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1章 蓬萊道大行臺尚書令

天聖四年。

本來應該得勝歸來的齊國道行軍大總管薛仁貴,和遼東道行軍大總管洛君駿卻頗爲出乎人意料的停留在蓬萊島上,向朝廷呈上了一份很是耐人尋味的奏章。

“蓬萊三島,土民衆多,僅蓬萊一島就有不下四十萬戶衆,我大唐天軍,多此擊潰島民,然大軍進,則諸土民亡奔山野,大軍退則引軍造反,大軍不堪其擾。

即便是方丈島上,也多有反覆,其中緣由,蓋因齊國貴勳滅,漢民稀少,先帝在時,曾說向蓬萊三島遷徙六十萬戶漢民,現在卻不曾做到,臣與遼國公啓奏。

如今蓬萊三島之難,不在軍勢,天軍進則大勝,而在於治安,而在於收其人心,人心不服,實在難以降服蓬萊,最終也不得不退出蓬萊。

祈天子、天后,遣宗王爲鎮,遣能臣、胥吏於此,發漢民填充蓬萊,一座城、一座鎮,處處爲漢民,於蓬萊建立州縣,授田開墾,這纔是可安萬年之計。”

打完仗對當地進行安撫,這的確是行軍大總管的職責,但薛仁貴的這封信很怪異,那就是他竟然敢在奏章中,直接提出讓宗王坐鎮,誰不知道,那本就是齊國的領土,還有什麼可讓宗王坐鎮的,尤其是他還提出讓能臣胥吏前往。

這不是一個行軍總管所應該提出的意見,而是宰相們經過合議之後,才得出的結論。

更怪異的在於,天子和天后竟然還真的把薛仁貴這封奏章,放到了政事堂來商量,但商量就商量,天后幾乎是一言不發,只聽着宰相們說話,天子李治則時不時望向武曌,這怪異的一幕,讓人實在是心中恆生疑竇,天后是不是又有什麼手段要施展。

幾場氣氛非常奇怪的會議下來,在會議上說話的宰相也越來越少,事情發展到現在這個階段,真的是有點不對勁了,武曌這纔開口道:“朕在想一件事,諸卿認爲蓬萊三島的局勢到底有多麼危急,是不是如同奏章中所講的這樣。

六大王國,絕對不容有失。

這是我大唐從先帝時就要執行的大政,無論什麼事情,都不能凌駕於六大王國的安危之上,朕在思索,如果真的如同遼國公等人所言的話,那我朝廷是否應該立刻遷徙二十萬戶漢民過去,而後徵發全國府兵,再往蓬萊投放三十萬大軍先過去,建立屯田呢?”

瘋了?

武曌的話剛剛落下,幾乎所有人都立刻懵逼的望向她,眼睛中都滿是不可思議的神情。

三十萬大軍,二十萬戶百姓,這是什麼人能想出來的事情?

從大唐建立開始,就從來都沒有派出過這麼多的軍隊,就連攻打冬突厥和遼東國的時候,也只不過是十幾萬大軍而已,三十萬大軍渡過大海去攻擊蓬萊,萬一出個什麼事,比如如同這次遇到什麼天災,那可真是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二十萬戶百姓,那就更是開玩笑了,二十萬戶百姓,那就是一百多萬人啊,沒房子、沒地、沒過冬的糧食、沒厚衣裳,就這麼把人遷徙過去,那不是遷徙,而是讓人找死,而且一百多萬人,從哪裡找那麼多船去把人送過去呢?

“陛下,萬萬不可。”

“還請天后陛下三思啊!”

