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形式險峻

清晨!李力剛剛醒來,就看到兩具美妙絕倫的無暇玉體抱着自己正靜靜的安眠着。

看着兩位美女,一個狂野成熟中滿足之色躍然俏臉之上。一個羞怯白嫩但臉有點點淚痕的溫馨笑容,李力心中從滿征服後的豪情壯志。感慨着異時空權利對男人的好處。

這兩個女人,就是楊廣的妃子中,頂尖的美女其中之二,充滿狂野風情的是才人林秀娟!最令我心中歡喜的是,另一個寶林秦罄居然還是處子之身,想着昨晚的美妙感覺,真不知道楊廣那個敗家子爲什麼沒有吃掉秦罄這個溫馴可人的小兔子呢!

想想連續兩天不眠不休的工作,真他媽的累死人了,遣散宮女之後,李力足足睡了快一天了。如果不是有兩個絕代美女爲代價,李力纔不會做的這麼拼命呢!

李力看着兩個美女疲勞的樣子,知道自己昨晚的強烈慾望使得她們極度付出了體力,體貼之餘,李力用真氣在她們睡穴上淺淺一拂,使得她們至少睡兩個時辰才能醒來。

“少爺!少爺!”郝遼的聲音這時從屋外傳來。

李力穿好衣服,走了出去,看到郝遼正焦急的在那裡等待着。

郝遼一向是狠歷大膽之人,今天怎麼這麼慌張失色呢!李力皺眉問到:“什麼事情讓你如此急躁啊?”

郝遼驚惶的說:“大事不好了!少爺!扶風傳來緊急戰報,薛舉在東突厥的支持下,大敗唐弼,其子薛仁杲於千軍萬馬中手刃唐弼,薛舉收攏唐弼十萬敗軍,命其子薛仁杲領兵十萬東征長安,現在已經攻克漢陽,揮軍圍困住扶風。扶風太守張隆拼死抵抗,但寡不敵衆,派人來長安求援兵來了!”

李力一點都不緊張的說:“那有什麼啊!讓一員大將領兵支援就行了啊!用的着這麼緊張嗎?”

郝遼急切的說:“不是!少爺!問題是現在長安兵力不足,唐王命秦公帶兵四萬前去支援,而且還命你爲行軍司馬,助秦公克敵啊!”

四萬!李力一愣,疑惑問到:“長安不是還有二十萬兵馬的嗎!爲什麼說兵力不足,只讓秦公帶四萬兵馬抗敵啊?”

郝遼解釋說:“少爺!就在你遣散宮中之人的這幾天,關中突然發生很大變化,劉武周陳兵晉陽,對晉陽虎視眈眈,齊公命手下大將秦武通前來請援,唐王令劉德威帶兵五萬前往晉陽,防守劉武周去了,而王世充也受楊廣之命,帶兵出函谷關威脅潼關,唐王命王長階將軍帶兵四萬留守潼關了。河內太守蕭禹出兵萁關於屈突通合併一處,大敗唐儉和長孫順德將軍,唐王命殷開山和史萬寶將軍帶兵四萬前往河東,於唐儉和長孫順德將軍合兵一處對抗屈突通。所以長安兵馬不足七萬,唐王也只能讓秦公帶兵四萬救援扶風了。”

陰謀!絕對是陰謀!否則不會在這短短三天裡形式就變化這麼快。究竟是誰在背後推動這一切陰謀的形成呢?劉武周和薛舉現在都取得東突厥的支持,他們攻打關中,沒有東突厥的默許李力是絕對不信,而王世充和屈突通,肯定是接到楊廣的命令討伐李淵的,究竟誰有這麼大的魄力和能耐,能影響東突厥和楊廣這兩個超級勢力呢?

李密!不會,李密雖然雄才大略,但也沒有能力同時影響東突厥和楊廣的決定吧!

魔門!想來想去!我覺得除了魔門能讓東突厥和楊廣同時對付李閥外,再想不出其他的勢力有這麼大的影響力了。但是魔門爲什麼會對付李閥呢?這對魔門又有什麼好處呢?

正當李力想的頭都大了的時候,老管家匆匆而來,說是聖上下來旨意,讓他前去接旨。

李府前院,一個身體瘦弱無力,眼看能隨風飄走的老太監,看到匆匆而來的李力,大大咧咧的站在那裡扯着嗓子陰聲說到:“風原侯,左光祿大夫、金部侍郎李力接旨!”

