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長江三角洲

目的地,浙江

我國處在歐亞大陸的東部,也是個濱海國家,有1.8萬公里長的海岸線,56個省市自治區,8個省靠海,都屬於沿海地區。

這8個省,都屬於改革開放,還有對外貿易的排頭兵。

在經濟上,領先內地。

而浙江,以上海爲鰲頭,面朝東海,遙指日本,也是長江出海口,水運發達,自古便是我國的經濟,生產重地,同時也是我國重要的出海口,國家重點戰略級經濟帶,長江三角洲。

上海曾是最早的自由港,經濟高度發達,這個地方,輻射亞太,面向全球。

戰略意義簡直太大,各國租界,領事館,是東海最爲重要的海運樞紐。

浙江的商業氛圍濃厚,地處沖積平原,交通便利,古時候,四川的農民,農閒打打牌,喝喝茶,而浙江,江蘇的農民,就馬幫,通商,行銷遍地了。

蘇杭的絲綢,嘉興的汾酒,杏花村,金華火腿,西湖龍井,紹興女兒紅,龍泉青瓷。

浙商,徽商,溫商,天下聞名。

得益於什麼?

品牌概念。

在商品經濟不夠發達的封建社會,浙商,徽商,就已經大搞品牌戰略了。

而且搞得很成功。

到了現代,幾十個全國馳名商標。

這一點,是其他省份的商人,遠遠不及的。

商業氛圍真的是極其濃厚,浙商有句話叫寧肯睡地板,也要當老闆,溫州人把這句話發揮到了極致。

針頭線腦打火機,火柴,釦子,塑料袋,掙不掙錢兩說,關鍵他樂意,做了再說。

家家戶戶都是作坊,這可以說是一種固執,隨便哪個,都是挖空了心思掙錢,一個針頭線腦的東西,一顆釦子,也能給你做出幾百種款式。

而溫州人,正是靠着這種精神,打造出了義烏小商品市場。

這些底層羣衆的從業者,對紡織,玩具等行業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皮帶扣,鞋底這些,在90年代的四川,難得一見,可在溫州,遍地都是。

小家電更多。

好像無論什麼,精明的溫州人,都可以自學成才。

小小一個電吹風,一個鬧鐘,在溫州可以找到上千種款式,而生產廠家,很有可能就是個農民的院子。

曰本,韓國等地的外貿商人,最喜歡到溫州淘貨,精緻到不可思議,而且嗅覺靈敏。

哈韓,哈日那幾年,那些稀奇古怪的首飾,韓國曾推出過一種合成樹脂材料,叫亞克力手鐲,大量出口中國,2006年,到2010年,在日韓風靡無比,阿里巴巴和淘寶,年度最火商品種類。

被溫州人知道了,好好給韓國人上了一課。

不到一年的時間,搶佔了韓國人百分之90的市場份額。

淘寶隨便一搜,亞克力手鐲,工藝無比複雜,外觀無比精美,入眼琳琅滿目,款式成千上萬。

兩塊錢一條。

范陽捏着筆,身前一個小本子,上面畫了兩條路線,在那裡猶豫不絕。

對着地圖左思右想。

四川距浙江2000多公里,橫跨三個省,標準路線應該是成都,重慶,到湖北武漢,再到安徽,橫跨兩個省,過了黃山,就是浙江地界了。

但范陽可是個生意人,也和那啥一樣,講究個賊不走空。

浙江人會掙錢,但是浙江人的錢也好掙,結個婚彩禮都幾十萬,消費能力強勁,即便農產品也能小賺一筆。

和上次去康定完全不一樣,上次只有2600塊錢,身不由己,上次是愁帶個什麼東西進去,現在呢,卻是選擇太多。

即便跑到陝西,搞幾車蘋果都行,運過去,至少這一路的費用,是完全沒問題的。

到底去不去陝西呢?