在這種時候,誰還顧得上揣測武曌的心理,先把這件事攔下來,武曌當然不可能這麼幹,她又不是傻子,見到諸位宰相都攔着這件事,她便向洛君薇給了一個眼神。

洛君薇心領神會,在衆人沒注意下,將殿外的人帶了進來,來者依舊是來自軍中的使者,一走進殿中沒等衆人反應過來,就直接跪在地上,高聲道:“蓬萊軍情,八百里加急,上呈陛下、天后陛下。”

一聽到又是蓬萊軍情,諸位宰相頓時一滯,洛君薇已經走上前去,將軍情接過,而後上呈給武曌,武曌肅然接過後,緩緩展開和李治一起看起來,李治臉色頓時一變再變,頓時衆人便知道,這是又有壞消息到了。

李治深吸一口氣道:“薛卿和遼國公再次上奏,請求朝廷儘快派遣有威望,有能力的宗王出鎮,將蓬萊現在的局勢,從戰爭改爲治安,說是軍中已經多有躁鬱之氣,士卒歸鄉之心極重。”

一聽到軍心出現了問題,頓時讓宰相們都大吸一口涼氣,大唐這些年已經不僅僅是府兵制度,已經開始實行地方府兵制度。

這個變化自然是從六都制度開始的,府兵制度之前就說過,就是折衝府派人到長安輪值,因爲那個時候的長安是帝都,現在大唐實行六都制度,實際上就是多中心化。

中都長安和神都洛陽,自然依舊是當之無愧的真正的帝都,但另外東西南北四都,也不是不存在的,大唐就近劃分折衝府,到這四都去輪值。

這實際上就是一種地方邊軍,老家人守自己的老家,再搭配一定的募兵,募兵自古以來就有,只不過因爲成本問題,一直都不算是主流而已。

但齊國軍隊一波覆滅,剩下的軍隊還要守禦方丈島,所以此番出征蓬萊的軍隊,都是從中原洛陽徵調過去的中原府兵,因爲帝都頂在洛陽,所以現在府兵的來源也發生了很大變化。

當初長安爲帝都的時候,大部分的折衝府都分佈在關中和河東,這兩個地方距離長安最近,所以承擔的重任更大。

但洛陽不一樣,長安太偏西,而洛陽則是真正的中原中央,折衝府可以平均分配,所以現在輪值的府兵,可謂是關中、河東、河北、河南、江南都有。

這些人前往蓬萊征戰,只不過半年就節節勝利,但沒想到一去就是兩年的時間,而且看情況,竟然陷入了治安戰的泥沼中,短時間之內回不來,這下可就不願意了。

府兵有兩怕,一怕打敗仗,一場敗仗就要破產,二怕長時間不回家,誰知道出來的時候,家裡有沒有出事。

他們都是天子的府兵,而不是齊國的軍隊,又不能在齊國得到土地,所以留在蓬萊島上沒有利益,再加上打治安戰又沒有戰功可撈,更不必說這蓬萊土民窮的連褲子都沒有,搶都不知道搶什麼,自然就想要返回中原,去和天子討賞賜了。

大唐的榮耀很重要,但當兵也是要吃飯的嘛,現在都已經幫天子把造反的土民打趴下了,該是天子兌現承諾的時候了。

“這突然之間,從哪裡找宗王出鎮?”

大唐的軍隊,可是雙刃劍,誰敢忽視軍心的作用,尤其是府兵,誰敢忽視府兵的心聲,宿衛天子,一旦激起兵變,那日後可真就是用仇人保護自己了。

所以一旦涉及到府兵之事,那都要慎之又慎。

諸位宰相都愁眉苦臉,一位合適出鎮的宗王,是非常不容易找到的,首先就要能力強,畢竟出鎮可不是去過家家,一旦大唐府兵撤退,宗王就要憑藉自己的能力,在蓬萊站穩腳跟,而且還要能向外開拓。

本來齊王一脈已經在這件事上走的比較順利,但突如其來的天災讓一切都毀於一旦,現在前往接手的宗王,就要有更強的手腕。

最關鍵的是,這還不能從旁支裡面選擇,當初先帝分封的六大王國,都是他的親生兒子,而且是能力最強的三個兒子。

誰都知道,蓬萊可是好地方,雖然天災頻繁,但有許多土地都是熟地,而且還人口衆多,長相和中原基本上一致,文化上也受到中原影響,是六大王國裡面最舒服的地方。

這地方不可能封給旁支的。

現在……

難道要讓天子的皇子出鎮嗎?

