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徂徠之春(一)

臺兒莊大捷的消息傳遍大江南北的時候,再一次轟動了全國。

國民政府駐蹕的重慶和軍事委員會所在的武漢,以及其它各大中城市,都掀起了支援抗戰的高潮。各黨派、各團體紛紛組織羣衆上街遊行,捐款捐物,並組織各類慰問團到徐州慰問。

各大報紙、電臺都派出記者,到戰地進行採訪,宣傳英雄們的業績。

相反,日本國內對第十師團在臺兒莊的敗績,在宣傳上保持了絕對的低調。日軍華北方面軍在給大本營和內閣的報告中倒也老實,稱第十師團瀨谷支隊在臺兒莊落入中國第五戰區30萬精銳的陷阱,全支隊只有少部分人員返回部隊。包括界河、龍陽店、北沙河、滕縣、臨沂、臺兒莊一系列戰鬥在內,第十師團共戰死1600餘人……受傷3700餘人,失蹤照8300餘人。全師團僅餘第八旅團39聯隊和四十聯隊。第33旅團和師團直屬部隊損耗殆盡。

接着。日本的《每日新聞》報紙撰寫了一篇文章,題目是《武士道精神與大和魂》,稱日軍將士都是有風度的武士。而卑鄙的支那軍隊缺乏的就是武士精神,不懂得一對一公平決鬥,而是以30萬之衆對2萬人的第十師團。採取的是羣狼戰術,在狼羣的攻擊下。老虎和獅子一樣的第十師團終於被咬傷了。

在文章的最後,這篇文章的作者號召日本國民,積極捐款,努力生產,踊躍報名參軍,重建英雄的第十師團,向卑鄙的支那軍隊討回血

過了很多很妾年,人類已經進入了後太空時代,一個學者通過時間瓚道復原歷史真相時,才發現這篇文章竟然出於裕仁天皇的皇后良子之手,一時輿論譁然。

劉一民通過八路軍總部,給國民政府主席林森、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第二集團軍司令孫連仲、第二十年團軍團長湯恩伯、第二十二集團軍司令孫震、坐鎮臨沂的龐炳勳、張自忠等都分別發了賀電,熱烈祝賀國軍取得臺兒莊大捷。

在給湯恩伯的電報中,劉一民寫道:“前者電文中多有得罪之語,想必湯軍團長已經明白,那是爲了鼓舞壯士上陣。今捷報傳來,足證湯軍團之戰鬥力名不虛傳。我教導師將士希望有機會能與二十年團並肩作戰,共殲兇頑。

據說。湯恩伯接到劉一民的電報後,先是嗤之以鼻,不屑一顧,後來不知道想到了哪裡,把電報仔細讀了讀,將電報內容轉報蔣介石、李宗仁和程潛。然後逢人就說劉一民這小子終於向他湯家人低頭服輸了。

劉一民心裡知道日軍很快就會採取措施,調集大軍合圍徐州,也在電報中向蔣介石、李宗仁反覆說明,覺得自己已經盡到了責任。具體蔣家人、李家人會採取何種應對辦法,那他是干涉不了的。本來想到徐州去一趟,見見傳說中的李、白二人,可惜主席那裡一直沒有回話,一時半會兒也去不了,只能沉下心來,抓山東根據地建設,準備應對日軍合圍徐州後的形勢。

這個時候的山東,除了魯南和魯西南有國軍和日軍在戰鬥外,其它地區的國軍勢力已經基本被日軍打掃乾淨了,僞組織、僞政權已經紛紛露頭,僞山東省公署在日軍支持下,正積極組建各地政權組織和僞警察、保安部隊。

日軍的統治核心現在主要集中在津浦路、膠濟路沿線,大一點的城市全部落入了日軍手中。日軍的海軍力量控制了青島以及沿海地帶,西尾壽造的第二軍控制了山東腹地。

教導師進入山東後,經過一個月的奮戰,各部隊全部到達了指定地域。其中,魯西已經是老根據地了,翼魯邊由於教六旅進入快,加上日軍獨立混成第七旅團調防德縣,翼魯邊地區日軍的力量過於薄弱,張洪濤和符竹庭指揮部隊乾的風生水起,現在已經基本控制了翼魯邊地區的形勢。

