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一文錢

洗洗涮涮,等將廚房裡一切收拾妥當,時間都快要到正午了。

中間這些時間,顧同再也沒有見過芸娘,雖然心中也很是好奇姑娘家待在屋子裡做些什麼,可是想起早晨的曖昧和尷尬氣氛,他生怕自己做出什麼驚世駭俗的事情,所以也就沒有進門去和芸娘說話,只是站在院子裡,衝着西廂屋喊了聲:“我出去買米去了。”就慌慌張張的拿起家中裝米用的口袋,大步流星的往西市趕去。

古人常常選擇日中而市,對於這一點常識,顧同前世研究歷史時,常有涉及,所以走在路上,他也不敢有什麼耽擱,生怕錯過了交易的好時間。

長安城雖然自從唐中期之後,就地位大大相減,失去了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區域優勢,天祐元年(904年),朱全忠挾持唐昭宗遷都洛陽,並把宮室拆毀,屋木也一起運走。加上後來,駐守長安的佑****節度使韓建認爲城廣人稀,不利於防守,於是對城市進行改築,縮爲“新城”,使隋代大建築師宇文愷規劃下的隋唐帝王居地,再也不現當年風貌。

所幸的是,顧家所處的通化坊,還是延存着唐代風貌,這讓沿着朱雀大道一路前行的顧同眼福大飽不少。

長安城有東西兩市,東市叫都會市,西市名爲利人市,顧名思義,不難明白兩處集市的差異所在。都會市是隋唐時期,專門開闢出來的國際交流之所,據說當年都會市內,胡商遍佈,遠到波斯,近到新羅、東瀛,百貨雲集,熱鬧的很;利人市卻是一處專門供長安城內居民交易買賣的普通集市,雖然沒有都會市那麼著名,那麼繁華,但是它對長安城幾十萬百姓的作用,卻要大於都會市,畢竟普通人家,更多的關心的還是柴米油鹽醬醋茶這些“屑碎”東西。

通化坊到利人市,要經過通義坊、光德坊,隔着兩條街的距離,說近卻也要走上小半個時辰才能到,從這裡也能看得出長安城的巨大非凡之處。

“呼!”

站在不知那個高德大才所書的“利人市”三個大字的牌坊之下,倚着市坊前的大獅子上,顧同不由的長長出了口氣。

緩過神來,順着來來往往的人羣,打眼往集市內一看,顧同還是不由得吃了一驚。

“這的是要多大啊?”

即使見過了後世一些著名的超市和商業街,可是顧同還是被眼前的繁華狠狠地撞擊到了眼球。

只見四五輛馬車能夠並行的青磚大道之上,商客雲集,摩肩擦踵,人擠人,人挨人,四五步的距離,也要費好大的一股子勁才能走完,再往前看,黑丫丫的人羣完全堵住了目光,讓他不能一眼望到盡頭。再看青磚大道兩邊,一溜溜的小商小販擺着一處處的貨攤,高低不一,有蔬菜攤、水果攤、賣雞的、賣鴨的、賣肉的,有雜技耍鬧、有卜卦算命,隔着十幾步路子,就有一家茶水鋪子、麪食鋪子,縱然站在市坊門口,也能聞見湯鍋裡面的一股子香味。

說完街道上,再來說街道兩邊的沿街店鋪,有賣雜貨的,有賣首飾的,有典當鋪子,有皮毛貨鋪,還有賣書的、賣酒的、賣醋的,真的是一個雲商萬里,齊聚此間的景象。

看着眼前的情形,顧同再也不敢大意,揣緊別在腰間的米袋子,順着人羣,就往裡面擠了進去,想着早早的買上米,也好回家。

循着之前的記憶,顧同知道,平素裡芸娘上街來買米,都會到一家名爲“和記米鋪”的店裡面去買,倒不是說這裡面的米好,而是因爲芸娘曾經跑遍整個集市,比較了一番後,纔對比出來,和記的米價是整個集市最低的,所以七年來,顧家的米麪,大都是從這裡買來的。

合計米鋪在利人市的正中,從市坊門口到這家店其實也就不過一千米左右的距離,可是因爲人羣衆多的緣故,顧同覺得短短的一段路程,竟然耗費的時間,不比自己從家到利人市的時間少。

等他擠了一身臭汗,才堪堪接近和記米鋪,不過米鋪前的“熱鬧、繁華”讓顧同猶自感到頭大。

“買米的都來這邊領號,大家都不要擠,拿到號碼牌就在後面排起隊子,等着夥計叫,喊到號碼後,再上前來買米,排隊的時候,不要推,不要擠,今天本店的米敞開了供應,你就放心排隊就是了。”

腳跟還沒站穩,顧同就被一個短袖單褲打扮得夥計,連推帶攘的推到和記米鋪專門發放號碼的桌子前,伶牙利嘴的把和記的規矩簡單的一番陳述,也不管顧同有沒有聽懂,就轉過身去,忙着招呼下一位客人去了。

