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產學研一體化

劉東知道後世政治家族的發展方向,那是因爲他是過來人。但老爺子用自己的政治智慧,就能想到這麼多,實在是讓劉東咂舌。雖然老爺子的觀點,還不是很系統,但能有這樣的想法,也不愧他是從那個年月走過來的人。

劉東這樣佔據一時優勢的人,還需要更多的學習。

“老爺子您既然都這樣說了,那我就儘量的往這個方面多發展,以後劉家的人,也能多出一條出路來。現在我們公司在國內的架子纔剛剛構架起來,需要很多人撐場面,所以我會盡量的做些安排。”劉東說到。

這也是劉東自從那次劉家的人把商業搞得亂七八糟以後,第一次主動提出來這樣的說法。正如他後面想的,上次他安排的事情,着實欠了很多考慮,要是真一棍子把這事兒給攪得沒影了。他一個人想要在國內撐起那麼大的盤子,也不容易。

如果有了劉家真正精英的人加入自己的事業,那他也能輕鬆許多。但如果他一直不開這道口子,那他在國內就相當於在孤軍奮戰,累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也不利於劉家的團結。

畢竟,這麼大一個家族,如果有肥肉他都讓給外人來吃,卻不讓自家人蔘加,無論如何,都說不太過去。現代社會,想要一個人把什麼事情都扛起來,那是不可能的事情。越是現代,就越是需要集羣化發展,單打獨鬥,就算三頭六臂,也有累死的時候。

聽到劉東的話以後,老爺子笑了一下,說到:“終於相通了?我還以爲你還要繼續擰下去呢。既然你有這樣的想法,那就去做吧,我們劉家,也不是個個都適合政治。”

“知道了,老爺子。”劉東答道。

“你今天來我這,應該不僅僅是爲了告訴我關於蘇聯的事情吧?這又是給我說事兒,又是給劉家其他人機會,你這個資本家,可不會做什麼虧本買賣。說吧,有什麼事兒要求到我這裡來,說出來看看。”老爺子看到劉東找不到什麼話題以後,主動問起來。到了他這樣的高度,即便是家裡人普通的對話,他都能想到更加深層次的東西。

所以今天劉東過來說這說那,他就知道劉東肯定有什麼事兒找他。要不然,劉東現在剛剛把國內的架子搭起來,哪裡有時間來看他這個老頭子,劉東又不像其他的三代,對於見上他一面,覺得十分高興,十分榮耀。

劉東現在也算是事業有成,就算在二代當中,也算是很有發言權。老爺子可不認爲,劉東會因爲想要告訴他一些事情,就主動跑過來。要真那麼積極,早在劉東從蘇聯回來的時候就應該來了,要不是有事兒過來找他,至於拖到現在纔來麼?所以,老爺子也就主動的開口詢問起來。

看到老爺子都那麼主動,劉東也就不敢再多繞圈子。對着老爺子開口說到:“我們公司這次不是在國內有大動作麼?之前在央視打廣告,是招收到了一大批骨幹,並且今後五年的時間裡面,我們公司都不用爲人才的事情發愁。但是如果次次都像現在這樣倉促,對於公司來說,就不是什麼好事兒。尤其是科研方面,如果因爲沒有新血加入,而導致公司項目停滯,那就太虧了。所以我們公司現在準備在國內搞產學研一體化。”

“產學研一體化?這是什麼東西?”劉東的想法總是層出不窮,老爺子大部分的精力都牽扯在政治上面,這個產學研什麼的東西,他是真不知道。雖然聽起來好像很耳熟,但因爲國內現在並沒有多少這方面的動作,再加上老爺子和這樣的事情關係實在不大,所以,就算老爺子身居高位,對於這什麼產學研的,也並不瞭解。

看到老爺子對於自己的提法不是很瞭解,劉東也就不得不開始解釋起什麼叫產學研。對於產學研這個東西來說,劉東也能算得上是半個專家。

畢竟,前世他也是搞研究出生,而那個時代,和企業合作,和學校合作的事情並不少。雖然在國內的產學研事業,一直走在歧路上面,並且發展得並不是特別良好。但對於劉東這樣深層次接觸過的人來說,想要給老爺子講講課,那實在是太容易不過的事情了。

產學研合作教育就是充分利用學校與企業、科研單位等多種不同教學環境和教學資源以及在人才培養方面的各自優勢,把以課堂傳授知識爲主的學校教育與直接獲取實際經驗、實踐能力爲主的生產、科研實踐有機結合的教育形式。

如果再說得直白一些,那就是企業發課題,然後讓學校的人在科研所的帶領下,參與到研究當中。這樣以來,企業可以利用課題突破技術難關,而學校的那些參與者也能在這樣的研究當中學習到更多接近於社會的知識,而不再是僅僅看課本,而變得紙上談兵。

