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擋路的臺積電

人才的問題總算是讓劉東他們鬆了一口氣,但接下來一系列的事情,也並不輕鬆,尤其是晶圓廠這個東西,更加的需要考量劉東的環亞公司處理事務的能力?

做爲半導體行業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晶圓廠這個東西,是無論如何都繞不過去的。改革開發那麼多年以來,雖然國家無數次的想要引進,但在前世的時候,晶圓廠這個玩意,要到兩千年的時候,纔有第一家在大陸建成的,並且,這座晶圓廠還並不是由華夏方面掌控的。?

而現在是八七年,如果劉東能夠在現在就把晶圓廠引進華夏來,那就代表華夏不但提前十多年進入廉價晶圓時代,更重要的是,這個晶圓廠並不是由外國人控制的?

之前的劉東,想法很好,想着這年月中美還算是在蜜月期,在這之前也不是沒有想要引進晶圓廠,並且付出了行動,雖然這些行動到最後都因爲各種原因失敗了,但也能說明,現在想要引進這個東西,並不是特別困難。?

但當劉東大大咧咧真正開始行動的時候,才發現,晶圓廠這玩意,並不是想像當中的那麼簡單。雖然華夏早就有想要引進晶圓廠的歷史,就連準備工作都做了不少。但當他想要進入這個領域的時候,才發現不光有國內的羈絆,國外也並不是十分熱衷於把這麼高科技的東西往華夏大陸上面放。?

而且,最爲重要的是,目前,不單單是有他劉東在打這個晶圓廠的主意,臺灣也在打晶圓廠的主意,並且就在今年,臺積電已經成立了。做爲後世華夏晶圓主要的進口地方,臺積電的老大張老闆這個時候正積極的和ti公司,也就是德州儀器公司打交道。?

由於張老闆和德州儀器還算是有着很深厚的關係,弄得原本劉東想要從德儀進口晶圓技術和工廠的計劃變成了泡影,德儀在早就和臺積電談妥的情況下,又怎麼會支持劉東這個貿然闖入的人和臺積電搶生意?所以,德儀這條路,算是徹底的走不通了。?

藍色巨人ibm那邊財大氣粗,並且有着很深厚的政治背景,劉東這點小生意,他也看不上,最後英特爾那邊,也不打算和劉東這樣的小角色合作,別人自己造晶圓弄的好好的,憑什麼要給你這個外來者一口飯吃??

這三個大老闆都不開口,劉東徹底的糾結了。日本韓國那邊倒不是不能弄到這樣的技術和設備,但關鍵是,這些傢伙,無論是三井還是三星,都是把華夏的市場看成自己的盤中餐,劉東這個華夏人想要在華夏建立起晶圓廠,豈不是斷了他們的財路?最爲主要的是,劉東想要的是控股,而有技術的三井和三星,又怎麼會讓劉東控股?所以,轉眼一圈,居然沒有一個能夠幫得上忙的。?

這個時候,劉東就已經很明顯的感覺到了,就算有錢也買不到東西的苦果。怪不得後世華夏外匯儲備上萬億美元,而國內的技術水平卻和國外差距很大,無論是新興的電子消費類產品,還是他準備入手的重型工業,比起世界先進水平來,差距不是一般般。?

不可否認,這其中有着華夏不重視專利保護的問題,也有着民營或者國營企業眼光不夠長遠的問題,但其中還有一個大問題,就是這些國外的人,對華夏實行技術封鎖。?

要知道,劉東這一次準備建立的晶圓廠,僅僅是四英寸的,在國際平均都在搞六英寸,稍微好一些的企業在搞八英寸,英特爾這樣的大拿在搞十二英寸的年代,僅僅四英寸的技術和設備,他們都對自己防範得那麼嚴密,可想而知,這些傢伙對於國內的防範是多麼的嚴密。?

雖然大談什麼友好論,但動真格的時候,這些傢伙個個都把自己的頭給縮了進去。雖然以劉東的能力,不是不能從國外弄來這些技術和設備。?

但這代價實在是太大,劉東又不能給予什麼政治承諾,也不好在環亞剛剛建立起來的國際形象上抹黑,想要從正常手段上入手,把這個晶圓廠建立起來,實在是太難了。?

最爲主要的是,劉東的手上,現在並沒有能夠撐起晶圓廠團隊的人手。半導體之所以常常被稱爲半倒體,那就是因爲如果資金,技術,人員三項當中,有其中一項得不到滿足,那麼這半導體就非常容易變成半倒體。?

而現在,劉東在晶圓廠建設上面,除了資金這一個條件能夠圓滿的完成任務之外,無論是人員,還是技術,都很缺乏。之前招聘,劉東也不是沒想到從這廣告上面招來幾個能夠做晶圓的人才,但由於國內現在本就沒有這個行業,就算是在大學實驗室裡面,這個東西都相對陌生,除了招到幾個有着非常落後技術思想的大學出來的人之外,一根毛都沒有撈到。?