教一旅雖然去魯西南比較早,但由於日軍第五師團正存魯西南和國軍激戰,部隊一直處於隱蔽發展中,根據地建設進度較慢。其它各旅也都屬於這種情況。

劉一民從各旅報來的情況中,看出部隊都迫切想打仗、打大殲滅戰。教七旅的陳大剪甚至提出集中教三旅、教七旅、教八旅打下青島。對部隊求戰心切的精神勁劉一民很滿意,畢竟教導師是正規軍,受的練、部隊裝備在那裡放着,拿下青島根本就沒有問題。不過拿下青島這樣的有國際影響的城市要看時機,日軍的海軍力量那麼強大,現在沒有對手,正急的發慌呢,此時去攻佔青島豈不是給日軍海軍送靶子?現在還是抗戰初期,日本的國力還沒有受到重創。此時想守着一個海邊城市和日軍硬抗的結果不言自明。當然,只有一種情況下自己纔會決斷佔領青島。那就是倪華的貨船需要尋找港口靠岸。讓胡老虎的特戰一中隊隨教三旅行動,也就是這個原因。

針對這種情況,劉一民起草了給各旅的指示電,指出建設穩固的讓。東抗日根據地是黨中央賦予山東局、山東軍區的根本任務。完成這個,任務的根本途徑就是發動羣衆、宣傳羣衆、教育羣衆,建立各級抗日政權,組建和練地方部隊和民兵,把民兵建設成保衛家園、發展生產、爲主力部隊輸送兵員的堅強力量。各旅、各團、各營都要放下主力部隊的架子。發揚我軍特別能戰鬥、特別善於做羣衆工作、特別能生產的優良傳統,抓住日軍無暇顧及的機會,大力發展根據地。各部隊都要派出骨幹幹部,配合各地地下黨員,迅速創建各級政權。每個戰鬥班都要包一個村,組建和培民兵隊,動員青年參軍。還要選擇地方實施屯墾。解決來年軍糧問題。暫時情況下,各部隊還是要以某某地區抗日遊擊支隊名義作戰,多打小打,以隱蔽發展、截奪日軍物資、消耗日軍兵力爲主。教一旅、教五旅、泰安支隊要圍繞支援國軍徐州會戰。多組織小部隊打敵運輸線。教一旅主力、騎兵旅主力隱蔽休整

爲了收住各旅幹部戰士急於作戰的心思,劉一民明確指出,當前讓東局勢複雜,日軍要建立僞政權。國民政府隨後就會想法派部隊、派幹部回山東恢復遊擊政權,而我們耍建立鞏固的山東根據地,山東個別地方很可能形成三個政權共存的局面。這就要看誰的政策更符合山東人民利益,看誰能帶領山東人民驅除日寇。而要想在這場博弈中取勝,最關鍵的就是要宣傳發動羣衆。贏得羣衆的擁護。

至於山東的敵我態勢,劉一民做了精闢分析。指出,山東境內津浦鐵路一線,僅有日軍第二軍的一0八師團、一一四師團、獨立混成第七旅團、獨立混成第十師團、濟南守備隊和鐵路守備隊,膠濟路沿線日軍鐵路守備隊僅僅勸人,獨立混成第三旅團最多不過8曲人,青島只有鬼子的海軍力量,而魯東南只有鬼子的獨立混成第六旅團,且獨立混成第六、七、十旅團都是隻有旦四人的守備旅團,戰鬥力和獨立混成第三旅團無法比。至於日軍的第五、第十、第十六師團,都是常設師團,主要用於戰略進攻作戰。

一旦這三個常設師團完成攻佔徐州任務、調離山東戰場,讓。東日軍力量就會大大減弱。僅憑第二軍和鐵路守備部隊、駐青島海軍陸戰隊這點守備兵力,撒在偌大個山東就象撒了點胡椒麪一樣。而我軍,全師十萬精銳雲集山東,無論是質還是量,都高於日軍守備部隊。一旦我軍主力大規模動手,那就要一戰定山東,徹底摧毀日軍在山東的勢力。因此,選擇動手的時機很關鍵。必須是在我軍根據地建設初見成效、日軍主力離開山東的情況下才行。動手早了,容易成爲日軍重兵集團的攻擊重點,影響根據地發展;動手晚了,起不到挽救戰局的作用。而且,在山東全面打響後,就要考慮如何應對日軍主力瘋狂反撲的問題,到時候必須抽出所有主力用於野戰,而抽出主力的前提就是必須建立起足夠的地方部隊,承擔起根據地的警備任務。

