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孝悌力田(上)

耕作了一個上午,這日頭都是升了上去,呂布靠在一顆楊柳樹稍事休息,看着那些依舊在勤奮耕作的百姓的臉上洋溢着的笑容,嘴角也不自覺地翹了上去。

賈詡領着一個白髮蒼蒼的老者走了過來,向着呂布微微一拜,“主公,此乃是城西西谷鄉的三老孟衆!”

漢有法治,郡有三老,縣有三老,鄉亦有三老。這晉陽一個縣邑有多少個鄉,就有多少個三老。《漢書·高帝紀》上面所記載,“舉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率衆爲善,置以爲三老,鄉一人。擇鄉三老一人爲縣三老,與縣令、丞、尉以事相教,復勿徭戌,以十月賜酒肉。”

三老的制度,從秦朝便開始執行。秦置鄉三老,漢高祖又置縣三老,後來東漢時期又置了郡三老,並間置國三老。三老制度算是漢代尊老的象徵。而鄉三老的選拔,也是由鄉中德高望重的老者所擔任。而縣三老的選拔,則是衆多的鄉三老中又選出一人擔任縣三老。郡三老的選拔制度亦是如此,從所有的縣三老中選出一人擔任。

顫顫巍巍的西谷鄉三老孟衆看到呂布後,欲要行禮,卻讓呂布給阻止了,“既然是三老,無須行禮!”

“老朽謝過君侯!”

孟衆那混濁地眼神看着呂布,這目光中倒是沒有多少畏縮,顯然孟衆這個三老,也是有一些威望的。若是一般地人看到呂布後,那多少有些畏懼的。上一次呂布去城東牛鄉,碰到的牛仲一家子,就是最正常的反應。

當然,那時候的牛仲只是一庶民,看到呂布這樣的官員,難免有些畏懼。孟衆卻是不同,他是西谷鄉的三老,這平日裡就是地位優於常人,即使是一些縣裡的官吏,也是有過交道的。

“孟老年歲幾何?”

呂布悠悠說道。

孟衆緩緩地說道,“老朽已有六十有七!”

人活七十古來稀!呂布掃視了這一眼孟衆,還是有些感慨,這個孟衆六十七高齡還能有這樣的模樣,也算是不錯了。將手指向那些還在耕作的百姓,呂布向孟衆說道,“孟老爲鄉中三老,掌一方教化,頗爲勞心了!我今日至此,非爲他事,而是爲了這春耕一事,正值這春耕之季,這人人皆應勤勞耕作,若是有何人偷奸耍滑者,還是要請三老費心,勸其農桑,莫要懶怠!”

“君侯請寬心,老朽定當勸這鄉中子民多勤作,不得懈怠……”

孟衆看着呂布,頗有些敬重。

亂世之中,什麼諸侯紛爭,都和他們沒有什麼關係。身爲最底層的人們,他們只關心的是一個安定的生活環境,能夠讓他們安心的勞動,獲得一些糧食,填飽自己還有家人的肚子。而呂布爲幷州牧後,多次下令平定這四方的盜賊,又是以法治地,對幷州的各地豪強都是有所約束,使得幷州的風氣大變。如今呂布更是扶犁親耕,勸民農桑,這樣的做法,絲毫不像是一個血戰沙場的鐵血將領能夠做得出來的,此刻的呂布倒真的像是一個爲民着想的父母官。

不得不說,呂布這親自下田扶犁耕地的舉動,確實是讓很多民衆大受感動!那些平日裡他們畏之如虎,還有那些高高在上的官吏們,也是紛紛隨着呂布一起在田間耕作。這讓呂布還有那些士卒在他們的眼中,變得親民得多。

以往在那些百姓的眼中,兵匪是一家。賊寇掠奪他們的錢財糧食,這士卒亦是如此。可呂布在幷州後,對於士卒的約束十分之強,若是有什麼擾民的事件,絕不手軟。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使得民衆們對於這些士卒的看法也是大爲改觀。如今呂布還和他們一起在田間耕作,給人感覺十分親近。

“文和。”

在表揚了一番孟衆之後,呂布指了指那些在耕作的民衆,又是將目光看向賈詡,下令道,“這春耕的事情,我就交給你全權負責了!你可督促晉陽令,還有這各鄉的三老,勸民農桑,勤奮耕作……”

“諾!”

