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8章 龍脈之說

三天之後,王夫人停止了心跳,城裡是不方便做什麼法事的,何老雖然是個學者,但夫妻感情深厚,懇求查文斌給送一程。

王夫人的遺體給運到了殯儀館裡,一點也看不出生前受過什麼痛苦,走的時候很安詳,就和睡着了一般,查文斌自然對這一家人也是心存感激的,道士不僅是除邪,更多的時候還是超度,其實用查文斌的話說,王夫人的魂,在那一晚就已經被帶走了,沒有一絲停留,如此留在這裡的真的是一具軀殼。

可能是不甘心就這麼走,王夫人的軀體靠着自己的意念挺了三天,硬是等到了遠在大西北的兒子何毅超回來,這何毅超也是子承父業,從事考古工作,常年紮根基層,接到老媽病危的電報,還沒來得及換身衣服,就匆匆從大西北搭乘火車回來,前腳進的病房,喊了一聲媽,那頭的心電圖就成了一根直線。

這殯儀館裡,空間不大,“過仙橋”自然是沒法走了,礙着何老一家的情面和哭得昏死過去的何毅超,查文斌這個看慣了生死離別的道士也有點難過起來。

一切法事材料,查文斌都選頂級的,超度唸咒也是盡心盡力,總想讓王夫人死後能夠有個好輪迴,按照查文斌算,這四天後應該就是王夫人的回魂夜,也不知這王夫人會不會回來看看,若是能,這一次,查文斌打算親口問問她究竟是怎麼一回事,這王夫人絕對算是枉死的,心中肯定有不甘。

取了骨灰,何老聽從查文斌的話,沒有給王夫人葬在公墓,而是在老家挑了塊風水寶地,給入了土,之後的那幾天,還是在王老爺家住着,這李婆婆前面喪夫,接着喪女,恐怕這女兒還是她害的,自然也是自責得不得了,又驚又恐,第二天就被小女兒接到自己家去住了,這王老爺家就剩下王鑫一家子了,守着挺大的房子,就是沒死過人也着實有點瘮得慌。

查文斌決定在這村子裡住上一些日子,他總是覺得這件事很蹊蹺,但又不知道哪裡不對勁,自己也卜卦算過,就是算不出個所以然來,所以還是想留幾天,觀察幾日。

這何老經不起這麼折騰,博物館裡也給他放了長假,何毅超在喪禮過後,又匆匆趕往大西北,留下何老一個人,老頭就索性跟着查文斌一塊兒在這住下了,反正王老爺家房子大,挑了兩間,兩個人就住下了。

一直到查文斌算準的頭七時間,也就是王夫人死後的第四天,他這回是不準備給她做什麼頭七了,而是準備來個攔路,而且攔的不是別人,正是一起來的陰差。

查文斌當晚陪着何老喝了幾杯,交代何老在房間裡早早睡去,叮囑他只管睡覺,不準出門出聲,自己揹着傢什就出了門。

他並不是跟上次一樣到村口,這一次是直接上了王夫人的墳山。

查文斌上的這座山,就在村對面,王夫人就葬在這山的山脊上,雖說不算什麼龍鳳穴,但也自然不是一般的普通,這個穴位是查文斌第一次來這個村子一眼就看中的地方。

過去人們給自己挑墳墓,有錢人都是請人找龍脈,其實中國沒有那麼多龍脈,中國的龍脈源於西北的崑崙山,向東南延伸出三條龍脈,北龍從陰山、賀蘭山入山西,起太原,渡海而止;中龍由岷山入關中,至秦山入海;南龍由雲貴、湖南至福建、浙江入海。每條大龍脈都有幹龍、支龍、真龍、假龍、飛龍、潛龍、閃龍。勘測風水首先要搞清楚來龍去脈,順應龍脈的走向。

