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小冤家
明珠山
張嬸一聽也來氣了,她這會兒是幫裡不幫親了:“山兒,你也太糊塗了,難怪你媳婦生氣。那個女人,現在是你村長叔的媳婦。是你名義上的本家嬸嬸,你可不能再和她有什麼哈。來來來,給你媳婦陪個不是,快點。“
張山有點想服軟,但是看着魚兒不依不饒的樣子。突然血衝上腦門,牛勁也上來了:“我沒錯,幹嘛要給她賠不是,難道我連招待個朋友都不行嗎?
“你這個臭小子,你還把她當朋友?那個賤女人是你哪門子的朋友哦。”張嬸氣得上前捶打着張山說。
魚兒冷冷地看了張山一眼,蹬蹬蹬地跑回房,把門狠狠地一關。。
張嬸上前推了推她的房門,竟然從裡面閂住了,連忙柔聲說:“孩子,我知道你受委屈了,但是你不能把你相公關在外面呀。”
張山見她是鐵了心和自己慪氣到底,也進了水兒的房間,“啪”地一聲把門重重一關。。。。。
見他們兩個鬧起來還沒玩沒了了,張嬸氣得一跺腳說:“兩個小冤家呀,難怪人家說不是冤家不聚頭了。算了,我也懶得管你們。”
回到房裡,見姨媽還是氣呼呼的。麗兒連忙上前輕輕給她邊陲唄邊說:“表弟這事情做得不地道,但是弟媳婦這脾氣也是火爆了些。”
“是呀,兩個都是不爭氣的孩子。好了,別錘了,睡吧。”張嬸煩躁地說。
張新辦完孃的喪事,拿着一個藍布包袱離開了家,看着那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小屋,他心裡酸酸的,從今以後,自己就是個沒娘也沒家的人了。
魚兒見他來了,非常開心,連忙領着他到房間去看。見張山也睡在這個房間,他的眼睛不由瞪圓了。
這小兩口不是很好的嗎?怎麼會分開睡呢。
過了一晚,豁達的魚兒早就忘了自己生什麼氣了。看着張山還賴在人家張新鋪上,上前就揭開他的被子說:“行了,別賴在人家張大哥鋪上。讓他休息休息,規整規整東西。”
見她今天一早就像沒事人一樣,而且精神奕奕,一副昨晚睡得很好的樣子。還虧自己昨晚還輾轉反側,到早上才眯着了一會兒。
因爲他已經習慣了抱着魚兒的雪白玉兔睡覺,時而還要把玩幾下。這樣一個人孤枕獨眠,真的是很難受。心裡空落落的,說不出來的難受。既然魚兒也不生氣了,他還拗什麼呀。
魚兒上前拍拍張新的肩膀說:“張大哥,你別把自己當外人,從今兒起,你就是我們家的人了,這裡就是你的家。”
“人家張大哥以後不要娶媳婦的嗎?”聽她說得這麼親密,張山酸溜溜地說。
魚兒大大咧咧地說:“以後張大哥娶媳婦,蓋房子,我全包了。”
張新癡癡地看了她一眼,知道這輩子自己也不會娶媳婦了。因爲世上只有一個魚兒,獨一無二的魚兒,沒有任何人可以代替。
看着張新的目光,張山有種莫名的不安感,水兒說的話突然浮上心頭,也許孩子的眼睛纔是最通透的,能看穿世情吧。
想到這裡,他親熱地擁住魚兒說:“娘子,我們出去做早飯給張大哥吃吧。”
魚兒依偎在他懷裡,不過是一晚上不見,她就想他了。想着他對自己點點滴滴的好,自己從屋頂上掉下來,他用手扛着,自己出去學藝,他用心等着,自己的臉受了重傷,他用愛護着。
想着想着,突然心中的怨恨就沒了,她也安然入睡。她知道第二天又是個陽光燦爛的好日子,她和自己的山哥哥又會幸福地過日子。
杏兒終究只是山哥哥生命裡的過眼雲煙,她只是利用了山哥哥的同情心罷了。只有自己和山哥哥纔會從青絲,一起牽手走到白頭。
看着魚兒做早飯,張山一邊往竈里加柴,一邊低聲說了聲:“魚兒,都是哥的錯。”
“沒事,我也有點醋喝多了。”
昨晚上,沒有聽到那種狂風暴雨的恩愛聲音,麗兒睡得很好,一副神清氣爽的樣子。
但是看着張山和魚兒兩個人一邊把早餐端出來,一邊低聲說笑着,心又不由沉了下去。昨天還水火不相容的兩人,怎麼又好得像蜜一樣。
“娘,吃早飯了。”魚兒對張嬸說。
張嬸低聲說:“你們沒事了?”
“嗯。”魚兒紅着臉應了一聲。
“阿彌陀佛哦,臭小子,死丫頭,以後不許這樣嚇娘哈。” 張嬸歡天喜地地說。
吃早飯的時候,張嬸拼命地把那個炒雞蛋往張新碗裡夾。這孩子看着怪可憐的,村裡找不出第二個比他對娘更孝順的了。現在他娘過了,張新心裡該有多疼呀。
看着張嬸,張新覺得很溫暖,鐵錚錚的漢子竟然也偷偷紅了眼圈。
“孩子,你和山兒從小就好,以後就認我做乾孃吧,乾孃一定像你親孃一樣,疼着你,護着你。”張嬸說。
“乾孃。”張新用顫抖的聲音,叫了張嬸一聲。
張嬸點點頭說:“乖孩子,來,多吃點,這兩天你就瘦多了。”
“這次你是我真正的大哥了。”張山也說。
“是呀,兄弟。” 張新看着他真誠的眼睛,覺得自己喜歡上乾弟弟的媳婦,實在是有點說不過去,於是整個早飯時間,連看都不再看魚兒一眼。只是陪着張嬸說話。
見他這樣,張山又覺得水兒可能是看錯了,看來,張新對娘比對小魚兒還要關心得多呢。他在心中暗罵自己:“以後和乾哥哥是要朝夕相處的,可不許這樣胡亂猜忌的。”
三月後
“今天我想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一個壞消息,你們想先聽什麼呢?”
“我要聽好消息。”張山和張嬸同聲說。
“我想聽壞消息。”張新說,他總想着先甜後苦人總是覺得難受,倒不如先苦後甜,還有點望頭。
魚兒有點爲難了,最後決定還是先說好消息:“咱們家這三個月,賣酒已經攢了整整五百兩銀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