賈詡應道。

孟衆看了看賈詡,又看了看模樣頗爲隨和的呂布,以杖觸地,對着呂布深深一拜,“老朽還有一事,懇求君侯能夠應允……”

“何事?”

呂布反問。

只見孟衆言道,“君侯既然勸民農桑,又扶犁親耕,其目的在於能夠讓民衆們能夠勤於農事。君侯若是想要鄉中子民更加勤於耕作,何不恢復孝悌力田制?”

“孝悌力田?”

呂布微微一愣,茫然不知,不由得看向賈詡。卻見在一邊的賈詡向呂布解釋道,“主公這孝悌力田乃是惠帝四年春正月,惠帝所詔舉民孝悌力田者,復其身。被舉者或免除徭役,或多加賞賜,使其爲民表率。文帝十二年詔曰,孝悌,天下之大順也,力田,爲生之本也!而以戶口率置三老孝悌力田常員,令各率其意以道民焉。文帝之後,孝悌力田實以成爲掌管教化的鄉吏,與三老一齊激勵民衆勤加耕種……”

經賈詡這麼一解釋,呂布終於是明白了這孝悌力田到底是個什麼了。這不就是朝廷爲了激勵民衆們能夠勤於耕作,所做的一些賞賜嘛?兩漢以來,都是舉薦制度。那些有名的世族子弟,都是年紀輕輕都是舉爲孝廉,然後便有了當官的資本,這和後世考上公務員是一樣的道理。這孝悌力田也是和孝廉差不多,只是唯一區別的是,這孝廉制可以說是爲那些世族子弟準備的,一般沒有身世的平頭百姓根本不可能被舉薦爲之孝廉。可這孝悌力田卻是不同,它是對於這各鄉中一些平頭百姓的一種獎勵制度。從鄉中推舉出來三人,作爲孝者,悌者,還有力田者。

孝者,毫無疑問,就是孝順父母!悌者,尊敬兄長,力田者,踏實努力的幹活!

這三人,作爲鄉中民衆的表率,朝廷自然是要獎賞的,或者是免除他們的徭役,又或者是多給他們一些賞賜,就如同這三老一樣,每年朝廷都要送點兒酒肉絹帛的。

當然,孝悌力田作爲民衆們的表率,又受到朝廷的獎賞,也是有職責所在的。他們的職責就是督促鄉民們努力耕作,號召大家一起努力地幹活,而且以他們的自身經歷告訴大家,努力耕作是有肉吃的!

擼起袖子加油幹!很有可能下一個舉薦的孝悌力田三人中就有你!