中國龍脈的始祖源自崑崙山。崑崙山的左邊(西北邊)是天山山脈、祁連山山脈、陰山山脈。北邊有阿爾泰山,伴它行的還有賀蘭山、大小興安嶺、長白山,崑崙山的右邊(西北、西南邊)有唐古拉山、喜馬拉雅山、橫斷山等山脈。崑崙山龍脈夾在上述南北山脈中間,不斷向東施展輝煌燦爛的舞姿。龍的主脈落在陝西省的西安市(即古都長安),然後東出中原(河南),同時展開北向、南向、東向、西向分支,形成井體的崑崙山脈體系。崑崙山到了中原以後,向東有六盤山、秦嶺;偏北又有太行山;偏南有巫山、雪峰山、武夷山;向南是南嶺;加上五嶽:北嶽恆山、東嶽泰山、西嶽華山、中嶽嵩山、南嶽衡山。還有東邊的黃山和臺灣的玉山(海拔四千米),西南的峨眉山。這些舉世聞名、舉世無雙的大大小小山脈——大大小小的龍脈,構成了一幅中華巨龍圖,是大龍、中小龍混雜的臥龍圖。因而,就有西方個別敏感的政治家,稱中國是一條沉睡的巨龍。從政治上來講是對的,但從風水學上來講卻不對的,因爲它不是一條,而是一羣大小不等的臥龍。

山是龍的勢,水是龍的血,因而,龍脈離不開山與水。自古以來,山環水抱之地都是風水寶地。

中國歷史上出現了至少二十四個王朝,如果按照每一個王朝就有一條龍脈來計算的話,那麼中國至少就有二十四條龍脈:黃帝的龍脈在中原黃河流域;大禹的龍脈在黃河流域中嶽嵩山一帶;商湯的龍脈在黃河流域;周朝的龍脈在岐山;秦朝的龍脈在咸陽;漢朝的龍脈在豐縣;西晉的龍脈在河內;隋朝的龍脈在弘農;唐朝的龍脈在長安、隴西、太原;宋朝的龍脈在開封、鞏義、洛陽一帶;元朝的龍脈在內蒙古草原;明朝的龍脈在安徽鳳陽;清朝的龍脈在東北。

當然,這些都是大致的範圍,其實龍脈的具體位置是很難確定的,這是因爲龍的活動範圍是變化不定的,並且大多數龍脈都是依山傍水而生的。

天下凡是符合下葬的,又都不一定是龍脈,有的龍脈,你一個普通人葬下去,別說受不到龍的庇護,真龍之氣豈是爾等草民能夠壓得住的,輕則不能輪迴,重則直接灰飛煙滅。

這種龍鳳穴,幾千年下來,早就被古人一層又一層地疊加上去,被佔得七七八八了,所以考古的時候,經常會在同一個地層發現好幾個時期的不同墓葬。村子裡的某塊山,大家都不約而同地選擇那裡,就成了墳山,這些墳山自然就是當地的風水寶地了。

風水學把綿延的山脈稱爲龍脈。古代“風水術”首推“地理五訣”,就是龍、穴、砂、水、向,相應的活動是“覓龍、察砂、觀水、點穴、立向”。龍就是山的脈絡,土是龍的肉、石是龍的骨、草木是龍的毛髮。尋龍首先應該先尋祖宗父母山脈,審氣脈別生氣,分陰陽。所謂祖宗山,就是山脈的出處,羣山起源之處,父母山就是山脈的入首處,審氣脈即指審山脈是否曲伏有致,山脈分脊合脊是否有輪暈,有輪有暈爲吉,否則爲兇。

龍脈指如龍般妖嬌翔。飄忽隘顯的地脈。地脈以山川走向爲其標誌,故風水家之龍脈,即是隨山川行走的氣脈。

《堪輿漫興》雲:“尋龍枝幹要分明,枝幹之中別重輕。”次要分真龍之身與纏護之山。凡真龍必多纏護。纏多富多,護密人貴。但若於纏護之山下穴,即失真龍之氣,亦大不吉,識得真龍,然後觀其水口朝案、明堂龍虎,確定結穴之處。龍之勢,以妖矯活潑爲貴。重重起伏。屈曲之玄,東西飄忽。魚躍鳶飛,是爲生龍,葬之則吉。如果粗頑臃腫,慵獺低伏,如枯本死魚,是爲死龍,葬之則兇。風水家於龍尚有諸多名目,要加強龍、弱龍、肥龍、廋龍、順龍、逆龍、進龍、退龍、病龍、劫龍、殺龍、真龍、假龍、貴龍、賤龍,皆言龍脈須纏護周密,護衛有情而不斜飛逆轉。形宜瑞莊秀雅,如果主客不清,枝幹鎮糊,或尖射搓蛾,怪石崢嶸,俱爲惡形,葬之多有劫煞。