道理說的很清楚了,但劉一民還不放心,給各旅提出了明確任務指標,那就是哪個旅先建起了根據地的獨立旅和各縣、區武裝,能夠擔任地方守備任務,主力才能承擔野戰任務。

這個指示電的精神很明確。就是悄悄發展力量,待機而動。

春天的早晨,組徠山區的空氣分外清新,微風吹過,花香直往人的鼻子裡鑽。

一大早,劉一民就拉着羅榮桓和黎玉到了村外的一塊麥田裡,查看小麥長勢。

劉一民原來對農業生產基本上是一竅不通,不過他知道許多他原來時空農業生產的情況,在陝西搞屯墾的時候經常下部隊,把自己的知識和戰士們的勞作一印證,還能提出一些讓戰士們驚奇的新招。

這個。時候春暖花開,麥田裡綠意盎然,劉一民自覺得心神俱醉,站在田邊目光閃動,一時竟然癡了。

羅榮桓和到一民共事日久。自然知道這夥計一妄又想到別的地方去了,也不打擾他,拉着黎玉蹲到地下,看開了麥根。

一個老農挑着一擔糞走了過來,遠遠地就見幾個軍人在自己的地邊瞎搗鼓。他知道,這可能是八路軍的官在看麥子的長勢,也不驚擾他們,把糞桶放下,一瓢一瓢地舀糞澆在麥壟上。

一擔糞澆完了,見幾個八路軍還在地裡沒走,老農就覺得奇怪,難道這些八路軍想在這麥地裡挖戰壕打仗?

正常情況下,那個時候的農民見了軍人都是躲不及。不過這八路軍可不是外人,他們對鄉親們好着呢!所以,老農也不害怕,走過來想仔細看看幾個八路軍到底在幹什麼。

見老農過來,羅榮桓親切地說:“老哥,你看今年的麥子長勢怎麼

老農接口就說“好着哩!”

羅榮桓又問正常年景一畝能打多少斤?

老農說這地好,上肥料足的話能打二、三百斤。

劉一民此時正在想着他那個時代這但徠山是著名的旅遊景區,春暖花開的時候,紅男綠女,遊人衆多,那是一種多麼令人渴望的生活。正在暢想,就聽見了羅榮桓和老農的對話,思緒也就拉了回來。

搖搖頭,心裡暗暗罵了一句該死的穿越。就走到羅榮桓跟前,聽他和老農對話。

羅榮桓是我軍政治工作代表人物,和老農一交談,自然是越談越深、越談越親切。一會兒功夫就談到了地租重不重、能吃飽飯不能等問題。

劉一民聽了一會兒,就插話問老農:“老鄉,你家有幾頭牛。”

老農搖搖頭:”我家是租種的地,牛也是東家的。”

劉一民之所以這樣問。是因爲他知道這個時候,山東小麥種植面積只佔整個作物種植面積的覦,由於小麥價格高,麪粉口感好,是富人的消費品,窮人是吃不起麥子麪粉的。因此。大部分農民認爲吃小麥麪粉不如吃雜糧頂飢,而且小麥可以換錢,都把麥子作爲經濟作物看待。這麥祜喂牛是好飼料,但騾馬和豬、羊都不吃麥結。只要一問他家有幾頭牛,就把他種了多少畝麥、日子富裕不富裕問清楚了。可惜這老農是家佃戶,沒有地也沒有牛。

劉一民想起後世的套作法,就對老農說:“老鄉,我有個想法,你看可行不可行。現在正是種玉米的時候,這玉米產量高。耐早謗,玉、米麪比高粱好吃、好消化。而且玉、米祜杆是牛、騾、馬的好飼料,我們多種點玉米行不行?”

那老農說:“聽說膠東人種玉蜀秦,還種紅薯,都說產量高。我們這裡主要種麥、花生、高粱和穀子。玉蜀秦也有人種,不過種的很少,吃個稀罕。”

劉一民又問老農他們是一年兩熟還是兩年三熟,搞不搞套耕?