當這種想法升起的時候,幾乎所有人都悚然一驚,當今天子可不像是高祖和太宗皇帝,生了那麼多的兒子,高祖和太宗都有二十多個兒子,但當今天子就只有八個,前太子李忠和蕭淑妃的兒子已經出鎮了,一個是楚王,一個是宋王,當然,只是空有虛名,沒什麼實力,是真正的去開荒。

有一個兒子已經去世了,剩下的一個也沒什麼能力,剩下的四子李旦還小,只有太子李賢和三子李哲,讓誰去,理論上是李哲,但李哲這個人,朝野都知道,用不行來說,或許都有些高看。

他還沒有那個比他小了很多歲的妹妹太平公主聰明,而且聽風就是雨,做事幼稚,喜歡享樂,李治的兒子裡面,只有李弘和李賢比較聰明,李哲還不如他的弟弟李旦,李旦雖然也不太有能力,但這個人性格仁善,起碼應該不會亂搞。

排除了所有不可能的答案之後,那剩下的答案就是唯一一個了,那就是把太子李賢弄過去。

“陛下,諸皇子中,只有太子合適,但太子乃是國本,不可輕動,就算是蓬萊二十年之功一朝覆滅,也不能讓太子出鎮蓬萊啊。”

此言一出,殿中頓時沉寂,沒人敢在這個時候搭話。

曾經有一位賢人說過,人總是喜歡折中的,說開窗戶不願意,只要說拆房屋,那就願意開窗戶了。

武曌如果直接說讓太子出鎮的話,那自然是行不通的,反對的意見會充斥宮廷,而且即便是武曌,也找不到理由去讓太子出鎮。

如果用一場謀反之類的案件來針對太子的話,那又有些太過於嚴重了,她們母女間,還不至於走到那個地步,洛君薇勸過她,“無論如何,陛下都是太子的母親,母子相殘,千百年後,說出去名聲總是不好聽的,太子現在無禮,辜負您的親情,如果陛下能夠寬恕他的話,史書上自然會多稱讚陛下。

況且越是有傳言的情況下,陛下才更應該用實際行動來讓太子感受到,他就是您的親生兒子,難道陛下就沒有想過,有一天,太子在您的面前,幡然醒悟,進而道歉泣淚嗎?”

洛君薇一字字一句句的都說到了武曌心中,於是聽從了洛君薇的意見,誰掌握了君王的心,誰就握住了真正的權力,現在洛君薇就有幾分這樣的味道,她對武曌的影響力太大了,比天下九百萬戶百姓加起來還要大,比整個洛氏加起來還要大。

“太子雖重,但重不過天下,當此之時,蓬萊是否能化爲諸夏到了關鍵的時刻,府兵的軍心,也到了關鍵的時刻,既然只有太子合適,那就應當讓太子出鎮,陛下還處於春秋鼎盛之時,等到太子從蓬萊脫身之後,再返回洛陽即可。”

洛君薇走到殿中,向着羣臣說出了自己的意見,但殿中宰相都知道,這番話裡,就沒有幾句真話,單純的說年齡的話,那李治確實還不算是特別大,但李治的那身體,說不準哪天就直接崩了。

說句不好聽的,李治現在還能扛得住,能活這麼久,都是因爲武曌在處理政務,不用他費心,要不然他早就不行了。

至於太子出鎮之後還能回來,那就更是搞笑了,誰都知道李賢這一走,就別想着回洛陽了,一輩子都留在蓬萊上吧。

劉仁軌還想說些什麼,但武曌和李治對視了一眼後,李治微微嘆口氣,“就依照吏部尚書所言吧,朕決定讓太子出鎮蓬萊,建立蓬萊道大行臺,擔任蓬萊道大行臺尚書令,蓬萊道行軍大總管,管轄蓬萊三島上的諸王公之國以及州縣,負責諸軍國事。”

