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風雨欲來

甘肅、陝西、山西`````兩廣、兩浙、福建`````

御書房裡,顧同看着自己憑着前世記憶劃出來的那份中國地圖,不由地就生出幾分感慨。後世的行政區劃,在這個時代,已經徹底被他改變的一沓糊塗,從南到北一十四個行省,就是帝國當前的版圖。

不過顧同確信,十四個行省,只是一個開始。東北、西域、吐蕃、安南這些曾經中國的地盤,最終都要劃入帝國的疆域之中,屆時,帝國可能會有二十個行省,甚至更多。

但是顧同現在一點都不擔心,會沒有人手去治理這麼大的國家。帝國有那麼多的人,每年都會有無數的青年才俊通過科考進入帝國的管理層,一代一代的去經營,假以時日,帝國必將無比強盛。

“可惜,交通依舊是制約國家發展的一個要害。”

看着幾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顧同的心中確實有幾分苦惱。疆域大了,想要做到以前那樣政令暢通必然不可能了,除了這個之外,像賦稅徵收,南北貿易,苦於交通的阻礙,也漸漸會顯現出問題出來。

好在有了餘慶堂這個巨無霸的存在,目前各省的賦稅都可以通過餘慶堂來完成向朝廷繳納,各省官員將收繳上來的米糧、布匹,摺合成銀錢,然後在省治的餘慶堂分號做成專門用來繳稅的票證,然後只需派精兵保護,將票證送到戶部衙門,各省的賦稅就算是繳納完成。朝廷呢,最後則從餘慶堂在長安城的總號之中兌換出銀錢,存入國庫之中,一來一去,比之以前複雜的徵收賦稅的程序,卻是簡單便捷了不少。

餘慶堂成了商賈百姓經營生活乃至朝廷賦稅徵收派取得重要渠道,但是對於餘慶堂會不會起異心,顧同卻是絲毫不擔心。

不僅僅是因爲餘慶堂牢牢地掌控在柳師師這個‘東家’手中,最重要的是餘慶堂裡面還存在一支用於監督各個分號經營的秘密部隊,這支部隊在保護餘慶堂巨量現銀的同時,也負責監督各分號的重任。加上御史臺、都察院等朝廷的監察機構不定時的會閱覽餘慶堂的帳薄,是以除非是有人想不要腦袋,不然休想在裡面起一絲異心。

就在顧同獨自想着餘慶堂可以在國家發展之中扮演的各項角色的時候,負責幣制統一任務的路伯達和張嘉貞聯袂前來請求覲見。

聽到路伯達和張嘉貞到了,顧同當即收起思緒,吩咐小鄧子連忙將二人帶到御書房來敘話。見到二人,顧同直接問道:“怎麼樣,幣制統一的事情,是不是有了方案了?”

路伯達笑呵呵的喝了口茶水,然後裝出幾分埋怨,對顧同嘟囔道:“陛下,這還不怪吏部那幫人,您一起安排下來的事情,吏部做的那麼好,讓您在朝堂上當衆表揚,還讓戶部給增加一月俸祿,老臣也不想落在後面,也想在陛下這裡多領一月俸銀,是以這方案一出來,我就和張尚書一起面聖,嘿嘿,也可能着急了,要是有不穩妥的地方,陛下可千萬別罵啊!”

“你這個老傢伙啊!”顧同無奈的笑了笑,就讓小鄧子將路伯達手裡的奏摺拿了上來,他一面看戶部和轉運司半個月來忙碌出來的方案,一面對路伯達說道:“醜話可說在前面,要是方案做的不好,朕還是要罵孃的!”

說完話,顧同的思緒就全部融入到了戶部和轉運司聯名上的這份關於統一幣制的奏摺上了,看着多達二十多頁的內容,顧同不敢有半分大意,幾乎是一個字,一個字的往下看。

“幣制統一,乃國之大事,帝國新建,社稷一新,當有新幣``````然自盛唐之後,各地割據如林,幣制混亂,自此爲始`````後宋太祖趙匡胤統一中原,不過是時仍有西夏、遼國、大理未一統於社稷之中,遼、金、西夏,各有鑄幣,至徽欽二帝遇難,僞齊劉豫又鑄新錢,是時,北地幣制愈加混亂``````聖尊揮兵統一南北,西夏、大金、大理,皆爲雲煙,帝國一統,幣制焉能不一統`````臣等上考漢唐幣制,下參國之實情,民之所需,請奏鑄造統一之新幣,此舉,可促進南北商貿交流來往,可使朝廷賦稅徵收統一有序,於國於民,利在萬世````”

“新幣含金、銀、銅三種,一枚金幣,當值十枚銀幣,每一銀幣,可換百枚銅幣`````於鑄幣之外,由戶部、轉運司印發相應紙幣`````如此,當國家昌盛,社稷興旺,百姓安康`````建元元年五月二十一日,轉運使路伯達,戶部尚書張嘉貞。”

