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遇弱則擊

只聽“完顏石柱”這個名字,便可知其人乃是金國宗室遠支出身。

到如今,金國宗室基本上已被蒙人殺得差不多了,便有少數存活者也多改了漢姓、隱於漢人之中。

究其原因,蒙金之間有世代血仇,成吉思汗的曾祖父合不勒便與金國血戰多年,合不勒死後汗位傳給其弟俺巴孩,俺巴孩被金人釘在木驢上處死。

這場極盡羞辱且殘酷的處死之後,金國每三年便出兵北伐蒙古,屠其青壯,擄婦孺爲奴,時稱爲“減丁”。

楊果之前詩中所說的“年年春水復秋山,風毛雨血金蓮川”,指的便是金人血洗金蓮川這段往事。

如此深仇大恨,蒙人復仇的屠刀斬下時自是毫不容情。

而完顏石柱是少數能投靠蒙古而存活下來的,他父親名叫“完顏拿住”,早在成吉思汗伐金之前便追隨他討伐西域、河西。

總而言之,完顏石柱如今還活着,絕不是因蒙人的寬仁,而是來之不易的僥倖。。

他深刻明白這一點,因此養成了謹慎的性格,仕奉蒙人小心翼翼,打仗也小心翼翼。

紐璘之所以把水師、輜重全放心交給他,爲的也是他的穩妥。

完顏石柱入駐瀘川縣城後,在沱江上大造浮橋,如此,蒙軍便可隨時趨往東岸。宋軍若想從神臂城過來偷襲,首先便要在山路上遇到蒙古騎兵的攻擊。

他又驅趕百姓砍伐了大量的木樁,趁着大江的汛期,隨時可以浮木擊毀宋軍船隻。

他還命人將敘州營盤山上的砲車盡數運來,佈置在瀘川縣城頭。

對於宋軍而言,要想逆流而上攻打位於沱江西面、長江北面的江口之城,又沒有陸地兵馬配合, 已是難如登天。

完顏石柱猶嫌不足, 他思來想去,又認爲敘州守軍也有冒險攻打瀘川的可能,另外,紐璘哪怕擊敗了雲頂城宋軍, 其潰軍也可能衝擊瀘川。

於是他每日派出哨探, 往西、北兩個方向探查,防止百里範圍有宋軍動向。

能佈置的防務都佈置了, 完顏石柱也沒有放鬆心神。

沒辦法, 以他的姓氏,須比普通的蒙古人努力很多倍才能安身立命……

三月二十四日, 晴空萬里。

完顏石柱站在瀘川城頭望去,只見沱江、長江的江面還在上漲。既是因前些天的春雨, 也是因兩江上游的積雪已開始融化。

極目遠眺, 完顏石柱被壯闊江景觸動, 不由低聲吟道:“霜清玉塞,雲飛隴首, 風落江皋。夢到鳳凰臺上, 山圍故國周遭。”

他名字雖俗, 但女真人從白山黑水走出來,入主中原百年, 深受詩禮簪纓浸染,詩文還是讀過的。

他念的這詞, 乃是完顏璹所寫……雖然整首詞幾乎每一句都是化用的古人詩詞。

總之完顏石柱心中的詩意、惆悵、壯志交匯,情緒複雜之際,便見東、西兩面皆有哨馬飛奔而來……

“報!”

“報!”

“將軍,宋軍有近萬人從下游的神臂城出發了……”

“將軍, 上游也發現了宋軍, 從長寧河入江,渡過大江, 水陸並行,攻過來了……”

這是完顏石柱預想中最壞的情況。

蜀南的宋軍從上游攻來,還是配合着瀘州宋軍。那麼,萬一讓上游的宋軍先破壞了防禦佈置, 對付下游宋軍的優勢就減少了許多……

以完顏石柱這謹小慎微的性子, 只是優勢減少就已十分不高興。

……

“轟!”

