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十八年十一月底,李愔忽然出兵馬六甲,其中主力戰艦二十艘,其它輔助船隻數以百計,另外還有上萬士卒隨船而行。()
這支龐大的艦隊進入馬六甲後,立刻引起末羅遊等國的驚慌,以爲那位大唐的皇子終於要對他們動手了。不過讓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這支艦隊進入海峽後,並沒與與任何勢力發生衝突,反而在末羅遊城對岸的馬來半島停下來,然後在金洲沿岸各個勢力的注視下,竟然開始在馬來半島上大模大樣的建城築港。
與末羅遊隔海峽相望的地方,正是日後鼎鼎大名的港口國家新加坡,只不過現在的新加坡本島還是一片荒涼,島上只有一支百人左右的土人部落,很快就被登陸的大軍清除,然後陸軍上岸紮營,同時隨他們一起來的工匠和奴隸也將各種物資運下船,然後立刻開工修建碼頭與住處。
末羅遊等國一開始都十分疑惑,想不明白這些人是要做什麼,只是在看到對方實力強橫,根本不是他們能招惹的,因此一個個都十分老實,根本不敢幹涉,不過等到島上的碼頭剛一建成,被派到這裡負責事宜的陸青立刻向馬六甲的所有勢力宣佈,將這座正在建設中的港口命名爲獅城,而且歸屬於齊王府管轄,他則暫代獅城總督一職,總管獅城的軍政大權。
之所以讓陸青這個武將暫代總督,主要是因爲獅城新建,又是在馬六甲這個遠離臺灣之地,所以必須要有一個鎮的住場面的大將才行,所以陸青才以武將之身做到了總督,不過這只是暫時的。等到獅城在馬六甲站穩腳跟後,李愔很快就會派一名文官管理獅城,這倒不是不信任陸青,只是不能開武將干政的先例。
對於獅城的建立,末羅遊這些勢力一開始頗有些不以爲然,畢竟他們都是馬六甲土生土長的勢力,世世代代都在海峽中經營,港口雖然不太安全,但卻也十分完備。根本不是一個外來者能相比的。
但是很快他們就發現自己錯了,陸青手中的工匠指揮奴隸沒日沒夜的幹活,他們用水泥建造港口以及各種設施,然後又用火藥炸燬海中的礁石,清理出寬闊的航道。短短半年時間,就已經建造起不少可用的碼頭。
而就在這些碼頭剛一建造完成,立刻就有不少的漢人海船到碼頭上停泊,雖然這些碼頭上的設施還很不完備,但是與對面混亂的末羅遊港口而言,進出卻也都十分有序,不會像末羅遊那樣。經常發生擁堵的情況,另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條件,那就是安全有保證,絕對不會發生貨物被扣甚至被偷的情況出現。
獅城港口的建立。使得大部分的漢人的海船都願意在這裡停靠,而隨着港口設施的進一步完善,再加上良好的港口管理,慢慢的不光漢人的商船願意在獅城停泊。其它各國的商船也都願意將自己的船停在獅城港口。
馬六甲的船流量雖然很大,但是隨着獅城的崛起。其它港口停靠的船隻越來越少,而且這還是在獅城沒有完全建成的前提下,相信隨着獅城的完善,總有一天會壟斷馬六甲的大部分船隻,到時馬六甲也將完全的掌握在李愔手中。
另外在獅城建設的同時,駐紮在獅城的二十艘海軍主要戰艦也沒有閒着,他們分成數支小隊,每天都在海峽中巡邏,主要就是打擊海峽中的海盜,而且無論這些海盜的背後有什麼背景,只要是被他們遇上的,全都會被斬盡殺絕。
這些海盜背後大都是由馬六甲當地的一些勢力支持的,他們本來就對獅城十分的不滿,現在自己派出去的海盜也被獅城艦隊打擊,這更讓他們怒上加怒,只可惜他們的實力太弱,根本奈何不了獅城。不過這些人也不會甘心放棄,以末羅遊爲首的勢力正在暗中串連,企圖組成聯盟對抗李愔的侵略。
不過對於這種情況,李愔早就做好了準備,甚至他還有意的惹惱末羅遊的這些勢力,爲的就是讓他們主動出擊,不過像末羅遊這些勢力都是位於金洲,而獅城則位於馬來半島,所以他們若是想對獅城動手的話,必須出去水軍,不過在這個世界上,還沒有哪支水軍能威脅到陸青手中的主力戰艦!
