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風口浪尖(三)

陸政東很清楚,他和周書明一直存在不少分歧和差異。,雖然如此,雖然兩人搭班子一直都有些磕磕碰碰,但是在兩人小心翼翼的維護下,這層溫情脈脈的面紗這麼久來一直保護得很好。無論是刻意想破壞這層關係的詹繼東,還是有些好鬥的金道申,都未能把這層關係徹底撕破,特別是在最近,在這一點上雙方都是很有默契,但是這一次,卻是觀念的衝突,而且也沒有多餘的時間來溝通說服,因爲焦雲的事情鬧得沸沸揚揚,省裡必須要儘快拿出一個說法出來……

常委會上的分歧,楊啓成自然是知道的,他楊勁不認爲趙國棟可以在這一局上贏得屬於他自己的東西,凌正周書明和陸政東之間脆弱的平衡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很朦朧,但是一旦揭下那層溫情脈脈的面紗,雙方的溝整深不可測。先天的不信任感依然充斥。隨時可能因爲一個雙方都無法妥協的觀點上對立,這一次便是如此。

楊啓成一時間也也無法用言語來形容自己內心對待這件事情的看法。應該說從感情上來說,他支持焦雲在這方面做出一些探索,既然是探索,這中間出現問題就難免,因此他也是不贊成處理楊劉廣的。甚至對於楊劉廣以及焦雲有些敬佩。

但是從理智上來說,楊劉廣做事有些太猛了,一個老資格的市委書記,以焦雲目前展態勢,如果他吸取之前的經驗教訓,不動聲色的穩紮穩打。即便不能像陸政東那樣一飛沖天。至少也可以憑藉資歷積累兩三年後走上一個更爲重要的位置。比如副省長之類的位置。

不過隨即楊啓成就暗暗一搖頭,那樣或許楊劉廣就不是楊劉廣了,常委會上常委們的發言,楊啓成想了好幾遍,提出的質疑和問題的,主要都集中在兩點上,那就是這樣做媒體會更變本加厲的針對貝湖,針對焦雲。其二是輿情兇兇,這樣做沒法給公衆一個交代。

還有一個更爲隱形卻更爲敏感的問題楊啓成相信很多人都注意到甚至更爲忌憚,卻又無法言出口的問題,那就是如果這樣做,會不會是沒有和上面保持一致?這符合不符合中央的意圖?

楊啓成不知道陸政東對於這一點是如何看待的,他不相信陸政東看不到這一點,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一點甚至可能會比前兩點更爲微妙而複雜,前兩者只能說是從基礎角度上來考慮,而後者就涉及到是否具有政治頭腦和大局觀了。就陸政東而言。無論怎麼也不可能和所謂政治頭腦和大局觀對立起來。

楊啓成雖然有些想不明白這些,但陸政東既然沒有向他談及此事。這些疑惑也就只能想想,卻是不能問及……

——————————

“這一次咱們怕是有大麻煩了。”

向東流深深的吸了一口氣,臉色看不出什麼,但是雙手緊緊握在一起,手掌心摩擦着,這是他有些緊張的表現,一般人並不清楚他這個特點,但是楊劉廣很清楚,這是向東流緊張的流露。而這樣的流露,他也是第二次見到、

“不是有大麻煩,而是有天大的麻煩。”

楊劉廣表情似乎很輕鬆,但是也有一點說不出迷惘似的,似乎還有一點下了決心之後的輕鬆,“不管怎麼樣,我也無怨無悔。只是可惜醫改試點纔剛提出來,恐怕就會胎死腹中了,覺得有那麼一點遺憾。”

向東流略一沉吟,他注意到陸政東神情變化,似乎並不太在意焦點訪談曝光這件事情帶來的後果一般,這讓他心情也稍稍放鬆了一些,醫改雖然是以竟陵區的名義拿出來,其實也就是代表着焦雲的一個政治主張和觀點,楊劉廣之前也做過一些別人沒做的,但都不能和這相提並論。這和之前楊劉廣所做的那些還是有卻別的,從某種角度來說,這也是楊劉廣第一次在省級政治版圖上發出自己的聲音,也標誌着他已經開始有了相對獨立的政治觀點和看法。

“不幹事或者做撞鐘和尚,那不會犯錯誤,只要是幹事的人,難免都會犯錯誤。”

平常語言簡潔的向東流這話說得有些繞,也顯示出他此刻的心情並不平靜。

“如果因爲做事情犯了一點小錯誤就一棍子打死,那還有誰敢真正乾點事情?”