砲車拋出巨石,有的砸落在長江江面上,激起水柱。

偶有幾顆砸在長寧軍的戰船上,若能正好擊沉船隻, 帶走的便是數十長寧軍士卒的性命。

易士英站在艦戰之上,放眼看去,只見先行登陸的慶符軍已列隊緩緩而行,長矛林立,漸漸與蒙軍接近。

長寧縣屬敘州,在瀘川縣上游,長寧軍的船隻是順江而走的,速度很快。

但有時速度快未必是好事,還需控制行船速度才能與陸上的兵馬配合。這極考驗爲將者的指揮能力。

易士英不停發號施令,旌旗搖擺,指向北岸,讓長寧軍向岸上的蒙騎放箭。

這便是水陸並行的好處,船隻可幫助步卒壓制敵人的騎射。

“守臣!看……蒙軍水師動了,他們要放浮木擊瀘州軍……”

易士英眯着眼望去,也望到了瀘川城上的大旗。

完顏石柱用兵謹慎,根本不給長寧軍配合瀘州軍的機會,竟是提前放了浮木。

這種一板一眼的打法並不出彩,但少有紕漏,易士英便知道,哪怕兩個方向加起來的兵力兩倍於蒙軍,此仗要勝不付出些代價是不行了。

“傳我命令,全速行軍,擊沉蒙韃船隻!”

戰鼓聲響。

“咚咚咚咚咚!”五聲之後,各戰船亦是擊鼓迴應,表示收到了命令,宋軍戰船紛紛揚起帆。

帆聲烈烈,行船速度猛地加快,襲向江面上鋪開的蒙軍船隻。

易士英又回頭看了一眼陸地,只見六百慶符軍與四百長寧軍並肩,與五百餘蒙騎已撞在一起……

“刺!”

隨着劉金鎖大吼一聲,麾下副佰將、什將們紛紛大吼,第一排的長矛徑直向蒙騎刺去。

“籲律律……”

有戰馬悲嘶着倒下,也有蒙騎揮動大錘、彎刀,居高臨下將宋軍兵卒打倒在地。

蒙騎的任務是攔截,不願在此與宋軍死磕,紛紛掉轉馬頭向後撤去,企圖拉開距離,再利用弓箭消耗宋軍,畢竟江上的船隻已經離開。

但很快,只聽瀘川城裡鳴金聲傳來,完顏石柱已下令讓這些蒙騎收兵。

這又是完顏石柱打仗與一般蒙古將領不同之處。

女真人早已沒了百餘年前的血勇,打仗也開始講究兵法佈陣。

反句話說,蒙人不喜歡守城,但完顏石柱會守城,有城牆可守,他並不想與宋軍野戰。

“別放他們跑了!”劉金鎖大喊着,幾乎要挺着長槍親自追上去。

跑了兩步,他纔想起來,自己如今是統領兩百大軍的將軍了,連忙又搶過旗幟,親自搖動着,招呼許魁、茅乙兒以及長寧軍追。

“殺!”

東路宋軍向瀘川城席捲而去。

他們的兵力不多,目的不在攻下城池,而在牽制蒙軍兵力,接應下游的瀘州軍。

這一戰的勝機,就在這微妙的配合當中。

~~

“快!”

朱禩孫已喊到嗓子冒火。

他率兵八千人,兵力遠勝於易士英,但逆流而上,又面對江面上不停撞過來的浮木,行進卻艱難萬分。

逆流攻和逆流守,這完全是兩個概念。

張實雖屢戰雖敗,卻是經驗豐富的大將,面對紐璘的攻勢也只敢守。因爲他知道命令將士溯流而上要花費太多的體力。

未戰而力竭,兵家之大忌。

因此,他將兵馬交託給朱禩孫時便交待,萬一有不測,只能倚神臂城守長江江面,萬不敢反攻。

朱禩孫與易士英都是文人,但易士英久任長寧軍,朱禩孫卻是長年任宣撫司機務出鎮敘、瀘兩年,還是第一次親自指揮。

他道理雖明白,卻少水戰的經驗,滿腔振奮出兵,卻眼看着戰船在浩蕩的長江江面上打轉,急得團團直轉。

他也不敢命民壯拉縴,擔心被岸上的蒙騎射殺,船隻失控。

這日的風向又不對……

彷彿是張實的黴運落在他頭上一般,聲嘶力竭地大喊,其實根本是無效的軍令。

站在戰船上那高高的戰臺上望去,寬闊長江與天交接,遠處的長寧軍與蒙古水師如黑點一般。

但他們似乎已開始鏖戰,爲了接應瀘州軍。

“易時輔如此盡力,此戰若敗在我手上,如何是好?!如何是好?!”

