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棋中的“套路”其實是個很有意思的東西。
從“套路”誕生的那一天起,它就和“定式”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但是呢,它又有着自己明顯的特徵。
“定式”都是千錘百煉而來,經過棋手無數次的研究,通過大量的實戰檢閱,並且大家對其中的得失判斷有一個相對比較一致和明確的結論,這樣的變化纔可以稱之爲“定式”。反觀所謂的“套路”就未必具備這個特徵了。和“定式”相比,“套路”具有很強的不確定性,大家對其中的得失判斷可能比較模糊,並且經常爲之爭論不休。這應該是“套路”區別於“定式”最明顯的一個不同點。
除此之外,“定式”有簡有繁,它可以簡明如“託退定式”,也可以複雜成“大斜千變”。而“套路”呢,就一定是那些複雜難解的,並且充滿不確定性的大型變化。如果一個變化沒有幾個甚至十幾個分歧點,沒有幾十步甚至上百變的直線算路,那根本就不好意思把自己稱爲“套路”。
今天的這盤比賽,雖然開局只有寥寥數手棋,但可以這樣說,現在這個局面已經是一個“大型套路”的雛形。
爲什麼這樣說呢?首先一點:由於黑棋這盤選擇的是“中國流”開局,李小強第6手選擇的是“側面掛”。
和“正面掛”相比,大家對“側面掛”的研究相對要少一些,因此李小強剛纔下的這步棋雖然也很常見,但是必修承認,這其中蘊藏的很多變化,圍棋界其實並沒有定論。而沒有定論的東西,那當然不能稱之爲“定式”。
第二點,現在雖然只下了幾手棋,但是現在也可以簡單清理一下目前的局面。
當李小強的第6手下了“大飛側掛”以後,黑棋應以“二間高夾”,這步“二間高夾”加上“中國流”中間那枚黑棋,再加上“小目”那枚黑子。那麼在這四分之一個棋盤中,是不是可以看成黑棋是“三打一”的態勢呢?
局部黑棋“三打一”,這在圍棋中就已經是一副準備作戰的態勢了。雖然這幾枚棋子表面上看上去鬆鬆垮垮,彼此之間的聯繫好像並不緊密。而且無論是黑棋或者白棋,棋子與棋子之間的間隔都比較大。
但是具備一定棋力的圍棋愛好者都知道,越是這種看似鬆鬆垮垮的局面,其中的變化反而越多,整個局面反而越是複雜難解。
由於棋子之間的間隔比較大,間隔大說明下棋的時候周旋餘地就大。周旋餘地一大,棋盤上的分歧點就多,分歧點一多,那整個局勢自然就會趨向複雜。
對於圍棋高手來說,無論是職業高手還是業餘高手,“一本道”這種東西從來就不會害怕的,真正頭疼的是那種頭緒衆多的繁雜局面。
正是因爲今天的開局具備這兩個特徵,因此現在就可以理解,當張大記者看到今天的第1張棋譜後,他馬上就脫口而出:今天將會是“中韓套路大比拼”了吧。
必須承認,人家張大記者現在好歹也是“名記”了,他今天說的這句話還是非常有道理。
理解張大記者這句話之前,首先必須註明一點的是:這裡的戰端不能認爲是李小強主動挑起,真正挑起戰端的是劉昌赫---從他第7手“二間高夾”開始。這步棋的好壞先不論,但這是一步非常積極的態度。
有了這步棋之後,那麼在這個局部就幾乎沒有“簡明”的可能!
除了這一層意思以外,張大記者的話還有一個有意思的地方:他爲什麼不說今天是“李小強和劉昌赫將進行套路大比拼”呢?他爲什麼非要說什麼“中韓套路大比拼”呢?
可以這樣說,張大記者這話是真的說到點子上了。這個大比拼,很可能是決定本局勝負的最關鍵所在!
因爲研究和完善一個大型“套路”,從來就不是一個人能做到的事。圍棋中絕大多數“大型套路”,往往都是集體研究的成果,是集體智慧的結晶。
李小強是重生者,他當然知道“套路”的厲害。因此自從他進入職業棋壇以來,他就出來沒有停止過這方面的鑽研。從前世帶來的,包括從小開始和常韌聖羅神豬等人“集體開發”的。可以這樣說,李小強的“套路”之多,李小強的“套路”之可怕,那絕對可以稱得上是“名震江湖”。
反觀他的對手劉昌赫也是一樣。無論是“衝巖研究會”,還是由“衝巖研究會”和其他道場合並演變出來的“笑笑會”,這些都是韓國圍棋著名的“套路”生產線。而在這其中,劉昌赫一直都是這些組織的靈魂人物。再加上劉昌赫自身的棋風特點,他那種獨特的“看人下菜”功夫,可以說本身就非常適合這個路子。因此在最近幾年,劉昌赫在這方面同樣是威名赫赫。
現在好了,在今天如此重要的一盤比賽中,當中國的“套路之王”碰到韓國的“套路之王”,他們倆一開局就準備操練一個大型套路,這除了吸引眼球以外,本身就給人一種不同尋常的意味----
“套路都是集體智慧的結晶,雖然在前臺表演的是劉昌赫和李小強,但是在這一刻,他們好像代表了一個國家的圍棋整體實力。
“有意思啊,今天這棋有意思啊,現在就看看他們今天到底能夠上演一出什麼樣的好戲了。。。”