“呵呵,怎麼有些沉不住氣了?”楊劉廣歪着頭笑了起來,向東流雖然表面上很沉穩淡定,但是他卻知道向東流有些上火。

“那倒也不是,幹啥事兒那肯定都有不同意見,咱們有思想準備,不怕有意見,有過則改嘛,可總不能啥也不說就一棒子打死吧?”

向東流被楊劉廣一刺,倒是覺得自己真的有點兒着相了,但是他不能不着相,醫改的事情他也是出力不少,他當然相當看重,覺得不甘心。

事實上楊劉廣比向東流更不甘心,國內經濟發展起來,但是社會事業距離還很遠,怎樣做到經濟發展和社會事業發展相適應,讓普通羣衆享受到與之相匹配的好處,這是國家需要作出嘗試和努力的。

這也是他之所以思考再三之後決定在醫療改革試點上做文章的原因。

唯有醫療改革纔算得上是涉及千家萬戶,尤其是中低收入階層,特別是衆多還不富裕的農民這個羣體更是此次醫改對象中重中之重,也是收益最大的羣體,因病致貧在農村不在少數,如果能夠把這個問題解決,也算是真正爲縮小貧富差距邁出的堅實一步,這實際也符合陸政東提出的縮小地區發展差距和縮小貧富差距的戰略思想,正是這一步的非比尋常,讓鍾躍軍也有點患得患失的感覺。所以說有點兒着相了。還特的找陸政東的秘書疏通專門給陸省長進行彙報。沒想到事情最後卻壞在了其他地方。

當然,楊劉廣也清楚,他的一些標新立異的做法早有人看不慣,久走夜路必撞鬼,這一次小城鎮建設被弄上焦點訪談看似偶然,其實也是必然。

“東流,省政府這邊一直在就焦雲這個方案進行探討,可能你和興隆市長也看到了幾位專家提出的一些問題和看法。我覺得僅就專家們提出的角度來看,還需要再完善,何況出了這樣的事情,就更要求我們的方案考慮得更周全一些,還有一些也是你們在付諸實施過程中可能會遭遇的現實問題,也要把困難考慮得更多一些,做最壞的打算,我想我們不一定非要等到問題出現了再來想辦法解決,而是要考慮在此之前就要儘可能的考慮完善周到,當然即便是這樣。問題肯定還是會有,而且也不會少。但是我們之前多做一些,做細一些,那麼在工作鋪開之後就要輕鬆一些。”

楊劉廣把菸頭在菸灰缸裡狠狠的一摁道:

“但現在是時不我待,我想在省裡處理我之前先把生米煮成熟飯再說!橫豎都是一刀,豁出去了!”

向東流聽得楊劉廣的話不由苦笑一下,都火燒眉毛快灰溜溜的下臺了,楊劉廣還在考慮着醫改的事情,渾然沒把被處理被靠邊站放在心上,全省市委書記不少,可要楊劉廣這樣的也就楊劉廣獨一份。

也正因爲如此,楊劉廣留給外界的印象是工作風風火火,敢闖敢拼,而缺少方式方法,政治上不成熟,所以是年少得志,其後蹉跎,從很年輕就擔任縣委書記,到在市委書記上一直打轉,始終再難以寸進,但在向東流看來,事實並非如此,

實際上楊劉廣很少研究下面的幹部,或者說很少顧及下面幹部的想法,他在乎的是羣衆的感受,在乎的是老百姓心裡在想什麼。

楊劉廣道焦雲上任後做的第一件事,就帶來了爭議。當時的焦雲市區髒亂差現象十分突出,一位老幹部拉着楊劉廣的手,指着市區繁華路段旁堆積如山的垃圾:“這是焦雲市嗎,就是一個鄉場都比這乾淨!”

