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收拾

李世民看着慷慨激昂的秦風,頗爲感慨。這人身份地位越高,心態越容易變,越容易受到各方面的影響,就算是他也不例外。遙想當年,年輕氣盛,只覺得投身疆場,開疆擴土是自己的歸宿。十六歲那年,辭別雙親,投入雲定興之麾下,開始軍旅生涯。這妙計解楊廣雁門關之圍後,但見天下亂起,又產生了新的想法:楊廣無道,亂象四起,大隋亡國,不可避免。這皇帝人人做的,他老爹寬厚仁武,比之楊廣天下諸侯更爲出色,憑什麼做不得皇帝之位?

當時的那隻想將老爹捧上皇帝寶座,從未想過其他。但是隨着大唐立國,他南征北戰,多次在關鍵時候力挽狂瀾,軍功威望甚至蓋過大哥李建成,於是心態又變。

可秦風展現出來的不一樣,讓他眼睛一亮,就算不斷的立功,不斷的升官,秦風至始至終都是秦風,這人始終都保持着本心,當真難能可貴。

只是,有功不賞可不是李世民做人的準則,況且,他還欠着秦風很多呢!現在總算有機會把以前欠着的一起到位了。

秦風的來信,讓李世民深受感動。

爲了國家的利益,秦風竟然打算把新軍的功績藏在世人的眼皮下,這得需要何等胸懷、何等心胸啊!

而秦風作主將繳獲販賣,以作撫卹金一舉,李世民不但沒責怪,反而,覺得他這般作爲是對的。如果朝廷沒封賞,士兵又得不到任何一點的利益,以後,誰還願意爲他李世民賣命?

可以說,當一個人看另外一個人十分順眼的時候,覺得他的每一點都是對的。

李世民是聖君,可他終究還是人,是人,就難免有一些人類的感情。

避免突厥再次同心南下而,藏功績;

平士兵怨氣,而甘冒指責,販賣繳獲。

兩事合一,都是爲他李世民着想呢!

對於今天發生的事情,他是深思熟慮:第一:據稱頡利與突利、夷男已經打得不可開交,死傷慘重,已至不死不休的地步,和談的可能性小得可以忽略不計;草原人敢愛敢恨,仇人就是仇人,根本沒有和解的念頭,可不像漢人那樣能做到今天還是生死大敵,明天卻是歡笑一堂的朋友;第二:不能冷了有功將士之心,不然,以後誰會爲他賣命;第三:因爲新軍過處,方圓數裡是寸草不生,根本沒有留下罪證,哪怕突利、夷男追究起來,他也可以不認賬。

……

此刻,

李世民滿面春風的宣佈了對秦風的封賞:“愛卿精忠報國,剛毅果敢,身先百戰之鋒,氣蓋萬夫之敵,年輕至斯,能立上奇功,古往今來唯有漢之霍去病可比之。以弱冠之齡創立虎賁之師,且創不世奇功,賜新軍以‘虎賁軍’之名。朕於此,特授愛卿忠武將軍兼職虎賁將軍,加封定遠縣子,領軍虎賁,駐守宿衛宮禁,從事。”

對於這一封賞,羣臣都有些傻眼了。

還以爲會給秦風什麼像樣的大官,不過就是區區忠武將軍,定遠縣子嘛,一個個也不在意。

畢竟忠武將軍是武散官,雖掛着正四品上的頭銜,但只領俸祿而沒有實權,階衛雖高於中郎將,但實權還不如中郎將這名頭有用。至於萬年縣子,也不是很高的爵位,只是該縣就在京師附近,屬於黃金地段,能看出李世民對秦風的寵愛,也不是什麼大事!

唯有虎賁將軍讓人側目。只是唐朝實行府衛制,由十二衛遙領天下兵馬。

虎賁軍既不是十二衛,又不是府衛。倒是有些類似於直接受命於李世民的玄甲軍。

長孫無忌走了出來:“皇上,虎賁軍隸屬何衛?虎賁將軍是何官階?”