不說老出了,羅榮桓和黎玉都不知道劉一民怎麼會知道這些農業名詞,都瞪着眼聽老農回答。

那老農說,河邊的好地一般兩年三熟,山地一般都是一年一熟。前曰民政府曾派人來指導一聳兩熟,都被東家拒絕了,斑發休養。

劉一民找了根小棍子。比劃着對老農說:“老鄉,我給你說,一年兩熟很簡單,就是小麥收了後直接種豆子,地都不用犁。也可以把地梨了後種晚玉米。秋收後再直接種小麥。你們這裡雖然是山區,但氣候好,一年兩熟沒有問題。另外,你看,這麥奎這麼寬。我們要是在這行距之間點上玉米種子。等麥熟的時候,玉米也長起來了,割了麥,這地裡就成了玉、米田,相當於專門用這塊地種早玉米,這樣實現一年兩熟,由於是早玉米。玉米的產量還高。”

那老農想了半天。才說:“我沒種過,可我琢磨你說的辦法興許能成。”

劉一民心裡好笑。要不行我說它幹麼啊?就趁熱打鐵,說道:“老鄉,要不然我們試試。如果能行,到秋天收穫後你多交點軍糧,支援我們打鬼子。要是不行。我賠你錢。我在這裡不走的,秋天我再來

老農從腰帶上取下菸袋,裝了一鍋煙,點着吸完,才說:“你是八路軍,是打鬼子的隊伍。我雖然不識字,但也能分清好人壞人。我琢磨你是爲我好。成。我老漢就跟着你試驗一把。就是幹不好也不要緊,本來地閒着也是閒着。”

劉一民看了看璃情,把株距告訴老農,就讓老農儘快找種子,趁摘播種。

離開老農。劉一民對黎玉說山東老百姓樸實勤勞,土地也肥沃,要給各地、各工作隊下任務。根據地要迅速推廣種玉米、紅著等高產耐早作物,改善耕作模式。提高糧食產量,解決糧食供應問題。等機械廠建起來後,首先要行制縫細機、磨面機、榨油機等民生類機械,減少後勤物資生產的工作量,還要研製新式樓、犁等農業工具。

黎玉不知道劉一民肚子裡到底都有什麼東西,看了一眼羅榮桓,見政委不發一言。就大着膽子說:“一號,你說的這些東西,我聽說國外有,天津、上海可能也有賣的。但我們這裡沒有。就是想生產也生產不出來。”

劉一民笑笑,回答說:“只要有了機械廠,這些東西都不成問題。

你回去後,要想法多找一些農業方面的專家,先集中力量在各根據地推廣一年兩熟。至於我說的機械問題,你不用發愁,慢慢來。”

三個人帶着警衛戰上邊說邊走,準備返回駐地。

快到村邊的時候,看見趙小曼俏生生地站在路邊。

羅榮桓笑呵呵地問:“趙小曼同志,來了爲什麼不到師部去?我正想聽聽你的工作開展情況。”

趙小曼敬禮後說:“報告政委,我就是來向首長們彙報工作的。我們準備辦一個文學刊物。還想辦魯藝分校,文工團也籌建的差不多了,可以演出了。現在想請政委給我們的刊物題名。”

羅榮桓掃了劉一民一眼,見他在站在一邊笑眯眯地不說話,就說:“走吧,先談工作。題名的事情還是請師長題,他的字比我的好多了。”

趙小曼跟着羅榮桓走後,劉一民讓黎玉先回去,吩咐李小帥去把馬牽來,他要去野戰醫院看看。

到野戰醫院後。直接就去看傷員,這一看,就是一上午。

回到師部。想着吳徵不知道找沒找到建後方基地的地方,野戰醫院必須得安置下來了,重傷員需要一個相對平靜的養傷環境。不能老是這樣跟着轉移。正要讓人查詢有無吳徵的電報,趙小曼就來了。

好久不見趙小曼了。劉一民心裡頭也想知道知道她的工作情況,就讓趙小曼簡單彙報了文聯的籌建情況。

聽完後,劉一民又詢問了羅榮桓對文聯工作提的要求,然後告訴趙小曼,想辦文學刊物的想法很好,《大衆日報》馬上就要創刊了,文聯的刊物要抓緊,要通過刊物團結凝聚山東的文藝工作者,特別是作家。一個好作品能引導和鼓舞許多人走上革命道路。

