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銳承認,將《實驗藥理方法學》這種書弄出來,確實是有些太過於張揚了。
這是一本大型參考書,何謂大型,就是三五名主編配置多名科研汪,也要用好幾年時間,才能整理和撰寫出這麼一本超過400頁的大部頭,字數超過80萬字。再所謂好幾年,根據每日工作時間的限定來說,也有可能是十好幾年。
楊銳就這樣子弄出了《實驗藥理方法學》,還在此之前,先出版了一本《藥效學實驗方法》,就是在大講人定勝天的年代裡,也是足以令人側目了。
不過,對現在的楊銳來說,側目不是件壞事。
和寫一本書的張揚比起來,他的年輕本身其實更張揚。
gmp委員會在中國來說,是很高端的委員會了,說是生物學和醫學領域的頂尖委員會都不爲過,這麼重要的委員會,甚至可以說是普通學者一生的奮鬥目標。事實上,許多學者奮鬥一生,也與各種委員會無緣,更別說是一個行業頂尖的委員會了。
即使在全國範圍內,數量衆多的委員會中間,gmp委員會都是一流的。
最重要的是,gmp委員會代表着衛生部在藥品質量管理中的最高地位,等於做到了這個領域的頂尖。
當然,楊銳在生物學和醫學領域的成績也是頂尖的,但他的年輕,實在是乍眼的不行。
要不是年齡的問題,他也用不着等補選了,正式評選的時候,就應該排名靠前的進入了。
然而,中國終究是一個論資排輩的社會,尤其是80年代,中央雖然高喊着幹部年輕化,但現實中,幹部年輕化是在幹部老年化的背景下喊出來,而幹部老年化的背景,又是在平反的背景下出現的,像是景存誠這樣的幹部,經過十年蹉跎,好不容易平反,自然要安排相應的崗位,有些政府部門,實在安排不下這麼多老幹部,就只好可勁的安排副職,以至於有些地方的副縣長,副廳長能有二十人之多。
科研崗位也是一樣的,僧多肉少的情況下,一個個委員都有超編的傾向,許多爲國奉獻,爲黨盡忠的學者,到退休了都安排不到好位置,楊銳以20歲的年紀進入如此重要的委員會,要不是有一個幹部年輕化的帽子護着,早就被人頂翻了。
楊銳太需要一件分散火力,防禦力頂尖的裝備了。
《實驗藥理方法學》是他選定的法寶之一。
它也確實很能吸引火力。
因爲相比《基因組學》這種超越了國內學術水平的著作,它的現實意義並不強,就像是搞宇宙學的,你弄明白了黑洞是怎麼回事,也不會立即對現實造成影響。
但是,《實驗藥理方法學》就非常現實了。
正如蔡教授所言,楊銳的這本書是有可能讓醫學界的教授們重寫教案的。
對於曾經和現在權威們來說,楊銳的出現,等於是利益衝突的出現。
只是不同於商界和政界,學術界的利益糾纏更隱蔽和綿長,利益衝突也更加的隱蔽和綿長。
……
蔡教授將消息傳了出去,不用兩天的功夫,就連景語蘭都聽說了。
景語蘭在北師範做英語老師,按說北師範的生物學並不興盛,但她向來注意生物界的動向,在學校裡聽說了老師們的議論,就到西苑小區來,問楊銳:“你是不是寫了一本書,很有爭議?“
“書我是寫了一本,有沒有爭議就不知道了。”楊銳一邊品嚐着景語蘭帶回來的小吃,一邊回答。
景語蘭坐下來問:“就是看你前些天寫的?”
“是。”
“出版了嗎?”
“恩,我在寫字檯上放了一本。”楊銳繼續吃帶回來的滷煮,專心致志。
景語蘭不由笑了一下,起身進書房。
過了好一會,景語蘭纔回到客廳裡來,手裡抱着一薄一厚的兩本書,吃驚的看着楊銳,道:“你寫了這麼多?”
“是啊。”楊銳最近被人問這樣的話問太多了,多少有些榮辱不驚。
景語蘭就太驚訝了,她望着楊銳的,嘴脣微微張開,形成一個可愛的圓形,道:“你什麼時候寫的書?”
楊銳看着她的表情,心裡一動,推開了誘人的滷煮,笑道:“就是最近呀。”
“那怎麼能寫這麼多。”
楊銳攤開手,道:“這就是爲啥有爭議了。”
“啊?”
“大家都在問這個問題呀,就是怎麼能寫這麼多。”
“是呀,你怎麼做到的?”
