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韓國奇蹟

韓國人租借的桑塔納車上。

一輛車擠了6個人。

劉鼎新抱着雙臂,不屑的看着後排兩個人,看他們怎麼出洋相。

“停車。”樸正宇叫道。

兩個韓國人下車,走到路邊。

金成煥恨得牙根發癢。

“絕不能上報會社,這個事情只有我們自己解決,而且必須解決。”

金成煥,眉頭緊皺。

現在後悔都已經晚了。

小小一個柿餅,卻是靈巖公司傾心打造的拳頭產品。

是一個長達五年的計劃。

別看金成煥和樸正宇,僅僅兩人,似乎只是過來單純的採購。

但事實,卻沒那麼簡單。

背後有着一長串,前期投資就達到了幾百萬的營銷計劃。

……

小小一個柿子,爲什麼在韓國人的眼中這麼重要呢?

首先,柿子在韓國有很悠久的食用傳統。

栽培面積也很大,產量高,它是冬天成熟,還可以避過颱風的侵擾,生命力頑強,耐儲存。

幫助韓國人在上千年的歷史裡,度過了無數寒冬。

在韓國人心目中的地位,是極其高的。

“棗慄梨柿”,是大年初一韓國人祭祖的必需品。

而金成煥和樸正宇所在的靈巖株式會社,是韓國一家老牌的食品公司。

產品涉及多個方面,膨化食品,薯條薯片,零食乾果,包括傳統的柿餅,都有在做。

是韓國大宇集團旗下的一家子公司。

而韓國大宇,是韓國五大財團之一。

現代,大宇,LG,SK,三星,五大財團。

韓國的地域小,邊境衝突不斷,可它頑強的擠進亞洲四小龍,它的經濟發展模式,比較特殊,他參照的是北歐諸國的經濟模式。

純粹以出口爲導向,大力發展跨國集團,開展對外合資企業,用科技領路,將資源集中,用幾個大的點帶面,拉動全國經濟發展。

好比諾基亞。

人所熟知的諾基亞,都知道是手機。

卻不知道諾基亞集團的歷史,從1865年就開始了。

是芬蘭的驕傲。

一路發展壯大,最終得到了國會的支持。

開始走上高速發展的道路。

到了1967年,諾基亞發展成爲了一家跨產業的大型公司,其產業涉及造紙、化工、橡膠、電纜、製藥、天然氣、石油、軍事等多個領域。

並且成爲了芬蘭第一大的跨國集團。

正是有這麼大的產業基礎,和雄厚的研發力量,財力,物力。

才能在諾基亞手機推行之後。

迅速的佔領全球市場。

長達10年的時間,穩坐世界第一通信行業的交椅。

一個諾基亞,就佔據了芬蘭20%的出口總額。

一個企業,就佔據了芬蘭國民生產總值的10%以上。

到了後期,更是佔到了誇張的50%。

一個僅僅500萬人口的國家,靠着一個跨國集團,躋身世界最發達,和最高福利待遇的頭號發達國家。

一度取代美國,盤桓在世界經濟論壇發佈的《全球競爭力》排行首位。

韓國正是採取的這種模式,全力扶持大型財團,國家保送世界500強。

並且成功了。

五大財團,只有韓國現代,是從汽車修理廠起家,起點稍微高一些,很快轉型機械,發動機製造之類。

其他幾大財團都是基礎行業起家的。

例如三星,最初是一家商貿公司,靠化肥,水產,雜貨,麪條等小商品積累資本,慢慢轉向電子領域。

LG是基礎化工,以塑料小商品起家,梳子,香皂盒,垃圾桶,做大了轉向合成化工,牙膏,香皂,轉向電子,電氣,電子領域。

SK,就更普通了,是紡織業起家,當初SK15臺紡織機打天下,後來轉向纖維,尼龍,最後轉向能源,深化煉油領域,再涉及通信。

這幾大財團的發展軌跡,代表了韓國奇蹟。

這五大財團,就佔據了韓國國民生產總值的百分之40。

幾乎包攬了除了糧食,能源之外,所有的商品類進出口總額。

創造了韓國奇蹟。

而其中的大宇集團,更是傳奇中的傳奇,從5個人的公司,10多年,發展到500億美元。

涉及的領域就複雜了,幾乎無所不包,無所不含,他什麼都敢做,什麼企業都敢兼併,每一次都是跨界經營,而每一次都扭虧爲盈,被譽爲韓國商業的航空母艦戰鬥羣。

而創始人金宇中,是靠什麼起家呢?

