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八章 學院的大問題

等到所有人都到齊了,主席臺上的燈光一亮,大會的主持人宣佈道:“聚龍學院的各位學員們,今天,我們在這裡召開2002年度創業大賽項目評審大會,公佈今年入圍的創業項目。大家知道,我們聚龍學院的創業大賽是學校最大的特色,通過大賽,我們培養和挖掘出了一批優秀的創業者和創業項目。今天,我們在這裡進行2002年度項目評審,下面,請馬惠民院長講話。”

嘩啦啦……

臺下響起一片熱烈的掌聲,大家對於接下來的評審結果都非常期待。

主席臺上的各位領導正襟危坐,其中馬院長輕咳一聲,說道:“同學們,2002年度的創業大賽正式啓動以來,大家踊躍報名,效果非常好,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形式,進一步激化大家創新創業的熱情,不斷豐富認知,增長見識,成爲能站在我國互聯網行業領先水平的人才。今年的大賽,我們總共收到了參賽項目共139個,根據大賽的安排,我們將從中挑選出100個正式參加比賽。現在是三月下旬,大家在拿到項目補助基金之後,就要抓緊啓動,時間只有三個月,到了六月下旬,我們就要進行評比,希望今年能和前兩年一樣,涌現出幾個優秀的好項目。”

“本着‘學生參與,學生管理’的原則,我們這次大賽將不準的權力交給了我校的學生會,有學生會對總共139個項目進行評定,並評選出參加正式比賽的一百個項目。你做法是我們的最新嘗試,也得到了學生們的擁護。通過這樣的評定方式,使得大賽的參賽項目評審工作更加公開民主,更有利於評審出最具潛力的創業項目。今天召開這次大會,就是要在現場公佈入圍的一百個項目,並對其中的優秀項目進行點評,正式拉開本年度大賽的序幕。當然,對於落選的項目,同學們也不要氣餒,只要認真在我們學院進行學習,通過豐富見識,增長才幹,明年的大賽一定有你的一席之地。”

……

馬院長接着開始講述歷年大賽中涌現出的優秀項目,並通過這些項目鼓勵廣大的參賽學員,希望他們在申報之後,積極投身到項目的開發過程中去,爭取在今年取得更大的成績。

馬院長關於“學生參與,學生管理”的指導原則,在大方向上是正確的,畢竟本次大賽涉及到3000萬元的項目補助基金,如果全部交給學院方面進行審覈把關,就有可能出現時,權力尋租的空間,一旦發生任何醜聞,將會被聚龍學院的聲譽造成巨大的負面影響。

而一旦讓學生會參與進來,情況就完全不同了。

學生會本身就是一個學生組織,在角度上與學院管理者完全不同,他們是聽取和反映學生意見的一個有效窗口,也是監督本次大賽的一股重要力量。

另一方面,讓學生會參與進來也是鍛鍊學生幹部的一種有效方式,不僅能極大的減輕大賽組織方的工作壓力,而且也能鍛鍊和培養一批學生幹部,可謂是一舉兩得。

所以學院高層在經過商量之後,索性將本次大賽的初審工作全部交給學生會進行,這顯然是一個很聰明的政策。

只不過馬院長沒有想到的是,學生會主席吳佳輝會利用這個機會,在私底下搞一些不光彩的小動作,李楓的項目就成了躺着中槍的典型。

而且吳佳輝這小子一定知道了院領導授權學生會的真正意圖,就是爲了以學生會這個代表學生的名義,使得大賽顯得更加公平公正,不給人造成大賽結果全由領導拍腦袋決定的印象。

所以在這次初審中,院領導一定會徹底放權,這也就意味着學生會掌握了初審全部139個項目誰能入圍的全部權力。

這就讓吳佳輝可以放心大膽地假公濟私,在審覈名單中剔除李楓的無人機項目,其實並沒有什麼困難的。

畢竟在沒有見到真正成果之前,任何說辭都是沒有用的,只要吳佳輝以項目難度高、市場應用不明朗等說辭進行評判,是是非非就很難說得清楚。

這也讓李楓感到了一絲難度,因爲他已經感覺到這次馬院長的放權,是有不信任院方管理層的意思,雖然馬院長也未必信任學生會,但是學生會在名義上更加合適,選擇他們總是不會錯的。