“這和記的生意還真是好。”

顧同一邊從一位專門發放號碼牌的夥計跟前接過屬於自己的一塊號碼牌,顧同一面爲和記做生意的獨特經營之道暗暗稱讚,一面不禁爲這米店的生意之好贊上一句。

不料自己的一句話,卻讓發號碼牌的夥計聽進了耳去,那夥計嘴裡面“嘿嘿”一笑,一副“客官,你不懂的眼神。”對着還未走開的顧同笑道:“這位先生,看您打扮就知道您是一位學識豐富的讀書人,您可能還不知道吧,咱們和記的生意,放在整個長安城裡那也是數一數二,可是儘管如此,這快十年的時間裡,咱們和記生意是做大了,可是未嘗一日做過虧待老百姓的事情,小店的聲譽,那是咱們老百姓的口碑一點點的堆積出來的,您說,咱們和記的生意能夠不好嗎?”

沒想到自己一句話,就讓這個以“和記的名譽就是我的使命,和記的明天就是我的未來”爲自身信仰的小小夥計,發表了一番愛崗敬業,愛店如家的長篇演講,這隻讓顧同咂舌稱歎的同時,也不禁爲這家店的老闆的治理之道,感到佩服。

“三十六號。”拿起手中的號碼牌,顧同也沒有再和店裡的夥計,探討交流,跟着前面買米的人,就自覺的排好隊,等待着前面三十五個人買上米,再到自己。

和記米鋪的二樓,掌櫃的張有才畢恭畢敬的回答着和記米鋪的少東家幾個關於米鋪近來經銷方面的事情,只是,那少東家似乎一點都沒留意張有才的回答,相反,他的目光中不時流露着幾分焦急,張望着樓外店前等待着買米的人羣,也不知道在看着什麼。

“少東家?少東家?”回答完問題已久的張有才,看到自家少東家對自己的回答不置可否,一點點的反應都沒有,他還以爲是自己工作沒有做到位,所以連忙惶惶恐恐的請罪道:“少東家,老朽工作沒做到位,還請您多多批評。”

“啊!”驚醒了過來的少東家這個時候才發現自己走了神,連張有才說了些什麼都沒有聽清楚,不過當領導最大的好處,就是在於可以時時刻刻的掌控事態發展的主動權,只聽這位少東家一臉和煦的說道:“有才叔,你做得很好了,繼續保持就是了。”說完之後,少東家又望樓下人羣看了一眼,然後又有些心不在焉的說道:“有才叔你且下去,看看樓下的生意,我有些累了,想歇息歇息。”說完話,就滿臉心事的繼續看着窗外,似乎,似乎是在等待着什麼哩。

卻說顧同這邊,排着隊子,跟着前邊的人,一點點的往前行進着,他也不心急,時而顧左,時而言右,興致勃勃的同周遭同來買米的人**談着一些坊間張家長、李家短的事情,一切一切,在顧同看來聽來,都是新奇至極。

終於,前邊的三十五號從和記米鋪專司賣米的夥計手裡接過米袋,扛在自己肩頭,離開了和記米鋪,而顧同也“修得正果,盼的花開”,聽着夥計一聲:“三十六號上前買米。”顧同一步上前,將米袋往隔開賣米的和賣米的一條長桌上一放,大聲說了句:“終於到我了,快裝米。”

樓頂的少東家,本來已經快要放棄的時候,忽然間看到了顧同放在桌前的米袋,他擡頭又看看顧同那陌生的面孔,突然間,他好像明白了什麼似的,嘴角傾斜,邪邪的一笑,就大步往樓下行去,這倒確實在不知,這人和顧同有什麼聯繫。

“客官要多少斤米?”

“把這個口袋裝滿了就是。”

夥計和顧同一答一問,就將這樁買賣的基調定了下來。

那夥計可能是平常鍛鍊久了的緣故,只一會兒就將顧同拿來的米袋裝得滿滿,一隻手一提,將米袋子往秤鉤上一掛,秤砣左右輕調,就將米的重量並着價格算了出來。

“客官,一共是四升米,一升二十五文,一共一百錢。”

“你這夥計倒是伶俐。”顧同今天對這和記米鋪稱讚不斷,見夥計算出了價格,就忙從懷裡掏出昨夜喝酒剩下的一百銅錢,也不去細數,就全交給了店裡收錢的夥計,拿起米袋,往肩上一放,就準備順着來時的路,回家去。

不等他走出三五步,突然一個聲音從他身後傳了過來:“客觀你且稍等,還差一文錢呢。”