周圍衆人正想跪下,李力上前一步,一把將聖旨搶過來,在所有人驚恐啞然的目光中,看完聖旨,對嚇得發抖,驚恐的想要逃走的太監說:“老公公!我都已經拿到聖旨了,你還在這裡做什麼啊!等我留你吃飯啊!還不快滾!”

老太監嚇得屁滾尿流的帶着一幫太監護衛跑了,身邊的郝遼這是有些惶恐的說:“少爺!這麼對待天家使者,好像有些不敬啊!會不會惹來大禍啊?”

李力撇撇嘴說到:“屁個天家使者!他們是楊侑那個小孩的使者,又不是唐王的使者,我敬他個屁啊!你覺得楊廣那個敗家子還能撐多久,等楊廣一死,楊侑皇帝就到頭了,我們現在根本不用吊他們!”

郝遼恍然大悟的說:“原來如此啊!”

接着好像想起什麼,齷齪的說到:“少爺!既然楊侑快退位了,聽說楊侑想在有幾個很不錯的皇妃呢!到時候是不是也瓜分了啊!”

李力使勁的在郝遼身上跺一腳說到:“分個屁啊!我看你現在腦袋長雙腿中間了,成天就想女人了,你不想想,那些楊侑的皇妃都是唐王在長安各大勢力挑選出來了,就算楊侑退位,她們也都被家人接走了,你想找那些女人,去各大門閥上門求親去吧!”

郝遼哭喪着臉說:“少爺!何必生那麼大氣呢?我也是隨便問問,在說,就我着人模狗樣的條件,那個門閥能看上我啊?”

李力斜眼看着郝遼說:“你怎麼了啊!不管怎麼說你也是我李府的護衛統領,唐王封的神策軍都尉,從六品的官員,有什麼好喪氣的啊!”

郝遼其實就是耍怪,聽到安慰的話,馬上又神氣活現的問到:“少爺!聖旨裡說得什麼啊?”

李力沒好氣的說:“還能有什麼呢!就裡讓我帶花木蘭去軍營報到,準備幫助李世民援助扶風了!”

郝遼一愣,生氣的說:“什麼!夫人也去,李淵什麼玩二啊!攻克長安就擼了夫人的兵權,什麼都沒有賞賜,現在有戰事了,就讓夫人也出征,什麼意思啊?”

李力笑笑說:“兵權是木蘭執意不要的,而功勞不也算在我頭上了嗎!現在木蘭也不是白乾,李淵給了木蘭一個二品誥命夫人的榮譽,這可是木蘭一直想得到的啊!”

說完李力認真正式的命令郝遼說到:“神策軍都尉郝遼!你馬上點出兩百護衛,跟少爺和夫人去軍營報到,準備出征扶風!”

“郝遼領命!”郝遼這個兇橫嗜血的傢伙,聽說有仗要大,興奮的領命而去,跟着我這麼多年,除了對付過中原流寇外,從李淵起兵晉陽開始,負責保護我的他居然都沒有動手的機會,這讓濮陽黑道老大出身他,早手癢癢的不行,而這次的出征,不是進攻而是防守,這肯定會讓他有機會於敵人血戰,怎麼不讓他高興呢!

李力叫住一個前院的小丫鬟,得知花木蘭正在春來閣繡花呢!心中歡欣去春來閣去找她了。

花木蘭的爹是個夫子,娘也算是名門之後,所以花木蘭小時在爹孃的教導下,琴棋書畫,針功女紅是樣樣精通,而且很喜歡那種爲喜歡的人靜靜製作拿手物件的氣氛,但是天不從人願,花木蘭最終拿起心中厭惡的刀槍,走上自己抗拒的戎馬生涯。現在她終於放下刀槍,拿起針線,滿足花木蘭願望的李力怎麼能不爲她高興呢?但是現在李淵居然有讓花木蘭從軍出征,這讓李力對她有很多的歉意。

春來閣,李力推門而入,看着對窗正在全心全意在繡着什麼的花木蘭,輕輕嘆息。

花木蘭聽到李力的嘆息,心中一震,手上的針不小心紮在手上,李力看的分明,連忙走過去把花木蘭蔥白玉指含在自己的口中。

花木蘭看着臉上一片痛惜的李力,幽幽說到:“夫君!是不是要打仗了,而且我也要去啊!”

李力點點頭,疑惑的問到:“木蘭!要打仗你知道不奇怪,畢竟憑你的蘭心慧智,從長安的風吹草動就能夠猜到,但是你怎麼知道李淵會讓你去呢?”

花木蘭又問到:“夫君!李淵讓我們去那裡呢?”

