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李淵的坦蕩

“對突厥你是怎麼”聊着聊着,難免會聊到了天下格局,儘管已經被退休,可不見得李淵就不關心時政,只因他在位的時候,突厥給予他的屈辱太多了,故而,對突厥是念念不忘。』..

“大唐威懾天下墊腳石。”

李淵道:“這話不假,可是與突厥一戰,大唐只能勝不能敗,而且還是大勝,不滅國,便是失敗。唯有如此,才能震懾宵小,保持絲綢之路的暢通。大唐立國之初,我們還沒有資格與突厥一爭高小,所以,我只能忍。現在,我們是有一戰之力了,可形勢依然嚴峻,因爲我們不能失敗,一旦失敗了將萬劫不復,要怪只怪楊廣把大好江山敗得太徹底了,人口是大唐致命的短板,沒有人口,就不會產生經濟效益,就不會形成強大的軍隊。當初,我唐軍是內戰的一把好手,殺得各路諸侯潰不成軍,可爲何遇到了突厥就一厥不振了呢?很簡單,我們軍隊是一羣放下鋤頭的老百姓,藉助猛將的威勢,與同樣的軍隊打仗自然順風順水,可是面對突厥這種強兵,是一點辦法都沒有。所以,只能忍。只能當孫子。強漢是怎麼來的?是經過三四代人當孫子的代價換來的。漢武帝是厲害,可如果沒有漢高祖漢文帝漢景帝的積累,他打得過強大的匈奴嗎?”

“父皇……”

李淵的話,讓李世民神色動容,低頭道:“兒臣……。”

“父皇知道!”李淵神色複雜,輕嘆道:“知子莫若父……哈,這話在我說來確實有些慚愧……我一直以慈父自詡,到了最後才現不過是個糊塗父親。這些年我深居太極宮,自我反省終於意識到,造成當日那局面,我是罪魁禍啊。我太原起兵,不數年間一統河山大唐定鼎。常人都認爲我以拯救天下蒼生於沸鼎,純出公心,所以天命在身,得上天庇佑,獲得天下。可是誰知道爲了這個天下我所失去的?太原舉事,導致河東老家受到牽連,除建成元吉外,所有兒孫子女家僕妾俾都遭殺害。我自幼喪父喪兄,年不過九歲便繼任國公,未能體會到親情的感覺。這午夜夢迴,自是傷懷萬分。我常年奔波在外,以致兒孫有爹如同沒爹,甚至累得他們慘死,心中難安,也倍加珍惜你們。以至於犯了彌天大過……我當皇帝時,因爲欠你們實在太多太多,所以對你們確實縱容過度。元吉所作所爲若依法理處置,百死難辭其咎,我心如明鏡,卻依然包庇縱容,耐心呵護。縱觀古今,找不到一個皇帝如我那般,因愛子情深,君臣禮法,枉顧了國家的律法”

李世民低頭不言,心下卻是萬分贊同李淵的這番話。

李淵對他們幾個兒子的寵愛放縱,誠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試問有那個皇帝縱容自己兒子自己擁兵開府分權割地,甚至影響到聖旨的權威,也不聞不問。

李淵續道:“這俗話都有說,天無二日民無二主。可我對你們的放縱卻導致太子令與二王教命至,官員竟如聖旨一般承辦,若有衝突唯以到達先後爲準,無大小之別。你與大郎四郎雖無皇帝之名,卻掌着等同皇帝的權勢。你自小便逞強好勝。有此權勢,如何能夠不動他心。是我自以爲是,單方面的以爲你們兄弟齊心……實在未曾想到,因爲我的縱容懶惰,鑄造了人倫慘劇。”

“兒臣……”李世民喉嚨啞。在他的父親面前無法否認,這個皇帝之位,來的確實不正當。

李淵示意他不要說下去,“這立長不立幼雖說是古來的祖訓,但古往今來又有幾個皇帝嚴苛遵守?我並非迂腐之人。也想大唐千秋萬世,長盛不衰。你爲大唐打下半壁江山,你的功勞,朕如何不知。也不是沒有人跟朕提議,說秦王功高蓋世,理應立爲太子。針對這方面,我並非沒有考慮過,而是經過多番慎重的思考。選擇你大哥。絕不是是因爲古訓也不是因爲父皇偏心,而是我覺得大郎更加適合。至少在當時大郎確實你比適合的多……”

