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_第四十二章上(二)

“靜,我會自己照顧自己的,在北大這些年,我早都學會了照顧自己了。再說了,回去有姐姐姐夫、大哥照顧我,沒問題。倒是你,要好好照顧你和肚裡的寶寶,別跟我去顛簸吃苦了。還有留在家中好好照顧媽。好嗎?”長勝勸道。

“不,長勝我一定跟你去!”何靜堅持道。

“靜,聽我的,在家好好照顧媽和孩子!”

一九七零年三月初,長勝拎着兩個鼓鼓囊囊的帆布旅行袋來到綿州專區革委會,找到了任木子。任木子在辦公室門口抱住長勝,拍拍肩膀,誇道:“好啊,麼弟弟,長成大小夥子了,比我都高,北大研究生畢業,大大的秀才,有出息,你是媽媽調教出的神童,爸爸媽媽的心血沒有白費。”

在辦公室坐下後,任木子叫秘書去叫渝梅。

十分鐘後渝梅來了,抱住長勝就哭開了:“長勝,見到你我就想起爸爸和媽媽,聽大伯孃秀姑說起媽媽……”

長勝再也忍不住了,淚如泉涌,邊哭邊講訴兆琪五七年蒙冤被押走,若干年才平凡。然後講道爸爸如何被歹人殘害致死……

“媽媽五七年蒙冤後與爸爸離了婚,她把爸爸和我託付給了林阿姨,就這樣林阿姨成了我的繼母。”長勝講道,“媽,現在是市革委會副主任,曾請求給爸爸平反,軍管會答應運動後期才能解決。”

任木子和渝梅聽了,更是悲傷不已。任木子喊道:“爸爸太冤了,和國民黨反動派鬥爭了二十多年,沒有死在敵人手中。竟然會死在自己人搞的*裡了,這真是千古奇冤呀!難怪這些人要把你這樣的人才攆出來,真是禍及子孫,惡毒之極!長勝,我一定找個單位,讓他們接受你!”

渝梅拭乾淚水說:“咱們回家吧,你還記得你有四個外甥嗎?老大援朝、老二勝利、……

“記得,老大老二都是男孩,老三老四是丫頭,他們都好嗎?“

“唉,提起就讓人痛心。六八年武鬥之風盛行。我和你姐夫都奉命進‘五·七’幹校勞動。當時專區到處打打殺殺搞武鬥,我只好請假帶四個孩子回長壽高家灣老家。天知道到了重慶武鬥更厲害,我們往朝天門碼頭去上船,從民權路到民族路,正穿過解放碑,突然兩邊高樓上的兩派武鬥隊相互用機關槍打起來了,嚇得我拖着老三躍進和老四國慶就跑,正走到街中央,國慶絆倒在地,躍進和我已經跑過街了,援朝和勝利直嚷:“麼妹,在街中間哭呢。”躍進見妹妹趴在街中間哭,跑過去拉妹妹。剛剛拉起來,不知從哪裡射出一陣機關槍,把兩個孩子打到在地。我看見兩個女兒鮮血直流,發瘋似撲過去,……我的躍進和國慶都只有八九歲,就……就……”

小梅是淚如雨傾,根本講不出話了。

“姐姐!”長勝也大哭起來,他無言安慰渝梅。

任木子抹着眼淚說:“過去就算過去了吧。”

這天上午任木子帶着長勝來到物理研究所。當時物理研究所成立了革委會。他們的主任是軍宣隊隊長,見地區革委會副主任來了,知道不是一般的事情就派他們工宣隊隊長——革委會副主任來接待。

聽了任木子的介紹,這位工宣隊隊長毫不客氣,說道:“任副主任,不是我駁你的面子。研究所是知識分子成堆的地方,是資產階級統治的‘白區’,也是鬥、批、改的重點。根據黨中央和*的指示,所有的研究人員全部下放‘五·七’幹校勞動改造,無一例外。你這位內弟既然是從遼遠來,也一定走‘五·七’道路,到幹校去勞動……”

