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漢盟和元廷開戰以來,雖則盡克三省,連戰連捷,但最大戰事,亦不過涉及五六萬士兵的玉門關之戰。
此次天水大戰,雙方動員的兵力,多達三十萬,元廷更是出動了二十萬大軍,由天下兵馬大元帥親自統率,表明了元廷的決心。
當此之時,天下雖已紛爭不斷,反王四起,亂象更迭,但這般龐大的戰役,亦是十分罕見。
而二十萬元兵盡墨,更是軍心大沮。天下但凡有識之士,均知元廷氣數已盡。
自從紅巾軍起義,雖分東、南,各有領導人,又有時間先後,但這幾次義軍反叛,實已動搖了元廷根基。直至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李晏恢復修爲,組建漢盟,並在極短的時間內,攻克青海、甘肅、寧夏三省,實乃震驚天下人的壯舉。
西南、華中、華南、華東之地,雖有各路義軍,但不僅元廷派兵鎮壓,各路義軍之間,也是三天一小仗,五天一大仗。各路義軍、元兵犬牙交錯,誰都沒有完全佔領一片地域的實力。
直到今天,元兵大敗虧輸,這麼一來,唯有西北之地,只在漢盟統治之下,無有別軍。
元廷終於完全丟失了一塊地域的統治權。
元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李晏領軍回到天水城邊,守軍將領唐洋早已率領守軍將校,大吹大擂,列隊在城外相迎。衆百姓也擁在城外,陳列酒漿香燭,羅拜慰勞。
李晏下馬,步行入城,但聽得軍民夾道歡呼,聲若轟雷。
李晏想道:“我來至此界,也已有了將近兩年時間,武功上沒有什麼明顯進步,但我的第二個目標,卻已初步完成。攻克西北,南方大地上的各路義軍,多屬明教五行旗下,如朱元璋、徐達,便是明教洪水旗下,徐壽輝,亦屬於明教。”
“我的目標,只是推翻元廷,我的軍隊,也或屬於明教,或屬於天鷹教,將領高層,亦來自江湖各大門派,並無我的直屬勢力。推翻元廷,覆滅暴元,天下各路人馬,倒可勉強合力,這是漢蒙之爭,由不得他們袖手旁觀。”
李晏眸子一暗:“但推翻了之後呢?我要繼續維持漢盟嗎?別說天下間的各路兵馬,單是漢盟內部滋生的各種矛盾,就會讓我焦頭爛額,難以處理。”
明教五行旗和天鷹教的矛盾,明教和峨眉派、崆峒派等江湖門派之間的矛盾,等等等等,目下他們只是爲了同一個目標——推翻元廷而努力,尚可壓制自己的情緒,不願破壞大局。
但有朝一日,元廷覆滅,誰又會願意繼續壓制自己呢?
沒人願意。
何況各路義軍,屆時也將爲了爭奪天下正統,生死廝殺,其激烈兇狠程度,不下於漢盟和元廷之戰。
這可不是李晏一個人能再說服的。
除非他願意維持漢盟,以威望、實力,收服各路義軍,再建新朝?
但李晏有自己的勢力嗎?明教、天鷹教、武當派、峨眉派等等勢力,會願意繼續聽他號令嗎?
“我看不見得。”李晏暗歎,“漢盟只是根植於諸多勢力之上,基礎是漢蒙之爭。待暴元覆滅,漢蒙之爭落下帷幕,漢人之間的內亂,卻不是誰能阻擋的。我既沒有獨屬於自己的勢力,做到這一步,已經足夠了,剩下的事,我也沒有興趣了。”
“有那些時間,我還不如花在修煉上。”
李晏可沒有忘了,他進入此界,首要的目標,可是尋求突破先天之法。至於推翻暴元,那都只是第二個目標。
建立新朝,他就再沒有那個精力,也沒有什麼興趣了。
皇權富貴、三千佳麗,與他何干?
“能於我長生嗎?”李晏自問。
很顯然,不能。反而佔據了他大量時間,對他來說,這就是本末倒置了。
關乎漢蒙之爭,他願意捨棄自己的一些修煉時間,但之後……他卻不願意了。
堅定了意志,李晏忽地發覺,自己的心靈,變得愈發空靈,不縈萬物。大勝的喜悅,依然還在胸間,卻無適才那麼濃烈了。
天水城中家家懸彩,戶戶騰歡。雖有父子兄弟在這一役中陣亡的,但大軍得勝,陝西亦不日可平,悲慼之念也不免稍減。
這晚天水城中大張祝捷之宴,李晏當仁不讓,坐了首席,其次是張三丰、滅絕師太、殷天正、楊逍、空聞方丈和常遇春,這纔是張無忌、何太沖、宗維俠等。
廳上擺設盛筵,漢盟諸軍將士,歷經生死,即便參戰前,便已有了死在沙場之心,但能撿回一條命,總覺高興。何況漢盟反敗爲勝,殺滅韃子大軍,更感喜悅。
這時大酒大肉,開懷飽啖,高歌痛飲。
漢盟諸軍將士、城中士紳、各派掌門豪俠紛紛來向李晏敬酒,極口讚譽其功略豐偉,武藝過人。
酒過三巡,李晏說道:“韃子二十萬大軍,被咱們一戰殺滅,至此,陝西、山西兩省,再無阻隔。漢盟的將士們,勝仗打了,可不能驕傲,大好中原,咱們也只勉強收得五省,尚有幾十個行省的百姓,仍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殷天正、常遇春等盡皆稱是。
李晏又道:“漢盟今日得以大勝,多耐常將軍和空聞方丈率軍來援。不然,咱們在座的,大半可都戰死沙場了,天水大戰,也必然失敗。兩位可是大夥的救命英雄,來,大夥敬二位一杯酒!”
李晏再不喜酒,當此之時,也端了一碗烈酒,和衆人站起身來,齊敬常遇春和空聞方丈等援軍。
李晏嘆道:“天水大戰,漢盟死傷無數,將領、士兵、百姓,死傷之人,大約有七八萬人。這個數字,嘴上說來輕鬆,細細思之,卻觸目驚心。”
各門各派,也都有同伴戰死,想起逝世的老友、親人、師長、弟子、同門,盡皆黯然。
李晏續道:“我決意興建一座豪傑陵園,但凡因推翻暴元而犧牲之人,都可入此陵園,豎起石碑,供後人瞻仰。叫後人知道,這些勇敢的先輩們爲了中原天下,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後人們絕對不可忘卻!”
張三丰、殷天正等齊聲贊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