隨即全市數千名機關幹部被仇和勒令充當“清潔工”,兩週之後,環境有了明顯改觀。但議論隨之而來,說他“不抓工,不抓商,只抓表面光”。

“東流,省政府這邊一直在就焦雲這個方案進行探討,可能你和興隆市長也看到了幾位專家提出的一些問題和看法,我覺得僅就專家們提出的角度來看,還需要再完善,何況出了這樣的事情,就更要求我們的方案考慮得更周全一些,還有一些也是你們在付諸實施過程中可能會遭遇的現實問題,也要把困難考慮得更多一些,做最壞的打算,我想我們不一定非要等到問題出現了再來想辦法解決,而是要考慮在此之前就要儘可能的考慮完善周到,當然即便是這樣,問題肯定還是會有,而且也不會少,但是我們之前多做一些,做細一些,那麼在工作鋪開之後就要輕鬆一些。”

楊劉廣把菸頭在菸灰缸裡狠狠的一摁道:

“但現在是時不我待,我想在省裡處理我之前先把生米煮成熟飯再說!橫豎都是一刀,豁出去了!”

向東流聽得楊劉廣的話不由苦笑一下,都火燒眉毛快灰溜溜的下臺了,楊劉廣還在考慮着醫改的事情,渾然沒把被處理被靠邊站放在心上,全省市委書記不少,可要楊劉廣這樣的也就楊劉廣獨一份。

也正因爲如此,楊劉廣留給外界的印象是工作風風火火,敢闖敢拼,而缺少方式方法,政治上不成熟,所以是年少得志,其後蹉跎,從很年輕就擔任縣委書記,到在市委書記上一直打轉,始終再難以寸進,但在向東流看來,事實並非如此,

實際上楊劉廣很少研究下面的幹部,或者說很少顧及下面幹部的想法,他在乎的是羣衆的感受,在乎的是老百姓心裡在想什麼。

楊劉廣道焦雲上任後做的第一件事,就帶來了爭議。當時的焦雲市區髒亂差現象十分突出,一位老幹部拉着楊劉廣的手,指着市區繁華路段旁堆積如山的垃圾:“這是焦雲市嗎。就是一個鄉場都比這乾淨!”

隨即全市數千名機關幹部被仇和勒令充當“清潔工”。兩週之後。環境有了明顯改觀。但議論隨之而來,說他“不抓工,不抓商,只抓表面光”。

而楊劉廣不爲所動,其的強硬和鐵腕的一面慢慢表現出來。他將矛頭開始對準同樣飽受詬病的社會治安。

在連續幾次部署嚴打後,楊劉廣卻發現上午開會,下午就有人通風報信,“治安的問題是警匪一家。”

這句話的嚴厲自然非同一般。何況這是在全市政法系統大會上講的,所以這句話讓公安局長完全無法接受,也下不了臺,當場頂撞:“這是對我們公安局的侮辱,你要收回這句話,挽回影響。”

頓時場面亂作一團,楊劉廣臉色鐵青,說:‘那讓事實來證明,我說的對不對’。”

不久公安局長被免除職務,調市委政法委工作。新任局長查出焦雲五來非正常保外就醫、非法取保候審人員上千人。其後。焦雲在很短時間對各縣區居住異地輪崗,對嫌犯展開追捕……

這一場交鋒。以楊劉廣的勝利作結。與此同時,焦雲人見識了更多的“楊劉廣風格”:一位副實在開會遲到,他擡腕看錶,“你遲到5分鐘,站着聽吧,站在門外聽。”

發展到後來,焦雲開大會,每個與會的幹部編號,設遲到席。每次會後,通報遲到缺席者,並勒令次日到紀委交檢討並處罰款。

更多的幹部更極爲頭痛楊劉廣神出鬼沒的巡查,一位縣長家在市裡,楊劉廣打手機查崗:“你在哪裡?”