“年輕,聰明,儲備充分。”楊銳指指自己的腦殼,道:“他們如果像我這麼年輕的時候,就有這樣的儲備,估計也能寫出一大本厚書了。”
景語蘭沒好氣的白了他一眼,緊張消失了許多,又問:“這樣說,就是沒什麼問題了?”
“有蔡教授幫忙,不會有太大問題的。”楊銳頗爲自信的說過,又看看滷煮,頗爲不捨的將之拉回來,繼續吃了起來。
這個動作將景語蘭給逗笑了,乾脆坐在楊銳身邊,將一起帶回來的豌豆黃和驢打滾都給打開,道:“配點糕點,不要單吃一樣。”
楊銳瞄了一眼,搖頭道:“滷煮配這些東西屬於異端。”
景語蘭無奈道:“總不能浪費了。”
“你單獨吃它們不算異端。”楊銳說着用手抓起一塊豌豆黃,喂到景語蘭嘴裡。
景語蘭愣了一下,直到楊銳的手指碰到她的嘴脣,纔有些驚慌的閃開。
“你一口氣出這麼厚的書,也不怕裡面有什麼問題傷到自己,太貪心了。”景語蘭有些左右而言他,又有些意有所指。
楊銳緩緩伸手,將景語蘭輕輕的拉了回來,道:“我是有些貪心,所以一直都很小心啊。只要不傷到別人就好了。”
景語蘭被楊銳拉回到了身邊。
“你吃豌豆黃,我吃滷煮。”楊銳說。
“豌豆黃是買給你的。”
“吃不完了,還想吃點晚飯呢。”
景語蘭等了一會,道:“你拉着我的手,我怎麼吃豌豆黃。”
楊銳樂了,將景語蘭的手鬆開,看着她開始吃豌豆黃了,又道:“書的問題不用擔心,我都是仔細檢查過的,不會有紕漏的。”
“爲什麼不一次出一本,貪多嚼不爛。”
“《藥效學實驗方法》是用《實驗藥理方法學》的邊角料寫的,不寫白不寫,再說了,我是因爲不想在gmp委員會做削鉛筆的委員,所以才寫的書,《實驗藥理方法學》佔據理論高地,《藥效學實驗方法》佔據應用市場,還是比較互補的。”楊銳將自己的想法全部說了出來,但他的語氣和神態,卻讓緊挨着的兩人間的氣氛轉向溫暖和曖昧。
景語蘭沒有再多問什麼,而是提醒道:“你要小心,就算是專家,也會有喜歡暗箭傷人的。”
“我知道,這兩本書,不會給他們提供彈藥的。”楊銳刷了這麼久的臉,到了現在,寫兩本書這種事再出挑,他也擔的起來。
所以,楊銳現在的行爲,充其量也就是張揚,最多就是有爭議,不至於有質疑之類的問題。
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其實一件很難以維護的奢侈品,必須小心翼翼的處理,才能讓它發揮社會潤滑劑的作用。
楊銳發表的一篇篇論文,做過的一個個項目,都是在與學術界建立信任,只有這樣,當他進行下一篇論文,撰寫下一本書的時候,纔會得到同行業的認同。
說穿了,學術圈子就是一小撮人的圈子,沒有學歷,沒有經歷,野豬一般的衝進來,除了帶來日劇般的熱血激情以外,絕不會有令人輕鬆的成就感的,只有付出更多,才能獲得相同或者相似的待遇。
wWW• тт kΛn• c○ 沒有哪位學者有義務給予一名不名一文的年輕人或者老年人以尊重和優待,但他們面對楊銳的兩本書,即使再震驚,再不可置信,也必須乖乖的給予重視。
京城的生物圈子,在噪音中安靜了整整一個星期。
在新的一週來臨之際,圈子裡的聲音,才一下子多了起來。
因爲有興趣有疑問的人,差不多就要用這麼長時間,才能將楊銳的書看完。
蔡教授也選擇這個時間,召開了《實驗藥理方法學》的學術報告會。
北大生物系遍灑英雄帖,邀請函一路寄到了雲@南和東北。
這也是北大生物系第一次如此大規模的爲楊銳造勢,而在邀請函後的簽字欄裡,自楊銳之後的一連串名字,更是讓乍起的聲音瞬間冷卻:
安林海、程仕、唐集中、王永、盧月萍……
不管是喜歡還是不喜歡楊銳的北大教授,這一刻,都是出奇的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