洋洋灑灑數千言,句句精闢在理,又合乎現實,看着筆跡工整的奏疏,顧同就知道,此番路伯達和張嘉貞也定然是費了大功夫了。

路伯達和張嘉貞在顧同看奏摺的時候就一直觀察着顧同的臉色,見到顧同的臉色隱隱有些欣喜,二人心中頓時一安。路伯達趁着顧同看完奏摺的機會,又將轉運司和戶部畫出來的新幣圖案呈了上去。

看着路伯達等人搞出來的鑄幣圖案,顧同也很是滿意。只見金銀幣採用實心圓形狀,正面雕龍,背面則用篆書寫了一個蒼勁有力的‘壹’,在最下角又刻着大元帝國四個小字,通體來看,金銀幣圖案簡單大方,又方便識認,沒有采用方孔錢樣式,卻也最大程度的保證了金銀幣的質量,對於將來進入市場流通環節之後,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損耗。

銅幣的方案,卻是沿用方孔錢布局,沒有過多的雕飾,只在正面楷書寫着‘建元通寶’四字,對於平常百姓來說,這種樣式,也易於接受。

“好,不錯,不錯。”

顧同盯着金銀銅幣的鑄幣圖案,當即就激動的對路伯達和張嘉貞說道:“要儘快鑄造出來一批樣本出來,也讓幾位議政大臣都一起看看。”

從顧同的語氣之中,不難聽出他的迫切,不過對於路伯達和張嘉貞來說,顧同這樣的神情,確實對他們最好的獎賞和鼓勵了。張嘉貞當場就拍着胸脯說道:“陛下放心,臣一定儘快將樣本鑄造出來,供陛下賞閱。”

顧同揮了揮手,說道:“鑄幣的事情,朕會安排高汝礪去做,你和路愛卿一起,還要儘快摸清楚市場上究竟有多少種貨幣,以及收攏這些舊幣朝廷需要投入多少銀子,總之,這些事動作要快,要隱蔽,不知道爲什麼,朕的心中始終覺得不安`````”

統一幣制牽扯實在是太大了,縱然見慣了刀光劍影,可是顧同在此事上,卻流露出少有的憂慮。

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一羣看不到身影的敵人,以及誰也難以預料到的變數`````顧同的眼前,似乎已經看到了有許許多多的人,倒在了金山銀海之中。

“陛下放心,臣等定不敢壞了陛下大計,沒有陛下的號令,臣保證誰也不敢走露出風聲!”路伯達年歲雖高了,可是該果斷的時候,卻還是像當年一樣的果斷、堅決。

“臣也會着令戶部大小官吏,嚴加保密。”此事牽扯甚大,張嘉貞也不敢用自己的項上人頭來開玩笑,是以和路伯達離開了皇宮之後,就立即到戶部衙門嚴加警告手下的官員,一通威脅之後,張嘉貞總算是安心了不少。

可是,事情總會出現一些變故。

就在路伯達、張嘉貞聯手調查市場舊幣回籠的數量和難度的時候,不知道從什麼地方開始,整個長安城中開始散佈朝廷要強制‘收繳’舊幣,發行新幣的謠言,並且在有心人的操縱之下,謠言愈傳愈烈,傳到最後,竟然演變成了朝廷想要藉此舉從百姓身上獲利,朝廷收攏舊幣要動用軍隊強攪,凡有不從者,一律斬殺等等各種傳言。

眼看着謠言穿得越來越厲害,導致百姓都不敢上街購買貨物,東西兩市商鋪關門無數,百姓、商人心思浮動,就像是處於爆發邊緣的火藥一樣,隨時都可能炸裂開來,負責監管天下經濟的轉運司、戶部衙門當即不敢隱瞞,急忙將消息通傳進宮。

一直在皇宮中擔心着這場暴風雨會從什麼地方開始的顧同,接到轉運司和戶部遞上來的奏疏,眼前就是一黑,要不是小鄧子在一旁眼睛看的快,只怕人就跌倒在地上了。

“傳,傳各位丞相,六部尚書、侍郎,陝西總督、兵馬使,中央軍區軍統使進宮````”病榻之上,顧同甦醒之後,就連忙下令有關大臣速速進宮議事。

就在傳令的太監走後,顧同又對着暗中保護自己的暗衛首領楊浪說道:“御書房的御案之上,有一封書信,是朕寫給經世伯、福建總督葉適的,你速速帶上信,去福建找到葉適,讓他按照信中之言行動`````”

說到這裡,顧同強自掙扎着往起坐了坐,又壓低聲音對楊浪說道:“如果發現,發現葉適有圖謀不軌之舉,就地格殺,許你代掌福建政務,去吧!”