“哎呀!”李世民一拍大腿,低呼了一聲,道:“是朕糊塗了,竟爾忘了此事。虎賁軍單獨成軍,不屬十衛二,將直接受命於朕。虎賁將軍的官階是從三品。”

長孫無忌傻眼了,自唐成立以來,單獨成軍的也是玄甲軍、元從禁軍各轄四千兵馬,而虎賁軍是建國以來第三支特殊的軍隊,而且,兵馬高達五千李世民將“虎賁軍”交給秦風,讓他駐守皇宮,擺明了下定決心要培養秦風爲大唐新一輩的戰將了。

秦風官職不高,官職雖低,但麾下兵卒卻擁有令人眼紅五千,實權之大讓人不得不羨慕妒忌恨啊!

“這恐怕……”長孫無忌想找藉口反駁。

但李世民卻揮了揮手道:“論才,論能,論功績!秦愛卿皆有資格,朕意已決,無需再言了!”

長孫無忌見李世民臉上以現怒色,趕忙閉口不言。他狡猾似狐,心知在這裡觸怒李世民並沒有任何好處!

秦風麾下的羅通、李業詡、程處默、尉遲寶慶也各自得到了應有的獎勵。

不得不說李世民在賞罰上卻有一套,所有出征將士都心服口服,至於出征兵卒獲發三倍軍餉,也是皆大歡喜。

一些有所異議的大臣迎着程咬金、尉遲恭一雙雙充滿威脅的虎眼,愣是放不出一個響屁來。

涉及到他們兒子與好友的兒子的前程,也難怪程咬金、尉遲恭如此了。

這兩位老大的道理就是拳頭,朝中大臣,有種得罪他們的可沒幾個。

不過,在貞觀王朝,還真有些不怕死的大臣存在着。

“臣李綱有本奏。虎賁將軍此役功高至偉,只可惜亂造殺戮,有傷天理。若能研習古意,以仁爲本,行王者之兵,善莫大焉”

就在李世民正欲宣佈當晚舉行國宴,在兩儀殿犒賞這些凱旋歸來的將軍之際,堂下卻傳來一陣之乎者也。

李世民聽這聲音,登時大感頭疼。

李承乾也是面色一僵,露出無奈的表情。

秦風尋聲望去,說話之人卻是一個六旬老者,滿頭白髮但卻鶴髮童顏顯得很是精神抖擻。

“誰啊你……我殺了你父母還是你親人了?”秦風心頭大火,忍不住問了一句。

秦風這話一出,朝堂上就有人忍不住笑出聲來。

李世民心中大塊,李承乾也忍不住背地裡向秦風豎起了大拇指。

老者一張臉瞬間成了豬肝色,一下子說不出話來。

老者叫李綱,是隋唐名臣,曾當過隋朝太子楊勇的師傅,李淵建唐稱帝后,拜李綱爲禮部尚書,兼太子詹事。後李綱多次進言都因與太子李建成心意相悖而不被接受,李綱感到鬱郁不得志,於是提出辭職。李淵解除了他的尚書職務,仍擔任太子少保。當兩任太子之師,是李綱生平得意之作。

李綱在朝堂裡是出了名的迂腐古板,李世民有次讓蚊子咬了,忍不住在朝堂上抓癢癢,結果李綱直接在朝堂上訓斥了半個時辰,弄得李綱想死的心都有了。連抓個癢姿勢不正,李綱能夠說個半個時辰,其他過錯更是不言自明。

李承乾的情況比李世民好不了多少,李綱現在的一個任務是給李承乾講課,傳授李承乾文化知識。李綱迂腐古板,偏生名氣極大,李世民、李承乾這兩位大唐王朝的一號、二號人物,任是奈何不得他。

一聽他的聲音,都會覺得頭大。

李世民板着臉道:“這是李綱李大人。”然而眼中的笑意卻怎麼都掩飾不了。

“原來你就是李綱啊!”秦風恍然大悟。

李綱捊着鬍鬚,一副絕世高人的模樣,似乎在等待着秦風的膜拜,只是而你下一句話,差點讓他給氣死。

秦風冷眼一翻,哼道:“我當是誰,原來您就是教誰誰倒黴的殺手——李綱李大人。”

這個殺手太有名了,秦風想不知道都難。李綱一生教導過兩朝三位太子,結果三位太子兩位被廢、一位被殺,李綱稱得上是“太子殺手”。

“哈哈!”

“嘿嘿!”

全朝轟堂大笑,便是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等人也是莞爾一笑。

頓時,太極殿成了歡樂的海洋!

殺手!