是靠進出口起家的。

大學畢業後,金宇中的第一份工作,是漢城實業株式會社工作。

這是一家進出口貿易公司。

而金宇中的工作內容,主要負責尼龍纖維製品,進出口業務。

沒多長的時間,就做到組長的位置。

他主導的項目,從日本進口尼龍纖維製品,賣給漢城的紡織企業。

而尼龍纖維是什麼呢?

這樣說吧,范陽他們經營的皮鞋廠,有真皮,還有人造革。

而尼龍纖維,簡單的說,就可以理解爲人造絲,人造絲綢。

它是一款化纖產品,1937年發明,一經推出,就導致了紡織業革命。

傳統的絲綢產品,就慢慢的退出市場了。

其中的滌綸纖維,流進中國市場,就叫的確良。

這一產品,具有無以倫比的劃時代意義。

由美國杜邦公司的卡羅斯發明,亞太地區,卻被曰本人發揚光大。

曰本有着非常強大的尼龍產能,在二戰後經濟復甦中,起了很大作用。

當時的金宇中,就是代理的尼龍纖維。

他是個工作狂,也是個銷售天才,沒多長時間,就在漢城諸多的外貿公司當中,殺出一條血路,佔據了一定的市場份額。

然而金宇中並不滿足這個現狀,選擇出國深造,開始走訪各個國家考察市場。

這一走出去,就對了,被他找到商機。

走到新加坡的時候,他發現新加坡的服裝和紡織品市場,用的居然不是曰本纖維。

用的是越南的。

而衆所周知,越南也是個第三世界國家。

經濟發展落後,也極不均衡。

勞動力也極其廉價。

導致越南的尼龍纖維,價格比曰本低得多。

相應的,質量也差得多。

越南的價格便宜,質量差。

曰本的價格貴,質量好。

而新加坡的紡織品企業,是如何權衡的呢?

面對國內的惡意競爭,新加坡的商人沒有去走高端路線,紛紛向低端妥協。

爲了牟取暴利,放棄曰本的不用,而採用越南的尼龍纖維。

就導致新加坡的服裝產品,遠沒有韓國服裝的質量好。

而新加坡的勞動力成本很貴。

這樣綜合一比較下來。

韓國本土即使用曰本纖維,也比新加坡本土,用越南纖維的成本更低。

就導致了一個落差,韓國的服裝,在同樣的價格位置上,比新加坡的服裝質量好。

這樣一來,韓國的服裝產品,就擁有充分的競爭力。

由此他改變方式,建立另一條渠道。

放棄單純的尼龍原料出口。

轉而去代理韓國的服裝。

把韓國的服裝,賣到新加坡。

在他的不懈奔走之下,成功了。

聯繫到一個大客戶。

第一單,就與新加坡的一個服裝商人,簽訂了總額爲34萬美元的出口合同。

就這一單,便使瀕臨倒閉的漢城實業株式會社,起死回生,並迅速進入全盛時期。

因爲金宇中瞅準商機,很快就佔領了新加坡一部分的外貿市場份額。

而金宇中也成爲了韓國的“服裝出口大王”。

憑着自己的實力做到了部長的位置,這一年他才28歲。

而金宇中的這一成功案例,入選了哈佛大學商學院經濟教材。

這一高位輸出的手法,一直引領着韓國服裝行業,直到2018年,也是韓國出口企業的主流思想。

後來的大宇集團,在開辦實業的過程中,也一直沒有放棄進出口業務,很快成爲韓國的第一大出口集團,在國內是航空母艦戰鬥羣,對國外,每年大宇代理的進出口總額,就要佔到韓國的20%。

