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7章 用市場辦法解決市場問題

娘子關是百團大戰中攻佔的第一個據點,接下來,八路軍勢如奔雷,向正太路、同浦路、平漢路發起了持續而猛烈的攻擊,山西日僞軍陷入了一片驚恐之中。

8月20日這天,中午的時候,天空突然電閃雷鳴,下起了暴雨。很快,魯中南地區的溝溝叉叉都出現了山洪,涌向了沂河、汶河、濰河等河流。

山東長期乾旱,從開春到現在,就沒有下幾場雨,土地都快旱裂縫了,秋莊稼苗子都旱得耷拉着頭,蔫蔫的。這場雨一下,旱情馬上就能緩解,但是洪水問題也成了必須馬上認真對待的頭等大事。

劉一民、羅榮桓率軍返回魯中南腹地後,沒有再回大店,而是把司令部安在了諸城。這裡距離膠濟路要近很多,便於指揮部隊向膠濟路之敵發起攻擊。

一下大雨,劉一民、羅榮桓就發電命令各部隊、根據地進行防洪,預防和減少洪災帶來的損失。

劉一民看雨勢過大,沒有停的跡象,就打把雨傘,踏着泥濘去了濰河邊,查看洪水情況。

濰河全長194.6公里,源出臨沂地區的箕山、屋山,北流經五蓮、諸城、高密、安丘、寒亭等地,至昌邑注入渤海。濰河上游穿行山區,河牀比降大,汛期最大流量可達5500立方米/秒;安丘山往下,河牀比降明顯變小,有汶河匯入,水流平緩,易於航行。此時的濰河下游可以通航,離海口不遠的下營有南北兩個碼頭的港口。夏秋時節,小於10噸的木船可逆水行至黃旗堡與膠濟鐵路濰河大橋一帶。安丘、濰縣等地的農作物可順水運至下營後轉海路輸出。

此時的濰河,洪流滾滾,一片渾黃,看上去氣勢很驚人。時不時地還可以看到洪水中夾雜着的樹木、茅草房頂的茅草。

老鄉們穿着蓑衣、拿着鐵杴、鎬頭,在地裡疏通水渠,排水。

部隊和民兵被緊急集合了起來,上了濰河河堤,巡查險情,準備堵塞決口。

劉一民一路查看,到八里莊的時候,遇到了也出來查看災情的黎玉一行。

鬼子大掃蕩時,黎玉率領山東抗日民主參政會機關隨主力行動,這時也住進了諸城。

雨下的這麼大,劉一民和黎玉兩個幾乎是臉對臉站着,互相問話聽起來都很困難。

看看不是辦法,劉一民領着黎玉他們冒雨回到了城內。

諸城城不大,縣城內也沒有存雨,古老的排水系統簡單實用。

鬼子重兵掃蕩時,魯中南根據地實施了嚴格的堅壁清野,各縣城都成了空城,老鄉們進山的進山、下地道的下地道,硬是等到了主力打退日軍掃蕩。鬼子一撤退,居民又返回縣城,鋪子照開活照幹。鬼子飛機來轟炸時,八路軍的雷達都能搜索到,放空哨一開槍,居民們就隱蔽防空。等鬼子飛機一飛走,就開始救火救人,很快就會恢復穩定。

戰爭年代的中國人,韌性強着呢!

大雨天,顧客少,但街上的店鋪都沒有關門,街道上還有小孩帶着斗笠在玩水。

劉一民帶着黎玉走進了一家油坊。

這是一個小油坊,是從泰安城遷到諸城來的。

劉一米走到跟前一打量,見房子坐北朝南,面闊四間,通面寬約14米,進深四間,通進深約13米,佔地面積約200平方米左右。房子是平房,屋頂爲硬山造,五架樑帶前三步、後雙步廊,10檁,擡樑穿鬥混合式。前後牆闢門。