李綱確實是當得起這個稱呼,他的所有榮耀與驕傲在這兩字面前變得黯淡無光。

“師徒領進門,修行看個人。老夫盡心盡力,他人不聽,如何怨得老夫?”李綱臉面通紅,差點背過氣去,整個人氣得吹鬍子瞪眼、渾身發抖。可以想象你最得意的事情,被別人有理有據的說是最大的失敗,那種打擊,不是一般的大。

秦風順着他的話頭,一本正經道:“我知道那不是你的錯。但,這是事實,老天誰也否定不了。”說着說着,秦風禁不住看了李承乾一眼,心下誹謗:你還沒有正式當李承乾的老師呢,如果當上李承乾的老師,也會害得李承乾揹負廢太子的命運。

秦風那飽滿詭異笑容的一瞥,卻讓李承乾這位三代太子哥心在顫抖!

幹!

老傢伙是個災星,得想辦法遠離!

這是李承乾心頭之語

“……”至於太子殺手李綱李大人是徹底沒了脾氣。

李世民見李綱氣得半死,心頭大樂,大有出口惡氣的感覺,此時也不勸什麼,反而帶着添油加醋的說道:“李大人乃當世大儒、地位崇高。深受天下文士敬仰。李大人有話要說,虎賁將軍不妨聽聽教導,定會受益匪淺。大有益處。”

秦風故作不滿道:“皇上,你想罷了小臣的官真說嘛!何必如此拐彎抹角。”

“朕何時要罷你官職了?”李世民故作不解。

“嗯哼!”秦風往李綱方向努努嘴,其意不言而明。

頓時,衆所皆笑。

不過卻沒人責怪秦風過分,畢竟,人家的功勳是用命換來的,剛剛享受到玩命後的喜悅,你就跑出來說三道四,人家不發毛才真是奇怪了。

李綱也非凡人,對於秦風的小動作視而不見,一臉正容道:“教導不敢當,只是有些淺見罷了。《易》之爲書也,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大將軍對待俘虜的做法手段實在是有損天道,有失人道,有傷地道。”

在李綱說話的時候,(ww.uuknshu.com)秦風一臉漠然的神情,一直留意着他的大臣們知道他根本就沒聽。

“說完了?”秦風從耳朵裡摳出兩團布條,道:“不好意思,剛剛有隻蒼蠅嗡嗡嗡的叫個不停,煞是討厭。”

“你……”李綱氣得直哆嗦。

秦風道:“你什麼你,我說的是可惡的蒼蠅好吧!”

“……”李綱差點氣暈。

大家轟堂大笑,程咬金、尉遲恭等向來看李綱不順眼的人笑得格外暢快。

就差點爲秦風豎指點讚了,他們可沒少被這傢伙修理過。

在看戲的目光中,秦風蹙眉道:“李大人,我知道你書讀得多文化高,是孔子、孟子一樣的聖人,可我秦風就是不通經典的武夫,跟孔穎達先生也就學上幾天而已,聽不懂什麼亂七八糟的之乎者也。就算要說教,麻煩您,說點我能聽得懂的人話,成不?”

“噗……”李世民一口茶水噴了出來。

衆人亦是一副好笑的模樣,都誤認爲剛剛秦風根本沒聽。

書法上自成一家,世人冠以少年宗師之名;詩詞一道嘴出千古名佳作;文章一面又有《愛蓮說》等,這樣的人要是“不通經典的武夫”,那麼,他們這些人成了什麼?成了連字都不認識的小兒了?