縣長說,“我在辦公室啊。”

“那你馬上用辦公室電話打到我手機上。”這位縣長一下呆了,楊劉廣說,“我就在你辦公室。”

這種事情多了,幹部們後來養成一個習慣,即使在上廁所時也如實彙報:我在撒尿。

事實上,楊劉廣對官員隊伍的震懾,更大的舉動是掀起了一場反腐風暴。他面臨的對手是前任市委書記,此人主政焦雲五年,以賣官著稱,商委只有六個編制,卻配了七名領導;工業局正副局長多達十八人,被諷喻爲“書記處”、“幹部局”。

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何宇宙曾在焦雲掛職一年,憤然寫下《焦雲賣官鬻爵盛行》的調研報告。不過並未撼動其地位。

楊劉廣要求省裡從外地調入了一名紀委書記,一位檢察長,以工業局案爲突破口,在上任半年,掌握了大量證據,隨後到省紀委彙報案情。省紀委負責人拍案而起:“馬上開會,立案調查。”

結果自然沒有以外,接連供出數十人,說一個人,紀委馬上派人去“請”。當天楊劉廣正率幹部到各縣觀摩,市紀委書記攔下車隊,到中巴車上一一找人。

這一幕震懾了所有幹部,以致多年以後,不少幹部仍在追問,“當時是不是紀委書記和楊書記安排好的,演戲給我們看,以起到殺一儆百的效果?”

只是當事人都笑而不言。向東流清楚這其中也隱含了官場的政治鬥爭,不過鐵腕反腐,讓楊劉廣無疑一舉贏得了焦雲民心。以至於有的店鋪掛出了這樣一副對聯:“求天求地不如楊劉廣,治髒治亂不如治平安。”

當然,楊劉廣也不是一味就如此,也有溫情的一面,楊劉廣到任焦雲後,機關幹部的工作量陡然增加,加班加點是家常便飯,特別是市委,家屬們也有些意見,特別是有小孩的,楊劉廣想出的一個辦法至今讓幹部們佩服:每個月陪這些有小孩的幹部去公園或者其他地方一次,所有的市委常委都領有的任務,這讓所有的機關幹部家屬都很意外,

每年春節要給老幹部拜年,市裡所有的廳局級幹部一一拜到,焦雲廳局級或者享受廳局級待遇的幹部不少,大部分是南下時留下的,還有部分老紅軍老八路,楊劉廣每家得呆上十分鐘,一共得耗時三天。

他到所有省直機關走訪,會拜見所有副廳級以上幹部,這一舉動讓一些平時門前冷落的單位感覺“很溫暖”。

有一次下鄉暗訪後,楊劉廣突然問起身邊的一位工作人員,“你的家鄉就是這個鎮的,是哪個村?”

聽得準確答案後他臨時改道前往,也沒下車,就繞着屋子轉個圈,看了看說:“哦,你就在這長大的。”

看着周圍的人羣,說道:

“你在村裡恐怕也算是個有出息的,好好工作,不要犯不該犯的錯誤。”

幾年前的一幕,卻讓這位工作人員至今記憶在心。

楊劉廣由此樹立了在焦雲的絕對權威,這也使他後來強力推行一系列“膽子頗大”的改革有了現實基礎。

但有部電影裡有句話說得好: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這一次楊劉廣這一道坎恐怕很難邁過去了……(未完待續。。)

