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之後,一位年輕小將被帶了上來。
他恭敬下拜道:“末將丁奉拜見參軍,甲冑在身,請恕末將不能全禮。”
沒想到又是一位東吳名將,被稱爲“江表虎臣”的存在。
劉羲按捺住心中的喜悅,親切地扶起他道:“承淵不必多禮。
沒想到軍中竟有承淵這樣的猛將,我卻未能及早發現,此乃我的失職。
我欲徵你爲軍侯,替我統領親衛,不知可否?”
軍侯統領兩百人,其下爲屯長,屯長之下爲都伯,都伯之下爲什長。
連升兩級,已經是劉羲的權力極限了,畢竟升遷也得按照功勳來安排。
劉羲雖然能夠統領數千人馬,但這完全是盧植的偏愛。
他的職務是參軍,參贊軍務的意思。
等級上跟都尉相同,比起校尉、中郎將等官職,還差了一兩個級別。
丁奉見劉羲對他如此重視,大起知己伯樂的感慨,欣然應承下來。
蔣欽周泰丁奉三人都擔任軍侯,關羽張飛爲別部司馬,司馬統帥四百人。
至此,劉羲手下八百親衛,關羽張飛爲爪牙,蔣欽周泰丁奉爲羽翼,可謂人才濟濟。
單輪武將陣容,除去劉羲這一部,盧植手下都完全不能跟他相比。
秋去冬來,蠻人叛亂的創傷逐漸被撫平。
新年將至,盧植率衆祭天,各個城池家族中開始砍伐山竹、桃木,準備過年的爆竹桃符。
這時候,朝廷的旨意也下來了。
九江郡跟隨盧植平叛的文武衆臣各有封賞,皆大歡喜。
不過所有人都是在郡內升遷,唯獨劉羲李嚴二人調往了他處任職。
二人被調到了潁川郡,劉羲擔任長社縣令,李嚴擔任許縣縣尉。
衆人都向他們道喜。
應付完衆人之後,二人來見盧植。
盧植道:“此次升遷只怕不是那麼簡單。
潁川郡守乃是十常侍郭勝的族親。
你們得罪了趙忠,他身爲十常侍之首,只怕會讓潁川太守難爲你們。”
他又道:“不過你們也不用擔心。老夫在潁川郡內有不少好友,可以聲援你們。
豫州刺史乃是潁川荀家之人,爲人清正,斷不會看着閹豎胡作非爲,令你們蒙受不白之冤的。”
李嚴拱手致謝道:“承蒙使君青眼,李嚴感激不盡。不過家中雙親年事已高,我想辭官回家,侍奉雙親,以盡天年。”
盧植明白李嚴的意思,他這是打算避其鋒芒,等待時機合適再出仕。
這也是一種明智的選擇。
他如今已經有了名聲,回鄉後結交名士,不久後未必不能再次入仕。
而去了潁川的話,在別人的眼皮子底下,要拿捏他太容易了。
若是背上個什麼罪名的話,一輩子怕是都不能翻身,還不如退一步海闊天空,還能落個好名聲。
劉羲也是這般打算的,而且反正距離黃巾之亂沒有兩三年了。
不如回鄉發展自己的勢力,然後趁亂立功崛起。
盧植嘆息了一聲,道:“閹豎勢大,又得陛下寵信,多少有才之士不得伸展,只能屈居山林。
若能有朝一日剷除閹宦,羣賢畢至,方能鑄就大漢盛世。”
劉羲卻不這麼看,在他看來,這不過是世家權力過大,侵蝕皇權,導致君臣失衡。
宦官勢力,不過是皇權的延伸。
宦官得勢,只是皇權對世家的反擊、鉗制罷了。
當然這些話卻是不必對盧植說出口的,否則他必定會認爲他大逆不道。
出來之後,劉羲對李嚴道:“正方兄,不知你回鄉之後又有何打算?”
李嚴道:“我自幼家境貧寒,未得名師教導,跌跌撞撞走到今天,心中疑惑卻越來越多。
如今靠着得罪閹豎,略有了點薄名,我打算遍訪名士,爭取早日晉級一流文士,然後再出仕。
若能在有生之年突破超一流,建立一代宗族傳世,方纔不負此生。”
劉羲道:“家嶽黃藥師如今在襄陽水鏡書院執教,待我寫書一封,舉薦正方兄去水鏡書院。不知正方兄可有意?”
水鏡書院乃是水鏡先生司馬徽,與襄陽隱士龐德公所創。
二人都是天下聞名的名士,天文地理、軍謀內政、農田水利等等,無一不通,無一不精。
南陽郡的水鏡書院與潁川郡的潁川書院,並稱爲當世兩大書院,名聲甚至遠超過朝廷的太學跟鴻都門學。
荊州士子無不以進入水鏡書院就讀爲榮,許多的俊才也是出自水鏡書院。
李嚴大喜,施禮道:“多謝羲之兄成全。”
他見過黃藥師,已經是多年的一流文士之境。
據說司馬徽跟龐德公更是超一流之境,乃是天下最絕頂的文士。
這對他來說真是瞌睡來了送枕頭。
劉羲當然是不想放過他,不過自己現在沒有什麼根基,只好先結下交情。
等以後天下大亂時,有了一定根基,那時候再招募他過來,必定機率大增。
而且水鏡書院中名士謀臣衆多,他也打算趁着辭官後這段時間,好好遊歷一番。
到時候水鏡書院、潁川書院,必然要去一趟的。
先跟那些學子們接下交情,到時候時機成熟,就可以招募他們。
如今水鏡書院中已有龐統、崔鈞、石廣元等有才之士。
還有徐庶不知是否已經到了水鏡書院,他派劉祿去找的時候,他已經離開家遊歷去了。
潁川書院的人才就更多了,荀彧、荀攸、郭嘉、戲志才、陳羣、郭圖等等。
水鏡書院將來有臥龍鳳雛徐庶等人,完全不遜色潁川書院的俊傑。
劉羲倒沒有一定要打壓世家、提攜寒門的想法,他又不需要建立萬世不易的皇朝。
他只需要快速地一統天下,征服整個世界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