一聽到李治開口,有幾位宰相頓時面上顯出絕望之色,天子李治就是太子最堅強的後盾,在大唐,如果想要駁回天后的意思,那就一定要天子開口才有勝算,但只要天子和天后站在一起,那就一切都不可挽回。

許多人都將目光投向坐在上首的武曌,難道這件事早就在天后的預料之中嗎?

他們不得不這麼想。

天后和太子間的矛盾,是擺在明面上的,而現在,天后幾乎是兵不血刃的,就將太子清理出了洛陽,直接趕到了隔海而望的蓬萊,幾乎終生都難以返回了。

真是可怕啊。

第178章 全部帶走,留下空城第795章 昭昭洛水!第253章 攻楚第241章 劉呂之爭初顯,洛亦和稀泥第517章 我輸給了洛氏啊!第101章 大戰第一劍,先斬狗隊友第880章 朕是素王之子!(又是10000字,求月第388章 劉徹:大漢慈父第829章 世上輝煌終落幕第412章 御馬三寶第930章 素王天啓者,頌素王功德之大道!第227章 妹妹送來了無雙統帥第284章 擴大相權第903章 安西(1600月票目標達成加更)第649章 劉郎才氣第479章 三年之期已到,人心浮動!第556章 分歧!爭吵!第391章 一言退萬敵第932章 神器:定海神針第184章 洛人爲何而戰第37章 淮夷亂第351章 文華昌盛第249章 帶着劉邦老婆孩子逃命第886章 李靖 李績進京!第281章 規矩制度第691章 公子楚!第200章 製造讖言第329章 凋零第916章 洛玄夜薨第372章 求新求變第591章 賈文和夜奔洛子明第728章 兄弟再相見!第676章 第一次大戰的轉折點!第168章 秦王的承諾,難道能夠相信嗎?第704章 起風了(7000字)第970章 洛千慎第772章 君子之國也!第520章 嘴上說不要第436章 劉旦的功績第198章 蒼生血,衆生淚第889章 頡利可汗很有跳舞天賦,冬突厥,亡第511章 劉賀的反擊和把握第772章 君子之國也!第44章 割土(爲盟主第二次睜眼看世界加更)第101章 大戰第一劍,先斬狗隊友第199章 項羽第2章 宗法制與分封制第461章 繁星千萬,鑑照吾心!第268章 昭公,救命啊!第852章 洛蘇爲家族定調!第308章 負帝於背,總攝國政(上)第520章 嘴上說不要第369章 天崩矣!第213章 風雨欲來,風雨已來第45章 天下爲棋盤,諸侯爲棋子第615章 諸將齊出第369章 天崩矣!第525章 子嗣大計,長安盛典第776章 一千三百年,俱往矣!第337章 結算第204章 始皇東巡第680章 你的未來在哪裡?第978章 諸事落畢第319章 在這個世界線中改變的賈誼第704章 起風了(7000字)第868章 天選之人!第58章 重耳即位,鐵幕落下(上)第484章 漸行漸遠第719章 爲大漢而戰,而死第202章 自古未有生人而神第911章 皇后崩第771章 大河風雪堅冰上!第854章 李家諸子女!第761章 幻想番外:輪迴者絕望之界2第542章 勿忘先帝之志!(還2)第278章 洛新回到了他的長安第753章 魏王賞無可賞,封無可封!第894章 制史!爲歷史破除迷霧!(4月初求月第347章 回京第156章 試探第595章 公孫瓚白馬展英姿,劉玄德救命約兄第46章 回齊第196章 文化正統之爭第274章 風雷雨雪,聽吾號令第217章 給劉邦灌雞湯第698章 昭城中第490章 靖難功臣的時代過去了第674章 一年!二牧之爭!第962章 秦國第254章 我劉邦要爭一爭天下共主的位置第891章 洛蘇宏圖,國際三可汗制度!第356章 洛陵的憂慮第350章 阿景,你要老婆不要第387章 大戰第267章 天下要真正的一統第827章 人心亂果有甜意4第388章 劉徹:大漢慈父第924章 進宮第573章 太平道!第287章 嶺南行