任木子聽明白了,知識分子在當時是除了地、富、反、壞、右,還有叛徒、特務、走姿派之後第九位被管制人物,雅稱“臭老九”!前面八種人是屬敵我矛盾,理應鬥爭,鬥到鬥臭之後再踏上一隻腳,不準其翻身,永無出頭之日,是“純正”的壞蛋,而知識分子呢,則是“準壞蛋”。被人稱爲“臭老九”就是“賤民”,受人侮辱的、卑賤的。

長勝拉了一下任木子衣袖說:“任哥,求之無用,走吧。”

任木子知道再求也白搭,只好悻悻告辭了。

回到家中,任木子說:“我不信找不到一個單位能接受你,一個國家培養了十幾二十年的高端科學人才竟然無用武之地了。”

他打電話給長文,長文馬上說:“好吧,就讓長勝到我們廠來,鋼廠一定會接受的。”

任木子說:“大哥同意你去鋼廠了,走,我陪你去。”

見到長文,兄弟倆抱頭痛哭。長文得知爸爸媽媽的遭遇,悲痛異常,說:“這些帳早晚要清算的,好有好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老麼,咱倆兄弟好好活着,能看到那一天的,好人出頭,壞蛋遭報應!”

長文帶他到人事處報到,人事處主任說:“長勝同志,你是北大兩年制研究生、講師,應屬副處級幹部,工資九十八元。這個條件是有廠裡爲正科級以上幹部規定住房、傢俱待遇的,憑此到後勤處去辦理就行了。

“謝謝!“長勝道謝了。

長文又陪他去後勤處看了住房,後勤處的給他搬進了牀、桌椅、櫃子之類傢俱。

兄弟倆回到長文辦公室,任木子正在打電話與江佑縣的人談工作。

“任哥,長勝,到了吃中午飯時間,你們隨我回家吃頓便飯吧。“長文說道。

於是三個人坐任木子的車來到城中汪家宅子。一進門小燕子從天井跑出來,喊着:“爸爸”撲到父親懷中。長文指着長勝:“這是從遼遠來的麼爸,叫麼爸!”

“麼爸好!”小燕子叫道,且鞠了一個躬。

長文指着任木子說:“這是勝利哥哥的爸爸,任姑爺!”

“任姑爺好!”小燕子叫道,又鞠了一個躬。

“小燕子,真乖!”任木子見到她,想起自己的兩個同樣大小的女兒,不勝傷感。忍不住抱起小燕子親了親。

“任哥,又想躍進和國慶啦?“長文知道任木子的心事。

任木子點點頭,沒言語。放下了小燕子。

長勝問道:“今年幾歲啦?小燕子。“

“八歲啦。”

“上學了嗎?”

“沒有。”

聽了孩子回答,長勝嘆了一口氣:“唉,什麼時候才能開學上課呀,這個*啥時候纔是頭呀?老這麼下去,耽誤了多少孩子呀。”

“吔,長勝,”長文看看弟弟,頭腦馬上冒出一個主意,“老麼,你去廠化實驗室當個主任,起不了多大作用。不如去教育處當處長,中專。技校、附中、附小你去抓一抓,也有六、七千學生,這樣小燕子也有學上。”

長勝搔搔頭:“我行嗎,能幹下來嗎?”