秦風心頭髮笑,好這容易說回真話,竟然無人相信。

唉!當老實人難,還是繼續咱的剽竊大計吧。

他自戀的想着。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第267章:藏頭詩第449章:大功告成第241章:伏虎第352章:陪李淵聊家常第062章:那一戰的風情第323章:夷男謀算第408章:新命令第324章:狼來了第372章:馬周擔綱第190章:騎兵至寶第180章:破第116章:敲詐第154章:秦瓊教子第167章:天羽令第183章:一網打盡第460章:頡利臣服第068章:女人心,海底針第162章:神棍第432章:流雲第093章:暴風雨來臨前的寧靜第243章:割了吧,無柱王第250章:拿什麼拯救邊軍第011章:朕信了第009章:生於憂患,死於安逸第428章:雪上加霜第016章:修羅七絕菇第一百一十章:怒火第058章:秦家謀劃第072章:殺機重重第444章:各有謀算第120章:箭道第353章:李淵的坦蕩第239章:虎嘯皇宮第033章:李世民的愛護第137章:鬼話第317章: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第265章:朝氣蓬勃第509章:侯君集是雙刃劍第288章:李世民的真意第567章:猜測第046章:婦女之友第305章:所向披靡第220章:陽謀第498章:水軍都督第291章:白狼傳說第237章:險而勝之第304章:綿羊制敵第289章:呼吸都是秦風的錯第567章:猜測第395章:毒計第026章:孔穎達的固執第426章:名將之死第038章:同仇敵愾第370章:給榨乾了第116章:敲詐第156章:緊急集合第564章:戰前第258章:異域醜女第504章:安排後路第285章:各方反應第230章:左右爲難第481章:我可以第282章:虎賁大將軍第221章:鼎定新婚第007章:戲耍孔穎達第147章:發財了第520章:浮出水面第297章:斥候迴歸第124章:民族智慧第296章:李承乾的努力第252章:我有辦法,不告訴你第466章:聚合無常第290章:毒蛇第一百零九章:收拾第186章:替李世民背黑鍋第137章:鬼話第一百零七章:開導第366章:用心險惡第099章:輝煌戰役第581章:“軍神”之死第523章:逝者如斯夫!第410章:網開一面第363章:朱昌第012章:略同第322章:自作自受第524章:晉州異女第156章:緊急集合第405章:塵埃落定第119章:學箭第512章:暴風雨前第279章:形勢喜人第177章:沉不住氣第205章:再論科舉第302章:牛氣沖天第199章:馬是用來騎的第242章:井底之蛙第190章:騎兵至寶第547章:厲害的女人第529章:雄信之死第391章:行軍
第267章:藏頭詩第449章:大功告成第241章:伏虎第352章:陪李淵聊家常第062章:那一戰的風情第323章:夷男謀算第408章:新命令第324章:狼來了第372章:馬周擔綱第190章:騎兵至寶第180章:破第116章:敲詐第154章:秦瓊教子第167章:天羽令第183章:一網打盡第460章:頡利臣服第068章:女人心,海底針第162章:神棍第432章:流雲第093章:暴風雨來臨前的寧靜第243章:割了吧,無柱王第250章:拿什麼拯救邊軍第011章:朕信了第009章:生於憂患,死於安逸第428章:雪上加霜第016章:修羅七絕菇第一百一十章:怒火第058章:秦家謀劃第072章:殺機重重第444章:各有謀算第120章:箭道第353章:李淵的坦蕩第239章:虎嘯皇宮第033章:李世民的愛護第137章:鬼話第317章: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第265章:朝氣蓬勃第509章:侯君集是雙刃劍第288章:李世民的真意第567章:猜測第046章:婦女之友第305章:所向披靡第220章:陽謀第498章:水軍都督第291章:白狼傳說第237章:險而勝之第304章:綿羊制敵第289章:呼吸都是秦風的錯第567章:猜測第395章:毒計第026章:孔穎達的固執第426章:名將之死第038章:同仇敵愾第370章:給榨乾了第116章:敲詐第156章:緊急集合第564章:戰前第258章:異域醜女第504章:安排後路第285章:各方反應第230章:左右爲難第481章:我可以第282章:虎賁大將軍第221章:鼎定新婚第007章:戲耍孔穎達第147章:發財了第520章:浮出水面第297章:斥候迴歸第124章:民族智慧第296章:李承乾的努力第252章:我有辦法,不告訴你第466章:聚合無常第290章:毒蛇第一百零九章:收拾第186章:替李世民背黑鍋第137章:鬼話第一百零七章:開導第366章:用心險惡第099章:輝煌戰役第581章:“軍神”之死第523章:逝者如斯夫!第410章:網開一面第363章:朱昌第012章:略同第322章:自作自受第524章:晉州異女第156章:緊急集合第405章:塵埃落定第119章:學箭第512章:暴風雨前第279章:形勢喜人第177章:沉不住氣第205章:再論科舉第302章:牛氣沖天第199章:馬是用來騎的第242章:井底之蛙第190章:騎兵至寶第547章:厲害的女人第529章:雄信之死第391章: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