當剛剛抵達上海的李治在接到李愔出兵馬六甲,而且並沒有與那些土人直接衝突,只是選擇築城時,心中也不禁有些失望,他本以爲六哥李愔會有新一輪的戰爭行動,但沒想到他竟然用這種相對溫和的手段控制馬六甲,這樣一來,雖然也可能爆發戰爭,但鬼才知道會在什麼時候?
不過李治雖然失望,卻也沒表現出來,仍然高高興興的和大哥、三哥一起參觀了上海。以前他光是聽說上海這座新城繁華無比,城中商賈如雲,遍地都是發財的機會,只是一直沒有什麼親身體會,直到他在上海轉了幾天後,才真真切切的體會到上海之繁華,別的不說,光是每天碼頭上那驚人的貨物流量,以及城中火車時時刻刻都顯得十分擁擠的車廂等等,這一切都在向外人訴說着上海的繁華。
通過幾天來對上海的觀察,李治又拿同樣是港口城市的登州與上海做了比較,結果他很快發現,雖然現在上海還比不過登州,但是登州的發展潛力已經用盡,日後哪怕再怎麼努力,估計也只能保持現在的樣子。
但是上海卻不同,這座新城的發展潛力遠比登州要強的多,特別是一條長安水道,更是爲給上海帶來了無盡的財富,相信用不了幾年,上海就會超過登州,一躍成爲大唐沿海最繁華的城市。
在上海呆了近十天,雖然李承乾和李恪一直想讓他們多住幾天,但是李治急於想去臺灣看看,那裡不但是六哥李愔的大本營,而且還是採兒出生的地方,所以無論是於公還是於私,李治都對臺灣充滿了嚮往。
看到李治去意已決,李承乾和李恪也就不再挽留,只是拿出不少禮物送給李治三人,算是他們兩個做哥哥的一些心意,對此李治和兕子、採兒自然也不會推辭。
說起來在上海的這十天,李治最高興的不是看到上海的繁華,而是看到大哥李承乾的變化,以前的李承乾身爲太子,雖然對他們這些弟弟妹妹的態度不像李泰和李佑那樣,但卻也十分死板,而且喜歡拿出大哥的架子教訓人,爲人也十分自傲,不喜歡聽別人的意見,當初李承乾被廢了太子之位,李治身爲他的親弟弟,還真有些擔心自己這位大哥會想不開。
不過在他見到李承乾才發現,自己這位大哥非但沒有因爲太子被廢而消沉,反而還興致勃勃的參與到上海的建設與管理中,成爲三哥李恪的好助手,想必若是父皇聽到這個消息的話,肯定也會十分欣慰。
上海到臺灣很近,特別是開通了蒸汽船的航班後,更是隻有數天的路程。之前他們到達登州時,就在碼頭上見過蒸汽船,只是一直沒機會坐,這次可不能再錯過了。於是李治就讓人包了幾條蒸汽船,然後艦隊在後面跟着,他們先乘船向臺灣而去。
對於這種日行千里的蒸汽船,李治也是十分感興趣,他還特地的與船廠聊了會天,詳細的瞭解了一下蒸汽船的性能,結果發現原來這種船受到的限制也很大,一是容易壞,當然隨着技術的進步,現在這個問題已經比以前大爲減少。二是對石炭和淡水的需求量極大,所以沿途需要有補給點,否則還不如帆船呢。
不過蒸汽船雖然有這樣那樣的缺點,而且船體也比較小,受不了風浪的顛簸,但是卻掩蓋它的優點,比如最大的特點就是速度快,而且需要的人手也比較少,在航行時,也不必考慮風向、洋流等問題。相信隨着航海的發展,總有一天這種蒸汽船會代替風帆船,成爲真正的航海利器。
乘着蒸汽船在海上航行了三天後,李治他們終於來到了臺灣的基隆。李治站在船頭,看着基隆外港進進出出的海船,心中也不禁有些激動,這裡就是六哥費盡心思打造的大本營,島上從無到有,慢慢的已經發展成爲海外的一顆名珠,甚至連長安的各個報紙上,也時不時的提起臺灣的繁華,引得不少讀書人在外出遊歷時,都將臺灣做爲自己的必去之地。
“臺灣和登州雖然都是你六哥的屬地,但卻有着本質上的不同,無論是政治還是經濟,都與大唐有着明顯的區別,你到了那裡一定要認真的觀察和虛心的學習,相信你肯定會有巨大的收穫!”想起自己在離開長安時,父皇對自己的叮囑,李治也不禁涌起一種期待,他真的很想知道,自己能在臺灣學習到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