再到西安轉一圈,要多出800公里左右,爲了幾車蘋果,肯定不至於。

他在心裡把四川,看做了一個產業基地,野心很大,輕工和農業都要齊頭並進,下意識的就把其他省份,搞到了對外貿易的層面上。

自己出口多少,進口多少。

溫州肯定是純進口,因爲四川的名優產品極其有限,你輸出不過去。

礦產能源,插手不上。

目前只有幾十萬,要掙點錢,還是隻有先從農產品想辦法。

而在農產品上面,四川不佔優勢。

四川有的,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全部都有。

而四川的農產品,不像浙江那些地方,品牌概念不突出,沒有溢價,失去了地利,就沒有貿易上的先決條件。

白酒不算,別人那早就是成熟的產品,有自己的渠道,插手不上。

其他的,真的很一般。

傳統農業的商品化,品牌溢價是很重要的。

而陝西就不同了。

陝西的農業很強,自然和水土條件得天獨厚,西安幾朝古都,還是絲綢之路的起點,在自然經濟方面,遠遠領先其他內陸省份。

而范陽之所以想去陝西,卻不是爲了蘋果。

紅富士蘋果大家都知道,獲利非常有限。

而范陽作爲一個重生人士,大家都做的,他肯定不願意。

從來沒有和別人擠破頭的習慣。

他爲的,是另外一個東西。

柿餅。

這也堪稱一個獨劈蹊徑的路子了。

也在范陽的產業計劃之內。

說出來恐怕很多人不信。

范陽在黑河那麼多年,邊境的貿易產品,因爲地處黑龍江,背靠大興安嶺,副食品方面,松子,核桃,腰果,蜜餡方面,楊梅,紅棗,果脯之類,走量最好的,這些都不是。

除了吐魯番葡萄乾。

就是桔紅,還有柿餅。

這是中國人,極其容易忽略的兩個產品。

好比四川,是紅桔的主要產地,還不是其他柑橘,就是土桔子,這個年代賣幾分錢一斤,吃都沒人吃,賣也賣不出去,嚴重滯銷,要不爛在地裡,要不爛在樹上的普通紅桔。

做成桔紅果脯,也沒人吃的桔紅。

還有柿子也是一樣。

嚴重滯銷的東西。

做成柿餅。

竟然在農副產品的出口份額上,長期佔據領先地位。

起初就連范陽也覺得不可思議。

原因是西方人的口味,偏甜。

在味覺方面,在甜的這一項,比東方人遲鈍百分之二十。

一般的微微甜,他們甚至嘗不出來。

好比奧利奧餅乾,哈根達斯冰淇淋,只要是西方的甜品,中國人吃,要不了幾塊,就會膩得不行。

而西方人對甜食的偏愛,那就說來話長了。

喝茶都要放糖。

第一百二十五章:銷往英國(爲尼瑪喊你回家吃萬賞加更)第一百一十六章:定價規則第一百零五章:一概奉陪第五百一十五章:迭碼仔第一百零四章:獨力承擔第一百五十七章:發散思維第九十三章:絕不可能第一百章:連雲港第一百三十九章:天葬師第四百二十一章:周禮第六十六章:惡犬當道第二百七十二章:大家庭第三百二十五章:黃金通道第四百二十五章:穩住別浪第二十八章:代辦公司第四百九十五章:心知肚明第二百五十四章:亞洲第一會展中心第二百八十一章:華僑大佬第三百八十七章:外貿代表團第一百二十章:傳統百貨第一百二十五章:金雕裂谷第一百七十一章:波特蘭.羅素第四百八十一章:航向1號第二百二十九章:啤酒花第三百三十四章:第三百零一號議案第三百七十一章:安德烈夫第二百三十九章:德國戰車第四百七十三章:狗仔追星第三百一十四章:狂風中的禮拜第一百一十一章:都是外行第二十四章:新店開張第三百二十八章:友誼商店第六十九章:盤條第四百三十章:獨聯體方向第四百五十四章:私人建築商第三百五十五章:猖狂第一百零三章:故技重施第一百五十七章:發散思維第四百五十五章:境外投資第四百八十八章:上證指數第四百九十三章:感謝部長第一百三十六章:深圳製造第二百零六章:青白玉料第一百八十八章:外場活動(爲方菲萬賞厚賜加更)第八十五章:產業園區第一百一十六章:定價規則第一百零二章:任性第四百零三章:(1)第六章:冬蟲夏草第二百八十二章:機電產品第一百九十八章:建設兵團第二百五十一章:新的熱土第二百七十九章:差不多了第二百零八章:高山巨石第四百五十九章:駐外風險內容說明第四百四十六章:靶場第二百一十七章:金玉之邦第四百五十二章:垂直分銷第二百七十二章:大家庭第九十九章:產品包裝第四百一十二章:禮賢下士第十六章:皮鞋反響第四百四十五章:第四核大國第三百八十八章:他是誰?