李世民心中不服。

李淵依舊笑着搖了搖頭,深深的一眼:“我這一生最值得驕傲的是擁有大郎你還有平陽這三個子女。你們都是人中龍鳳。擁有着遠勝他人的幹略能力。有子女如你們,作爲一個父親,我怎能不驕傲。但你們性子各有不同,大郎性子溫和,處事面面俱到,有理有據。而你性子剛烈,雖智勇兼備。卻喜歡爭強好勝,滿懷雄心壯志。至於平陽。剛直不阿,情義雙全。也是巾幗不讓鬚眉的奇女子。世人得一麒麟子便足以自豪,父皇我有三位,早已知足。平陽身爲女兒家,自是不論。大唐第二世皇帝毫無疑問的就在你們兄弟之間。你們都有那個才智能力,但是我認爲天下初經大亂,需要的是治理,需要的是鞏固,而不是過量的野望。你大哥有文景之能,而你卻有漢武的野望。我經過深思熟慮,結合歷代的史實得出了一個結論,你大哥更適合當太子當皇帝,因爲這天下百姓需要休養生息,而不是連續不斷的戰爭。你的性子太過好強,我擔心你承受不了突厥給我大唐的屈辱,而選擇憤然一戰,就像當初的楊廣。”

李世民心中一稟,想不到自己這位父親竟然將他此透徹,忙道:“兒臣絕不會步入楊廣的後塵。”

“這個,我是不是應該回避一下。”一邊的秦風,只聽得心驚膽戰,汗流浹背,這種皇家秘密真是要他這外人的命。聽也不是,不聽也不是,如坐鍼氈。

“不必。”李淵李世民父子異口同聲的說着,而後又相顧一笑。

李淵對秦風道:“這是我思考多年的一點心得對你也一樣有用,放在國家是國之大事,放在小家亦是治家之道。悲劇生一次,就足夠永世難忘,我不希望後人再次上演當天的悲劇。這種事情,人家不說,不表示不知道,不說是因爲害怕而已,既然生了就不怕人說,不怕人念,人家唸了才讓我們記得更加深刻,才能引以爲戒,終身難忘。”

秦風心裡明白李淵這是將他視爲自己一家人了,所以不怕出醜丟面子,便也不在乎什麼。當然,他也知道李世民的爲人,自然不會因此而責怪自己什麼的。

“小子,都說你聰明,那麼你就憑良心說說,這楊廣是好人還是壞人。”李淵把矛頭指向了秦風。

秦風知道李淵李世民不需要聽假話,稍作思忖,便道:“弊在當代,功在千秋。”

楊廣是一位試圖延續輝煌維護國威的皇帝,並且一直以理想主義治理國家,但他的自負心理與官宦背景,嚴重左右了他的治國理念與方法,最終導致統治的失敗,國家的滅亡。雖然我們不能否認隋煬帝的美好初衷,但濫用民力鋪張浪費迷信武力炫耀國威的做法必須予以批判。歷史上留下的關於隋煬帝的材料非常少,其中還增添了許多虛假成分,使得隋煬帝千百年來一直是昏君的同義詞。但是不能簡單地得出隋煬帝是昏君暴君的結論。與此相反,隋煬帝開鑿了舉世聞名澤被後世的京杭大運河,他執政時期的一系列改革,爲唐朝盛世的到來做了必要的準備。隋煬帝是一個永遠說不完的人物。各種歷史版本都在說楊廣惡劣到了極點,不但殺父,淫庶***親妹,而且還有着佳麗三千,可事實上,楊廣根本不是好色之徒,他的女人就那麼幾個,這一點,單從他的子嗣就可以二,他堂堂一代帝王,就只有楊昭楊暕楊杲,以及一個早夭的楊銘,而且,都是蕭皇后生的。至於女兒,也就南陽公主與嫁給李世民的楊妃而已。僅是這一點,說他荒淫成性就說不過去。