第178章 全部帶走,留下空城第795章 昭昭洛水!第253章 攻楚第241章 劉呂之爭初顯,洛亦和稀泥第517章 我輸給了洛氏啊!第101章 大戰第一劍,先斬狗隊友第880章 朕是素王之子!(又是10000字,求月第388章 劉徹:大漢慈父第829章 世上輝煌終落幕第412章 御馬三寶第930章 素王天啓者,頌素王功德之大道!第227章 妹妹送來了無雙統帥第284章 擴大相權第903章 安西(1600月票目標達成加更)第649章 劉郎才氣第479章 三年之期已到,人心浮動!第556章 分歧!爭吵!第391章 一言退萬敵第932章 神器:定海神針第184章 洛人爲何而戰第37章 淮夷亂第351章 文華昌盛第249章 帶着劉邦老婆孩子逃命第886章 李靖 李績進京!第281章 規矩制度第691章 公子楚!第200章 製造讖言第329章 凋零第916章 洛玄夜薨第372章 求新求變第591章 賈文和夜奔洛子明第728章 兄弟再相見!第676章 第一次大戰的轉折點!第168章 秦王的承諾,難道能夠相信嗎?第704章 起風了(7000字)第970章 洛千慎第772章 君子之國也!第520章 嘴上說不要第436章 劉旦的功績第198章 蒼生血,衆生淚第889章 頡利可汗很有跳舞天賦,冬突厥,亡第511章 劉賀的反擊和把握第772章 君子之國也!第44章 割土(爲盟主第二次睜眼看世界加更)第101章 大戰第一劍,先斬狗隊友第199章 項羽第2章 宗法制與分封制第461章 繁星千萬,鑑照吾心!第268章 昭公,救命啊!第852章 洛蘇爲家族定調!第308章 負帝於背,總攝國政(上)第520章 嘴上說不要第369章 天崩矣!第213章 風雨欲來,風雨已來第45章 天下爲棋盤,諸侯爲棋子第615章 諸將齊出第369章 天崩矣!第525章 子嗣大計,長安盛典第776章 一千三百年,俱往矣!第337章 結算第204章 始皇東巡第680章 你的未來在哪裡?第978章 諸事落畢第319章 在這個世界線中改變的賈誼第704章 起風了(7000字)第868章 天選之人!第58章 重耳即位,鐵幕落下(上)第484章 漸行漸遠第719章 爲大漢而戰,而死第202章 自古未有生人而神第911章 皇后崩第771章 大河風雪堅冰上!第854章 李家諸子女!第761章 幻想番外:輪迴者絕望之界2第542章 勿忘先帝之志!(還2)第278章 洛新回到了他的長安第753章 魏王賞無可賞,封無可封!第894章 制史!爲歷史破除迷霧!(4月初求月第347章 回京第156章 試探第595章 公孫瓚白馬展英姿,劉玄德救命約兄第46章 回齊第196章 文化正統之爭第274章 風雷雨雪,聽吾號令第217章 給劉邦灌雞湯第698章 昭城中第490章 靖難功臣的時代過去了第674章 一年!二牧之爭!第962章 秦國第254章 我劉邦要爭一爭天下共主的位置第891章 洛蘇宏圖,國際三可汗制度!第356章 洛陵的憂慮第350章 阿景,你要老婆不要第387章 大戰第267章 天下要真正的一統第827章 人心亂果有甜意4第388章 劉徹:大漢慈父第924章 進宮第573章 太平道!第287章 嶺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