在研究室內,當大家看到兩人一開始就拉開這個架勢。無論是中方人員還是韓方人員,無論是李小強的支持者還是劉昌赫的支持者。都津津有味的準備圍觀。
當然,大家圍觀歸圍觀。在剛開始階段,研究室對技術上的探討倒是並不怎麼熱烈。因爲這也是“大型套路”的一個特點,這裡面的分歧點是在是太多---有那時間擺各種變化,那還不如直接欣賞實戰的進程好了。
就連李小強第8手剛剛下的那步“小飛”,這步棋都沒怎麼引起研究室的議論。因爲大家都知道,這步棋雖然是劉昌赫的“原創”,從理論上說,劉昌赫應該對這種下法的理解更深。但人家李小強既然敢下這裡,那肯定是有所依仗的,他不可能專門來投你所好。,
在衆人的圍觀中,棋局不緊不慢的進行着,兩人今天的落子速度不算快也不算慢。雖然大家都清楚,兩人敢操練這樣的大型套路,那肯定對其中的變化都比較熟悉,並且肯定都對自己充滿信心。但這種大型套路畢竟複雜,裡面充滿了各種陷阱,可以說是步步殺機,比如說圍棋中絕大部分“飛刀”,其實都是隱藏在這種大型套路中。因此大家對對局者雙方的謹慎態度也都表示理解。
在上午的比賽時間,研究室基本沒有對棋局進程發表什麼評論。只有在棋局進行到20多手棋的時候,李石佛才笑着對曹燕子說了一句:
“石佛您看,白棋用上了您的招,看來他對您這個構思還是蠻認同嘛。”
聽了李石佛的話以後,曹燕子嘿嘿一笑,他拿起棋盤上的一枚白子一拍:
“是啊,除了這步棋,這盤棋和前不久我在“王位戰”第3盤輸給昌赫的那盤棋一模一樣。從這點來看,李小強應該也有新的研究啊。現在就是不知道,他們兩位哪個研究得更深更透就是。”
他們倆現在說的,就是前不久劉昌赫用“中國流”連贏老曹三盤的那場比賽。曹燕子拍的那枚棋子,是李小強最開始下的“二連星”。而曹燕子當時那盤下的是“星,小目”。除了這一手棋以外,本局的進程和他們倆說的那盤一模一樣。
雖然曹燕子現在已經判斷“李小強肯定有新的研究”。但是他現在一點都不着急,無論是他和李石佛,現在都是一臉輕鬆。
李小強借鑑了曹燕子的下法,雖然像李石佛說的那樣,代表李小強認同這個構思。但畢竟那盤棋是老曹輸了---構思再好,沒有經過實戰檢閱有什麼用呢?
而且更重要的是:
曹燕子對李石佛詢問到:“我記得你和其他幾個年輕人,後面對這個變化好像又進行過更深入的研究吧,不知道當時昌赫參加了沒有?”
李石佛笑着迴應:“我只參加了幾次,研究得並不算深入,但昌赫哥哥每次都在,對於這個變化,應該還是他的明勳幾個研究得最深的吧。。。”
上午兩個小時比賽時間,比賽一共下了40多手棋。這個時候局面一切正常,除了曹李師徒的這段對話外,其他沒有什麼東西好說。
比賽下午1點鐘還是續弈。到下午1點半鐘,棋局進行到接近60手棋的時候,研究室內的氣氛開始慢慢緊張。在這個時候,倒不是說雙方的招法出現了異常。研究室認爲雙方的應對應該是沒有什麼問題,雙方下得都很正確。只是在這個時候,整個局面已經趨向複雜和激烈。現在已經到了容不得任何差錯的時候。
下午2點鐘,全局70多手。研究室出現新的故事。當新的棋譜傳到研究室,當李石佛看過棋譜:
“咦!?這步棋,白棋的這步棋。。。”
“石佛,你發現了什麼?”
“這,這步棋,這步棋好像不對吧。”
“哦?”這下曹燕子來了興趣,他接過棋譜去看。因爲曹燕子聽得很清楚,李石佛說的是“白棋不對”!
曹燕子雖然接過棋譜,不過他並沒有仔細研究,因爲他心裡清楚,除非是簡單的“勺子”,否則是李小強出現錯誤的話,那肯定也不是掃一眼就能看出來的。
“這步棋,你們當時有研究嗎?”
“沒錯!當時研究這個變化的時候我也在場,我的印象很深刻。”
“那你們當時什麼結論?”
“我們當時的結論很明確,白棋這步棋並不成立!”
“哦!”
聽到李石佛如此肯定的回答,曹燕子的眼睛漸漸變得明亮。
在他們倆發現問題的同時,在中方研究陣容這邊,現在好像卻還沒有發現問題。
下午2點鐘左右,華領隊長嘆一聲:“唉,如果是常韌聖他們在就好了,這樣的局面真是看起來頭疼。”
對此陳超越笑着迴應:“要不,現在就和棋院那邊連連線,看看他們怎麼說?”
今天來到現場研究室的,都是包括聶旋風等老棋手,對於這樣的大型套路,這當然不是他們所擅長。就在這個時候,張大記者匆匆跑過來:
“我聽老曹他們說。。。”
“啊!”
一時間,現場中方人員臉色大變。
李石佛他們的意見真的對嗎?
待在申城現場的人不知道的是:就在這差不多同一時間。中國棋院,國少隊古大力和孔二傑等人也在研究這盤棋。當他們看到棋局的最新進程後。孔二傑突然大聲嚷嚷:
“邱寶邱寶,你快來看,老大下出了你發現的那步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