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想得太簡單了

劉東之所以不要軍工業的人才,有多種方面的因數。一個因爲自身問題,在華夏,除了政府之外,不會有任何一個私人能夠得到開展軍工的機會,軍工這類關係到國家安全的東西,不會有任何向私人開放的可能。

既然不能在華夏開放,他劉東拿這些軍工專家有什麼用?別說拐回來然後交與國家,先不說這樣大公無私會使劉東損失多少,單單劉東沾手這些人,就足以引起國內無數人的暗中警惕。不論劉東最後是不是想要把這些人交給國家,這樣的事情都是很犯忌諱的。

所以,除非國家需要,並且找上劉東,那樣的情況下,劉東纔有可能會去收羅這類人才。要不然,就算這些人才餓死都不關他鳥事。有些事情,是不能夠太過主動的,尤其是這軍工行業,更是如此。

這還僅僅是劉東這邊的問題,而列夫捷特那邊的問題就更多了。蘇聯的強大在於什麼?不就是在於軍工麼?正是因爲蘇聯的軍事實力強勁,才能和美國抗衡。在這樣一個重視軍工的國家當中,想要挖走他的軍工人才,實在是太惹眼了。一個處理不好,不但會給劉東帶來麻煩,就連列夫捷特也不一定能夠脫得了干係。要少少的挖幾個不重要的角色,也達不到需求,但要挖多了,那就容易出問題。

劉東的生意並沒有想要包含這一塊,就算挖來了也是吃力不討好。正是因爲多種原因,劉東第一個提出來的限制就是不要軍工業人才,那些人才,現在都是火藥桶,除了蘇聯自己能碰之外,誰碰誰都會捅到馬蜂窩。

“除了不要軍工業人才,我也不會要那些思想太過堅定的人員。你知道,那些人的腦子實在是太過僵硬,根本就不會明白我那想要拯救蘇聯人民的崇高理想,反而會對我們十分敵視。這樣的人我雖然欽佩,但卻不能夠爲我們工作。你說是麼?我的朋友。”劉東對着列夫捷特發問到。

“是的,那些人的腦袋一向不太好使,他們根本就不懂得審時度勢,而且他們也不懂得人際關係,是一羣根本就不需要拯救的人。”當劉東談起這個話題的時候,不知道是不是觸動了列夫捷特一些比較傷心的回憶,所以列夫捷特對於劉東所說的那些人,一點好感都沒有,並且本能的厭惡他們。

“看來我們的想法是一致的,那些人實在不需要我們的幫助!當然,還有一些人也是我們所不能要的,那些在你們蘇聯很有名氣的科學家,我們也不能要。因爲他們都有着各自的社會關係,爲了不給我們自己找麻煩,這些人也不能要。有了這麼多的限制,列夫捷特,你覺得我們能挖到的人才還會很多麼?”劉東說到。

聽到劉東這話,列夫捷特再仔細想了想,纔開口說到:“是啊,有了這麼多的限制,我們能找到的人才的確會少很多。但是我的朋友,你對於我們蘇聯的教育體系還是非常不瞭解,即便是有了這麼多限制,能夠符合我們要求的人,依舊會有很多。我對你之前那個能要多少就要多少的提法,很懷疑。因爲從我們蘇聯的人口基數來計算,即便是有了無數的限制,我猜想依舊會有上百萬人能夠符合你的標準。”

當列夫捷特把這話說出來後,劉東沉默了。他之前貌似想得太過簡單了一些,一直因爲知道蘇聯用不了幾年就會解體,而對蘇聯本能的看輕了一些。可當列夫捷特這樣說了以後,劉東才發現,蘇聯能成爲兩極之一,並不是僥倖。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劉東才恍然記起,前世華夏接收蘇聯的人才並不算是最多的一個國家,最先動手的美國,還有貪婪的日本人,包括那些歐洲的國家,個個都在蘇聯解體的時候乘火打劫,不但搶佔蘇聯的資源,人才也沒少弄。華夏都算是動手比較慢的,但就算是這樣的情況下,華夏依靠那些蘇聯的專家,僅僅用了二十年的時間,在很多科技領域當中,都發展成爲世界先進。

雖然這是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就比如說華夏的科研經費逐年增加,對教育更加重視投入,華夏自身的人才培養工作也沒有停歇下來。但是,無數的原因,都湮滅不了當年的蘇聯專家們的努力成果。

華夏當時還僅僅接收了一小部分人才,都有了這麼大的進步。可劉東現在,居然想要一口氣成爲一個大胖子,顯然蘇聯這道菜,如果真讓他一個人就這樣吃下去,絕對會爆體而亡。

想清楚了這一點後,劉東不由得對自己剛纔那翻話感到臉紅。還是沒有弄清楚具體的情況啊,經驗主義害死人,還好這件事情現在還僅僅是處於商量的階段,並沒有落實下去。

要不然,要是招聘廣告讓列夫捷特發出去,因爲失去生活物資來源的那些人才,能把劉東那還在規劃當中的新公司給撐爆掉。這時候,劉東想起了後世那些大型的招聘會,密密麻麻的大學生,把所有的招聘單位前臺給堆滿,一天下來,僅僅是簡歷都是以噸來計算的。