終是文人習性,攻勢不順,朱禩孫已是滿腹愁苦……

~~

大江遼闊,江上箭矢如蝗,砲石如雨。

水戰與陸戰不同的是,看不到太多的鮮血。船隻與船隻、船隻與城池都隔得遠,視線裡看到的都是遠景,遂顯的沒那般慘烈。

但事實上,其殘酷遠甚陸戰。

陸戰時,便是被卸下一條胳膊,嚎哭震天,這個人也有活下去的可能。而水戰,一塊砲石,一顆火球,便可能帶走一船人的性命……

只是箭、砲的準頭都不高,拖長了戰鬥的過程。

宋、蒙兩軍便這般鏖戰了兩個多時辰。

完顏石柱本有些緊張,轉頭望去,見下游宋軍還是進展緩慢,鬆了一口大氣。

戰局至此,他已看得明白,此戰的勝負便在瀘州軍趕到之前,蒙古能否先擊敗長寧軍。

幸而還有時間。

“不要急,下游的宋軍過不來。”

完顏石柱下令收縮水師向瀘川靠攏,放慢砲車拋石的速度,以求準確擊毀宋軍船隻。

他顯然比朱禩孫更冷靜,發號施令有條不紊。

這一戰,他已有了信心。

他雖五千人,雖非紐璘主力,卻也不是宋軍可以任意拿捏的弱旅……

“將軍,北面有急報!”突然,有士卒大喊道。

完顏石柱皺了皺眉,這種時候他根本沒有工夫去聽信報,又擔心耽誤了緊要軍情,於是轉頭向他二弟完顏真童道:“你去,看是不是都元帥傳令了。”

說罷,他又鄭重交代了一句。

“不必開城門。”

……

瀘川縣南面對着長江,正是蒙宋水師鏖戰之處;

西面是敘州方向,慶符縣還在準備着攻城;

東北面則正對着沱江,此時還無戰事……

完顏真童趕到北城,放眼望去,只見幾匹快馬已沿着沱江狂奔至城下,正是他兄長派到北面的哨馬。

“哨馬歸營,發現了宋軍兵馬!”

六名騎士在城門外勒住馬頭,任馬匹打着轉,想要入城彙報。

“宋人攻城,暫時不能開城門。”完顏真童喊道:“宋軍有多少援兵?!”

“有千餘兵力,已在五十里外……”

城上城下,雙方喊的都是蒙語,換作旁人確定了哨馬身份便開門放其入城了,但完顏真童得了吩附,並不開城門,只顧問道:“打着什麼旗號?”

那哨馬不識漢字,只好下馬拿彎刀在地上劃了一個字。

完顏真童看不清楚,只好探出身子,眯着眼看。

“嗖!”

城下一支利箭突然射來,正中他的抻得長長的脖子,“噗”的一聲,透過脖頸而出。

城頭上的蒙軍還未反應過來,只見完顏真童身子一趴,已死在城垛上,那箭簇上的血還十分清亮。

“將軍……”

