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蘇聯的國家利益

涉及到一億美元的大買單這樣大的問題,私交方面的因數就得靠邊站。即便是劉東給予了葉利欽相當大的利益,在這樣的問題上,葉利欽也不能退讓。一億美元的單子,能救活多少蘇聯的企業?豈能讓劉東就這麼簡簡單單的送給華夏?

於是,葉利欽開口說到:“劉東,你在這點上,就做得不怎麼厚道了。一億美元的單子,怎麼可以就這麼輕易的交給你們國內來做呢?要知道,這一億美金,本就是你捐贈給我們蘇聯政府的,對於這筆錢的使用權,應該是屬於我們蘇聯政府。”

聽到葉利欽這話,劉東搖搖頭說到:“葉利欽書記,這筆錢的使用權應該是在我的手中吧?好歹這錢是我出的啊?怎麼您這一下就把錢變成了蘇聯政府的了?我這都還沒把錢交出來呢?”

劉東這話,讓葉利欽有些尷尬。劉東說的是事實,雖然劉東已經答應了捐贈給蘇聯一億美金,但他之前可沒有說,這一億美金是以什麼方式交付給蘇聯的。現在劉東說要以物資抵押,在一般情況下,的確沒有任何問題。

這錢雖然實際上來說,是劉東給蘇聯買賣人才的買路錢。但這筆錢的幌子,是捐贈。只要是捐贈,捐贈的方式就理應由捐贈方來處理,被捐贈方也不能要求太多。別人給你錢都算好了,你還要唧唧歪歪,這就不道德了。

但這捐贈實際上是個幌子,真正的用途是買路錢。如果算成買路錢,那得到錢的人就肯定能有使用權。但這事兒又不能明明白白的寫在合同上,所以這事兒要真說起來,兩方都有理。但劉東這邊畢竟是捐贈方,有着一定的優勢。

但一億美元的單子不是一個小數目,就算劉東佔據着優勢,葉利欽也必須爭取。有了這一億美元的單子,葉利欽就能夠拿這單子,誘惑其他的人,讓那些人跟着自己走。

所以,葉利欽這個時候也放下了蘇聯副國級領導的架子,開始和劉東據理力爭:“劉東先生,你可別忘了。你們公司這一億美元,可是無償捐贈給予我們蘇聯政府的,其原因我們就不用再說了。你知道這筆錢意味着什麼,相比起你們華夏來說,我們蘇聯更需要這筆單子。現在我們國內那些工廠,開工率可是嚴重不足。有了這筆錢,就能夠讓更多的工廠受益。而這個,比起一億美元本身,更加能夠得到我們蘇聯的友誼。所以,無論如何,這筆單子,都應該交予我們蘇聯方面來處理。”

“葉利欽書記,話可不能這樣說。對於蘇聯來說,這是一筆大買賣,對於我們華夏來說,難道就不是?要知道,我們華夏的底子本來就不厚,相比起蘇聯這樣偉大的國家,更加需要發展。所以,這一億美元的單子,給華夏比給蘇聯更加有意義。”劉東也毫不示弱,就像在菜市場和賣菜的大姐討價還價。

“可是,劉東先生。你不覺得,得到我們蘇聯的友誼,更加可貴麼?你是一個對蘇聯十分友好,並且作出了突出貢獻的華夏人,難道不應該多考慮一下我們蘇聯人民的利益麼?只要你把這筆單子交給我們蘇聯方面,相信你在蘇聯的生活,會更加愉快。”葉利欽說到這裡,都開始利誘起劉東來。

一億美元的資金,並不能讓葉利欽這樣重視。但一億美元的單子,就不得不讓葉利欽都像一個賣菜的大姐一樣唧唧歪歪。因爲一億美元的單子,能推動的力量,比起一億美元的資金,更加巨大。這也就是一個股市上的億萬富翁,比不上一個現實資產達到億萬富翁標準更加有力度的原因。雖然大家同樣有錢,但能夠影響到的人,卻是天差地別。