“長勝,你這個神童沒問題,不行,我從地區教育局再調幾個幹部來幫你。”任木子給他打氣。

“不用,長勝肯定行。他從小就當幹部,絕對有工作能力,我和主任提一下,你就去教育處工作。”長文說道。

長文讓任木子和長勝在堂屋坐好,自己下廚做飯。那時候既沒有液化氣,也沒有天燃氣,四川都燒蜂窩煤,所謂蜂窩煤是六、七十年代盛行的民用燃料。先把煤粉碎成粉狀,攙和少量黃泥漿和石灰,攪拌均勻,用人工裝入模中,模中有十二根八到十毫米粗鋼棒,用機器把模中煤泥漿壓實,機器托盤將成型的煤塊頂出來,一塊蜂窩煤就做好了。煤塊半徑約八到十釐米,中有十二個排列整齊的圓孔。在爐竈中先加些木柴點燃之後放進三到二塊蜂窩煤,圓孔必須對齊,很快最下一塊煤燃燒起來,不久上面的煤塊也燃起來,這樣火力很旺炒菜做飯燒水都行。不用時可以用石綿塞堵住煤中十二個圓孔,關閉底下竈門,可以保持火種不斷,每天僅用三道四塊蜂窩煤就可滿足一家人的柴火使用。只是燃燒後石灰的氣味刺鼻難聞。

不多一會兒飯菜弄好,乾飯是小燕子在家中淘好米在蜂窩煤爐上燜好的,長文只炒了四個菜:一個回鍋肉、一個韭黃肉絲,一個炒雞蛋,一個炒土豆絲。

長文說:“任哥、長勝,別挑剔,飯菜簡單了些。這是沒辦法,半年前汪伯孃突然過世,家中只剩下我和小燕子倆個,我只好既當爹,又當媽,天天回來做飯洗衣……”

“嫂子呢?”長勝問道。

“甭提啦!”長文悲憤地講起茹芬慘死的情況。

長勝聽了,憤怒地吼道:“這些傢伙還算人嗎?爸爸、嫂嫂都死在他們手上,無法無天,其冤何日可申,其仇何日可報!”

第三天,長文推薦長勝,經廠革委會常委會決定任命他爲廠教育處副處長代理處長職務,主持工作。長勝隨即到教育處上任。

到任後長勝知道共有三位下屬:李玉書,是原教育處處長,年已五十九歲,早年畢業於川大中文系,因家庭出身爲地主,雖然解放了,卻沒有任命。羅紹蓉,女,四十八歲,成都師範學院畢業,任小學和幼教科長。楊良,男,二十五歲。支左軍宣隊員,六三年高中畢業後參軍的,是來教育處協助工作的。

