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五章 成功與失敗的理由

……

“…唐萬欣領導的德隆以金融和股市發家,對此也非常熟悉。接下來他通過一系列手段,包括在金融企業營銷中對客戶的最低投資收益作保證,用多家企業實質控股金融企業,超範圍經營,金融企業之間的相互拆借,使用‘殼公司’作爲投資和轉賬主體,並隱瞞關聯交易等等,這樣雖然獲得了大量的資金,但德隆靠坐莊,而不是靠老老實實的經營,來提升企業價值和股價的方式,本身就是嚴重的錯誤。後面用一系列違規手段得到資金同樣是錯誤。用錯誤的方式解決錯誤,自然沒有成功的可能!”

“以上便是我們總結的關於德隆集團倒閉的六大原因。當然,這只是一家之言。德隆涉及幾十個產業,內部關係複雜,再加上時間較短,也許還有很多我們沒有看到的危機。”

謝書記放下筆後笑道:“郭先生的總結已經足夠詳細,而且言辭切中利弊。相信德隆在郭先生的帶領下會再次發展起來。”

“我一定盡力!”

“郭先生,據我所知,你本人的發展過程也跟德隆類似。一開始走的都是金融與實業相互促進的方法,而且都採用了大幅擴張的策略。爲何你成功了,德隆卻失敗了?除了個人才華,還有那些因素造成了這樣不同的結果?”周市長合上筆記本後問道。

“周市長真是目光如炬,能夠發現我跟德隆的相似之處。”頓了一下後,郭守雲組織了一下語言,“我之所以會取得成功,原因有幾點。首先,我獲得第一桶金是寫作,寫作的特點就是除了頭腦,我不需要支付任何的成本。而且寫作可以產生不菲的現金流,而且可以產生持續回報。同時也可以獲取廣泛的周邊收益。”

“…在此基礎上我成立的矩陣影業公司,它可以看做是我作品的下游企業,具備極高的關聯性。如果電影受歡迎,除了獲得票房和周邊收益,也能反過來促進我作品的銷量。兩者相互促進,讓我獲得了鉅額的現金流來支撐我在互聯網、零售、畜牧業和金融市場上的投資。”

“…雖然我跟德隆一樣,通過金融投資獲得收益,但德隆是通過坐莊和違規交易。而我是進入了高風險的期貨市場,而且即便我投在金融上的資金全部損失,只要我的作品還在,只要以我的作品改編的電影還受歡迎,我就能夠源源不斷的獲得正向現金流。另外,郭氏的主業零售和畜牧業都是利潤不高卻回報穩定的行業,不存在產生重大虧損的可能。互聯網雖然因爲納斯達克危機陷入困境,但卻找打了盈利的方向。”

“…我做好了金融上投資失敗的最壞打算,所以反而能夠以冷靜的態度看待每一個機會。並最終藉助阿根廷金融危機獲取了超過40億美元的鉅額收益!”

這個數字一出,謝書記和周市長也不由爲之動容。40億美元就是320億華夏幣,這麼多錢完全可以再造一個德隆。

不過,郭守雲利用自己的前知,通過阿根廷金融危機在黃金市場上賺到的錢遠遠超過40億美元。但考慮到太驚世駭俗,在加上他也過了好面子的時期,所以砍去了三分之二。

“如此鉅額的資金,無論進入我旗下的任何一家公司,都遠遠超過了它們的體量和需求。如果對外收購,就是蛇吞象的結果,變數太大。而且當時也沒有太合適的機會。恰巧在此時,加州能源危機正如火如荼,太平洋電力和天然氣公司,以及南加州電力公司這兩家加州最大的公共事業公司股票一落千丈,前者甚至一度瀕臨破產。”

“公共事業回報穩定,太平洋電力和天然氣公司,以及南加州電力公司,都是優質資產。雖然因爲加州能源危機而陷入困境。但困境只是暫時,一旦危機過去,很快就能恢復舊觀。再加上我當時手裡資金也足夠,便果斷的發起了收購。然後就有了泛太平洋能源集團。”