金宇中靠這個起家,一直很重視第三世界國家的低位開發,高位輸出。

中國市場方面,他已經籌劃很多年了。

而韓國大宇,向來以組織性,和深謀遠慮著名。

即便一個小小的柿餅,在金宇中旗下,也不是這麼簡單的。

發現富平柿餅之後,靈巖公司很快意識到,這款產品,只要引進,就將造成韓國整條柿餅產業的行業革命。

在營銷上面,他們煞費苦心,今年還出資參加了MBC電視臺舉辦的廚藝大咖秀。

把富平柿餅,作爲主要的原材料,請明星代言,送去參加甜品大師的PK環節。

第一季已經取得冠軍。

靈巖公司推出的靈巖凍餅,已經在韓國範圍引起熱議。

在線訂購電話早就被打爆。

今年的產品訂單,早就達到了一個天文數字。

這只是一個煙幕。

由於中韓兩國始終沒有公開建交。

韓國資本沒法進入。

只能先拖着。

而今年富平這幾噸柿餅。

就是靈巖公司的救命糧。

普通百姓的訂單,他們可以不受理。

可韓國高層,和預計推出的各項營銷活動,卻是不可缺少。

再有兩年,他們的果品基地就將落成。

卻沒想到關鍵時刻,居然在這一環,被兩個名不見經傳的小職員,壞了大事。

金成煥越想越嚴重。

“不行,還得再找他談,正宇君,這一次,我可能要賠掉多年積蓄,這是我造成的失誤,你也有一定的責任,我準備將4000一噸的價格,提高3倍,這筆損失,理應我兩共同負責,我承擔兩倍,剩下的一倍,由你出,如何?”

“這怎麼可能?”