進得店來,見用的油車是老式油車,就讓老闆介紹一下油車。

老闆說,這油車啊,由碾糟、碾輪等組成,碾槽是用長一尺多到7尺不等、寬一尺多的青石料特殊加工拼接成圓形,外徑中間雕出凹糟,糟上口寬七寸、深一寸多、邊厚半寸。碾輪直徑五尺多,最厚處一尺。中軸(抱樑栓)上部固定在橫樑上,鐵臂一端連接中軸,另一端連接碾輪。用牛拉。

劉一民看了一下,除了油車,還有蒸爐、炒爐,不用說,可以生產花生油、菜籽油、豆油。

劉一民就問老闆生意好不好。

老闆回答說不管生意好不好,圖的是能和八路軍在一起,不受小鬼子和二狗子欺負。就是不賣錢,把油全部送給八路軍都願意。

黎玉見老闆說的誠懇,就問稅收重不重?

老闆說,八路軍有政策,只收一種營業稅,走遍魯中南都是這樣。全中國恐怕再也沒有這麼低的稅了。

黎玉又問:“八路軍收稅的人好打發不好?用不用給他們買盒煙、割二斤肉啊?”

話還沒說完,老闆扭頭就喊夥計。幾個夥計停下手中的活走過來後,老闆指着劉一民和黎玉說:“把這兩個滿嘴噴費的傢伙扭到縣政府去。說什麼呢?八路軍和老百姓命都連在一起,哪有你說的那種事。你把八路軍看成韓主席、張大帥的兵了!我看你兩個賊眉鼠眼的就不是好人,問的話都在挑撥離間,八成是特務混進來了。”

幾個夥計上來就要推推搡搡,黎玉忙說:“老鄉,誤會了,我們是八路軍,你沒看我們的同志還在門外等着麼?”

老闆朝門外一看,確實是站有八路軍,這才放劉一民和黎玉走。

劉一民看了一路,回到司令部時,羅榮桓和蔡中也是一腿水一身泥地剛回來。

四個人坐下後,黎玉脫口就罵:“這破老天,還不嫌中國人可憐!旱的時候旱死,澇的時候澇死。春上大旱,麥根都旱死了許多,導致夏糧減產。就那,日本鬼子又來燒殺搶掠,搶走了不少糧食和牲畜。好不容易盼來一場雨,想着秋莊稼有指望了,冬天不用害怕捱餓了,這可好,竟然是暴雨,連山上的大樹都能衝下來,還不知道有多少人家要房倒屋塌呢!這破老天,有本事就在小日本下暴雨弄海嘯搞地震,把小鬼子都弄死,那才叫老天爺呢!”

黎玉是文明人,說話文縐縐的,能讓他氣得破口大罵,就知道這場暴雨下的多麼的可惡!

劉一民聽黎玉罵的可愛,就說:“黎玉同志,光罵娘是不行的,得想辦法。我剛纔去看了一下,下這麼大的雨,濰河沒有決堤,說明這兩年我們加強水利設施建設見功了。我看,你們要抓緊研究一下,一個是賑災,不能讓根據地出現大規模逃荒要飯的;第二個是防疫,大水過後很容易滋生疫病,去和陳同他們研究一下,看怎麼辦更有效;第三個是得變害爲寶,天晴後,要抓住墒情,大規模種植蘿蔔、白菜,這些蔬菜產量高,既能改善生活,關鍵時候又能當口糧,要大種特種。第四個,是要動員老鄉們多醃製鹹魚之類的海產品,我們守着黃海,光是海產品一項,就能解決許多人的口糧。部隊口糧也要從這方面想辦法。第五,還是老辦法,放開糧食市場,鼓勵和保護市場流通,有糧食市場就餓不死人!”