哪怕學生會錯了,事情也是學生自己搞砸的,跟院方管理層無關,也傷及不到聚龍學院的聲譽。

從這個角度來看,這個馬院長做事還是相當謹慎的。

在聚龍學院的歷史上,馬惠民作爲第一任院長,的確做出過一些成績,比如每年的創業大賽,不僅打響了聚龍學院的招牌,而且培育出了大量優質的互聯網項目,成爲了國內互聯網行業的重要孵化基地。

可以說後來聚龍學院之所以在國內如此出名,甚至出現了能左右華夏互聯網行業的“聚龍系”,跟歷年的創業大賽關係很大。

但是,馬惠民在對學院的整體管理上還是有一些不成熟的地方,其中最大的不成熟,就是沒有分清權責,片面地搞放權,又沒有合理地監督學生自治,導致在許多日常管理方面出現了偏差,讓吳佳輝這樣的人鑽了空子。

在歷史上,馬惠民這個首任院長幹了不到四年,就是因爲學校管理上出現的諸多問題,被解除了校領導職務。

李楓身旁,蕭靖龍等人還是懵懵懂懂,不知道院方高層組織策劃這次大賽在組織形式上的深意,唯有李楓一人看透了。

所以這次如果公然抨擊學生會,就有可能傷及馬院長的權威,他一定會在後面給吳佳輝撐腰,這就是問題的真正難點所在。

李楓想了想,漸漸感覺到吳佳輝之所以在學院內囂張跋扈,膽敢利用各種機會整人,與背後院方高層的簡單放權是有直接關係的。

院方的簡單放權,使得學生會從一個單純的學生組織,發展成一個參與學校治理的權力機構,這本身就有很大的問題。

第一百十六章 教導互聯網大佬第八〇五章 互聯網領域全球第一人第六五〇章 與大鱷的交鋒第一百零二章 調查報告火熱出爐第一五五章 注入流量第七〇五章 百寶集團也要登錄美利堅第五五九章 投資國內市場第五七八章 百寶網的轉型升級第二二八章 急中生智第七十章 品牌打造計劃第一八三章 兩大陣營第四四五章 進軍國內最大城市第六四四章 投資基金正式成立第一九七章 令人驚愕的舉薦信第七四六章 互聯網手機生態第四二六章 加碼海外投資第五一四章 向網絡支付體系開刀第二二三章 目標,四百萬估值第七八五章 成爲現場的絕對主角第八十章 兒時的仇家第四九三章 救贖的路徑第七一二章 整合海外資源第四六一章 聯合公司的圖謀第四九六章 華夏的硅谷第九十二章 無辜躺槍的大表弟第二九〇章 文章發表了第八十二章 “歡樂星球”設計完成第二七二章 收購快車導航網意向第四九九章 物色人才第三一七章 大聯盟成立第七七八章 單刀赴會的霸氣第三三七章 電商頂級大佬第四九三章 救贖的路徑第二一四章 巔峰較量第六二〇章 項目的上市計劃第六十一章 編程高手做兼職第十八章 大殺器!週一晨會檢討第四五四章 輕資產模式第二一六章 學姐當助手第六一六章 日益成形的兩大陣營第七八四章 峰會上的巔峰對決第五八八章 轉型之路第五〇五章 萬象的盈利前景第一九二章 先發優勢第二八七章 打造網文大神第五八三章 真正的對手第三〇一章 動漫產業第七一四章 電商總部計劃第四三七章 用戶體驗升級第五一一章 前往江州炒房第七四五章 市場競爭中的定海神針第三三五章 簽訂協議第五一六章 成立新夢想集團第六七〇章 龐大的利益聯盟第九十五章 擴大生產計劃第七七二章 立於不敗之地的底氣第三三四章 入股星夢公司第三五八章 新的邀約第七六四章 應對大變革的策略第五五一章 學院冠名權第六五五章 打造綜合型大平臺第二二二章 聞名全國的機會第八十四章 文學社成立第七一五章 重大戰略安排第五四八章 登頂時刻第四零九章 秘密會議第四九二章 最佳投資品第二二〇章 胸大無腦?