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茶馬古道

“還記得上一次,我去鎮上的藥鋪問的蟲草麼?”

“那啥東西?”

“一味中藥材,我打算進去收購一些,這是那個地方的土特產,上一次我們去問,市場價300塊錢一斤左右,但我估計在裡面去收購,價格超不過50一斤,拿回來搞批發,賣200塊錢一斤,你有興趣麼?”

“你意思是說,進價50?賣200?去,怎麼不去,真有這麼好的事情?”

“當然了。”

跟缺一門,只需要簡單說明一下,讓他別那麼多廢話,跟着自己跑一趟就對了。

說多了他也不懂。

可缺一門上道真的挺快,想了一下,竟然說道:“這個,恐怕要不少本錢吧?”

“夠了,我準備了2000塊錢的樣子,先進去探探路。”

范陽身上1000多塊錢,看看能不能在範偉那裡,再想辦法套個1000塊錢。

眼看着四月份,已經到了蟲草採挖的季節,先進去探探路,遲早是要大規模採購的,最遲明年,爭取能先囤積個幾十公斤。

“嗯,那行,范陽只要你想幹,就算不給錢,我也跟着你去,那接下來咋辦?咱們現在就走嗎?要不我去買票?”

“急什麼,還早呢,今天先來探探路。”

“嗯,那接下來幹什麼?”

“下午先陪我去荷花池走一趟,看看能不能帶點什麼東西進去。”

下午一點多,站在荷花池批發市場,看着眼前一條條街,琳琅滿目的商品,和擁擠的得水泄不通的人羣,既有點感慨,也有點拿不定主意了。

“到底帶點什麼進去好呢?”

由於從業經歷的原因,作貿易,也和那啥一樣,講究個賊不走空,所謂雙邊貿易,自然是來回都有利潤,這才符合一個生意人的習慣。

川藏線,這是一條非常古老的貿易路線,起源很早,就是著名的茶馬古道。

川藏線,又叫蹚古道,茶馬古道分爲兩條線,一條川藏線,一條滇藏線,滇藏線叫夜郎道。

而這個茶馬古道是怎麼由來的呢?

這最早源自於古代,中原地區,和西臧地區的邊境貿易。

唐宋時期,青藏高原的遊牧民族,便和中原有着非常頻繁的貿易往來了。

歷代朝廷都很重視對青藏高原的雙邊貿易,彼此之間有着非常硬性的互換需求。

首先青藏高原的牧民對茶葉非常依賴,由於海拔過高,氣候惡劣,常年高寒缺氧,牧民常年以牛羊肉爲主食,農作物只有一點青稞,又沒有蔬菜。

日常的飲食全靠茶葉來分解體內的脂肪。

茶葉,對高原上的牧民來說是不可缺少的,非常依賴,幾天不喝茶,渾身都是病,連屎都拉不出來。

但藏區又不產茶,藏民的茶葉供應,就只有靠四川雅安一帶的茶區,和雲南普洱,大理一帶的茶區供應。

宋朝的時候,雙邊貿易就很繁榮了,主要的交易市場就在康定。

但宋朝交易過去的銅錢,鐵幣,往往被藩國的王爺,吐司,拿來私鑄武器,害怕他們造反,所以早在宋朝的時候,便將茶葉,特別是供給到高原地區的茶葉,劃爲了戰略物資。

設立鹽茶司,由朝廷統一調度,不許民間私自買賣。

從此高原和中原地區的雙邊貿易,就變成了以貨易貨。

可以說中原歷來都佔了很大的便宜,靠控制高原地區的鹽茶供給,用低廉的價格,換來了大量的牛羊馬匹,還有毛皮。

這就是著名的茶馬互市。

而高原地區特產的皮革原材料,也在范陽的計劃之內,跑一趟康定,一舉兩得,其實作貿易就是這個樣子的,拋開科技和現代精加工的成份之外,各地有很多土產,都可以作爲貿易的對象,最簡單來說北方的蘋果,運到南方來,就能夠掙錢。