而企業發課題給研究院研究,當然不會什麼都不給。畢竟,這些課題研究出來,他們是要拿出去賺錢的。在按勞分配的原理下,那些研究院自然能夠得到相應的報酬。而有了報酬的研究院,也可以以這些報酬爲契機,發展自己需要研究的東西,保持技術上的領先優勢。

給研究院發課題,也讓企業在自身科研能力不足的情況下,能夠佔據更多的科技力量。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這句話可不僅僅是說說,在後世,一家企業如何能在市場上生存,這就是關鍵。

管理別人能夠學習,你的發展路線別人也能學習,甚至於資金方面,別人也可以比你更加雄厚,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保持自己公司的優勢,那就必須涉及到核心競爭力。

什麼叫核心競爭力,要是搞這方面的專家,可以牽扯到無數的話題,從企業管理標準,說到企業的公司文化,還能說到一些不爲人知的底蘊。但在劉東這個過來人眼中,真正的核心競爭力,上面那一堆的東西,都是扯淡。

只要能讓別人通過模仿完成的東西,都不能算是核心競爭力。即便是這個模仿的難度再難,那也不能算是完全不能模仿。對於一個企業來說,別人絕對不能模仿的東西,也不能繞開的東西,纔算是真正的核心競爭力。

而現代社會當中,什麼東西才能算得上是別人不能模仿的東西?除了自己擁有的專利之外,別的都是浮雲。

比爾大叔爲什麼能夠靠着微軟混得全世界都聞名?那不就是因爲視窗系統麼?這個東西,誰能模仿?即便是技術實力能夠完全的滿足標準,但別人能夠進入這個行業麼?絕對不能,別人視窗系統,那是有專利的。

你自己搞一個出來玩玩,比爾大叔絕對不會和你說什麼,可能還會讚美你的才華。但如果你想把自己的東西拿去商業化,比爾大叔就得找你麻煩了。無數怎麼繞也繞不開的專利陷阱,你要真想觸碰這個地雷,那除了能夠粉身碎骨之外,沒有第二條路可以走。

所以,如何能夠在以後的市場浪潮當中,把握住自己公司的發展方向,就是劉東需要考慮的問題。而企業的競爭力就在於專利的控制上面,擁有越多的專利,在以後的市場當中就會活得更加滋潤。

雖然目前來說,環亞研究所擁有的技術力量並不少,而且專利在那些培養的科學家手上,也弄出來不少。但這點,還遠遠不夠,相比起全世界這麼大的一個市場,劉東弄出來的那點東西,就算在華夏擁有的專利上面,都是九牛一毛還不如。而華夏的科研能力比起那些強國來,又要差一大截。

這麼大的差距,劉東又怎麼能看不到?僅僅依靠自己公司的科研力量,那實在是太過薄弱,如果能把產學研搞好,就算是給環亞身上,多加了一臺遠遠超出環亞本身力量的發動機。

環亞現在缺的,不是錢,也不是市場。最爲缺乏的,就是底蘊,而做爲一家企業,最能夠顯示底蘊的東西,那就是公司的科技力量。能夠在把錢流動起來的時候,把自身的科技實力加強起來,以後才能夠在國際市場上,如魚得水。

把產學研所能帶來的效益給老爺子說完以後,劉東就閉上了自己的嘴巴。因爲他知道,如果老爺子明白這樣做的好處以後,就絕對會向上面反應。

因爲這不但是利於企業,也利於國家,更加利於未來的人才培養。尤其是在現在這樣研究院資金普遍缺乏的情況下。如果真能夠在產學研方面,實現三方獲利。於國於民,都有天大的好處。