“葉利欽書記,您不用懷疑我對蘇聯人民的深切友誼。但是這單子,還是由我們華夏去做更爲妥當。因爲那樣才能夠利益最大化,當然,這是我從商業角度上來分析的。”劉東說到。

聽到劉東死活都要把這筆單子放到華夏去,並且還說出這樣的理由,葉利欽也顧不得自己的身份尊貴,沒好氣的說到:“劉東先生,爲什麼在你們華夏才能保證物資利益最大化?而在我們蘇聯卻不行?難道我們蘇聯人民,沒有華夏人民勤奮麼?”這話都隱隱帶着威脅的意思了,要是劉東一個沒回答好,葉利欽絕對會乘勝追擊,把單子拿到手。談到兩個民族之間的優劣性,可不是一個很好回答的題目。

但劉東並沒有爲這件事情犯愁,葉利欽既然這樣逼迫,就不要怪劉東當面揭老底了。拿這個問題來爲難劉東,葉利欽純粹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葉利欽書記,我可沒有這樣的意思。我僅僅是闡述一個事實。我舉個例子吧,您知道我們華夏自己生產一件羽絨服需要多少錢麼?”劉東問到。

“這個我還真沒有研究過!”葉利欽很老實的說到。

“不到一百元人民幣,這還是要最頂級最貴的那種,一般情況下,三四十塊錢就能夠買一件相當不錯的羽絨服。”劉東給出了答案。

聽到這話,葉利欽驚訝的說到:“我的天,怎麼可能價格這麼低?”太不科學了,即便他不知道蘇聯的羽絨服多少錢一件,但也知道,不可能達到這麼低的成本。

看到葉利欽那樣子,劉東覺得他大驚小怪。華夏的東西,歷來是以低成本,高價值聞名於世,物美價廉得不可思議。如果再用上一些不合規矩的手段,那成本能低到買白菜。

過幾年蘇聯解體後,那些倒爺賣的羽絨服,成本都能壓到十塊錢左右,而且出廠價還得便宜,僅僅只有幾塊錢。要知道,九幾年的消費水平可比現在高很多,那個時候都能把成本弄得那麼低,蘇聯能比麼?當然,這樣只有幾塊錢成本的所謂羽絨服,在蘇聯肯定會把買衣服的人給凍死,因爲那衣服裡面裝的並不是羽絨,而是廢紙。也就是這樣的倒爺多了,等俄羅斯緩過勁兒來,對於華夏的商品,本能的厭惡。

話題有些扯遠,還是回到談判桌上。對於劉東那舉例的成本,低到不可思議的程度,葉利欽雖然驚訝,但也並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對。不就是成本低麼?這有什麼了不起,成本再低,沒有科技實力的東西,賣的價錢都不會太高,能賺取的利潤有多少?

“就是這麼低,葉利欽書記。這樣給你說吧,在日常用品物價上面,你們蘇聯產品的價格,除了少數一些東西,基本上都是我們華夏產品的兩至三倍。還有一些物資,差距更大。您知道這意味着什麼嗎?這就意味着,在我們華夏,用同樣的價錢,卻能比在蘇聯用同樣的價錢,採購到的物資多至少兩至三倍。並且這還是在我們華夏那些工廠充分保證自己利益的情況下發生的,如果僅僅是成本價,那價格還會更低。”劉東說出了一個驚人的事實。

聽到這話,葉利欽沉默了。他知道剛纔劉東爲什麼說在華夏採購物資才能夠把這筆錢利益最大化。因爲這成本的控制,蘇聯被華夏甩得老遠。剛纔那翻對劉東有些威脅的話,變成了葉利欽自己在打自己的臉。

