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地區,派拉蒙影業的一間會議室內,馬修和斯蒂芬-索莫斯各自坐在會議桌一側,兩人旁邊的律師翻開合同,指明瞭需要他們簽名的地方。
馬修在演員合同上籤下名字,然後與代表《特種部隊:眼鏡蛇的崛起》劇組的斯蒂芬-索莫斯交換合同,再次在上面簽字。
放下簽字筆,馬修站起來與斯蒂芬-索莫斯握手。
“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兩人同時笑了起來。
與此同時,會議室中包括各自的律師、經紀人以及演員工會的代表等等在內的人,紛紛送上祝賀的掌聲。
隨後,馬修和斯蒂芬-索莫斯又在演員工會的合同備份上簽名,這次簽約算是完成了。
律師和演員工會的代表還在忙碌後面的收尾工作,斯蒂芬-索莫斯主動繞過會議桌,再次與馬修握手,說道,“我終於等到了你。”
馬修笑了笑,“我一直期盼能與你合作。”
實際上,這是他第三次與斯蒂芬-索莫斯合作,第二次出演斯蒂芬-索莫斯執導的電影。
從雙方第一次接觸,到現在簽訂合同,用時超過半年,期間包括修改劇本、男主角報酬、兼職製片人等等方面的談判,還涉及到派拉蒙影業與孩之寶的合作,幾方之間的談判拉鋸了數個月,總算達成了如今的協議。
談判之所以漫長拉鋸,除了劇本因素之外,還有海倫-赫爾曼爲馬修提出了海量的要求,雖然其中一些在談判中放棄了,但最主要的那些全都在合同中有所體現。
劇本方面,男主角自然只有馬修一個,其餘配角的戲份,最多的也不會超過他的角色杜克的三分之一,這是合同中的硬性規定,最後的成片必須要體現出這一點。
爲了保障這方面的權益,馬修也順理成章的拿到了一個製片人的名額,而且對於其他角色擁有演員建議權。
目前,劇組只確定了男女主角兩個人,分別是他和模特出身的英國演員西耶娜-米勒,對方將出演動畫中著名的反派女性角色男爵夫人。
其他的那些角色,暫時還沒有找到合適的人選,馬修可以就演員人選提出自己的看法,劇組必須優先考慮他的建議。
毫不誇張的說,他是整個劇組中權力最大的人之一,甚至與斯蒂芬-索莫斯這個完全導演的權力不相上下。
斯蒂芬-索莫斯在劇組的職務是導演兼製片人。
好萊塢實行“製片人中心制”,製片人在電影中決策力高於導演,他甚至可以解聘導演。所謂“完全導演”即是製片人兼導演。
斯蒂芬-索莫斯與馬修這種半吊子不同,擁有相當專業的能力,好萊塢的製片人必須有足夠的藝術水準、眼光和判斷力,他們可以挑選題材,找編劇寫劇本,聘來合適的導演,找來投資方,確定合適的演職人員,組成劇組,把影片拍完後,最後還要負責影片的銷售。
製片人要對整部影片的質量和市場負責。
雖然製片人中心制是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才完全確立起來的,但在好萊塢根深蒂固。
比如著名的《亂世佳人》,製片人在拍攝過程中就更換了三任導演,甚至只是因爲服裝道具等小細節,雖然這樣過分忽視導演的作用有“越位”之嫌,但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好萊塢製片人的強勢地位。
馬修兼職一個製片人,更多的是保障自身的權益。
如今,他已經擁有一家制片公司,只要投資製作的影片能夠在影院順利上映,也就有了相應的加入製作人聯盟的資格,對於製片人這個職業,以及製作人聯盟這個行業也有了更多的瞭解。
例如製作人聯盟把電影製作過程分爲四個階段:早期策劃、前期籌備、實際拍攝與製作、宣傳發行與後期運營,大概分別佔百分之三十五、百分之二十、百分之二十、百分之二十五的比例,一個製片人只有深度參與了不低於百分之五十的工作,纔有資格得到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提名。如果他只參與兩個階段工作,而不包含第一個階段,那他鐵定達不到百分之五十。
這也體現了好萊塢電影製作對選題策劃階段的重視。
另外,製作人聯盟爲保障真正製片人的權益,正在抵制愈演愈烈的與製片無關人員掛名製片人的現象,比如和製作程序無關的投資人和發行人等等。