“後來我收購南方公司,甚至接手破產的安然公司,都是看中了公共事業和能源產業穩定的回報,能產生足夠的現金流來解決危機。”

“當然,快速的擴張,不可避免的讓我的資金鍊變得緊張。而且分散了我的精力,無法掌控企業的未來。爲了解決這種狀況,我賣掉了荊棘鳥出版公司,退出了出版行業。賣掉了巨積電子,退出了芯片行業。賣掉安然水務,退出了水務行業。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

“經過整理後,郭氏的主業爲零售、農牧、屠宰、餐飲和物流,彼此之間能夠相互配合,共同促進,提升總資產淨收益。紅寶石主業爲互聯網社區、電子商務和雲計算。谷歌主業爲互聯網搜索和大數據。蘋果主營消費電子、軟件和芯片設計。鳳凰主營金融行業。太平洋能源集團主營公共事業和天然氣。優尼科主營石油行業的開採和加工。矩陣主營傳媒行業。每一家公司都有自己的主業,即便擴張也是上下游關聯企業,決不再自己不懂和無關的產業上浪費資金和精力,所有的決策都必須圍繞着企業戰略發展規劃來進行。”

頓了一下後,“除了清晰的產業規劃。美國成熟的商業環境也是一大原因。尤其是職業經理人的存在,他們能幫助我管理公司日常事務,讓我可以有更多的時間來考慮企業戰略,避免犯錯。”

“清晰的企業戰略,職業經理人制度,完善的商業環境,廣闊的國內市場,這些都是我本人能夠取得成功的因素。相比之下,德隆並沒有清晰的企業戰略;華夏目前也沒有足夠多和足夠優秀的職業經理人,企業高管更多的還是家族成員爲主;華夏改革開放二十多年,經濟上取得了令人驚豔的發展,但法律、人才、觀念等各個方面都不完善;華夏商品市場的潛力比美國更強大,但因爲經濟還未發展到一定水平,這種潛力還沒有徹底爆發出來。”

“謝書記、周市長,一切都需要時間。美國發展了兩百年纔有的東西,華夏想要通過二十年的發展就迎頭幹上是不可能的,這違背了自然發展規律。但我相信,隨着華夏經濟的不斷進步,這些短板都將一一補齊。我相信華夏的未來會非常光明!這也是我不斷加大對華夏市場投入的根本原因!”

“有道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郭先生由德隆事件出發,談到華夏整體的商業環境,鞭辟入裡,發人深省,令人讚歎!”謝書記道。

“您過獎了。我講的都是一些大面上的問題。很多華夏的經濟學大師都有比我更高深的見解。”

“郭先生對德隆的弊端,以及我國商業環境的真知灼見,確實令人佩服。不過回到最初的問題,郭先生打算如何處理德隆的實業資產?”周市長道。

比起還要兼顧黨務的謝書記,他纔是魔都市政府的真正領頭人。帶領魔都市經濟發展,他責無旁貸!

“關於德隆的實業資產,可以總結爲八個字!”郭守雲思索片刻後道。

“不知道是那八個字?”

“強幹弱枝,固本培元!簡單的說就是把主抓一到兩個主營業務,把其餘與主營業務沒有關聯的子業務賣掉;以節省開支,節省精力,突出重點!以沈~陽合金爲例,保留電動工具和園林機械兩項主營業務,賣掉鎳合金、太空梭、機牀廠、飛機制造等非關聯業務,把資金用於同類公司的併購,以及研發投入,爭取在世界範圍內成爲電動工具和園林機械的三強。”

“這樣的話,合金股份的營收和規模恐怕要減去一半!”周市長道。

“重症用猛藥。而且毫無關聯的業務強行合併,對於企業是禍非福。還不如分開獨立運營,或者賣掉加強主業來得好!”

“老周,運營公司,咱們兩個都是門外漢。專業的事情還是交給專業的人去做吧。以郭先生的商業才華,相信德隆在他手裡會得到新生!”

