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自古未有生人而神
王宮大殿之上陷入了寂靜之中,只剩下趙高恐懼的聲音和始皇帝驟然提高的聲音。
趙高是真的去查閱了很多的典籍,但並不是爲了讓始皇帝長生。
他和始皇帝不一樣,根本就不相信有所謂的長生不老藥,但是哄着皇帝本就是他的職責之一。
查閱典籍是爲了在始皇帝面前爭奪更多的恩寵,獲得更多的權力。
但是他查着查着就發現,貌似真的有所謂的成仙,但是和那些神仙家還有方士說的不一樣,包括始皇帝在內的所有人貌似都陷入了一個誤區之中。
趙高戰戰兢兢的跪伏在地上,戰慄道:“陛下,若是這世上有長生的聖王,那後面的聖王是怎麼出現的呢?
天皇長生,地皇又是怎麼執掌諸夏的呢?
天皇消失,地皇長生,但是卻出現了泰皇,這難道不是長生之道上最離奇的事情嗎?”
始皇帝目光一沉,聲音暗啞道:“你的意思是這世上沒有長生?所有人都在欺騙朕?”
大殿之上的空氣已經徹底凝滯住了,始皇帝的怒氣讓所有人都戰慄着,即便是滴水成冰的數九寒天也沒有現在的衆人心中更涼。
天子一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這絕對沒有半句虛言,尤其是始皇帝這位有史以來權力大概是最大的天子,整個天下都要在匍匐在他的身下。
趙高自然不會作死,連忙道:“陛下,若是這世上沒有長生的聖王,那至高的素王神異怎麼解釋呢?
臣翻閱典籍,只見到一言,能夠解答您所有的疑惑——‘康王十七年,素王薨’!”
康王十七年,素王薨!
素王薨!
宛如晴天霹靂一般,始皇帝整個人都忍不住微微顫動。
他明白了。
他明白趙高要說什麼。
素王從來都沒有吃過所謂的長生不老藥,素王在康王十七年,就薨逝離開了人間。
九州廣袤無垠的土地之上,沒有任何聖王得到了長生,所有人都是在死後成爲了神靈!
始皇帝感覺無比的荒謬,“邦周統治下九州天下一千年,朕竟然忘記了昔年商王都是死後成帝的。”
趙高感覺始皇帝似乎相信了自己的想法,輕輕鬆了一口氣,這就是他不能告訴始皇帝的原因。
難道他要和始皇帝說:陛下,您先死一下,死了之後就能長生了!
趙高相信自己如果敢那麼說,最大的可能是始皇帝直接先把他砍死。
今天如果不是被始皇帝逼到了死角,趙高根本就不會冒險將自己最大的發現說出來。
因爲他知道這位皇帝陛下想要的不僅僅是長生久視,還要永永遠遠地握住手中的權柄。
果然不出他所料,得到了古代聖王長生的秘密,並沒有讓始皇帝有絲毫的快樂。
“按照你這麼說,朕難道就不能在人間長生了嗎?”
始皇帝語氣不太好,但是極其擅長揣摩始皇帝心理的趙高心中卻滿是欣喜,他感覺到始皇帝的語氣出現了鬆動。 趙高眉眼一轉,諂媚道:“陛下,天子到了陰間依舊是天子,這就是要大規模殉葬的原因,您是仁慈的君王,不使用活人殉葬,但陵寢之中的人俑同樣是爲了拱衛您。
從古至今有多少天子,難道都能在陰間做萬人之上的天子嗎?
但是您是不同的,您的功績和德行遠遠超過了所有的聖王,您是萬世第一的始皇帝。
難道還有人比您更有資格成爲王上的王,天子之上的天子嗎?
等到您成爲了天界的帝,這凡間的萬千黔首難道還有什麼值得留戀的嗎?”
不得不說趙高這一張嘴真的是太能說了,繪聲繪色的給始皇帝描述着那一副至尊至貴的場景,和趙高比起來,曾經忽悠始皇帝的方士簡直就像是稚兒一般。
始皇帝神色漸漸好轉,他對自己的功績德行極其自信,一樁樁一件件都是遠古的聖王所未曾做到的。
所以對趙高的吹捧照單全收。
但這畢竟都是猜測,萬一死亡之後沒能成爲神靈那要怎麼辦呢?
始皇帝收起手中的利劍,瞥了趙高一眼道:“你今日所說很有價值,但是長生不老藥的尋找不能停下,朕從來不賭,天界的帝固然高貴,但是人間至尊纔是朕現在所具有的。
不老老實實的守住現在有的,卻盲目的去追尋虛無縹緲的,那不是朕會做的事情。”
趙高自然無所謂,反正始皇帝又不會讓他去尋找長生不老藥,加大人手不過就是之後再多一些人命而已。
天下的方士是殺不盡的,總有人希望能夠憑藉爲始皇帝尋找到長生不老藥而乍然富貴至極。
趙高正要退出大殿,沒想到始皇帝又叫住了他,趙高重重躬身,整個人幾乎都要匍匐到地上,“陛下?”
始皇帝沉聲道:“朕的陵寢修建伱要好好盯着,那是朕未來的天宮。”
趙高的身子一顫,整個人徹底匍匐在地上,就像是一條蛇一樣,重重高聲道:“是陛下,您的天宮將隨着神聖的您,綻放無盡光輝,在九天之上,照耀大秦萬世。”
趙高就這樣跪伏着挪出了殿外,當他站起來的時候,腿都在打顫,他向着宮外走去,臉上帶着輕淡的笑意,“好好盯着陵寢,陛下這是認爲天宮還不夠氣派啊,陰間天子該有相當的威儀,該有相當的大秦銳士相伴。
可惜陛下心中對大秦將士還是有些憐惜,不願意讓大秦將士殉葬,否則吾便將蒙恬那廝手下的二十萬長城軍先填到墓坑之中。
僅僅只是一羣黔首殉葬實在是可惜。”
————
爲了修建秦始皇陵,秦國動用了超過五十萬人,這其中所體現的動員能力是完全超越時代的,充分表現了秦王朝的鼎盛,秦始皇陵在雕塑、繪畫等方面的發掘,充分表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藝術才能,充分反應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思想生活,這是毋庸置疑的民族瑰寶,值得每一個人自豪。——《大秦帝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