而現在的蘇聯,就算劉東剔除了很多類型,但剩下的,也應該不會很少,就算是要求再高,那各式各樣的人才,能形成的效果,應該也不比後世華夏那些大型人才招聘會弱多少。要真這樣做了,第二天克格勃的人就能找上門來。

光是想了想,劉東的頭皮都在發麻。於是,劉東很嚴肅的對列夫捷特說到:“我的朋友,我對我之前的那翻沒有經過實踐理論的話檢討,聽到你善意的提醒以後,我才發現,之前的想法實在是有很嚴重的錯誤。爲了避免這樣的錯誤繼續進行下去,我覺得,這件事情還是慢慢來比較好一些。等我好好的再考察一下蘇聯的實際情況,再作出一個比較明智的決定。”

蘇聯現在的情況,很類似於華夏後世,教授不如狗,大學生滿地走,隨便你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一塊廣告牌砸下來,傷到十個人,其中七個是大學生,兩個是博士生,還有一個是滅絕師太一樣的人物,博士後。雖然這樣的學歷在實際工作當中是否有其相匹配的能力,還是個問號。但不能否認,他們是高學歷人才的事實。

劉東這兩年在國內,一直嘗夠了不夠人才的煩惱。看看他最開始組建班底的五個人,除了陳潔和黃三水是正兒八經的大學生。其他的,周青富沒在劉東手下之前,雖然在邊境當倒爺混得風生水起,但他實際受教育的水平,僅僅是個小學。

吳一平雖然以前是國有工廠的管理人員,並且有着相當深厚的實際管理經驗,但他的文憑雖然也是大學,但這個大學之前還得加上一個括號(工農兵)。好吧,只要知道那年月工農兵大學是什麼樣子的人,就會知道,在這樣的大學裡面能學到高層次知識經驗,純粹就是天方夜譚。

當然,還有陳志豪。雖然陳志豪現在的學歷是大學,但他剛開始工作的時候,僅僅是個高中生。也就是在齊家做事的時候,因爲得到賞識,而自身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纔去香港大學再一次進修,拿到了大學的學歷。

五個人,現在都可以算得上是劉東的左膀右臂,可他們的學歷,是大學的僅僅只有三個,而且,這三個人當中,陳志豪這個大學的文憑,還是進修得來的。

可想而知,依靠這樣的根基打下現在這片江山的劉東,對於人才有多渴望!而正是因爲在華夏國內挖掘不到更多的人才後,劉東就以偏概全,認爲現在世界上,所有的國家都和華夏一樣,高級人才都是稀缺的資源。

所以纔敢對着列夫捷特開口說,他有多少人才就能要多少人才。即便是他一直都知道,蘇聯的人才很多,而且還一直在爲了挖掘蘇聯的人才,孜孜不倦的努力。但這個很多僅僅是一個抽象的思維,對於現階段蘇聯實際能有多少人才可以供他挖掘,沒有一個具體的概念。

等到列夫捷特說到這樣的人才,在蘇聯能有上百萬的時候,劉東才真正的明白了蘇聯的底蘊。雖然一百萬人在劉東的心目當中,也依舊是一個很抽象的名詞。但他可以聯想,後世那些大型的人才招聘會就可以拿來借鑑。

再大型的人才招聘會,一次性能夠接待的人數頂天了也不會超過五萬人,而僅僅是五萬人,當攝像機拍下來那畫面後,都已經足夠震撼所有人。

那五萬至少再乘以二十倍,就會成爲現階段蘇聯能夠招聘到的人才。想想那個畫面,劉東的心就不由得不規律的抽搐起來。老天爺啊,劉東在國內累死累活的僅僅能招聘到三瓜兩棗充門面的人。可在蘇聯,個個都能當頂樑柱的人,卻有上百萬在等待救濟,這世道,說有多不公平就有多不公平!