郭守雲微微一笑後,沒有再開口。

“好了,時間也差不多到中午。郭先生如果不忙的話,不如留下來一起吃午餐如何?我們市政府的食堂雖然比不上五星級的酒店,但滬菜還是做得很地道的!”

“好啊!正好我肚子也有些餓了!”

“那咱們就收拾一下,出發!”

謝書記笑着起身,把筆記本和鋼筆放回辦公桌的抽屜後,帶着周市長和郭守雲下樓而去。

第一次在魔都市政府食堂吃飯的郭守雲頗覺新鮮。只是周圍那無數雙好奇中帶着審視的目光讓他有些不習慣。

吃過午餐,簡單的跟兩位魔都市一二把手聊了會天后,他便提出了告辭。

……………………………………………………………………

第七十九章 盧迪拍賣行第五百九十七章 半島酒店第七百四十九章 美林大變局(上)第三十章 青澀的愛情第二百八十五章 9·11第四百四十四章 悅來山莊第四百三十一章 第一富蘭克林金融第一百二十八章 雅典之旅(上)第五百八十四章 坎寧安的試探第七百零三章 對話弗爵爺第六百四十章 中燕控股第六百八十章 盤點信託資產第四百零七章 無間行者第二百八十八章 HSD的來電第二百九十四章 左手換右手第五百一十九章 喬治經濟公司第二百二十二章 經營策略第二百九十二章 水務行業第五百七十五章 3G資本第四百四十章 京城之行第二百九十二章 水務行業第二百二十章 收割勝利果實第六百四十九章 商界傳奇第一百七十四章 打獵第四百四十八章 鐵虎鐵鷹第三百二十三章 交換版權第一百一十二章 雲服務第一百一十章 微觀經濟學第二百零三章 廣而告之第四百四十八章 鐵虎鐵鷹第一百零三章 人脈圈子第三百七十六章 2002年漢華年終報告(中)第七百六十九章 谷歌上市第一百三十一章 雅典之旅(下)第四百九十章 籃球賽第五百四十四章 石油峰值論第二百七十一章 震動全場第二百六十五章 大反轉第二百九十八章 盛田家族第五百二十六章 快船對馬刺第六十九章 票房大爆第四百四十五章 邱嫚雲第七百四十三章 紙牌屋(下)第五百六十二章 雪弗龍德士古第四百六十六章 程府宴第三百四十三章 再訪羅琳第六百六十章 途牛旅遊第三百三十七章人脈第三百七十四章 下廚房第十三章 競價排名和側邊廣告第十一章 郭氏社區店第五百五十二章 時代週刊頭版第一百九十五章 放手一搏第四百六十五章 中宇大廈第四百三十二章 次級債券第三百四十七章 矩陣的架構調整第二百零八章 奧普拉脫口秀(下)第一百一十八章 聖拉蒙的聚會第四百零八章 挽救‘哥哥’第五十四章 ABS資產支持證券第二百二十一章 泛太平洋能源集團第二百七十六章 以己之長攻敵之短第七十章 一個人撐起的荊棘鳥第五百六十四章 巴西石油競標(上)第六百九十章 放棄上市的太平洋第五百零四章 拜訪第六百八十五章 環球地產的計劃第七百零二章 羅孚的問題第六百零九章 新榮記第一百六十九章 悲情健力寶第三百一十八章 勝利第三百九十三章 拆分安然太平洋第七百三十九章 表決權第四百二十七章 老同學第二百一十章 夏威夷的婚禮第五百一十五章 奧斯卡第六百三十九章 湘火炬第二百四十四章 對未來的考慮第六百二十三章 來自中央的徹查第三十九章 揮起鋤頭第五百四十七章 喬布斯的胰腺癌第五十六章 資產管理第二百三十五章 歐冠決賽第四百二十章 高擡貴手第六百七十六章 不得不爲第三百二十五章 出差第二百七十章 雷霆客戶招待會(下)第六百三十一章 合作第三百八十六章 房地產投資第一百九十章 郭守雲的算計第五百五十七章 內馬爾第六百三十三章 令人驚歎的漢華控股第三百五十三章 達博爾項目第五百四十二章 馬吉努油田第六百四十三章 崑崙決第四百三十三章 網易第四百九十章 籃球賽第八十章 哥大的巧合第六百八十七章 首席運營官