“‘弊在當代,功在千秋’?這話說得很好。只說過而不論功,對他有失公允。”

李淵點了點頭道:“現在世人謾罵楊廣,將楊廣貶的一文不值。主要還是亂世時,諸侯爲了鞏固自己的名望,讓百姓擁護而惡意散佈的一些根本不屬於他的謠言罷了,當然,這其中也少不了咱們的功勞。”李淵說得很坦然。

“我相信,如果我失敗,或者大唐失敗了。我們也與楊廣一樣,揹負着本不屬於我們的惡名。”

“二郎,你認爲楊廣又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李世民認真的聽着,對於李淵的這番話是極爲贊同,聽李淵問到自己,不假思索道:“風兒年少,你不知楊廣,情有可願。其實我們這些有機會了解他的人都知道,楊廣並非一無是處。他能力不差,只是沒有下的本質。前朝經過大亂之後,民心思定。文帝楊堅極擅斂財,國庫雖然充裕,卻是典型的國富民弱。面對如此局面,作爲一國之君,要做的是讓百姓也跟着富裕起來。可偏偏楊廣野心太大,雄心太廣,直接給自己的年號定爲‘大業’,意圖成就一番大業。可惜好高騖遠,不但沒有好好的治理國家,讓百姓富裕起來。反而連續不斷的壓榨民力,直接導致了大隋王朝的滅亡。”

平心而論楊廣確實有着凡尋常的智力和膽略,以他乾的每一件事拿出來說,都是無可挑剔的德政。

他爲了更好地控制華北,營造了東都洛陽;爲了使江南和中國的聯繫更加緊密,開鑿了南北大運河,數次巡遊江都;在國家基礎設施建設上,他掘長塹,修馳道,築長城;在武略上,他出塞北巡突厥,向南打到林邑,向西經略西域,重開絲綢之路,擊破吐谷渾,把青海省重新納入了中國版圖。在對外交流上也是顯著,他派遣使節遠赴波斯,還渡海通使了南洋,聯繫扶桑。

這成就細說起來,秦皇漢武也不過如此。

但是有一個細節必需瞭解:秦擁有百年基業,自從商鞅變法之後,歷代秦王大多雄才大略,唯一遜色無能的也有呂不韋這樣的相國把持朝政,國力之強悍,遠勝六國。即便如此,秦始皇也花了足足十年時間一統天下。而漢武帝擁有文景遺留下來的積蓄,他從元光二年開始誘擊匈奴於馬邑一直到衛青出塞千里殺至趙信城,霍去病封狼居胥山至,一共打了十四年。

而楊廣呢?仁壽四年開始大展拳腳到把這麼些個千秋偉業都幹完,總共只用了八年的時間。(未完待續。)公告:本站推薦一款免費小說app,告別一切廣告。請關注微信公衆號進入下載安裝appxsyd(按住三秒複製)