而且這些在國內能夠稱爲專家的人,要真想在晶圓上面發揮作用,那還得加深相關方面的學習,並且還必須去那些成熟企業當中學習,纔可以勉強能用。至於起到帶頭作用,那根本就是妄想。?

於是,在自以爲解決人才麻煩,可以大刀闊斧開始幹以後,劉東才發現之前自己的話說得好像有些滿。看着面前正在和自己彙報環亞實驗室工作的崔曉明,劉東心裡滿是無奈。?

“你的意思就是,如果我們公司現在強行上馬晶圓廠,有百分之九十九點九的可能性,會立馬變成半倒體,不但不會收到任何的效益,還會因爲這個半倒體企業,拖住我們公司大筆的資金,就像黑洞一樣慢慢的蠶食我們的流動資金?”劉東問到。?

做爲最開始就是環亞公司元老的崔曉明,雖然在公司裡面排位不顯,無論是和陳潔比,抑或者是和陳志豪比,都有着巨大的差距,就算是和新進提拔起來的任大道比,他都沒有任何的優勢,在公司裡面,知道任大道的人,絕對比知道崔曉明的人多。?

但無論如何,做爲最早就主管環亞科技研究所的崔曉明,在劉東的心中都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雖然崔曉明不能給劉東在公司發展上面開疆拓土,也不能給劉東帶來多麼豐厚的利潤。但是,崔曉明這樣掌控着企業科研方向的大佬,就相當於戰爭年代的後勤部長。?

在前面打仗的將軍固然是威風八面,而做爲統帥的總指揮也會一呼百應。但如果沒有後勤部長保證前線的彈藥充足,拿着沒有子彈,比燒火棍好不了多少槍支的部隊,是不能打仗的。?

所以,即便是很多人都不瞭解崔曉明,但真正環亞管理核心圈子的人,沒有一個人不知道崔曉明的作用。雖然到目前爲止,環亞技術研究院還在學習資料,吃透劉東從各個方面弄來的資料,並沒有多少他們自己新弄出來的東西。?

但誰都知道,真正等環亞技術研究院的人,把劉東弄過來的海量資料給吃透了,那環亞新建立起來的這些工廠,就將會走入快車道,有着充足資金,並且有着先進科技的產品的工廠,在哪裡都會很吃得開。?

“是的,我的老闆,如果你真想強行上馬晶圓廠,即便是四英寸的晶圓項目,你都不得不做好倒閉的準備。我們公司雖然在機械和材料科學這一塊的研究儲備比較出色,但公司現目前,並沒有專門研究晶圓課題的研究小組,就算是研究員,也只有寥寥幾個。這幾個人,並不足以支撐起晶圓廠建設這麼龐大的工程項目。所以,我建議老闆你暫時的放棄,或者是延後考慮建設晶圓廠項目的事情。集中我們掌控的力量,公關我們研究所的優勢項目。”崔曉明認真的說到。?

聽到崔曉明這話,劉東悻悻的問到:“可我已經在首長面前保證過了,我們公司會在大陸投資二十億美元,並且還會建立起一家晶圓廠。要是我們不建設,豈不是當面承認我們公司在吹牛皮,對於公司的影響不太好吧?”?

劉東這話,顯得很是不甘,但一向理性大於感性的崔曉明,卻並不吃劉東這一套,平靜的說到:“這就是你自己的事情了,事先就連項目的意向書都還沒有敲定,就急急忙忙的下保證,這樣不出問題纔怪。我可沒有給你說,我們環亞技術研究所掌握了晶圓的技術。”?

“那我們該怎麼辦?最開始我是想着現在國外有那麼多的晶圓廠,而且德儀的主業並不在這一塊,從他們的手上拿到這個項目,並不是很難,我哪裡又知道,臺積電居然在這個時候成立起來?這不是斷人財路麼?”劉東也很惱火的說到。?

雖然劉東的記憶裡面,有着臺積電這個名詞,並且知道後世的臺積電,非常給力。但他又不是學商業歷史的,臺積電什麼時候建立起來的,他又怎麼會知道,恰好就在這關頭,德儀把晶圓項目給了臺積電,而臺積電又和劉東要安排的晶圓廠距離很近,德儀自然不會給自己找不自在,於是劉東就悲劇了。