有了這樣的好處,再加上劉東主動站出來承擔實驗,國內高層,肯定是樂見其成的。畢竟,在這個摸着石頭過河的年代,凡是有利於國家的事情,能嘗試的,都要嘗試一番。

第270章 召見任大道第262章 心跳六小時第385章 第二次產業調整(上)第295章 貧困縣的兩個優勢第436章 工程進度第350章 必須解決的問題第128章 重返華夏第104章 高規格的接待第586章 羅家的重注第171章 不好的消息第123章 科技資料的分別第656章 閒聊不閒2第109章 準備考察機牀廠第363章 跳出圈外的一步棋第45章 一份清單第431章 鐵都之旅(下)第384章 盤點家底第308章 真沒希望了?第120章 讓人流口水的大買賣(中)第287章 徹底的綁上大船第212章 解釋誤會第97章 徐忠耀的懲罰第634章 飛機上的旖旎第105章 梟雄人物第26章 小聚會第372章 初步建立起的產學研第295章 貧困縣的兩個優勢第39章 劉東的大局觀(上)第312章 有故事的宋部長第637章 靜觀其變第250章 環亞金融高層會議第171章 不好的消息第157章 環亞特鋼的迎接第352章 目標,央視!第213章 殺手鐗(中)第474章 你確定這地方是船廠?第404章 當官的發展方向第444章 蘇省的人和事第418章 環亞銀行貸款業務的前景第154章 到底誰尷尬?(上)第274章 格外麻煩第136章 快速的發展第631章 會談葉利欽3第492章 房地產行業的內部資料第148章 忽然醒悟第88章 老爺子的意思第127章 美金下的效率第33章 原來八十年也有富二代第379章 火熱的討論第602章 試探銷路第555章 摟草打兔子第124章 低溫鋼資料第508章 四週年慶典背後的孤獨人第483章 蘇聯的情況第455章 走流程式的考察第409章 銀行求人貸款的年月第592章 或許會出現的問題2第325章 損失慘重第395章 劉家也需要用手段第403章 還是得談正事第590章 優勢在哪裡第539章 讓看戲的人,下臺唱戲第340章 美國諜影第250章 環亞金融高層會議第195章 胡蘿蔔加大棒第564章 關係複雜了第44章 東方工業公司第555章 摟草打兔子第422章 需要考慮國情的貸款業務第490章 第一次吃虧的環亞第480章 不能一蹴而就第364章 產學研一體化第631章 會談葉利欽3第570章 劉東的擔憂第283章 大家好纔是真的好第501章 本島地產株式會第426章 八八年的主要工作第432章 民以食爲天第531章 機制問題讓人頭疼第119章 讓人流口水的大買賣(上)第78章 脫手套現第555章 摟草打兔子第511章 損人不利已?第464章 再次啓程第212章 解釋誤會第347章 離開蘇聯前的安排第478章 還是佔便宜了第163章 大衆的需求太少了第483章 蘇聯的情況第343章 環亞金融新目標第179章 劉東的定位第362章 擱置問題第75章 廣場協定第16章 傲慢的大衆和謙遜的豐田(上)第30章 拜年第173章 意外的任命第87章 關於星球大戰計劃第520章 成果斐然第394章 老爺子的厚黑學第672章 檢查
第270章 召見任大道第262章 心跳六小時第385章 第二次產業調整(上)第295章 貧困縣的兩個優勢第436章 工程進度第350章 必須解決的問題第128章 重返華夏第104章 高規格的接待第586章 羅家的重注第171章 不好的消息第123章 科技資料的分別第656章 閒聊不閒2第109章 準備考察機牀廠第363章 跳出圈外的一步棋第45章 一份清單第431章 鐵都之旅(下)第384章 盤點家底第308章 真沒希望了?第120章 讓人流口水的大買賣(中)第287章 徹底的綁上大船第212章 解釋誤會第97章 徐忠耀的懲罰第634章 飛機上的旖旎第105章 梟雄人物第26章 小聚會第372章 初步建立起的產學研第295章 貧困縣的兩個優勢第39章 劉東的大局觀(上)第312章 有故事的宋部長第637章 靜觀其變第250章 環亞金融高層會議第171章 不好的消息第157章 環亞特鋼的迎接第352章 目標,央視!第213章 殺手鐗(中)第474章 你確定這地方是船廠?第404章 當官的發展方向第444章 蘇省的人和事第418章 環亞銀行貸款業務的前景第154章 到底誰尷尬?(上)第274章 格外麻煩第136章 快速的發展第631章 會談葉利欽3第492章 房地產行業的內部資料第148章 忽然醒悟第88章 老爺子的意思第127章 美金下的效率第33章 原來八十年也有富二代第379章 火熱的討論第602章 試探銷路第555章 摟草打兔子第124章 低溫鋼資料第508章 四週年慶典背後的孤獨人第483章 蘇聯的情況第455章 走流程式的考察第409章 銀行求人貸款的年月第592章 或許會出現的問題2第325章 損失慘重第395章 劉家也需要用手段第403章 還是得談正事第590章 優勢在哪裡第539章 讓看戲的人,下臺唱戲第340章 美國諜影第250章 環亞金融高層會議第195章 胡蘿蔔加大棒第564章 關係複雜了第44章 東方工業公司第555章 摟草打兔子第422章 需要考慮國情的貸款業務第490章 第一次吃虧的環亞第480章 不能一蹴而就第364章 產學研一體化第631章 會談葉利欽3第570章 劉東的擔憂第283章 大家好纔是真的好第501章 本島地產株式會第426章 八八年的主要工作第432章 民以食爲天第531章 機制問題讓人頭疼第119章 讓人流口水的大買賣(上)第78章 脫手套現第555章 摟草打兔子第511章 損人不利已?第464章 再次啓程第212章 解釋誤會第347章 離開蘇聯前的安排第478章 還是佔便宜了第163章 大衆的需求太少了第483章 蘇聯的情況第343章 環亞金融新目標第179章 劉東的定位第362章 擱置問題第75章 廣場協定第16章 傲慢的大衆和謙遜的豐田(上)第30章 拜年第173章 意外的任命第87章 關於星球大戰計劃第520章 成果斐然第394章 老爺子的厚黑學第672章 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