趙曼請劉一民給刊物題名。

劉一民想了想。在桌上取出筆墨,題寫了“人民文學山東文藝齊魯畫報”然後又寫了“魯藝山東分校止。東抗日民主政府文學藝術聯合會”待字跡幹後,摺疊起來,交給趙小曼。

字寫好了。工作也談完了,趙小曼沒有要走的意思,坐在凳子上看着劉一民。

劉一民知道再有一會兒這丫頭就會有新的要求了,趕緊說要下部隊,有什麼事情回頭再說。

趙小曼見劉一民想躲。就說;“你不用找理由躲我,你是首長,考慮的事情多,我有事也不敢麻煩你。我想和你商量一下,文工團應該儘快成立,給戰士們和老鄉們演出。這文工團成立後,我想帶着文工團到各根據地去巡迴演出。離你遠遠的,省得你煩。”

劉一民一聽,知道這丫頭還是情根深種,出去走走也好。就是這安全問題不好辦,萬一遇上日軍就慘了。想了想說:“去演出可以,不過不要單獨行動。我和羅政委下部隊的時候帶上你們就走了。”

趙小曼一聽,馬上就高興了,喜盈盈地敬了個禮,告辭了。

考慮到臺兒莊大捷後日軍馬上就要調動大軍圍攻徐州,這組徠山區距離泰安和津浦線太近。山東局機關和軍區機關在這裡太不安全,劉一民就下令兩大機關向蒙陰轉移,讓羅榮桓、曾中生、郭洪濤、朱瑞、黎玉率領機關先行出發。進入蒙山深處,與吳徵率領的後勤司令部匯合,在那裡舉辦幹部刮練班,創辦《大衆日報》和宣傳文化團體,發展山東根據地的軍工和經濟體系。自己和蔡中帶着警衛一營隨泰安支隊暫時留在組徠山區。等主席回電。