第七十九章 盧迪拍賣行第五百九十七章 半島酒店第七百四十九章 美林大變局(上)第三十章 青澀的愛情第二百八十五章 9·11第四百四十四章 悅來山莊第四百三十一章 第一富蘭克林金融第一百二十八章 雅典之旅(上)第五百八十四章 坎寧安的試探第七百零三章 對話弗爵爺第六百四十章 中燕控股第六百八十章 盤點信託資產第四百零七章 無間行者第二百八十八章 HSD的來電第二百九十四章 左手換右手第五百一十九章 喬治經濟公司第二百二十二章 經營策略第二百九十二章 水務行業第五百七十五章 3G資本第四百四十章 京城之行第二百九十二章 水務行業第二百二十章 收割勝利果實第六百四十九章 商界傳奇第一百七十四章 打獵第四百四十八章 鐵虎鐵鷹第三百二十三章 交換版權第一百一十二章 雲服務第一百一十章 微觀經濟學第二百零三章 廣而告之第四百四十八章 鐵虎鐵鷹第一百零三章 人脈圈子第三百七十六章 2002年漢華年終報告(中)第七百六十九章 谷歌上市第一百三十一章 雅典之旅(下)第四百九十章 籃球賽第五百四十四章 石油峰值論第二百七十一章 震動全場第二百六十五章 大反轉第二百九十八章 盛田家族第五百二十六章 快船對馬刺第六十九章 票房大爆第四百四十五章 邱嫚雲第七百四十三章 紙牌屋(下)第五百六十二章 雪弗龍德士古第四百六十六章 程府宴第三百四十三章 再訪羅琳第六百六十章 途牛旅遊第三百三十七章人脈第三百七十四章 下廚房第十三章 競價排名和側邊廣告第十一章 郭氏社區店第五百五十二章 時代週刊頭版第一百九十五章 放手一搏第四百六十五章 中宇大廈第四百三十二章 次級債券第三百四十七章 矩陣的架構調整第二百零八章 奧普拉脫口秀(下)第一百一十八章 聖拉蒙的聚會第四百零八章 挽救‘哥哥’第五十四章 ABS資產支持證券第二百二十一章 泛太平洋能源集團第二百七十六章 以己之長攻敵之短第七十章 一個人撐起的荊棘鳥第五百六十四章 巴西石油競標(上)第六百九十章 放棄上市的太平洋第五百零四章 拜訪第六百八十五章 環球地產的計劃第七百零二章 羅孚的問題第六百零九章 新榮記第一百六十九章 悲情健力寶第三百一十八章 勝利第三百九十三章 拆分安然太平洋第七百三十九章 表決權第四百二十七章 老同學第二百一十章 夏威夷的婚禮第五百一十五章 奧斯卡第六百三十九章 湘火炬第二百四十四章 對未來的考慮第六百二十三章 來自中央的徹查第三十九章 揮起鋤頭第五百四十七章 喬布斯的胰腺癌第五十六章 資產管理第二百三十五章 歐冠決賽第四百二十章 高擡貴手第六百七十六章 不得不爲第三百二十五章 出差第二百七十章 雷霆客戶招待會(下)第六百三十一章 合作第三百八十六章 房地產投資第一百九十章 郭守雲的算計第五百五十七章 內馬爾第六百三十三章 令人驚歎的漢華控股第三百五十三章 達博爾項目第五百四十二章 馬吉努油田第六百四十三章 崑崙決第四百三十三章 網易第四百九十章 籃球賽第八十章 哥大的巧合第六百八十七章 首席運營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