第192章 歸天第049章 絕境第150章 琴蟲第354章 十八彎的咒第103章 老王的敘述(中)第067章 望月第132章 遷墳第106章 偏枯之魚第074章 兩蛇相鬥第045章 死裡逃生第056章 引魂香第202章 黃大仙第004章 搶魂第105章 退水第235章 等一個人第491章 血翅(下)第294章 虎子的故事(下)第107章 重生第229章 應龍出世第441章 紅斂葬第472章 逆天而行第264章 喊差第265章 仇人見面第456章 武裝帶第368章 當朝天下第365章 謎一般的坑第036章 四凶靈陣第464章 環的秘密第506章 平民墓第007章 淵源第414章 歸位第171章 奈何橋第477章 羅門第109章 氐人的屍體第392章 滅魂不出誰與爭鋒?第102章 老王的敘述(上)第498章 河圖的日記第148章 神蹟第300章 銅鈴第076章 搜尋第448章 惹不起第323章 預言(上)第296章 另一種道士第269章 一代傳一代第172章 忘川河第124章 引魂第326章 酒鬼海二爺第040章 真面目第037章 下井第272章 殭屍第199章 童男第452章 穿壽衣的人第091章 探底第242章 測字,再見太陽輪第386章 蛇鳥鬥第293章 虎子的故事(上)第329章 過去的事兒第156章 航行第012章 地宮第225章 歷史的重現(上)第015章 失女第194章 葬禮(下)第460章 圖第471章 屍中信(下)第391章 天地玄黃第459章 夾縫裡的窩第198章 劫煞變飛煞第220章 亂了第129章 掘墓(下)第252章 人形棺材第477章 羅門第051章 超子的回憶(下)第286章 救徒(上)第437章 烽火臺第491章 血翅(下)第456章 武裝帶第481章 鬼吹燈(上)第339章 好大的臉第375章 劫命第243章 夜探酆都第133章 調查第506章 平民墓第364章 烏鴉帶路第252章 人形棺材第318章 鬼璽第103章 老王的敘述(中)第004章 搶魂第093章 危險來臨第205章 局第174章 攝魂草第067章 望月第261章 懸棺墓第006章 將軍廟第440章 幽靈殺手(下)第077章 木船第051章 超子的回憶(下)第063章 第四幅壁畫第174章 攝魂草第052章 “橋”第130章 炸門
第192章 歸天第049章 絕境第150章 琴蟲第354章 十八彎的咒第103章 老王的敘述(中)第067章 望月第132章 遷墳第106章 偏枯之魚第074章 兩蛇相鬥第045章 死裡逃生第056章 引魂香第202章 黃大仙第004章 搶魂第105章 退水第235章 等一個人第491章 血翅(下)第294章 虎子的故事(下)第107章 重生第229章 應龍出世第441章 紅斂葬第472章 逆天而行第264章 喊差第265章 仇人見面第456章 武裝帶第368章 當朝天下第365章 謎一般的坑第036章 四凶靈陣第464章 環的秘密第506章 平民墓第007章 淵源第414章 歸位第171章 奈何橋第477章 羅門第109章 氐人的屍體第392章 滅魂不出誰與爭鋒?第102章 老王的敘述(上)第498章 河圖的日記第148章 神蹟第300章 銅鈴第076章 搜尋第448章 惹不起第323章 預言(上)第296章 另一種道士第269章 一代傳一代第172章 忘川河第124章 引魂第326章 酒鬼海二爺第040章 真面目第037章 下井第272章 殭屍第199章 童男第452章 穿壽衣的人第091章 探底第242章 測字,再見太陽輪第386章 蛇鳥鬥第293章 虎子的故事(上)第329章 過去的事兒第156章 航行第012章 地宮第225章 歷史的重現(上)第015章 失女第194章 葬禮(下)第460章 圖第471章 屍中信(下)第391章 天地玄黃第459章 夾縫裡的窩第198章 劫煞變飛煞第220章 亂了第129章 掘墓(下)第252章 人形棺材第477章 羅門第051章 超子的回憶(下)第286章 救徒(上)第437章 烽火臺第491章 血翅(下)第456章 武裝帶第481章 鬼吹燈(上)第339章 好大的臉第375章 劫命第243章 夜探酆都第133章 調查第506章 平民墓第364章 烏鴉帶路第252章 人形棺材第318章 鬼璽第103章 老王的敘述(中)第004章 搶魂第093章 危險來臨第205章 局第174章 攝魂草第067章 望月第261章 懸棺墓第006章 將軍廟第440章 幽靈殺手(下)第077章 木船第051章 超子的回憶(下)第063章 第四幅壁畫第174章 攝魂草第052章 “橋”第130章 炸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