在處理巴黎暴亂的暴民問題上與瑪麗出現的分歧讓拿破崙非常希望能夠離開巴黎,畢竟眼不看心不煩。

不是說拿破崙嗜殺,而是對於瑪麗這種明顯偏軟的手段,拿破崙很是看不慣,那些暴民的德性,拿破崙知道的相當清楚。在一次陪同瑪麗巡視巴士底獄的時候,拿破崙看到暴民爲了博得同情而裝出的可憐樣之後,他就無比渴望離開巴黎,他怕要是自己還不離開巴黎的話,一定會殺了那些裝可憐的暴民!

第757章 斐迪南的舉動第753章 交易第558章 三大恨第108章 哥尼斯堡鉅變第370章 悲劇和毀滅第601章 交手第342章 靈機一動第154章 克萊曼之死第592章 普奧第二次停戰協議第769章 痛下殺手第709章 有些頭疼的德紹第671章 僞裝第548章 陷阱第342章 靈機一動第550章 內爭第552章 洪流第633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606章 兩敗俱傷第470章 聖彼得堡使者第311章 哈布斯堡繼承權第235章 攻破第553章 代價第424章 遇阻和銘牌第163章 內亂第148章 偏袒第465章 會晤第709章 有些頭疼的德紹第744章 吉奧瓦尼第445章 勇士之歌第130章 亨利到來第674章 火馬第339章 兩條詔令第527章 聲東擊西!第80章 羅斯柴爾德(上)第106章 杜麗的改變第674章 火馬第506章 進軍慕尼黑第485章 席潔爾的煩惱第750章 棄城第244章 真正的丹麥人第671章 僞裝第233章 小小的什未林第354章 兩種意見第326章 貴族會議第124章 哥薩克僱傭軍的悲劇第474章 槍擊案第271章 丹麥國王威廉!第256章 完成交換第281章 女皇之死第388章 迴光返照第382章 底氣第100章 格奈瑟瑙第527章 聲東擊西!第611章 佈置第586章 三階段第343章 貴族會議的召開第188章 庫圖佐夫的煩惱第291章 妥協第293章 里昂的拉法耶特第739章 冷血否第43章 攻佔布拉格第738章 總督的野望第343章 貴族會議的召開第511章 堅壁清野第539章 心計第481章 計劃部署第31章 春遊與囑託第467章 印度洋第505章 火攻第315章 西方與東方第723章 公主落難第158章 波蘭起義第52章 拉西老矣第343章 貴族會議的召開第386章 僞裝第三百一十八 掌巧合第619章 統帥之爭第58章 英國來使第47章 比爾森攻克第479章 冬天來了第641章 立字爲據第367章 悲哀的哈布斯堡第25章 確立繼承人第38章 計劃被發現第423章 魯緬採夫、援軍死三百五十七章震驚第610章 懷疑第306章 爭論第578章 不爲人知第161章 耶維斯基第636章 俄羅斯近況第423章 魯緬採夫、援軍第630章 會面第331章 作死第426章 裁撤小邦第500章 軍陣第302章 普魯士的重要性第556章 瑞典出兵第750章 棄城第289章 增稅通過!
第757章 斐迪南的舉動第753章 交易第558章 三大恨第108章 哥尼斯堡鉅變第370章 悲劇和毀滅第601章 交手第342章 靈機一動第154章 克萊曼之死第592章 普奧第二次停戰協議第769章 痛下殺手第709章 有些頭疼的德紹第671章 僞裝第548章 陷阱第342章 靈機一動第550章 內爭第552章 洪流第633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606章 兩敗俱傷第470章 聖彼得堡使者第311章 哈布斯堡繼承權第235章 攻破第553章 代價第424章 遇阻和銘牌第163章 內亂第148章 偏袒第465章 會晤第709章 有些頭疼的德紹第744章 吉奧瓦尼第445章 勇士之歌第130章 亨利到來第674章 火馬第339章 兩條詔令第527章 聲東擊西!第80章 羅斯柴爾德(上)第106章 杜麗的改變第674章 火馬第506章 進軍慕尼黑第485章 席潔爾的煩惱第750章 棄城第244章 真正的丹麥人第671章 僞裝第233章 小小的什未林第354章 兩種意見第326章 貴族會議第124章 哥薩克僱傭軍的悲劇第474章 槍擊案第271章 丹麥國王威廉!第256章 完成交換第281章 女皇之死第388章 迴光返照第382章 底氣第100章 格奈瑟瑙第527章 聲東擊西!第611章 佈置第586章 三階段第343章 貴族會議的召開第188章 庫圖佐夫的煩惱第291章 妥協第293章 里昂的拉法耶特第739章 冷血否第43章 攻佔布拉格第738章 總督的野望第343章 貴族會議的召開第511章 堅壁清野第539章 心計第481章 計劃部署第31章 春遊與囑託第467章 印度洋第505章 火攻第315章 西方與東方第723章 公主落難第158章 波蘭起義第52章 拉西老矣第343章 貴族會議的召開第386章 僞裝第三百一十八 掌巧合第619章 統帥之爭第58章 英國來使第47章 比爾森攻克第479章 冬天來了第641章 立字爲據第367章 悲哀的哈布斯堡第25章 確立繼承人第38章 計劃被發現第423章 魯緬採夫、援軍死三百五十七章震驚第610章 懷疑第306章 爭論第578章 不爲人知第161章 耶維斯基第636章 俄羅斯近況第423章 魯緬採夫、援軍第630章 會面第331章 作死第426章 裁撤小邦第500章 軍陣第302章 普魯士的重要性第556章 瑞典出兵第750章 棄城第289章 增稅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