蔡中從濟南返回後,追上了部隊,和劉、羅匯合了。聽劉一民說的條條在理,也不奇怪,擱夥計這麼久了,劉一民的本事他們都清楚。

蔡中請示道:“司令員,根據地的糧食市場一直都很紅火。但是小鬼子一掃蕩,糧商們損失很大,再加上洪災,我估摸着有些糧商就會動歪念頭,搞囤積居奇、哄擡糧價的鬼把戲。是不是給楊大林的公安總隊下個命令,注意一下,發現不法糧商,抓起個,送到法庭審判。情節特別嚴重的,槍斃幾個,殺一儆百!”

劉一民一聽就想到了後世一大二公時期的反投機倒把,馬上就搖頭,說道:“靠抓靠殺的辦法不行,市場的問題還是要用市場的辦法解決。這樣,讓山東抗日民主參政會農業部門成立一個專門的糧食市場物價監督辦公室,專門負責收集分析監督根據地糧價變化情況,和後勤司令部糧食科的韋日成同志聯繫,糧價高的時候,我們就出售公糧、軍糧,把糧價壓下來;糧價低的時候,我們就買回來。這一高一低,就起到了穩定糧價的作用,不用再擔心個別糧商亂漲價了。”

黎玉咂摸了半天,說道:“司令員,這個辦法好是好,但是有副作用,老鄉們會不會以爲抗日政府買賣糧食作生意呢?要是老鄉們產生了誤會,會不會影響他們支持抗戰交公糧的積極性呢?”

羅榮桓插話說:“我們搞的給農戶的貸款,可都是無息的,而且還允許用糧食還款,很受根據地老百姓支持。鬼子幾次重兵掃蕩,都在根據地站不住腳,一個是我們的戰略戰術得當,打在鬼子不得不救之處,迫使日軍撤退。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根據地的老百姓支持我們,相信我們,一聲令下,堅壁清野,跟着民兵就走,支前擡擔架運糧食彈藥,可都沒有講過價錢。我看,不如這樣,夏糧、秋糧收穫季節,除了應繳的公糧外,我們拿出資金,大量收購,就儲存在農戶家裡。等到青黃不接的時候,再平價賣給缺糧的老鄉們,八路軍不賺老百姓一分錢。這樣,真正缺糧的老百姓得到了救濟,糧商們也不可能大幅度的哄擡糧價。”

蔡中問道:“那損耗怎麼辦?光是老鼠都不知道能吃掉多少呢!”

是啊,損耗怎麼辦?時間長了、損耗大了,恐怕資金也就不夠用了。

幾個人都默不作聲了。

劉一民知道,現在是抗戰時期,首要任務是打敗鬼子,但是打鬼子沒有可靠的經濟支撐是不行的。不說別的,光是糧食一項就是頭等大事。沒有糧食,餓都餓死了,還打什麼小鬼子麼!部隊沒糧打不成仗,老百姓沒糧就得逃荒要飯。但是,部隊實行的是供給制,老百姓賣糧買糧是市場行爲,辦法本來就不同。可黎玉和羅榮桓說的也對,八路軍靠的就是老百姓,不能讓老鄉們產生誤會。

想了想,劉一民就說:“把平抑糧價和賑濟分開。平抑糧價按我剛纔說的辦法辦,市場問題用市場辦法解決。另外,對於特別困難的羣衆,按賑災的辦法辦,以工代賑,修路修水利工程。”

以工代賑的辦法早在西安時期都實行過,現在陝西根據地還在實行,山東根據地也實行着。劉一民這樣說,算是把問題給解決了。

幾個人還要再說,錢壯英就送來了總部的電報,劉一民一看,總部通報說山西我軍主力今日發起正太路戰役。

劉一民顧不上和羅榮桓他們說抗洪的事情了,交待羅榮桓他們詳細研究,自己走進作戰室,看地圖去了。

八路軍總部要發動對正太路的破襲作戰,劉一民自然是知道的,而且還知道這一打就會演化成百團大戰。

歷史上百團大戰是八路軍正規作戰中戰果最輝煌的大戰,導致了蔣介石對八路軍實力壯大過快的警惕和日軍的瘋狂報復。

蔣介石警惕八路軍發展過快的問題不用說了,導致日軍重視八路軍、對八路軍瘋狂報復的問題也不用說了。這些問題早就發生了!看看日軍在華北的兵力吧,再看看日軍部署在魯中南地區的兵力吧,再擔憂日軍會不會對八路軍根據地瘋狂報復已經沒意思了。

