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老工匠在一旁大笑着,議論着。
“那位大師在紙上標註,這新建成的路面叫柏油路,真是好深奧的名字啊。”
“不論叫什麼名字,只要夠堅固就行,如此堅固的路面,我敢保證,哪怕殺神林毅再來一次,也無法令街道下陷。”
“真是好想見一見那位大師呀,如此神鬼莫測的手段,對陣法如此高明的佈局,只怕那一定是位傳說中的頂級陣師吧。”
夏倚天在一旁聽得五人的議論,她心中暗笑一聲:“你們都猜錯了,若是讓你們知道那位神鬼莫測的陣師是誰,你們一定會被嚇死!”
九龍殺陣工程修復的很順利,只用了三天兩夜,便修復完畢。
除了一些小細節需要完善外,這座驚世殺陣已經重見天光。
夏倚天負手而立,站在皇宮之前,望着修復如初的九龍戲珠殺陣,心中思緒萬千。
在她身後,皇宮之上依然有巨大的漩渦在盤旋。
如此天象,已經把夏九城中的兵將和居民,震撼得麻木了。
他們已經逐漸接受了,夏倚天成爲大夏國君的現實。
現在的夏倚天,只差一個登基儀式,便可正是成爲大夏皇族國君。
林毅的修煉從未間斷,他已經在丹田中,壓縮凝聚出九十滴元氣液。
這些元氣液,懸浮在他的丹田中,猶如一小片懸空的雨滴,但裡面所蘊含的能量,卻是林毅丹田中充滿元氣時的幾十倍。
而要想用這些元氣液,充滿丹田,林毅估計最少需要幾十萬滴元氣液。
而要想用元氣液,將水之丹田、火之丹田和雷之丹田浸泡滋潤過來,那更需要一個天文數字。
林毅從未像現在這般,如此迫切的需要修煉,需要吸納天地元氣。
他那十倍於他人的修煉時間,已經令他凝聚元氣液的速度,飛速提升,可他依然覺得不夠。
頭兩天的修煉,林毅還稍稍有所控制着節奏。
但到得後來,便一發不可收拾。
天空中的漩渦變得越來越大,越來越大,方圓百里之內,來自四面八方的元氣,全部聚集而來。
在夏九城上空,形成了一個無比驚人的巨大天象。
天象下方時巨大的漩渦,漩渦之上是厚厚的雲層,雲層在劇烈翻滾,有驚雷射在雲層中響起,手臂粗的閃電,更是不時劃破雲層,猶如一條條猙獰扭曲的火蛇。
……
中州地域,某個不知名的小城。
三面環水,一面臨山,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水城。
水面上不時有烏篷船,搖着槳,自水面上蕩過。
駁船的碼頭,正對着一條巷,巷子名爲綠柳巷。
綠柳巷的居民,多是些靠打漁爲生的漁民,當然也不乏殷實之家。
巷子最深處,住着一位說書先生,這位說書先生一年四季不着家,有時偶爾回來一次,也是行色匆匆。
鄰里街坊只知道,這位說書先生姓茅,天南海北說書的同時,還在一個大戶人家,做着賬房先生。
今日,這位說書先生又回來了,依然是行色匆匆。
他下了烏篷船,和四周的街坊鄰里打了聲招呼,一邊快步走進巷子。
和以往不同,說書先生這次回來,帶回來兩個人,兩人都很年輕,下船時手腳敏捷,骨子裡透着幹練。
說書先生耷拉着雙肩,走在前面,看上去一副窮酸相,兩個年輕人一聲不響跟在後面。
三人一直走進衚衕深處,推開兩扇朱漆大門,進入院子,直接進屋。
很奇快的是,明明很久沒人居住,院子裡卻很潔淨,屋子裡的各種擺設更是一塵不染。
說書先生帶着兩個年輕人,一直走進書房。
來到書桌前,說書先生雙手握住桌面上的鎮紙,用力轉動了一下。
地面下方傳來一連串齒輪咬合的聲響,書桌和椅子之間地面上,慢慢裂開一道裂縫。
伴隨着齒輪的咬合聲越來越大,地面上的裂口一直裂到長有一米,寬同樣有一米的暗道。
有石階出現在暗道口,石階一直向下延伸入黑暗之中。
兩個年輕人輕車熟路,踏上臺階,向下行去,一直消失進黑暗之中。
說書先生環顧左右,當確認安全無人後,他輕輕敲擊了一下桌面上的鎮紙。
緊接着,他也沿着石階,走進密道。
伴隨着一陣卡吧吧作響之聲,密道口合攏了,與先前一般無二。
而此時的地下密道中,三個人在黑暗中急速行走,密道的岔口很多,但三人顯然輕車熟路,兜兜轉轉,沒過多久,便來到一個石室。
這是一個很寬敞很巨大的石室,裡面整齊的排放着數百個書櫃,每一個書櫃上都貼着一掌特質的標籤。
這些標籤,代表的是一個宗門,或是一大聖地,當然,若是修爲逆天,戰力驚人,這裡會單獨爲你設立一節書櫃。
石室中央,有十幾張桌子,每一張桌子上坐着賬房先生,每個賬房先生面前的案頭,都堆積這厚厚一摞卷宗。
幾乎所有賬房先生手中,都有一張精緻的算盤,噼裡啪啦,算珠撥動的聲響,猶如雨打芭蕉,響徹整個石室。
若是第一次走進這間石室,光是噼裡啪啦的算盤聲,便能令人頭暈眼花。
看到說書先生走進來,立刻有人迎了上來。
“他進入夏九城,一共出了幾劍?”
說書先生把手中的外衣,隨手遞到身後一個年輕人手中,拉過一把椅子,坐下。
迎接他的是個個頭不高的中年男子,又黑又瘦,唯有一雙眼睛閃爍着精明的光彩。
“啓稟副閣主,林毅進入夏九城,一共出了九劍,一劍破掉九龍戲珠殺陣,另外八劍分別斬殺了八條黑龍。”
那中年漢子回答道。
說書先生濃黑的眉毛微微一皺,道:“難道說,夏千秋和老死神親自出手,竟沒有逼林毅出劍?”
中年漢子點頭道:“的確是這樣。”
“錯,林毅其實還出了一劍,他在殺死夏千秋時,曾經以指化劍,洞穿了夏千秋的腦袋。”
說話之人站在說書先生身後,正拿着他那件外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