第四百五十章 征討鄄城第四百五十八章 營亂第111章 他,從未讓我失望!(求訂閱!)第130章 赫赫軍威!第221章 須禰的時代,結束了!第126章 武力,只可使人屈服!第四百四十二章 飛白體第247章 爲主公牽馬執蹬十餘年第139章 郭嘉與徐庶第118章 大漢,萬歲!第46章 你乃王八,子孫後代皆王八蛋爾!第201章 調兵遣將第138章 問君幾時歸?第174章 河北名士,無禮之極!第180章 吾家千里駒爾!第435章 君辱臣死第271章 小孝孝於庭闈,大孝孝於天下第242章 箕陵之亂(三)第四百五十八章 營亂第四百四十四章 幸災樂禍的袁公路第24章 李儒歸心第255章 我養你們四千騎有何用?第36章 進軍河內第145章 如何看待曹孟德?第336章 改進鐵犁第15章 出師告捷第229章 須禰之死(二)第四百六十一章 趙寵之死第10章 離開長安的契機到了第135章 誰與我屠之?第246章 魁跋之死第四百五十五章 詐降?第16章 你們是一起上,還是想單挑?第321章 折損一臂第311章 掘汾水以灌晉陽?第125章 陰館第211章 狼嚎第209章 郭嘉之謀第379章 先零王朝第418章 黑山軍的潰敗第197章 何缺一人?第6章 虎父無犬女第284章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第144章 不如,你也爲我生一個吧?第347章 敢有騷亂者,立斬無赦!第171章 我也會訓練出一支驍勇之騎第317章 帥旗,倒!第372章 屯田制第323章 鄴城之危第332章 退軍第437章 徐州來使第249章 使匈奴中郎將第36章 進軍河內第432章 賜名第198章 打出一個太平!第391章 九原義從第182章 蘇雙張世平第四百六十六章 孫策攻範縣第404章 欲平匪患第258章 烏雲終將散去…第222章 殺了我,你就是匈奴的單于第58章 下一個白馬將軍第284章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第309章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第427章 兵在精而不在多第301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99章 三十煉第304章 傷亡第23章 溫侯遇襲?第325章 誅文丑第157章 常林遇襲第140章 一室之不治,何以家國爲?第91章 敢不從者,誅之!第33章 胡軫之死(二)第89章 法不阿貴,繩不撓曲第169章 除非哪天,我拿不動方天畫戟了第145章 如何看待曹孟德?第311章 掘汾水以灌晉陽?第245章 漢旗第248章 我知奉孝,奉孝知我第159章 伏義,救我第315章 喜訊第233章 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第143章 將軍若見此信,妾身已隨清風去第7章 欲離長安第97章 匠作坊第176章 好色不是壞事第341章 鎮北將軍第233章 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第279章 世間幾人,爲吾三回合之敵?第71章 壺關攻防戰(二)第135章 誰與我屠之?第313章 循義,你怎麼看?第154章 無酒,萬萬不可!第501章 王邑之夢第136章 十萬漢人十萬軍第153章 敲詐世族一筆!第415章 黑山不可無燕帥!第112章 血的代價!第283章 潁川陽翟郭氏
第四百五十章 征討鄄城第四百五十八章 營亂第111章 他,從未讓我失望!(求訂閱!)第130章 赫赫軍威!第221章 須禰的時代,結束了!第126章 武力,只可使人屈服!第四百四十二章 飛白體第247章 爲主公牽馬執蹬十餘年第139章 郭嘉與徐庶第118章 大漢,萬歲!第46章 你乃王八,子孫後代皆王八蛋爾!第201章 調兵遣將第138章 問君幾時歸?第174章 河北名士,無禮之極!第180章 吾家千里駒爾!第435章 君辱臣死第271章 小孝孝於庭闈,大孝孝於天下第242章 箕陵之亂(三)第四百五十八章 營亂第四百四十四章 幸災樂禍的袁公路第24章 李儒歸心第255章 我養你們四千騎有何用?第36章 進軍河內第145章 如何看待曹孟德?第336章 改進鐵犁第15章 出師告捷第229章 須禰之死(二)第四百六十一章 趙寵之死第10章 離開長安的契機到了第135章 誰與我屠之?第246章 魁跋之死第四百五十五章 詐降?第16章 你們是一起上,還是想單挑?第321章 折損一臂第311章 掘汾水以灌晉陽?第125章 陰館第211章 狼嚎第209章 郭嘉之謀第379章 先零王朝第418章 黑山軍的潰敗第197章 何缺一人?第6章 虎父無犬女第284章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第144章 不如,你也爲我生一個吧?第347章 敢有騷亂者,立斬無赦!第171章 我也會訓練出一支驍勇之騎第317章 帥旗,倒!第372章 屯田制第323章 鄴城之危第332章 退軍第437章 徐州來使第249章 使匈奴中郎將第36章 進軍河內第432章 賜名第198章 打出一個太平!第391章 九原義從第182章 蘇雙張世平第四百六十六章 孫策攻範縣第404章 欲平匪患第258章 烏雲終將散去…第222章 殺了我,你就是匈奴的單于第58章 下一個白馬將軍第284章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第309章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第427章 兵在精而不在多第301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99章 三十煉第304章 傷亡第23章 溫侯遇襲?第325章 誅文丑第157章 常林遇襲第140章 一室之不治,何以家國爲?第91章 敢不從者,誅之!第33章 胡軫之死(二)第89章 法不阿貴,繩不撓曲第169章 除非哪天,我拿不動方天畫戟了第145章 如何看待曹孟德?第311章 掘汾水以灌晉陽?第245章 漢旗第248章 我知奉孝,奉孝知我第159章 伏義,救我第315章 喜訊第233章 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第143章 將軍若見此信,妾身已隨清風去第7章 欲離長安第97章 匠作坊第176章 好色不是壞事第341章 鎮北將軍第233章 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第279章 世間幾人,爲吾三回合之敵?第71章 壺關攻防戰(二)第135章 誰與我屠之?第313章 循義,你怎麼看?第154章 無酒,萬萬不可!第501章 王邑之夢第136章 十萬漢人十萬軍第153章 敲詐世族一筆!第415章 黑山不可無燕帥!第112章 血的代價!第283章 潁川陽翟郭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