“扶風!”李力拿出口中花木蘭已經止血的手指,輕輕的擁抱着她回答說。

花木蘭嘆氣說:“現在長安兵力空虛,李淵能派去扶風的,就只有神策軍的四萬老兵,其他的都是新招不久的新兵,在這種長安新下不穩的情況下,恐怕得不到李淵信任的人都會被他派到各地的,我早猜到我們會被派出去,不過沒有想到是扶風而已!”

李淵雖然對李力寵信有加,而且提拔重用,但這都是名面上的事情,畢竟李力是在李閥起兵前就投考李閥的人,李淵不敢對他怎麼樣,因爲他怕失去天下人之心。

暗中李淵卻在削李力的權利,花木蘭被奪兵權,王天鋒調往河東,還有南陽以及護油軍中有能力有威望的將領,紛紛被李淵拆編到各地兵營,李閥親信紛紛佔據高位。

寒心啊!說什麼王世充大封親族使得衆叛親離,現在李淵不是也在這樣做,只不過是王世充沒有一個有本事的親族,衆人不服。而李閥文武出衆之輩多不勝數而已。大家都知道李淵也算人盡其材,沒有太多牴觸而已。

李力嘆氣說:“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我們畢竟不如晉陽、長安這些門閥家族對李淵的重要,又不如裴寂、劉文靜等這些官員和李淵幾十年的交情,所以我們不被李淵信任重用也是應該的!”

花木蘭想想狠歷的說到:“我估計李淵也不會有什麼好下場,他現在重用門閥之力,使得長安等地門閥勢力有所增長,長此以往,只要李淵那點做的不到,我想那些門閥不會給李淵好果子吃的,楊廣算是亡於門閥,李淵居然不能接受教訓,看來他和得意不了多久了!”

李力看着一臉憎恨的花木蘭,心說女人的心思真是奇怪,李淵不過打擾你針功女紅的閨中之樂,至於這麼很李淵嗎!

眼見時間不早,李力只得催促花木蘭跟我去軍營。

花木蘭換上早已經封存的盔甲,拿起房中掛在牆上的兩柄短槍,收拾妥當後,跟李力在前院匯合出征的護衛,前往城東的軍營去了。

李世民等到李力和花木蘭領着護衛到來,就點起四萬兵馬開拔扶風郡了。

此次李世民出征,只帶有長孫無忌、龐玉、房玄齡、候君集以及李力和花木蘭夫婦這些人而已,怪不得李淵連花木蘭也要叫上,原來現在關中被四方威逼,所有將領都帶兵出去抗敵了,軍中大將不足,所以李淵才無奈把本想派去潼關的花木蘭調到李世民的麾下了。

一路上,在軍中衆人的出謀劃策下,李世民得出救援扶風的最終計策,那就是據城而守,因爲就算薛仁杲有了東突厥的支持,但是糧草不足的近火不是東突厥那個遠水能解的了的,而關中糧倉衆多,李世民根本不愁糧餉用度,如此下來,持久防守,拖跨遠道而來的薛仁杲部隊,就是上上之策了,只要在薛仁杲糧盡退兵後,再小小的埋伏陰他一把,那麼薛舉沒有半年的時間,明年麥收前都不會再興兵犯境了。

扶風位於八百里秦川的腹地,周圍羣水繚繞,灌溉便利,土地肥沃,一向是關中重要產糧之地。其城中更有糧倉數個,其中廣積糧草,正是這些糧草,引來了薛仁杲的層層圍困。

李世民知道圍攻扶風的薛仁杲絕對不會輕易放任長安援兵進入扶風的,故此李世民派龐玉和長孫無忌帶着軍中近千好手前面開道,清除薛仁杲派出來的探馬。

此招果然有效,當李世民帶着四萬大軍,浩浩蕩蕩來到扶風東門時,秦軍看來纔剛剛得到消息,尚未組織起來有效的阻擊,就被李世民派出的起兵殺退,四萬大軍只損失了幾百起兵,輕鬆進入扶風。