第112章 會談結束第229章 大有可爲第638章 打馬虎眼第244章 錢多也發愁第99章 會所的設想第118章 紈絝是怎樣煉成的第618章 合縱連橫2第15章 開始佈局第379章 火熱的討論第597章 新的局面第375章 浪費不起的時間第501章 本島地產株式會第310章 試試又何妨第582章 大家都是好演員第470章 技術的選擇第167章 大衆的底牌第526章 劉宇民的近況很糟糕第124章 低溫鋼資料第302章 郵電部纔是大麻煩第96章 自己丟的面子不好撿第239章 詭異的局面第377章 大發福利的背後第254章 做遊資第458章 徹查當中的意外收穫第3章 滿則益 謙則存第387章 金融業和實業之間發展平衡第324章 單飛蘇聯第320章 交易達成第485章 不能小看的思科第89章 近期目標 宏偉藍第348章 要建立新的利益共同體第88章 老爺子的意思第431章 鐵都之旅(下)第404章 當官的發展方向第366章 推動產學研第238章 雲老爺子的怒火第271章 託付第647章 折服第462章 可能出現的情況第646章 老丈人態度的轉變第295章 貧困縣的兩個優勢第18章 打劫豐田第239章 詭異的局面第331章 聯絡通道第94章 好霸氣的人物第292章 酒桌上的談話第400章 兩種生活態度第21章 辦公會上的討論第599章 可笑的匯率第276章 以錢壓人第502章 日本房地產行業當中的具體情況第217章 被動與主動第624章 都不是弱者第203章 想得太簡單了第436章 工程進度第663章 被放在火上烤第391章 春節聚會第258章 風雨飄搖第350章 必須解決的問題第528章 和大伯談心第2章 自己開公司第309章 不是辦法的辦法第603章 分頭行動第148章 忽然醒悟第504章 怎能忘了第三方?第419章 貸款是要賺錢的(上)第239章 詭異的局面第198章 未來的石油合作第355章 關係比錢好用第586章 羅家的重注第459章 內部高層會議的基調第273章 葉利欽惹來的麻煩第561章 搶地盤不如弄技術第534章 嚇人的買賣第40章 劉東的大局觀(下)第628章 突然的來電第127章 美金下的效率第19章 忽悠的藝術第211章 羣衆的汪洋第321章 列夫捷特的來電第264章 抄底第571章 不太好笑的玩笑第174章 王家的一石二鳥計第385章 第二次產業調整(上)第499章 路途上的思考第482章 又回香港了第213章 解決麻煩第628章 突然的來電第523章 到大伯家做客第558章 大起大落第241章 視察民情第443章 春風得意劉勝利第158章 餐桌上的機鋒第442章 家長裡短第250章 環亞金融高層會議第112章 會談結束第298章 走一步看一步第114章 列夫捷特第685章 給英國佬挖坑第566章 好粗一根金大腿
第112章 會談結束第229章 大有可爲第638章 打馬虎眼第244章 錢多也發愁第99章 會所的設想第118章 紈絝是怎樣煉成的第618章 合縱連橫2第15章 開始佈局第379章 火熱的討論第597章 新的局面第375章 浪費不起的時間第501章 本島地產株式會第310章 試試又何妨第582章 大家都是好演員第470章 技術的選擇第167章 大衆的底牌第526章 劉宇民的近況很糟糕第124章 低溫鋼資料第302章 郵電部纔是大麻煩第96章 自己丟的面子不好撿第239章 詭異的局面第377章 大發福利的背後第254章 做遊資第458章 徹查當中的意外收穫第3章 滿則益 謙則存第387章 金融業和實業之間發展平衡第324章 單飛蘇聯第320章 交易達成第485章 不能小看的思科第89章 近期目標 宏偉藍第348章 要建立新的利益共同體第88章 老爺子的意思第431章 鐵都之旅(下)第404章 當官的發展方向第366章 推動產學研第238章 雲老爺子的怒火第271章 託付第647章 折服第462章 可能出現的情況第646章 老丈人態度的轉變第295章 貧困縣的兩個優勢第18章 打劫豐田第239章 詭異的局面第331章 聯絡通道第94章 好霸氣的人物第292章 酒桌上的談話第400章 兩種生活態度第21章 辦公會上的討論第599章 可笑的匯率第276章 以錢壓人第502章 日本房地產行業當中的具體情況第217章 被動與主動第624章 都不是弱者第203章 想得太簡單了第436章 工程進度第663章 被放在火上烤第391章 春節聚會第258章 風雨飄搖第350章 必須解決的問題第528章 和大伯談心第2章 自己開公司第309章 不是辦法的辦法第603章 分頭行動第148章 忽然醒悟第504章 怎能忘了第三方?第419章 貸款是要賺錢的(上)第239章 詭異的局面第198章 未來的石油合作第355章 關係比錢好用第586章 羅家的重注第459章 內部高層會議的基調第273章 葉利欽惹來的麻煩第561章 搶地盤不如弄技術第534章 嚇人的買賣第40章 劉東的大局觀(下)第628章 突然的來電第127章 美金下的效率第19章 忽悠的藝術第211章 羣衆的汪洋第321章 列夫捷特的來電第264章 抄底第571章 不太好笑的玩笑第174章 王家的一石二鳥計第385章 第二次產業調整(上)第499章 路途上的思考第482章 又回香港了第213章 解決麻煩第628章 突然的來電第523章 到大伯家做客第558章 大起大落第241章 視察民情第443章 春風得意劉勝利第158章 餐桌上的機鋒第442章 家長裡短第250章 環亞金融高層會議第112章 會談結束第298章 走一步看一步第114章 列夫捷特第685章 給英國佬挖坑第566章 好粗一根金大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