第156 吃霸王餐泡霸王吧第28章 陪同視察第21章 救援第4章 立威第32章 意外之喜第152章 故地重遊第95章 一方大員第192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第145章 人事調整之後的震盪第93章 不敢置信第56章 送母入京(上)第47章 老謀深算第38章 主動出擊第57章 驚天逆轉第112章 瘋狂的前奏第115章 困獸猶鬥第69章 歡喜冤家第199章 暗流第98章 入手第35章 觀其言,看其行第99章 一起拖下水第22章 不幸中的萬幸第64章 紛至沓來(二)第80章 順勢而爲第129章 走得太遠(七)第39章 嚇一大跳第23章 不見硝煙的戰爭第73章 計劃不如變化快第47章 老謀深算第66章 天大的陰謀?第36章 三軍用命(二)第50章 不依不饒第190章 不蹚渾水第53章 織網第137章 定心丸第76章 拭目以待第100章 各懷心機第132章 送上門來第18章 平地一聲驚雷響第57章 傾談第60章 人輕言微?第43章 應對之策第62章 風物長宜放眼量(三)第82章 漸進第156章 人事從來是敏感事(二)第45章 震撼第9章 威脅了又咋的?第201章 重視第216章 全省幹部大會(一)第82章 衝突第128章 履新第24章 聚攏第63章 暗流洶涌第213章 一夜,永恆第201章 暗流(三)第36章 泡嫂子?!第141章 至一百四十二章第132章 送上門來第59章 分歧初現(三)第95章 方向第109章 極致誘*惑第182章 一花獨放不是春(六)第13章 找準位置第164章 特殊講臺第94章 責任重於泰山第76章 吃吃喝喝第133章 送上門來(二)第77章 調研驚魂第138章 思量第22章 歎爲觀止第83章 人生如棋第16章 燙手山芋第十三章第124章 走得太遠了第一百二十九章第59章 分歧初現(三)第54章 濃情似火第61章 石破驚天(上)第26章 抓捕行動第18章 市長的聲音第233章 充分肯定第78章 沉澱第77章 互探虛實第90章 京城事(三)第78章 沉澱第24章 楊雪惹麻煩(二)第161章 大局感(二)第48章 虛驚一場第8章 天倫之樂第48章 重回安新第91章 大會進行時第40章 欲下重手(二)第21章 首戰必勝第117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第61章 周旋拉鋸第40章 找上門來第71章 大局觀第74章 安頓第30章 報之以李第13章 督查組
第156 吃霸王餐泡霸王吧第28章 陪同視察第21章 救援第4章 立威第32章 意外之喜第152章 故地重遊第95章 一方大員第192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第145章 人事調整之後的震盪第93章 不敢置信第56章 送母入京(上)第47章 老謀深算第38章 主動出擊第57章 驚天逆轉第112章 瘋狂的前奏第115章 困獸猶鬥第69章 歡喜冤家第199章 暗流第98章 入手第35章 觀其言,看其行第99章 一起拖下水第22章 不幸中的萬幸第64章 紛至沓來(二)第80章 順勢而爲第129章 走得太遠(七)第39章 嚇一大跳第23章 不見硝煙的戰爭第73章 計劃不如變化快第47章 老謀深算第66章 天大的陰謀?第36章 三軍用命(二)第50章 不依不饒第190章 不蹚渾水第53章 織網第137章 定心丸第76章 拭目以待第100章 各懷心機第132章 送上門來第18章 平地一聲驚雷響第57章 傾談第60章 人輕言微?第43章 應對之策第62章 風物長宜放眼量(三)第82章 漸進第156章 人事從來是敏感事(二)第45章 震撼第9章 威脅了又咋的?第201章 重視第216章 全省幹部大會(一)第82章 衝突第128章 履新第24章 聚攏第63章 暗流洶涌第213章 一夜,永恆第201章 暗流(三)第36章 泡嫂子?!第141章 至一百四十二章第132章 送上門來第59章 分歧初現(三)第95章 方向第109章 極致誘*惑第182章 一花獨放不是春(六)第13章 找準位置第164章 特殊講臺第94章 責任重於泰山第76章 吃吃喝喝第133章 送上門來(二)第77章 調研驚魂第138章 思量第22章 歎爲觀止第83章 人生如棋第16章 燙手山芋第十三章第124章 走得太遠了第一百二十九章第59章 分歧初現(三)第54章 濃情似火第61章 石破驚天(上)第26章 抓捕行動第18章 市長的聲音第233章 充分肯定第78章 沉澱第77章 互探虛實第90章 京城事(三)第78章 沉澱第24章 楊雪惹麻煩(二)第161章 大局感(二)第48章 虛驚一場第8章 天倫之樂第48章 重回安新第91章 大會進行時第40章 欲下重手(二)第21章 首戰必勝第117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第61章 周旋拉鋸第40章 找上門來第71章 大局觀第74章 安頓第30章 報之以李第13章 督查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