其實貿易,就是這種很簡單的道理。

貿易離不開運輸,哪怕你就是到蔬菜批發市場,運到菜市場,也會有足夠的利潤。

在水果市場,運到自己的店鋪,或者各個小區,街道,也會有足夠的利潤。

社會的分工不同,哪怕人人都知道你要賺錢,可這是你應該賺的。

這就是傳統的商人,市場經濟也有一種約定俗成,只不過現代的貿易,肯定比古代的貿易要好做得多,因爲現在交通方便了。

照理說,按藏區和甘孜阿壩的風俗人情,茶葉肯定好賣。

但人人都知道的,那肯定利潤很低了。

就好像古代一樣,鹽茶都被朝廷壟斷,任何民間的貿易行爲,私販鹽鐵,都是砍頭的大罪。

而到了現代,還不是一樣,這些肯定供銷社就賣了。

藏區又沒有什麼品牌的習慣。

所以茶葉只是下下策,長期零售還可以,短期脫手肯定是很難的。

要建立自己的貿易渠道,那麼在范陽的計劃裡,要達到利潤最大化,還有以後巨大的競爭壓力,肯定是要跳過官府,建立自己的收購點,直接向牧民收購最好。

那麼有兩種操作的模式,一種是在本地扶持一些採購商。

另一種就是自己派人,在裡面建立辦事處。

所以掙多掙少是另一個問題,要是找得到一種受牧民歡迎,甚至追捧的商品,那操作起來就簡單得多了。

達到雙邊貿易,還有一個互換的需求,這才作得長久,利於持續發展。

但到底帶個什麼東西進去好呢?

成都是西部重鎮,也是西部地區最爲重要的商品集散中心,從北站客運站出來,坐個三輪車,十幾分鍾就來到了荷花池批發市場。

而荷花池批發市場,毫無疑問,絕對是90年代整個西南地區,規模最大,產品最齊全,吞吐量最大的一個小商品批發市場。

周邊的幾條街道也全都是店鋪,紡織,食品,服裝,百貨等應有盡有,凌晨3點就開市,到早上8點是最高峰的時間,隨處可見密密麻麻的人頭,拉貨的三輪,大包小包的貨物,來來往往的貨車,儘管范陽和缺一門到荷花池,已經是中午時間了,可依舊擠得水泄不通。

最常見的生意是作食品和服裝的。

幾乎四川這邊,所有縣城,小鎮,地級市的服裝店,都會在這邊進貨。

全國各大服裝品牌,也都在荷花池設有分公司,辦事處。

而成都的北門,由於交通便利,物流快速,在城市的規劃當中,也是最爲重要的商品集散口岸,輻射力度很大,新繮,青藏,雲貴兩個省都有貿易往來,周邊還有大型的建材市場,電子電器市場,食品市場等等,隨處可見繁忙的景象。