第93章 商鋪第163章 最後血戰之暗算(4)第171章 最後血戰之十面埋伏(1)第2章 時空探索第163章 最後血戰之暗算(4)第35章 返回牧場第123章 青樓風雲(4)第19章 河東功略第54章 交流第38章 邪帝舍利第141章 再次改制第153章 美女說客第171章 最後血戰之十面埋伏(4)第96章 登基稱帝第89章 水軍第116章 商隊第35章 返回牧場第70章 拉攏結盟第81章 暗箭能傷人第76章 招降第63章 守衛南陽(2)第73章 末路朱桀第33章 常回家看看第101章 瘋狂簫銑第32章 再回京山第50章 稱王第38章 邪帝舍利第104章 苦守第149章 錯誤和責任第171章 最後血戰之十面埋伏(2)第45章 爭奪第48章 南陽變化(1)第2章 時空探索第87章 習慣第6章 古都洛陽第118章 曼清院外第124章 青樓風雲(5)第168章 最後血戰之伏兵第172章 最後血戰之佔領洛陽第170章 最後血戰之誰是黃雀第163章 最後血戰之暗算第171章 最後血戰之十面埋伏(4)第115章 言商第159章 朝會(上)第39章 羣魔亂舞第143章 戰敗和支援第104章 苦守第36章 陰謀中的長安第95章 美女場主第137章 道德淪陷第131章 無間道第152章 屠城第114章 靜齋第23章 國事第156章 宋缺親來第158章 凱旋第130章 法家第100章 攻城第88章 交換第11章 木蘭花現第96章 登基稱帝第160章 最後血戰之備戰第21章 攻克長安(2)第104章 苦守第62章 守衛南陽(1)第15章 起兵晉陽第14章 晉陽密謀第2章 時空探索第122章 青樓風雲(3)第171章 最後血戰之十面埋伏(2)第2章 時空探索第107章 何爲重第119章 青樓風雲(1)第66章 算計第25章 皇宮之行第72章 內訌火拼第164章 最後血戰之前夕第20章 攻克長安(1)第167章 最後血戰之弘農第171章 最後血戰之十面埋伏(3)第129章 槍殺第74章 再聞邪王第4章 再次探索第81章 暗箭能傷人第41章 夜宴風雲第11章 木蘭花現第163章 最後血戰之暗算第26章 形式險峻第54章 交流第3章 鑑定!可能是唐朝第127章 李靖來投第9章 困難任務第47章 南陽亂局第31章 決裂第128章 回馬槍第78章 整頓第163章 最後血戰之暗算(3)第112章 鄭王
第93章 商鋪第163章 最後血戰之暗算(4)第171章 最後血戰之十面埋伏(1)第2章 時空探索第163章 最後血戰之暗算(4)第35章 返回牧場第123章 青樓風雲(4)第19章 河東功略第54章 交流第38章 邪帝舍利第141章 再次改制第153章 美女說客第171章 最後血戰之十面埋伏(4)第96章 登基稱帝第89章 水軍第116章 商隊第35章 返回牧場第70章 拉攏結盟第81章 暗箭能傷人第76章 招降第63章 守衛南陽(2)第73章 末路朱桀第33章 常回家看看第101章 瘋狂簫銑第32章 再回京山第50章 稱王第38章 邪帝舍利第104章 苦守第149章 錯誤和責任第171章 最後血戰之十面埋伏(2)第45章 爭奪第48章 南陽變化(1)第2章 時空探索第87章 習慣第6章 古都洛陽第118章 曼清院外第124章 青樓風雲(5)第168章 最後血戰之伏兵第172章 最後血戰之佔領洛陽第170章 最後血戰之誰是黃雀第163章 最後血戰之暗算第171章 最後血戰之十面埋伏(4)第115章 言商第159章 朝會(上)第39章 羣魔亂舞第143章 戰敗和支援第104章 苦守第36章 陰謀中的長安第95章 美女場主第137章 道德淪陷第131章 無間道第152章 屠城第114章 靜齋第23章 國事第156章 宋缺親來第158章 凱旋第130章 法家第100章 攻城第88章 交換第11章 木蘭花現第96章 登基稱帝第160章 最後血戰之備戰第21章 攻克長安(2)第104章 苦守第62章 守衛南陽(1)第15章 起兵晉陽第14章 晉陽密謀第2章 時空探索第122章 青樓風雲(3)第171章 最後血戰之十面埋伏(2)第2章 時空探索第107章 何爲重第119章 青樓風雲(1)第66章 算計第25章 皇宮之行第72章 內訌火拼第164章 最後血戰之前夕第20章 攻克長安(1)第167章 最後血戰之弘農第171章 最後血戰之十面埋伏(3)第129章 槍殺第74章 再聞邪王第4章 再次探索第81章 暗箭能傷人第41章 夜宴風雲第11章 木蘭花現第163章 最後血戰之暗算第26章 形式險峻第54章 交流第3章 鑑定!可能是唐朝第127章 李靖來投第9章 困難任務第47章 南陽亂局第31章 決裂第128章 回馬槍第78章 整頓第163章 最後血戰之暗算(3)第112章 鄭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