第四百七十四章:四級梯隊第三十七章:水產品第五十六章:搭上線第二百六十一章:賭徒第三十五章:雪中送炭第七章:國際貿易第三百八十七章:外貿代表團第一百六十章:大島原商事株式會社第三百五十八章:心思縝密第三百九十七章:天下第一樓第五十七章:佔領計劃第一百九十八章:建設兵團第七十章:同行第二百二十五章:新建集團第一百零三章:故技重施第一百四十二章:廣貨渠道第一百一十八章:中印雙邊第五十七章:請客吃飯第一百二十四章:最高規格第六十八章:擔心第三十八章:李順第一百八十八章:1200萬銷售目標。第三百九十七章:天下第一樓第二百四十七章:品牌植入第三百二十七章:綜合保裞區第一百五十五章:第三消費時代第一百九十七章:藏獒外交第二百七十一章:斯皮爾伯格第四百六十二章:莎莎舞廳第三百八十六章:還我同胞第四百二十三章:阿斯塔納第十六章:皮鞋反響第三百五十三章:上車第三百三十六章:物質需求第四百六十六章:帝國墳場
第一百二十五章:銷往英國(爲尼瑪喊你回家吃萬賞加更)第一百一十六章:定價規則第一百零五章:一概奉陪第五百一十五章:迭碼仔第一百零四章:獨力承擔第一百五十七章:發散思維第九十三章:絕不可能第一百章:連雲港第一百三十九章:天葬師第四百二十一章:周禮第六十六章:惡犬當道第二百七十二章:大家庭第三百二十五章:黃金通道第四百二十五章:穩住別浪第二十八章:代辦公司第四百九十五章:心知肚明第二百五十四章:亞洲第一會展中心第二百八十一章:華僑大佬第三百八十七章:外貿代表團第一百二十章:傳統百貨第一百二十五章:金雕裂谷第一百七十一章:波特蘭.羅素第四百八十一章:航向1號第二百二十九章:啤酒花第三百三十四章:第三百零一號議案第三百七十一章:安德烈夫第二百三十九章:德國戰車第四百七十三章:狗仔追星第三百一十四章:狂風中的禮拜第一百一十一章:都是外行第二十四章:新店開張第三百二十八章:友誼商店第六十九章:盤條第四百三十章:獨聯體方向第四百五十四章:私人建築商第三百五十五章:猖狂第一百零三章:故技重施第一百五十七章:發散思維第四百五十五章:境外投資第四百八十八章:上證指數第四百九十三章:感謝部長第一百三十六章:深圳製造第二百零六章:青白玉料第一百八十八章:外場活動(爲方菲萬賞厚賜加更)第八十五章:產業園區第一百一十六章:定價規則第一百零二章:任性第四百零三章:(1)第六章:冬蟲夏草第二百八十二章:機電產品第一百九十八章:建設兵團第二百五十一章:新的熱土第二百七十九章:差不多了第二百零八章:高山巨石第四百五十九章:駐外風險內容說明第四百四十六章:靶場第二百一十七章:金玉之邦第四百五十二章:垂直分銷第二百七十二章:大家庭第九十九章:產品包裝第四百一十二章:禮賢下士第十六章:皮鞋反響第四百四十五章:第四核大國第三百八十八章:他是誰?第四百七十四章:四級梯隊第三十七章:水產品第五十六章:搭上線第二百六十一章:賭徒第三十五章:雪中送炭第七章:國際貿易第三百八十七章:外貿代表團第一百六十章:大島原商事株式會社第三百五十八章:心思縝密第三百九十七章:天下第一樓第五十七章:佔領計劃第一百九十八章:建設兵團第七十章:同行第二百二十五章:新建集團第一百零三章:故技重施第一百四十二章:廣貨渠道第一百一十八章:中印雙邊第五十七章:請客吃飯第一百二十四章:最高規格第六十八章:擔心第三十八章:李順第一百八十八章:1200萬銷售目標。第三百九十七章:天下第一樓第二百四十七章:品牌植入第三百二十七章:綜合保裞區第一百五十五章:第三消費時代第一百九十七章:藏獒外交第二百七十一章:斯皮爾伯格第四百六十二章:莎莎舞廳第三百八十六章:還我同胞第四百二十三章:阿斯塔納第十六章:皮鞋反響第三百五十三章:上車第三百三十六章:物質需求第四百六十六章:帝國墳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