第二百九十七章:戰鬥民族第一百三十八章:商業地理第三百零一章:國旗衫第一百零三章:故技重施第二百零六章:青白玉料第四百四十二章:韃靼海峽第一百零五章:COSCO第三百章:夾克衫第二百一十八章:崑崙山中玉第三百三十二章:合作對象第一百二十章:傳統百貨第二百七十七章:一統半個歐亞第三百三十一章:暗度陳倉第二百七十一章:斯皮爾伯格第二百零七章:山流水第一百一十四章:領航者第三百三十八章:阿拉木圖第四百二十七章:里歐萬塔第一百三十九章:生活鋪墊第七章:東鞋西移第五十八章:高山草甸第四章:人造革第一百七十六章:手霜第四百八十六章:股份有限公司第四百六十九章:歐亞之喉第一百零八章:安排一下第一百九十一章:決不當傻瓜第三百五十六章:脅迫ZS第三百一十九章:全球獨一份第十二章:江南皮革廠第三百三十七章:堅挺的貨幣第七十章:同行第四百五十一章:盤條第一百二十二章:畝產3000斤第一百三十九章:生活鋪墊第九十六章:動我試試第四百七十四章:四級梯隊第一章:對外貿易公司第二百二十七章:(爲打虎的小二郎萬賞厚賜加更)第一百八十三章:廣場協議第四百三十六章:君王死社稷第一百二十六章:懸崖血案第七十三章:大鵬展翅第十二章:無息貸款第九十二章:合法壟斷第六十四章:大黑天第一百六十章:大島原商事株式會社第五十八章:高山草甸第八十六章:定軍山第七十章:同行第四百四十章:反向推銷第四百六十章:高級接見第一百二十六章:懸崖血案第二百九十一章:A字羽絨服說一下我爲什麼寫教第二十六章:荷花池批發市場第五十三章:社會人第四百七十五章:互聯網第四百一十六章:中央廚房第四百九十一章:專機接送第四百零八章:國際招投標第三十九章:飯局第一百一十七章:產品目錄第一百零九章:傳統貴族第二百四十四章:放射性殺菌第二百九十七章:戰鬥民族第一百零三章:故技重施第四百六十四章:傷亡撫卹第四百三十三章:做文章第三百七十章:冼星海大街第三百八十八章:他是誰?第一百九十五章:打造品牌第四百一十七章:演講狂魔第一百九十章:輕奢第二百五十六章:臺南永康第一百四十五章:外貿一條街第二十四章:下一個計劃第九十一章:1萬塊錢定金第二十四章:新店開張第二十八章:代辦公司第一百七十章:招誰惹誰第四百二十九章:杜魯門主義昨天的章節發錯了,已更改第七十四章:金蛋子第二十章:信息費第七十章:深山小屋第四百零四章:座次分明第二百三十二章:堅守底線第三百五十五章:猖狂第三百一十四章:狂風中的禮拜第一百七十二章:真的是頭野獸第四百零四章:座次分明第三十六章:設宴第一百四十五章:外貿一條街第十章:工資結構第四百零七章:海外根據地第三百一十九章:全球獨一份第三百三十五章:上路的年輕人第一百三十七章:小型車隊第四百零一章:遷都決議
第二百九十七章:戰鬥民族第一百三十八章:商業地理第三百零一章:國旗衫第一百零三章:故技重施第二百零六章:青白玉料第四百四十二章:韃靼海峽第一百零五章:COSCO第三百章:夾克衫第二百一十八章:崑崙山中玉第三百三十二章:合作對象第一百二十章:傳統百貨第二百七十七章:一統半個歐亞第三百三十一章:暗度陳倉第二百七十一章:斯皮爾伯格第二百零七章:山流水第一百一十四章:領航者第三百三十八章:阿拉木圖第四百二十七章:里歐萬塔第一百三十九章:生活鋪墊第七章:東鞋西移第五十八章:高山草甸第四章:人造革第一百七十六章:手霜第四百八十六章:股份有限公司第四百六十九章:歐亞之喉第一百零八章:安排一下第一百九十一章:決不當傻瓜第三百五十六章:脅迫ZS第三百一十九章:全球獨一份第十二章:江南皮革廠第三百三十七章:堅挺的貨幣第七十章:同行第四百五十一章:盤條第一百二十二章:畝產3000斤第一百三十九章:生活鋪墊第九十六章:動我試試第四百七十四章:四級梯隊第一章:對外貿易公司第二百二十七章:(爲打虎的小二郎萬賞厚賜加更)第一百八十三章:廣場協議第四百三十六章:君王死社稷第一百二十六章:懸崖血案第七十三章:大鵬展翅第十二章:無息貸款第九十二章:合法壟斷第六十四章:大黑天第一百六十章:大島原商事株式會社第五十八章:高山草甸第八十六章:定軍山第七十章:同行第四百四十章:反向推銷第四百六十章:高級接見第一百二十六章:懸崖血案第二百九十一章:A字羽絨服說一下我爲什麼寫教第二十六章:荷花池批發市場第五十三章:社會人第四百七十五章:互聯網第四百一十六章:中央廚房第四百九十一章:專機接送第四百零八章:國際招投標第三十九章:飯局第一百一十七章:產品目錄第一百零九章:傳統貴族第二百四十四章:放射性殺菌第二百九十七章:戰鬥民族第一百零三章:故技重施第四百六十四章:傷亡撫卹第四百三十三章:做文章第三百七十章:冼星海大街第三百八十八章:他是誰?第一百九十五章:打造品牌第四百一十七章:演講狂魔第一百九十章:輕奢第二百五十六章:臺南永康第一百四十五章:外貿一條街第二十四章:下一個計劃第九十一章:1萬塊錢定金第二十四章:新店開張第二十八章:代辦公司第一百七十章:招誰惹誰第四百二十九章:杜魯門主義昨天的章節發錯了,已更改第七十四章:金蛋子第二十章:信息費第七十章:深山小屋第四百零四章:座次分明第二百三十二章:堅守底線第三百五十五章:猖狂第三百一十四章:狂風中的禮拜第一百七十二章:真的是頭野獸第四百零四章:座次分明第三十六章:設宴第一百四十五章:外貿一條街第十章:工資結構第四百零七章:海外根據地第三百一十九章:全球獨一份第三百三十五章:上路的年輕人第一百三十七章:小型車隊第四百零一章:遷都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