第一部_第五十八章(一)第二部_第十八章(一)第一部_第十五章(一)第一部_第五十六章(二)第一部_第四十九章(一)第三部_第十三章(二)第二部_第四十八章第二部_第三十三章(一)第二部_第三章(一)第一部_第十三章(二)第一部_第一章(一)第一部_第三十九章(一)第二部_第三章(二)第一部_第三十五章(二)第二部_第十章上(一)第二部_第十一章(二)第一部_第二十六章(一)第三部_第二十五章(四)第二部_第六章(一)第一部_第十八章(一)第二部_第七章(二)第一部_第二十七章(二)第三部_第九章(三)第一部_第十三章(一)第一部_第七十八章(一)第二部_第四十六章(三)第一部_第八十三章第二部_第九章下(一)第二部_第二十章(二)第三部_第七章(二)第二部_第二章(一)第三部_第十三章(二)第一部_第二十章第一部_第三章第一部_第二十五章(一)第二部_第二十四章(一)第二部_第四十二章下(二)第一部_第五章(一)第一部_第四十六章(二)第一部_第八十四章下(二)第二部_第四十三章(三)第一部_第一章(三)第三部_第十三章(二)第二部_第三十六章(二)第二部_第十章下(一)第二部_第二十五章(一)第一部_第六章(一)第三部_第三十二章(二)第二部_第三十七章(三)第一部_第七十五章第三部_第十一章(二)第三部_第十三章(二)第一部_第二十九章(二)第二部_第三十七章(二)第二部_第二章(二)第一部_第八十八章第一部_第七十九章(一)第一部_第三十五章(一)第三部_第二十九章(一)第一部_第九十三章(二)第三部_第三十七章中(二)第二部_第三十二章(二)第三部_第一章(二)第三部_第二十一章第一部_第七十七章第一部_第七章(一)第一部_第二十七章(二)第三部_第三十七章中(一)第二部_第三十六章(二)第二部_第十一章(一)第二部_第三十三章(三)第一部_第七章(一)第三部_第三十三章(一)第一部_第五十二章(二)第三部_第一章(二)第一部_第五十九章(一)第一部_第八十二章(二)第三部_第十二章(一)第二部_第十六章下(一)第一部_第五十六章(二)第一部_第六十章(二)第一部_第九十四章(二)第二部_第二十三章(二)第二部_第十五章(二)第一部_第五十七章(二)第二部_第五十一章(一)第二部_第十三章(三)第二部_第三十二章(一)第一部_第八十三章第二部_第三十二章(一)第二部_第四十一章(二)第一部_第十三章(一)第二部_第五十章(一)第三部_第十四章(一)第一部_第四十八章(二)第一部_第四十六章(三)第二部_第四十二章下(二)第二部_第十六章上(三)第一部_第十一章(二)第二部_第七章(二)
第一部_第五十八章(一)第二部_第十八章(一)第一部_第十五章(一)第一部_第五十六章(二)第一部_第四十九章(一)第三部_第十三章(二)第二部_第四十八章第二部_第三十三章(一)第二部_第三章(一)第一部_第十三章(二)第一部_第一章(一)第一部_第三十九章(一)第二部_第三章(二)第一部_第三十五章(二)第二部_第十章上(一)第二部_第十一章(二)第一部_第二十六章(一)第三部_第二十五章(四)第二部_第六章(一)第一部_第十八章(一)第二部_第七章(二)第一部_第二十七章(二)第三部_第九章(三)第一部_第十三章(一)第一部_第七十八章(一)第二部_第四十六章(三)第一部_第八十三章第二部_第九章下(一)第二部_第二十章(二)第三部_第七章(二)第二部_第二章(一)第三部_第十三章(二)第一部_第二十章第一部_第三章第一部_第二十五章(一)第二部_第二十四章(一)第二部_第四十二章下(二)第一部_第五章(一)第一部_第四十六章(二)第一部_第八十四章下(二)第二部_第四十三章(三)第一部_第一章(三)第三部_第十三章(二)第二部_第三十六章(二)第二部_第十章下(一)第二部_第二十五章(一)第一部_第六章(一)第三部_第三十二章(二)第二部_第三十七章(三)第一部_第七十五章第三部_第十一章(二)第三部_第十三章(二)第一部_第二十九章(二)第二部_第三十七章(二)第二部_第二章(二)第一部_第八十八章第一部_第七十九章(一)第一部_第三十五章(一)第三部_第二十九章(一)第一部_第九十三章(二)第三部_第三十七章中(二)第二部_第三十二章(二)第三部_第一章(二)第三部_第二十一章第一部_第七十七章第一部_第七章(一)第一部_第二十七章(二)第三部_第三十七章中(一)第二部_第三十六章(二)第二部_第十一章(一)第二部_第三十三章(三)第一部_第七章(一)第三部_第三十三章(一)第一部_第五十二章(二)第三部_第一章(二)第一部_第五十九章(一)第一部_第八十二章(二)第三部_第十二章(一)第二部_第十六章下(一)第一部_第五十六章(二)第一部_第六十章(二)第一部_第九十四章(二)第二部_第二十三章(二)第二部_第十五章(二)第一部_第五十七章(二)第二部_第五十一章(一)第二部_第十三章(三)第二部_第三十二章(一)第一部_第八十三章第二部_第三十二章(一)第二部_第四十一章(二)第一部_第十三章(一)第二部_第五十章(一)第三部_第十四章(一)第一部_第四十八章(二)第一部_第四十六章(三)第二部_第四十二章下(二)第二部_第十六章上(三)第一部_第十一章(二)第二部_第七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