看着楊浪的身影融入到黑暗之中離去,顧同滿嘴苦澀的閉上了雙眼。風雨欲來,他卻沒有料到,竟然是這樣的驟烈。

第377章 除賊(七)第470章 溫情(下)第219章 陰謀第619章 入甕第90章 難大同第194章 百年大計,教育爲先(下)第386章 財富(下)第524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265章 變故第262章 擇將第125章 大戰闊亦田(四)第147章 紅燭舞第173章 汪古部第368章 三年之約第562章 戰艦雲集第248章 子時第44章 攜美同行第381章 夜話第315章 排兵佈陣第52章 票號問世(下)第176章 賭局第219章 陰謀第375章 除賊(五)第300章 有人行刺第95章 草原風光無限好第89章 大人物第505章 滅國(下)第548章 出招第83章 別緒第446章 定局第195章 羣芳吐蕊,會於一庭(上)第514章 一網打盡(五)第389章 出征第289章 錢荒第330章 投靠第173章 汪古部第136章 沈復心思第228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584章 元朝徵東行省第388章 點將第477章 瓦解第417章 紅襖軍第456章 戰淮(五)第148章 柳家事第621章 瘋狂第377章 除賊(七)第440章 奪權(三)第133章 暗衛第314章 嫁禍第579章 十面埋伏(中)第95章 草原風光無限好第509章 動作不斷第247章 算計第540章 人事和銀子第254章 背叛第322章 奪關第172章 雪中情濃第453章 戰淮(二)第85章 此去雲中,路遠且險(中)第378章 除賊(八)第347章 戰前(上)第359章 戰後(下)第546章 對弈第32章 此去終南雲深處(上)第455章 戰淮(四)第461章 危急第361章 第三白五十六章 佈網(下)第519章 民心第592章 血洗開城(下)第38章 寧負如來不負卿第612章 一念,禍福雪域第511章 一網打盡(二)第233章 魚兒上鉤了第477章 瓦解第342章 戰略制勝(上)第526章 帝國未來第474章 激辯第2章 陋屋與孀嫂第414章 愛的代價第88章 大同府第42章 隴西李氏(中)第188章 賢才畢至,吐哺歸心(中)第349章 鏖戰長安(一)第130章 逼迫第5章 亂心第172章 雪中情濃第300章 有人行刺第264章 去留第98章 兀立特部第445章 奪權(八)第354章 鏖戰長安(六)第503章 滅國(上)第387章 大理第438章 奪權(一)第431章 刺韓(三)第615章 祁連,決勝之望(下)第235章 決心第637章 終戰(四)第503章 滅國(上)第175章 草的未來(下)
第377章 除賊(七)第470章 溫情(下)第219章 陰謀第619章 入甕第90章 難大同第194章 百年大計,教育爲先(下)第386章 財富(下)第524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265章 變故第262章 擇將第125章 大戰闊亦田(四)第147章 紅燭舞第173章 汪古部第368章 三年之約第562章 戰艦雲集第248章 子時第44章 攜美同行第381章 夜話第315章 排兵佈陣第52章 票號問世(下)第176章 賭局第219章 陰謀第375章 除賊(五)第300章 有人行刺第95章 草原風光無限好第89章 大人物第505章 滅國(下)第548章 出招第83章 別緒第446章 定局第195章 羣芳吐蕊,會於一庭(上)第514章 一網打盡(五)第389章 出征第289章 錢荒第330章 投靠第173章 汪古部第136章 沈復心思第228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584章 元朝徵東行省第388章 點將第477章 瓦解第417章 紅襖軍第456章 戰淮(五)第148章 柳家事第621章 瘋狂第377章 除賊(七)第440章 奪權(三)第133章 暗衛第314章 嫁禍第579章 十面埋伏(中)第95章 草原風光無限好第509章 動作不斷第247章 算計第540章 人事和銀子第254章 背叛第322章 奪關第172章 雪中情濃第453章 戰淮(二)第85章 此去雲中,路遠且險(中)第378章 除賊(八)第347章 戰前(上)第359章 戰後(下)第546章 對弈第32章 此去終南雲深處(上)第455章 戰淮(四)第461章 危急第361章 第三白五十六章 佈網(下)第519章 民心第592章 血洗開城(下)第38章 寧負如來不負卿第612章 一念,禍福雪域第511章 一網打盡(二)第233章 魚兒上鉤了第477章 瓦解第342章 戰略制勝(上)第526章 帝國未來第474章 激辯第2章 陋屋與孀嫂第414章 愛的代價第88章 大同府第42章 隴西李氏(中)第188章 賢才畢至,吐哺歸心(中)第349章 鏖戰長安(一)第130章 逼迫第5章 亂心第172章 雪中情濃第300章 有人行刺第264章 去留第98章 兀立特部第445章 奪權(八)第354章 鏖戰長安(六)第503章 滅國(上)第387章 大理第438章 奪權(一)第431章 刺韓(三)第615章 祁連,決勝之望(下)第235章 決心第637章 終戰(四)第503章 滅國(上)第175章 草的未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