劉一民現在要考慮的是如何配合百團大戰問題。

小鬼子必然會迅速調集兵力打通正太路和同浦路、平漢路,而且還會調動主力對八路軍實施瘋狂報復,這一打,恐怕就要打到年底去了。而且,日本政府也會因此下定決心先解決中國戰事,中國抗日戰爭真正困難的時候就要到了。

劉一民不怕這些,北上抗日以來消滅了日軍這麼多部隊,劉一民和山東我軍早就成了日軍的眼中釘肉中刺了,光是大規模的重兵集團圍剿都搞了三次,不但沒有消滅我軍,反而使我軍愈戰愈強。劉一民哪裡會擔心什麼困難時期麼!有小鬼子在,就有人送槍送炮送吃喝,連小鬼子的屍體都能賣錢,遑論其它呢!

各位書友大大:最後拼刺刀了,有票票的話,投給山人吧。山人期待着在最後時刻能夠發生奇蹟!兄弟們,票票啊!

第1027章 蘭陵古鎮(續)第3章 新圩上空的焰火第1228章 寺內壽一發威(續)第1257章 炸鍋了第568章 血雨飄來溼戰袍(二)第683章 當機立斷第53章 席捲黔東南(六)第1095章 誤判第1457章 三千里江山第612章 中央委員第568章 血雨飄來溼戰袍(二)第1128章 征服第1534章 晉綏一統第723章 拖刀計(續)第775章 沱河夜航第189章 襲取太原(三)第1535章 晉綏一統(續)第88章 成都風雲(二)第568章 血雨飄來溼戰袍(二)第417章 第十師團的末日(三)第454章 連雲港(一)第809章 紐約(中)第1347章 秦彥三郎第1178章 遠東遺恨(續)第373章 危局(二)第1234章 冬季攻勢第369章 輕取泰安(三)第335章 大汶口(一)第740章 論黨內民主(續)第466章 駱馬湖畔(一)第1585章 番外七、日本戰後重建(續)第53章 席捲黔東南(六)第100章 波瀾(四)第1360章 激戰長春(十一)第1097章 漫長的一天(中)第1516章 一戰定華北(二)第1014章 隕滅第1011章 雷霆萬鈞(續)第1262章 瀋陽,久違了第40章 溪口之戰(九)第1417章 大追殲第161章 忙碌第761章 湯溝擒頑第1555章 治臺方略第1489章 對決(續)第952章 日本鬼子都是紙老虎第871章 魯南戰役(四)第901章 磁窯殲敵第1184章 戰上海第113章 涪嘉戰役(八)第462章 詭異第55章 烏江飛渡(二)第1034章 整編(續)第37章 溪口之戰(六)第300章 詭譎(三)第416章 第十師團的末日(二)第1021章 鬼、鬼、鬼第17章 兵臨通道(二)第1018章 徜徉在鬼子重兵中(下)第1055章 棗宜會戰序幕第1196 四大行(續)第1375章 條件第416章 第十師團的末日(二)第533章 三疊浪(二)第1336 夜色沉沉第1541章 圍獵黃海第292章 冀中大突圍(二)第1559章 席捲京滬杭第214章 東進序曲第244章 沸騰的天津(四)第622章 南嶽軍事會議(續)第420章 第十師團的末日(六)第1458章 兵敗如山倒第1344章 攻入長春第1208章 白菜白,蘿蔔青第834章 審讀第1149章 大潰敗(下)第1394章 人才薈萃第1190章 海上早晨 爲盟主歐陽&晶晶賀第1379章 深尾淳二(續)第1093章 魯東大戰前奏第489章 武漢上空的鷹(五)第1450章 又是一個陷阱第721章 戰略反思第201章 察哈爾派遣兵團的輓歌(三)第250章 沸騰的天津(九)第1072章 錘與砧第99章 波瀾(三)第1263章 好大的彈坑第1283章 亂成一團第1055章 棗宜會戰序幕第1296章 到工廠去,到農村去第655章 裝甲突擊第1495章 緊急空降第690章 特戰對決第1079章 連環殺第488章 武漢上空的鷹第760章 搞摩擦者死第1213章 救命情報(續)第746章 高敬亭事件