這下,他也不能說什麼華夏人民和蘇聯人民之間關於勤奮的問題了。再問下去,他葉利欽就得撞牆了。但是,葉利欽實在是不想放棄這麼好可以拉攏那些企業的機會,即便是知道如果真是在華夏採購,比起在蘇聯採購更加有利於蘇聯人民的利益。

人民的利益能比國家的利益更高麼?顯然不可能。那蘇聯國家的利益主體是什麼?是那些官員和企業的利益。葉利欽不可能放着國家的利益不要,而去要人民的利益。到了他這個位置,考慮得更多的,理應是國家利益。

看到葉利欽還想說些什麼,劉東趕忙打斷說到:“葉利欽書記,你聽我說。其實在華夏採購這批物資,比起在蘇聯採購這批物資更加有利於您。這麼一筆龐大的物資,明顯比在蘇聯採購更多。更多的物資,就意味着更多的人能從這筆物資當中獲得好處。得到利益的人,難道會忘了葉利欽書記你麼?”

劉東這裡的人,並沒有加上民字。葉利欽當然能夠聽懂劉東那話裡的意思,劉東所說的人,那就是蘇聯的高層人士。蘇聯的高層人士現在是什麼模樣,葉利欽比劉東更加了解。本來只夠十個人分的利益,現在多出了兩三倍,甚至更多。那理所應當的,能夠分得利潤的人就更多,原本只夠十個人分的利潤,那現在至少夠二三十個人分。

做爲這件事情的主要操作者,葉利欽能夠分出去的利潤就更多。有了更多人得到葉利欽的好處,葉利欽的地位也就更加的鞏固。相比起那些企業,這些高官在國家利益裡面佔據的份額,更加重要。孰輕孰重,葉利欽還是能夠明白的。

於是,聽到劉東這話以後,葉利欽沉默了半響,終於開口說到:“好吧,爲了偉大蘇維埃的利益,我會努力讓這筆鉅額訂單,放到你們華夏去。當然,這是要在劉東先生你能夠保證物資充足的情況下才會出現的情況。如果情況並沒有你所說的那麼美好,這事情就不太好辦了。”