第二百二十一章:原棉交易第八十三章:原產地認證第一百二十七章:六連灘第二百三十三章:三大合成材料第四百七十章:經濟腹地第四百八十六章:股份有限公司第七章:東鞋西移第九十四章:熱情待客第四百一十章:暗標第八十七章:獨家代理第三十五章:雪中送炭第八十六章:巧遇第二十八章:上馬另一個項目第二十八章:代辦公司第四百七十九章:最好冒充的專家第一百八十九章:雀巢危機(爲方菲萬賞厚賜加更)第一百零一章:對口協議第四百三十章:獨聯體方向第三百一十五章:應許之地第五十六章:搭上線第三十九章:副食批發商第二百六十九章:圍獵(3)第二百五十章:香料貿易第二百三十七章:機關單位第三百七十一章:安德烈夫第一百八十九章:百米紅毯第二十三章:朕的孔明第七章:國際貿易第一百四十五章:外貿一條街第四百七十章:經濟腹地第六十二章:古法淘金第六十二章:(爲書友160219三萬厚賞加更,第二章)第四百五十四章:私人建築商第八十八章:電子電器第四百八十五章:回到烏魯木齊第一百六十五章:分身乏術第三百零八章:固體廢料第四百零一章:遷都決議第八十九章:西安海關第四百二十一章:周禮第二百二十一章:原棉交易第五百一十三章:超文本傳輸協議第一百三十六章:深圳製造第三百八十六章:還我同胞第二十一章:財富列車第三百八十八章:他是誰?第一百零三章:英國48家代表團第三百五十六章:脅迫ZS第八十章:淘金世家第二百三十一章:就缺點錢第二百八十七章:第一代彈性面料第五百一十五章:迭碼仔第二十章:國際倒爺第一百零三章:故技重施第二百一十六章:天山北路第三百五十九章:一刀兩斷第一百五十章:一絲波瀾第十六章:我不同意第三百九十二章:金融寡頭第三十二章:藏區野狗一點題外話第四百五十三章:滬鎳白天第一百八十四章:金融絞殺第三百九十二章:金融寡頭第二百六十章:熬鷹第一百一十五章:千溝萬壑第二百八十三章:全力配合第三百五十四章:捲入旋渦第三百七十二章:安全局第七十四章:金蛋子第七十章:深山小屋第三百七十八章:阿爾法特戰隊第五十八章:高山草甸第三十一章:吃裡扒外第三百四十九章:克拉瑪依第四百六十四章:傷亡撫卹第二百四十章:商場上的意大利人第三十八章:三級分銷商第六十五章:開誠佈公第五十章:紅富士第四百八十二章:新的開始第一百三十二章:爲無聊打仗萬賞加更第二更第一百四十章:至純天珠第一百零四章:獨力承擔第一百一十七章:產品目錄第一百五十七章:發散思維第一百三十六章:重生之野望第一百三十七章:貿易公司第一百六十三章:好好上一課第二百四十四章:放射性殺菌第五十二章:採購計劃第二百一十九章:安息禁地第三百一十四章:狂風中的禮拜第一百九十五章:打造品牌第二百七十四章:一法通百法第十六章:皮鞋反響第四百一十四章:食品標準化第八十七章:李科長第三百五十八章:心思縝密第四百七十八章:事務級會議
第二百二十一章:原棉交易第八十三章:原產地認證第一百二十七章:六連灘第二百三十三章:三大合成材料第四百七十章:經濟腹地第四百八十六章:股份有限公司第七章:東鞋西移第九十四章:熱情待客第四百一十章:暗標第八十七章:獨家代理第三十五章:雪中送炭第八十六章:巧遇第二十八章:上馬另一個項目第二十八章:代辦公司第四百七十九章:最好冒充的專家第一百八十九章:雀巢危機(爲方菲萬賞厚賜加更)第一百零一章:對口協議第四百三十章:獨聯體方向第三百一十五章:應許之地第五十六章:搭上線第三十九章:副食批發商第二百六十九章:圍獵(3)第二百五十章:香料貿易第二百三十七章:機關單位第三百七十一章:安德烈夫第一百八十九章:百米紅毯第二十三章:朕的孔明第七章:國際貿易第一百四十五章:外貿一條街第四百七十章:經濟腹地第六十二章:古法淘金第六十二章:(爲書友160219三萬厚賞加更,第二章)第四百五十四章:私人建築商第八十八章:電子電器第四百八十五章:回到烏魯木齊第一百六十五章:分身乏術第三百零八章:固體廢料第四百零一章:遷都決議第八十九章:西安海關第四百二十一章:周禮第二百二十一章:原棉交易第五百一十三章:超文本傳輸協議第一百三十六章:深圳製造第三百八十六章:還我同胞第二十一章:財富列車第三百八十八章:他是誰?第一百零三章:英國48家代表團第三百五十六章:脅迫ZS第八十章:淘金世家第二百三十一章:就缺點錢第二百八十七章:第一代彈性面料第五百一十五章:迭碼仔第二十章:國際倒爺第一百零三章:故技重施第二百一十六章:天山北路第三百五十九章:一刀兩斷第一百五十章:一絲波瀾第十六章:我不同意第三百九十二章:金融寡頭第三十二章:藏區野狗一點題外話第四百五十三章:滬鎳白天第一百八十四章:金融絞殺第三百九十二章:金融寡頭第二百六十章:熬鷹第一百一十五章:千溝萬壑第二百八十三章:全力配合第三百五十四章:捲入旋渦第三百七十二章:安全局第七十四章:金蛋子第七十章:深山小屋第三百七十八章:阿爾法特戰隊第五十八章:高山草甸第三十一章:吃裡扒外第三百四十九章:克拉瑪依第四百六十四章:傷亡撫卹第二百四十章:商場上的意大利人第三十八章:三級分銷商第六十五章:開誠佈公第五十章:紅富士第四百八十二章:新的開始第一百三十二章:爲無聊打仗萬賞加更第二更第一百四十章:至純天珠第一百零四章:獨力承擔第一百一十七章:產品目錄第一百五十七章:發散思維第一百三十六章:重生之野望第一百三十七章:貿易公司第一百六十三章:好好上一課第二百四十四章:放射性殺菌第五十二章:採購計劃第二百一十九章:安息禁地第三百一十四章:狂風中的禮拜第一百九十五章:打造品牌第二百七十四章:一法通百法第十六章:皮鞋反響第四百一十四章:食品標準化第八十七章:李科長第三百五十八章:心思縝密第四百七十八章:事務級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