馬修正在朝演員兼製片人的方向上發展,不過他很清楚,論及專業方面的素養,他差多了。
好在他能像其他電影公司那樣,僱傭高度專業化的製片人來爲自己服務。
與劇組的合同中,還規定他必須儘快加入劇組,因爲拍攝頂多到十月份就會開始,《特種部隊:眼鏡蛇的崛起》檔期定在明年暑期檔,實在沒有多少時間可以浪費了。
幸好斯蒂芬-索莫斯從去年開始就在爲這個項目做準備,早期策劃和前期籌備工作已經完成了,主要演員到位並且準備完畢,立馬就能投入到拍攝當中。
好萊塢電影是高度商業化和流程化的產品,從故事創意開始,製片人的每一項決定都以實現利潤最大化爲目的:劇本的打磨要迎合觀衆喜好,角色設定要有賣點,假如是動畫片,還要在角色設定之初就考慮到周邊產品的開發。
而檔期鎖定的重要性,在於從開拍起就給導演和劇組資金方面的壓力,強制他們必須在某個節點把任務完成,因爲所有後續營銷計劃都要圍繞公映日展開。
一部影片一旦確定檔期,不會輕易修改。
《特種部隊:眼鏡蛇的崛起》這部影片製片預算高達1億8000萬美元,宣傳營銷已經走在了前面。
製片預算之所以這麼高,其中最爲重要的一方面就是馬修的高額片酬附加的必然結果。
片酬也是這份合同中最爲核心的內容。
按照好萊塢的慣例,馬修在劇組分別擔任男主角和製片人兩個職務,可以拿到相應的報酬,不過爲了保障其他方面的權益,海倫-赫爾曼在這方面做出了讓步,馬修在製片人這一職位上面,只拿象徵性的一美元酬勞。
他的男主角片酬已經非常高了!
作爲這個項目的絕對主角,馬修拿到的當然是劇組最高的片酬,這份片酬主演由三分部組成,分別是前期支付的基礎片酬、影片的北美票房分成和男主角杜克的相關周邊產品的收益分成。
其中,基礎片酬爲2000萬美元,北美票房分成不管票房多少直接享有百分之十的票房分成。
之所以分成限定在北美票房,主要是海倫-赫爾曼爲他爭取到了另一項分成。
未來所有使用他形象的男主角杜克的周邊產品所創造的收益,有百分之五十屬於他的分紅。
這也是圈內頂級明星纔能有的待遇。
比如約翰尼-德普,所有與傑克-斯派洛船長有直接關連的商品中,一半收益都歸他所有。
如果這是一部獨立電影的話,這方面的收入聊勝於無,不說是零也好不到哪裡去,但一部大製作影片票房熱賣的話,能獲得恐怖的周邊收入,這也不是什麼秘密。
電影工業的真正價值不在於影片本身能產生多少利潤,多少票房,而在於它爲企業與其他領域的合作提供多少機會。
這些領域包括電視產品、主題公園、日用消費品、原聲帶CD、書籍、電腦遊戲和互動娛樂,乃至情色行業,電影只是爲這個魔術般的王國提供了鑰匙而已。
簽訂過合同,馬修隨後就加入到了斯蒂芬-索莫斯的劇組當中,一方面接受軍事訓練爲接下來的拍攝做準備,另一方面則是適當的參與到一些製片人的工作當中,學習和積累經驗。
未來,十三號電影工作室還有多部影片要拍攝,他必然要在製片方面更加專業化一點。
這也能讓他學到不少東西。
例如《特種部隊:眼鏡蛇的崛起》的宣傳營銷。
這部影片的宣發開支大部分都會用在北美方面,海外相對來說要少很多。
如果一部片子在美國本土票房失利,而在全球大賣,這對於電影公司來講,算是票房成功嗎?實際上還是要視情況而定。但是一般來講,好萊塢電影的本土市場相對還是比較重要,因爲電影公司在本土票房取得的收入佔比往往都更大。
對於一部好萊塢電影來說,製片公司從海外票房上拿到的分成也就三成左右,並且由於美元的匯率不斷變化,使得收取海外票房分成變成了一件看似簡單,實則困難的事情。
同時,政府徵收關稅也會削減電影公司的分成。
所以,比起海外票房收入,北美票房更加靠譜一些。
而且一部影片重中之重的周邊收入,北美永遠是大頭,然後是歐洲,其他市場要差得多。
誰也不能指望從拉美、遠東和非洲等地區拿到很多版權周邊收入,那也不現實。
但這並不是說海外票房就不值得關注了,尤其是當電影票房在北美失利的話,就格外需要仰仗海外票房了。
就在馬修爲這個項目做準備的時候,他在劇組裡面看到了一個熟人。
一個曾經讓他吐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