爲了獲得佔據更多國家利益的羣體的支持,葉利欽毫不猶豫的就把那些企業給丟棄到一邊去。在蘇聯所謂國家利益高於一切,大概也就在此,葉利欽的選擇非常符合蘇聯國情。

第40章 劉東的大局觀(下)第220章 互惠互利第468章 高屋建瓴第403章 還是得談正事第283章 大家好纔是真的好第16章 傲慢的大衆和謙遜的豐田(上)第472章 萬國造也能玩出花樣第340章 美國諜影第637章 靜觀其變第417章 聯袂而來的人第574章 準備走人第353章 陳三在央視的能量第537章 低調的科研院第110章 鑽井設備第283章 大家好纔是真的好第186章 王府會所第230章 聯衆超市(上)第46章 國內來電第604章 被嚇到的羅伯特第142章 實際的問題第673章 敖書記的節操第262章 心跳六小時第626章 搬空蘇聯的野望第611章 空殼公司第258章 風雨飄搖第241章 視察民情第341章 調兵遣將第338章 一直被忽視的環亞銀行第483章 蘇聯的情況第88章 老爺子的意思第45章 一份清單第223章 警告第228章 種子理論第675章 各色心思第120章 讓人流口水的大買賣(中)第375章 浪費不起的時間第629章 會談葉利欽1第553章 老王請喝茶第667章 背後的談判第91章 私人的力量第113章 考察工廠第331章 聯絡通道第253章 要的就是虎口奪食第415章 平靜下的暗流第71章 大面積撒網的效果第207章 小鎮第594章 或許會出現的問題4第138章 被發現的危機第464章 再次啓程第45章 一份清單第599章 可笑的匯率第319章 甜棗還是要給的第155章 到底誰尷尬?(下)第507章 一個月以後第428章 九五年之前的產業佈局第414章 老爺子也感興趣第341章 調兵遣將第310章 試試又何妨第71章 大面積撒網的效果第441章 省委大院第42章 美味的蛋糕第9章 首長關注第427章 在京城打好根基第617章 合縱連橫1第167章 大衆的底牌第344章 秋明油田第386章 第二次產業調整(下)第216章 屈服第325章 損失慘重第589章 所謂強強聯合第129章 坦白從寬第372章 初步建立起的產學研第662章 劉東的小買賣,陳三的大生意第332章 援助的條件第130章 眼花繚亂第408章 拉更多的人進來第673章 敖書記的節操第354章 悽慘的央視廣告部第471章 多方技術組合第215章 天坑第546章 環亞認輸?第31章 準備工作第382章 衆人迴歸第63章 土地置換概念第384章 盤點家底第242章 火爆開業第522章 全權代表第152章 鬧劇還在繼續第350章 必須解決的問題第191章 開超市(下)第501章 本島地產株式會第388章 新的級別劃分第113章 考察工廠第205章 資料第478章 還是佔便宜了第437章 能用一百年的廠房第415章 平靜下的暗流第100章 給點甜頭第650章 人生大事第191章 開超市(下)
第40章 劉東的大局觀(下)第220章 互惠互利第468章 高屋建瓴第403章 還是得談正事第283章 大家好纔是真的好第16章 傲慢的大衆和謙遜的豐田(上)第472章 萬國造也能玩出花樣第340章 美國諜影第637章 靜觀其變第417章 聯袂而來的人第574章 準備走人第353章 陳三在央視的能量第537章 低調的科研院第110章 鑽井設備第283章 大家好纔是真的好第186章 王府會所第230章 聯衆超市(上)第46章 國內來電第604章 被嚇到的羅伯特第142章 實際的問題第673章 敖書記的節操第262章 心跳六小時第626章 搬空蘇聯的野望第611章 空殼公司第258章 風雨飄搖第241章 視察民情第341章 調兵遣將第338章 一直被忽視的環亞銀行第483章 蘇聯的情況第88章 老爺子的意思第45章 一份清單第223章 警告第228章 種子理論第675章 各色心思第120章 讓人流口水的大買賣(中)第375章 浪費不起的時間第629章 會談葉利欽1第553章 老王請喝茶第667章 背後的談判第91章 私人的力量第113章 考察工廠第331章 聯絡通道第253章 要的就是虎口奪食第415章 平靜下的暗流第71章 大面積撒網的效果第207章 小鎮第594章 或許會出現的問題4第138章 被發現的危機第464章 再次啓程第45章 一份清單第599章 可笑的匯率第319章 甜棗還是要給的第155章 到底誰尷尬?(下)第507章 一個月以後第428章 九五年之前的產業佈局第414章 老爺子也感興趣第341章 調兵遣將第310章 試試又何妨第71章 大面積撒網的效果第441章 省委大院第42章 美味的蛋糕第9章 首長關注第427章 在京城打好根基第617章 合縱連橫1第167章 大衆的底牌第344章 秋明油田第386章 第二次產業調整(下)第216章 屈服第325章 損失慘重第589章 所謂強強聯合第129章 坦白從寬第372章 初步建立起的產學研第662章 劉東的小買賣,陳三的大生意第332章 援助的條件第130章 眼花繚亂第408章 拉更多的人進來第673章 敖書記的節操第354章 悽慘的央視廣告部第471章 多方技術組合第215章 天坑第546章 環亞認輸?第31章 準備工作第382章 衆人迴歸第63章 土地置換概念第384章 盤點家底第242章 火爆開業第522章 全權代表第152章 鬧劇還在繼續第350章 必須解決的問題第191章 開超市(下)第501章 本島地產株式會第388章 新的級別劃分第113章 考察工廠第205章 資料第478章 還是佔便宜了第437章 能用一百年的廠房第415章 平靜下的暗流第100章 給點甜頭第650章 人生大事第191章 開超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