第813章 羅斯福總統第1549章 不可思議的大潰敗(續)第189章 襲取太原(三)第1040章 內鬼(續)第288章 臨清保衛戰(七)第1109章 勢如破竹(續)第368章 輕取泰安(二)第1547章 內戰陰霾第1396章 飲馬河畔第517章 一九三八年的斬首戰(四)第1559章 席捲京滬杭第1102章 戈蘭壕vs戰車師團第439章 周村血戰(五)第1048章 北上先遣小隊第1066章 血肉磨盤第860章 強渡封鎖溝第1117章 契入點第24章 紅軍後衛團986 驅虎入籠第1334章 鬆遼戰役(九)第552章 呼呼啦啦掉鐵鳥第803章 抗日山第725章 談藝第736章 軍事論壇(續)第103章 波瀾(七)第1354章 激戰長春(五)第104章 聚首德陽(一)第976章 饒爾一條狗命第936章 敵變我變第1462章 一億國民齊上陣(續)第1422章 擋者披靡第841章 九月會議第723章 拖刀計(續)第649章 大地飛鷹(續)第622章 南嶽軍事會議(續)第283章 臨清保衛戰(二)第1553章 神戶在呻吟第1432章 追窮寇第1243章 花園口登陸第171章 紅軍大學校長(二)第224章 不一樣的南京保衛戰(五)第1493章 他要跑第1293章 大起義第583章 戰地通訊(續)第105章 聚首德陽(二)第59章 清溪鎮大捷(二)第399章 青島博弈(二)第798章 樋口季一郎第1370章 五個堅持第283章 臨清保衛戰(二)第543章 舉火燎天焚兇頑(一)第527章 四方震驚(續)第999章 三件大事第1024章 虎穴覓蹤(續)第1414章 嚇傻了的國琦登第955章 珊瑚壩機場第546章 舉火燎天焚兇頑(四)第1533章 和閻老西兒拉家常第1300章 山田乙三第179章 發展(三)第240章 倒黴蛋寺內壽一(二)第1529章 租賃艦隊第1102章 戈蘭壕vs戰車師團第809章 紐約(中)第366章 靜靜地大汶河(續)第19章 新穎的戰術動作第1456章 三千里江山(續)第560章 陰謀第634章 泰西戰役前奏(續)第815章 對日貿易禁運第19章 新穎的戰術動作第1087章 用市場辦法解決市場問題第741章 風波第1127章 佳人遠行(續)第1209章 白菜白,蘿蔔青(續)第1419章 春雷第1097章 漫長的一天(中)第1043章 莫西、莫西第1129章 征服(續)第1183章 戰上海(續)第420章 第十師團的末日(六)第785章 北返第1482章 驚魂第417章 第十師團的末日(三)第1182章 戰上海第603章 壺口觀瀑第1109章 勢如破竹(續)第462章 詭異第113章 涪嘉戰役(八)第301章 詭譎(四)第910章 屁滾尿流(續)第206章 無能的板垣(一)第404章 暴風雨之前(三)第1511章 青黴素換艦隊第129章 新年快樂(五)第151章 天水會戰(五)一0六九章吸鐵石第720章 一夜三驚(續)第968章 石門之夜第769章 鐵拳(續)
第813章 羅斯福總統第1549章 不可思議的大潰敗(續)第189章 襲取太原(三)第1040章 內鬼(續)第288章 臨清保衛戰(七)第1109章 勢如破竹(續)第368章 輕取泰安(二)第1547章 內戰陰霾第1396章 飲馬河畔第517章 一九三八年的斬首戰(四)第1559章 席捲京滬杭第1102章 戈蘭壕vs戰車師團第439章 周村血戰(五)第1048章 北上先遣小隊第1066章 血肉磨盤第860章 強渡封鎖溝第1117章 契入點第24章 紅軍後衛團986 驅虎入籠第1334章 鬆遼戰役(九)第552章 呼呼啦啦掉鐵鳥第803章 抗日山第725章 談藝第736章 軍事論壇(續)第103章 波瀾(七)第1354章 激戰長春(五)第104章 聚首德陽(一)第976章 饒爾一條狗命第936章 敵變我變第1462章 一億國民齊上陣(續)第1422章 擋者披靡第841章 九月會議第723章 拖刀計(續)第649章 大地飛鷹(續)第622章 南嶽軍事會議(續)第283章 臨清保衛戰(二)第1553章 神戶在呻吟第1432章 追窮寇第1243章 花園口登陸第171章 紅軍大學校長(二)第224章 不一樣的南京保衛戰(五)第1493章 他要跑第1293章 大起義第583章 戰地通訊(續)第105章 聚首德陽(二)第59章 清溪鎮大捷(二)第399章 青島博弈(二)第798章 樋口季一郎第1370章 五個堅持第283章 臨清保衛戰(二)第543章 舉火燎天焚兇頑(一)第527章 四方震驚(續)第999章 三件大事第1024章 虎穴覓蹤(續)第1414章 嚇傻了的國琦登第955章 珊瑚壩機場第546章 舉火燎天焚兇頑(四)第1533章 和閻老西兒拉家常第1300章 山田乙三第179章 發展(三)第240章 倒黴蛋寺內壽一(二)第1529章 租賃艦隊第1102章 戈蘭壕vs戰車師團第809章 紐約(中)第366章 靜靜地大汶河(續)第19章 新穎的戰術動作第1456章 三千里江山(續)第560章 陰謀第634章 泰西戰役前奏(續)第815章 對日貿易禁運第19章 新穎的戰術動作第1087章 用市場辦法解決市場問題第741章 風波第1127章 佳人遠行(續)第1209章 白菜白,蘿蔔青(續)第1419章 春雷第1097章 漫長的一天(中)第1043章 莫西、莫西第1129章 征服(續)第1183章 戰上海(續)第420章 第十師團的末日(六)第785章 北返第1482章 驚魂第417章 第十師團的末日(三)第1182章 戰上海第603章 壺口觀瀑第1109章 勢如破竹(續)第462章 詭異第113章 涪嘉戰役(八)第301章 詭譎(四)第910章 屁滾尿流(續)第206章 無能的板垣(一)第404章 暴風雨之前(三)第1511章 青黴素換艦隊第129章 新年快樂(五)第151章 天水會戰(五)一0六九章吸鐵石第720章 一夜三驚(續)第968章 石門之夜第769章 鐵拳(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