第137章 年內的目標第36章 當務之急第364章 產學研一體化第329章 關於科技方面的彙報第208章 莫名其妙的女人第247章 扶持私企的決定第602章 試探銷路第374章 摧枯拉朽的姿態第400章 兩種生活態度第197章 貧油井第22章 絕密級會議第393章 有些麻煩啊第351章 國企的人才資源第155章 到底誰尷尬?(下)第429章 鐵都之旅(上)第25章 團隊初成第457章 整風徹查第388章 新的級別劃分第357章 廣告開播第512章 都是一肚子壞水第31章 準備工作第610章 中間商的構想第65章 一千萬的安置費第200章 小成本的大買賣第509章 盛宴的開端第321章 列夫捷特的來電第14章 公司成立第378章 企業凝聚力的具象表現形式第633章 會談葉利欽5第465章 到達閩省第132章 謀劃好處第339章 第一單對外業務第326章 可以承受第452章 不經意流露出來的奢侈第510章 燒上一把火第440章 考察第二站第217章 細節第523章 到大伯家做客第490章 第一次吃虧的環亞第343章 環亞金融新目標第346章 肯定的答覆第64章 土地的價值第217章 細節第5章 完美的資料第1章 劉家叛逆子第353章 陳三在央視的能量第210章 固執的謝洛夫第182章 提醒老爺子(下)第595章 一身輕鬆第109章 準備考察機牀廠第210章 固執的謝洛夫第17章 傲慢的大衆和謙遜的豐田(下)第90章 遠方的蘇聯第443章 春風得意劉勝利第17章 傲慢的大衆和謙遜的豐田(下)第336章 兩億美金換石油公司第301章 細分蛋糕第378章 企業凝聚力的具象表現形式第110章 鑽井設備第468章 高屋建瓴第186章 王府會所第132章 謀劃好處第231章 聯衆超市(下)第104章 高規格的接待第616章 重工業買賣的前景第388章 新的級別劃分第218章 互惠互利,相互依存計劃第508章 四週年慶典背後的孤獨人第150章 賈飛文的心思第672章 檢查第591章 或許會出現的問題1第68章 奠基典禮第35章 計劃安排第432章 民以食爲天第128章 重返華夏第386章 第二次產業調整(下)第648章 深入交談第301章 細分蛋糕第179章 劉東的定位第357章 廣告開播第506章 準備出風頭第54章 大豐收第634章 飛機上的旖旎第313章 王家付出的代價第216章 掉坑裡了第627章 保證第440章 考察第二站第192章 需要解決的問題第618章 合縱連橫2第234章 周青龍的胃口第181章 提醒老爺子(上)第427章 在京城打好根基第316章 一票否決權第413章 劉輝的出路第174章 王家的一石二鳥計第253章 要的就是虎口奪食第347章 離開蘇聯前的安排第351章 國企的人才資源第306章 緣由
第137章 年內的目標第36章 當務之急第364章 產學研一體化第329章 關於科技方面的彙報第208章 莫名其妙的女人第247章 扶持私企的決定第602章 試探銷路第374章 摧枯拉朽的姿態第400章 兩種生活態度第197章 貧油井第22章 絕密級會議第393章 有些麻煩啊第351章 國企的人才資源第155章 到底誰尷尬?(下)第429章 鐵都之旅(上)第25章 團隊初成第457章 整風徹查第388章 新的級別劃分第357章 廣告開播第512章 都是一肚子壞水第31章 準備工作第610章 中間商的構想第65章 一千萬的安置費第200章 小成本的大買賣第509章 盛宴的開端第321章 列夫捷特的來電第14章 公司成立第378章 企業凝聚力的具象表現形式第633章 會談葉利欽5第465章 到達閩省第132章 謀劃好處第339章 第一單對外業務第326章 可以承受第452章 不經意流露出來的奢侈第510章 燒上一把火第440章 考察第二站第217章 細節第523章 到大伯家做客第490章 第一次吃虧的環亞第343章 環亞金融新目標第346章 肯定的答覆第64章 土地的價值第217章 細節第5章 完美的資料第1章 劉家叛逆子第353章 陳三在央視的能量第210章 固執的謝洛夫第182章 提醒老爺子(下)第595章 一身輕鬆第109章 準備考察機牀廠第210章 固執的謝洛夫第17章 傲慢的大衆和謙遜的豐田(下)第90章 遠方的蘇聯第443章 春風得意劉勝利第17章 傲慢的大衆和謙遜的豐田(下)第336章 兩億美金換石油公司第301章 細分蛋糕第378章 企業凝聚力的具象表現形式第110章 鑽井設備第468章 高屋建瓴第186章 王府會所第132章 謀劃好處第231章 聯衆超市(下)第104章 高規格的接待第616章 重工業買賣的前景第388章 新的級別劃分第218章 互惠互利,相互依存計劃第508章 四週年慶典背後的孤獨人第150章 賈飛文的心思第672章 檢查第591章 或許會出現的問題1第68章 奠基典禮第35章 計劃安排第432章 民以食爲天第128章 重返華夏第386章 第二次產業調整(下)第648章 深入交談第301章 細分蛋糕第179章 劉東的定位第357章 廣告開播第506章 準備出風頭第54章 大豐收第634章 飛機上的旖旎第313章 王家付出的代價第216章 掉坑裡了第627章 保證第440章 考察第二站第192章 需要解決的問題第618章 合縱連橫2第234章 周青龍的胃口第181章 提醒老爺子(上)第427章 在京城打好根基第316章 一票否決權第413章 劉輝的出路第174章 王家的一石二鳥計第253章 要的就是虎口奪食第347章 離開蘇聯前的安排第351章 國企的人才資源第306章 緣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