“嗯?納尼?”循聲轉過身去,顧同一看被夥計一溜兒排開的九十九枚大錢,手再往腰間一掏,他頓時傻眼了。

第570章 發兵攻城,以直破曲第180章 遊說(下)第279章 中都第340章 進軍關中(上)第45章 世家謀算第631章 肅清(上)第619章 入甕第29章 大山深處的煙火第155章 刀槍相向第403章 激戰蒼山(下)第497章 不自量力第491章 兵臨城下(一)第173章 汪古部第436章 該我們出手了第551章 兵行險招第139章 長安亂(二)第19章 籌建餘慶堂(三)第34章 重陽宮中丘處機第90章 難大同第598章 西遼王朝第409章 老爺,抱緊我(上)第590章 快刀斬亂麻第146章 未雨綢繆第363章 動向難測的蒙古人第15章 籤軍第499章 女中諸葛第476章 推行第529章 窩裡鬥第211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89章 大人物第465章 妥協(上)第393章 渡第158章 福禍相依第625章 進逼(三)第605章 雙喜,喜得龍鳳第568章 追敵千里,劍指黃龍第262章 擇將第534章 萊山殲敵第549章 釜底抽薪第321章 南下第101章 謀算第478章 風起第151章 泄憤第207章 代帝巡狩(中)第292章 拉攏第259章 各自應對第262章 擇將第538章 禍水西引第605章 雙喜,喜得龍鳳第253章 殺俘第164章 關於經濟的構想(中)第364章 重視第440章 奪權(三)第340章 進軍關中(上)第460章 四姑娘第344章 戰略制勝(下)第277章 聖旨第101章 謀算第361章 第三白五十六章 佈網(下)第73章 大比武(上)第21章 籌建餘慶堂(五)第585章 痛飲黃龍第407章 目光邪惡第506章 臣服第543章 風雨欲來第93章 佈局(中)第548章 出招第104章 錢財開路(上)第273章 驚喜第163章 關於經濟的構想(上)第346章 士氣如虹第278章 赴京第519章 民心第507章 算計第85章 此去雲中,路遠且險(中)第578章 十面埋伏(上)第283章 秋詞第29章 大山深處的煙火第619章 入甕第455章 戰淮(四)第348章 戰前(下)第466章 妥協(下)第534章 萊山殲敵第368章 三年之約第383章 柔情第270章 家事(下)第46章 改編之議第583章 棋子的覺悟第399章 大理簡史第540章 人事和銀子第369章 隱患、代價第206章 代帝巡狩(上)第342章 戰略制勝(上)第208章 溫水煮青蛙第416章 四方動第421章 趁你病,要你命(中)第332章 宋使第545章 遊戲開始第570章 發兵攻城,以直破曲
第570章 發兵攻城,以直破曲第180章 遊說(下)第279章 中都第340章 進軍關中(上)第45章 世家謀算第631章 肅清(上)第619章 入甕第29章 大山深處的煙火第155章 刀槍相向第403章 激戰蒼山(下)第497章 不自量力第491章 兵臨城下(一)第173章 汪古部第436章 該我們出手了第551章 兵行險招第139章 長安亂(二)第19章 籌建餘慶堂(三)第34章 重陽宮中丘處機第90章 難大同第598章 西遼王朝第409章 老爺,抱緊我(上)第590章 快刀斬亂麻第146章 未雨綢繆第363章 動向難測的蒙古人第15章 籤軍第499章 女中諸葛第476章 推行第529章 窩裡鬥第211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89章 大人物第465章 妥協(上)第393章 渡第158章 福禍相依第625章 進逼(三)第605章 雙喜,喜得龍鳳第568章 追敵千里,劍指黃龍第262章 擇將第534章 萊山殲敵第549章 釜底抽薪第321章 南下第101章 謀算第478章 風起第151章 泄憤第207章 代帝巡狩(中)第292章 拉攏第259章 各自應對第262章 擇將第538章 禍水西引第605章 雙喜,喜得龍鳳第253章 殺俘第164章 關於經濟的構想(中)第364章 重視第440章 奪權(三)第340章 進軍關中(上)第460章 四姑娘第344章 戰略制勝(下)第277章 聖旨第101章 謀算第361章 第三白五十六章 佈網(下)第73章 大比武(上)第21章 籌建餘慶堂(五)第585章 痛飲黃龍第407章 目光邪惡第506章 臣服第543章 風雨欲來第93章 佈局(中)第548章 出招第104章 錢財開路(上)第273章 驚喜第163章 關於經濟的構想(上)第346章 士氣如虹第278章 赴京第519章 民心第507章 算計第85章 此去雲中,路遠且險(中)第578章 十面埋伏(上)第283章 秋詞第29章 大山深處的煙火第619章 入甕第455章 戰淮(四)第348章 戰前(下)第466章 妥協(下)第534章 萊山殲敵第368章 三年之約第383章 柔情第270章 家事(下)第46章 改編之議第583章 棋子的覺悟第399章 大理簡史第540章 人事和銀子第369章 隱患、代價第206章 代帝巡狩(上)第342章 戰略制勝(上)第208章 溫水煮青蛙第416章 四方動第421章 趁你病,要你命(中)第332章 宋使第545章 遊戲開始第570章 發兵攻城,以直破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