第1027章 蘭陵古鎮(續)第3章 新圩上空的焰火第1228章 寺內壽一發威(續)第1257章 炸鍋了第568章 血雨飄來溼戰袍(二)第683章 當機立斷第53章 席捲黔東南(六)第1095章 誤判第1457章 三千里江山第612章 中央委員第568章 血雨飄來溼戰袍(二)第1128章 征服第1534章 晉綏一統第723章 拖刀計(續)第775章 沱河夜航第189章 襲取太原(三)第1535章 晉綏一統(續)第88章 成都風雲(二)第568章 血雨飄來溼戰袍(二)第417章 第十師團的末日(三)第454章 連雲港(一)第809章 紐約(中)第1347章 秦彥三郎第1178章 遠東遺恨(續)第373章 危局(二)第1234章 冬季攻勢第369章 輕取泰安(三)第335章 大汶口(一)第740章 論黨內民主(續)第466章 駱馬湖畔(一)第1585章 番外七、日本戰後重建(續)第53章 席捲黔東南(六)第100章 波瀾(四)第1360章 激戰長春(十一)第1097章 漫長的一天(中)第1516章 一戰定華北(二)第1014章 隕滅第1011章 雷霆萬鈞(續)第1262章 瀋陽,久違了第40章 溪口之戰(九)第1417章 大追殲第161章 忙碌第761章 湯溝擒頑第1555章 治臺方略第1489章 對決(續)第952章 日本鬼子都是紙老虎第871章 魯南戰役(四)第901章 磁窯殲敵第1184章 戰上海第113章 涪嘉戰役(八)第462章 詭異第55章 烏江飛渡(二)第1034章 整編(續)第37章 溪口之戰(六)第300章 詭譎(三)第416章 第十師團的末日(二)第1021章 鬼、鬼、鬼第17章 兵臨通道(二)第1018章 徜徉在鬼子重兵中(下)第1055章 棗宜會戰序幕第1196 四大行(續)第1375章 條件第416章 第十師團的末日(二)第533章 三疊浪(二)第1336 夜色沉沉第1541章 圍獵黃海第292章 冀中大突圍(二)第1559章 席捲京滬杭第214章 東進序曲第244章 沸騰的天津(四)第622章 南嶽軍事會議(續)第420章 第十師團的末日(六)第1458章 兵敗如山倒第1344章 攻入長春第1208章 白菜白,蘿蔔青第834章 審讀第1149章 大潰敗(下)第1394章 人才薈萃第1190章 海上早晨 爲盟主歐陽&晶晶賀第1379章 深尾淳二(續)第1093章 魯東大戰前奏第489章 武漢上空的鷹(五)第1450章 又是一個陷阱第721章 戰略反思第201章 察哈爾派遣兵團的輓歌(三)第250章 沸騰的天津(九)第1072章 錘與砧第99章 波瀾(三)第1263章 好大的彈坑第1283章 亂成一團第1055章 棗宜會戰序幕第1296章 到工廠去,到農村去第655章 裝甲突擊第1495章 緊急空降第690章 特戰對決第1079章 連環殺第488章 武漢上空的鷹第760章 搞摩擦者死第1213章 救命情報(續)第746章 高敬亭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