第六十一章 編程高手做兼職第二四一章 構建全新模式第四零二章 宏偉的互聯網帝國版圖第五十三章 天上掉下的董事長第二二五章 成立網絡銷售部第五十二章 仙湖大學的新政策第五九二章 信用評價系統開發完成第四九七章 轉型的思路第七三九章 大變革即將啓動第七八四章 峰會上的巔峰對決第二五七章 提高知名度第一百十章 首富的疑惑第二一九章 頂級雜誌社第四一一章 利益分配第三七八章 順利加盟第七八三章 狂撒百億美金第六三七章 龐大的收購計劃第五二三章 兩姐妹的暗中較量第五二〇章 影視城項目商討第四八七章 2003年到來第二十六章 三叔的來電第二九六章 網絡支付平臺第五十七章 品牌打造計劃第一七三章 女神的卡通繪本第三一一章 霸道總裁也服軟第一四〇章 正式上線第七十一章 新的產業契機第八〇五章 互聯網領域全球第一人第三八三章 歷史級大機遇第七九二章 百億美元估值第六七一章 華夏互聯網領域第一人第一八三章 兩大陣營
第一百十六章 教導互聯網大佬第八〇五章 互聯網領域全球第一人第六五〇章 與大鱷的交鋒第一百零二章 調查報告火熱出爐第一五五章 注入流量第七〇五章 百寶集團也要登錄美利堅第五五九章 投資國內市場第五七八章 百寶網的轉型升級第二二八章 急中生智第七十章 品牌打造計劃第一八三章 兩大陣營第四四五章 進軍國內最大城市第六四四章 投資基金正式成立第一九七章 令人驚愕的舉薦信第七四六章 互聯網手機生態第四二六章 加碼海外投資第五一四章 向網絡支付體系開刀第二二三章 目標,四百萬估值第七八五章 成爲現場的絕對主角第八十章 兒時的仇家第四九三章 救贖的路徑第七一二章 整合海外資源第四六一章 聯合公司的圖謀第四九六章 華夏的硅谷第九十二章 無辜躺槍的大表弟第二九〇章 文章發表了第八十二章 “歡樂星球”設計完成第二七二章 收購快車導航網意向第四九九章 物色人才第三一七章 大聯盟成立第七七八章 單刀赴會的霸氣第三三七章 電商頂級大佬第四九三章 救贖的路徑第二一四章 巔峰較量第六二〇章 項目的上市計劃第六十一章 編程高手做兼職第十八章 大殺器!週一晨會檢討第四五四章 輕資產模式第二一六章 學姐當助手第六一六章 日益成形的兩大陣營第七八四章 峰會上的巔峰對決第五八八章 轉型之路第五〇五章 萬象的盈利前景第一九二章 先發優勢第二八七章 打造網文大神第五八三章 真正的對手第三〇一章 動漫產業第七一四章 電商總部計劃第四三七章 用戶體驗升級第五一一章 前往江州炒房第七四五章 市場競爭中的定海神針第三三五章 簽訂協議第五一六章 成立新夢想集團第六七〇章 龐大的利益聯盟第九十五章 擴大生產計劃第七七二章 立於不敗之地的底氣第三三四章 入股星夢公司第三五八章 新的邀約第七六四章 應對大變革的策略第五五一章 學院冠名權第六五五章 打造綜合型大平臺第二二二章 聞名全國的機會第八十四章 文學社成立第七一五章 重大戰略安排第五四八章 登頂時刻第四零九章 秘密會議第四九二章 最佳投資品第二二〇章 胸大無腦?第六十一章 編程高手做兼職第二四一章 構建全新模式第四零二章 宏偉的互聯網帝國版圖第五十三章 天上掉下的董事長第二二五章 成立網絡銷售部第五十二章 仙湖大學的新政策第五九二章 信用評價系統開發完成第四九七章 轉型的思路第七三九章 大變革即將啓動第七八四章 峰會上的巔峰對決第二五七章 提高知名度第一百十章 首富的疑惑第二一九章 頂級雜誌社第四一一章 利益分配第三七八章 順利加盟第七八三章 狂撒百億美金第六三七章 龐大的收購計劃第五二三章 兩姐妹的暗中較量第五二〇章 影視城項目商討第四八七章 2003年到來第二十六章 三叔的來電第二九六章 網絡支付平臺第五十七章 品牌打造計劃第一七三章 女神的卡通繪本第三一一章 霸道總裁也服軟第一四〇章 正式上線第七十一章 新的產業契機第八〇五章 互聯網領域全球第一人第三八三章 歷史級大機遇第七九二章 百億美元估值第六七一章 華夏互聯網領域第一人第一八三章 兩大陣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