第637章 摧毀第799章 仗房嶺第392章 鮮衣怒馬第697章 壯志銷如雪第690章 蜀中二帥(爲盟主“守妹拴財”加更)第383章 反對第76章 幕後第677章 馬車第314章 殲敵第868章 大哉乾元第528章 生於憂患第830章 長安三月第854章 兄弟第89章 值第80章 重陽觀第817章 肯將衰朽惜殘年第1339章 新王朝第273章 南下第650章 俘虜第1318章 天子賜食第443章 戰果第594章 宮城圖(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20/22)第549章 起行第246章 鹽販第647章 星垂平野闊第512章 恐懼第2章 骨頭刀第1323章 收藏品第1120章 他打他的第436章 勸降第865章 懷疑第355章 失魂症第243章 見聞第482章 詆譭第126章 面聖(爲白銀大盟“公子WV”加更6/10)第426章 露餡第411章 穩妥第1245章 插曲第651章 開誠(爲盟主“八一路古天樂”加更)第1322章 潦草第799章 仗房嶺第497章 誰家第136章 了斷第902章 裂縫第926章 地利第1156章 耐心第759章 圍堵第1167章 青松第417章 遇強則避第581章 規矩第90章 朱仙鎮第609章 收尾(爲盟主“寸青絲年華”加更)第400章 推論第807章 不速之客第1108章 逃的後果第925章 曼古歹戰術第846章 歸秦第1218章 衆叛第300章 理由與計劃第1199章 歸鄉第612章 志向第151章 黨羽第656章 入局(爲盟主“愛龍大大”加更)第850章 廉訪司第448章 陰謀第24章 高長壽第1250章 僵持第1313章 篩除第1330章 盡忠職守第553章 通敵(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8/11)第1296章 沒開始第32章 破綻第1221章 黨羽第292章 志向第240章 葫蘆囊第1191章 偏師第1153章 屋外打狗第24章 高長壽第419章 簡單第190章 驚馬第1341章 興亡第763章 粗暴第1154章 賀蘭山之戰第136章 了斷第780章 以快打快第13章 賞識第1201章 元大都第1282章 一步之遙第424章 攻山第1097章 駙馬第462章 釣魚城第705章 側王妃第1075章 胡窺青海灣第1100章 叛將第651章 開誠(爲盟主“八一路古天樂”加更)第687章 串聯第228章 效勞第1197章 孝子第799章 仗房嶺第256章 規矩
第637章 摧毀第799章 仗房嶺第392章 鮮衣怒馬第697章 壯志銷如雪第690章 蜀中二帥(爲盟主“守妹拴財”加更)第383章 反對第76章 幕後第677章 馬車第314章 殲敵第868章 大哉乾元第528章 生於憂患第830章 長安三月第854章 兄弟第89章 值第80章 重陽觀第817章 肯將衰朽惜殘年第1339章 新王朝第273章 南下第650章 俘虜第1318章 天子賜食第443章 戰果第594章 宮城圖(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20/22)第549章 起行第246章 鹽販第647章 星垂平野闊第512章 恐懼第2章 骨頭刀第1323章 收藏品第1120章 他打他的第436章 勸降第865章 懷疑第355章 失魂症第243章 見聞第482章 詆譭第126章 面聖(爲白銀大盟“公子WV”加更6/10)第426章 露餡第411章 穩妥第1245章 插曲第651章 開誠(爲盟主“八一路古天樂”加更)第1322章 潦草第799章 仗房嶺第497章 誰家第136章 了斷第902章 裂縫第926章 地利第1156章 耐心第759章 圍堵第1167章 青松第417章 遇強則避第581章 規矩第90章 朱仙鎮第609章 收尾(爲盟主“寸青絲年華”加更)第400章 推論第807章 不速之客第1108章 逃的後果第925章 曼古歹戰術第846章 歸秦第1218章 衆叛第300章 理由與計劃第1199章 歸鄉第612章 志向第151章 黨羽第656章 入局(爲盟主“愛龍大大”加更)第850章 廉訪司第448章 陰謀第24章 高長壽第1250章 僵持第1313章 篩除第1330章 盡忠職守第553章 通敵(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8/11)第1296章 沒開始第32章 破綻第1221章 黨羽第292章 志向第240章 葫蘆囊第1191章 偏師第1153章 屋外打狗第24章 高長壽第419章 簡單第190章 驚馬第1341章 興亡第763章 粗暴第1154章 賀蘭山之戰第136章 了斷第780章 以快打快第13章 賞識第1201章 元大都第1282章 一步之遙第424章 攻山第1097章 駙馬第462章 釣魚城第705章 側王妃第1075章 胡窺青海灣第1100章 叛將第651章 開誠(爲盟主“八一路古天樂”加更)第687章 串聯第228章 效勞第1197章 孝子第799章 仗房嶺第256章 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