第319章:不忘初心第558章:高寶藏第474章:娥皇女英共侍一夫第260章:馬氏後裔第470章:五人,奮戰到天明第289章:呼吸都是秦風的錯第538章:開發江南之議第500章:神棍第451章:威懾第206章:匹夫不可奪志第224章:洞房花燭第009章:生於憂患,死於安逸第461章:新的一頁第138章:逆天封賞第481章:我可以第209章:可憐的皇帝第216章:驚喜連連第437章:戰第259章:少林武功出天下第125章:決賽 一第101章:相知滿天下第090章:待從頭、收拾舊山河第163章:逼婚第454章:家賊難防第334章:天罡地煞第213章:不死不休第226章:武林舊事第499章:沙盤第302章:牛氣沖天第325章:有心算無心第448章:一線牽第219章:二虎竟食第039章:士爲知己者死第232章:初承重任第566章:入城第150章:從軍行第006章:天生麗質難自棄第390章:趙德言的安慰第332章:解毒第516章:帝王怒第266章:“獵人”計劃第519章:爲愛癡狂第152章:已所不欲,勿施於人第143章:碧水坊第070章:烏龍事件的後續問題第049章:地主家沒餘糧第153章:忘八無恥第236章:巔峰對決第338章:京觀第244章:老丈人贈鞭第085章:前途一片黯淡第263章:經濟特區第268章:放長線釣大魚第530:闖禁宮第411章:大勢已去第005章:神秘訪客第323章:夷男謀算第236章:巔峰對決第382章:背水一戰第176章:統一思想第359章:存心泄密第一百一十章:怒火第273章:九星連環第一百零八章:美德第416章:千金要方第199章:馬是用來騎的第559章:恩怨由來第275章:巧遇故人第一百零九章:收拾第379章:魚與熊掌可兼第555章:釋疑解惑第078章:困龍出局第565章:成竹在胸第415章:醫者仁心第481章:我可以第156章:緊急集合第578章:與虎謀皮第004章:將剽竊進行到底第220章:陽謀第238章:大唐萬歲第493章:紈絝子弟第420章:倚重第466章:聚合無常第320章:生死兩難第490章:臣無異義第225章:新婚燕爾第051章:真要說嗎?第087章:縱論成敗第008章:孔穎達的看重第432章:流雲第545章:離別在即第553章:深入腹地第240章:可悲的國度第198章:天雷神罰第420章:倚重第357章:誰爲先鋒第083章:臨別依依第586章:會晤第555章:釋疑解惑第282章:虎賁大將軍
第319章:不忘初心第558章:高寶藏第474章:娥皇女英共侍一夫第260章:馬氏後裔第470章:五人,奮戰到天明第289章:呼吸都是秦風的錯第538章:開發江南之議第500章:神棍第451章:威懾第206章:匹夫不可奪志第224章:洞房花燭第009章:生於憂患,死於安逸第461章:新的一頁第138章:逆天封賞第481章:我可以第209章:可憐的皇帝第216章:驚喜連連第437章:戰第259章:少林武功出天下第125章:決賽 一第101章:相知滿天下第090章:待從頭、收拾舊山河第163章:逼婚第454章:家賊難防第334章:天罡地煞第213章:不死不休第226章:武林舊事第499章:沙盤第302章:牛氣沖天第325章:有心算無心第448章:一線牽第219章:二虎竟食第039章:士爲知己者死第232章:初承重任第566章:入城第150章:從軍行第006章:天生麗質難自棄第390章:趙德言的安慰第332章:解毒第516章:帝王怒第266章:“獵人”計劃第519章:爲愛癡狂第152章:已所不欲,勿施於人第143章:碧水坊第070章:烏龍事件的後續問題第049章:地主家沒餘糧第153章:忘八無恥第236章:巔峰對決第338章:京觀第244章:老丈人贈鞭第085章:前途一片黯淡第263章:經濟特區第268章:放長線釣大魚第530:闖禁宮第411章:大勢已去第005章:神秘訪客第323章:夷男謀算第236章:巔峰對決第382章:背水一戰第176章:統一思想第359章:存心泄密第一百一十章:怒火第273章:九星連環第一百零八章:美德第416章:千金要方第199章:馬是用來騎的第559章:恩怨由來第275章:巧遇故人第一百零九章:收拾第379章:魚與熊掌可兼第555章:釋疑解惑第078章:困龍出局第565章:成竹在胸第415章:醫者仁心第481章:我可以第156章:緊急集合第578章:與虎謀皮第004章:將剽竊進行到底第220章:陽謀第238章:大唐萬歲第493章:紈絝子弟第420章:倚重第466章:聚合無常第320章:生死兩難第490章:臣無異義第225章:新婚燕爾第051章:真要說嗎?第087章:縱論成敗第008章:孔穎達的看重第432章:流雲第545章:離別在即第553章:深入腹地第240章:可悲的國度第198章:天雷神罰第420章:倚重第357章:誰爲先鋒第083章:臨別依依第586章:會晤第555章:釋疑解惑第282章:虎賁大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