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一章 成績單

永初元年年底,北方各省傳過來的數據,全部的土地都已經收歸國有,並且完成了對當地所有農村人口的土地分配。

另外,還整出來了大概一百多個大型農場。

那些大型農場,已經有關外的農場培養出來的職業農民帶着耕種機器入駐。

這些農場以後就屬於朝廷的糧倉,也是當地很大一塊區域的種地示範基地。

那些農場不只是種糧食,也發展養殖業,還發展溫棚種菜。

按照現在的人口規模,那些土地都以最新的技術種出來的糧食,肯定遠超吃飯所需。

固然要囤積糧食預備着災年,但是如果每年生產出來的糧食都超過人口所需的幾倍,那也就沒有辦法囤積了。

這種情況下,當然是發展養殖業,消耗掉那些糧食,讓那些多餘的糧食轉化爲動物蛋白,轉化爲各種各樣的肉食。

民間還沒有弄出大型養殖業的覺悟,現在大多數的老百姓都還處在糧食不夠吃的恐慌之中,捨不得拿出太多的糧食來搞養殖,他們也有的養豬養雞,不過數量都相當的有限,基本上也不會消耗糧食。

這種東西就需要大型的農場來進行引導,讓那些農民看到有利可圖,纔會慢慢的效仿。

一個不能夠大量吃肉的國家,是沒有多少幸福可言的。

在年底的時候,方浩收到的那份成績單還不錯。

國家大體穩定,對新推出來的政策不滿的只有極少數的人,有一些不滿土地回購政策而冒頭的人,甚至還等不到朝廷來鎮壓,就被憤怒的農民們給鎮壓了。

有了朝廷的支持,很多農民就是那樣的有恃無恐。

這一年朝廷支出來的錢,包括修路,包括回購土地,也包括教育改革,已經是往年財政支出的幾十倍。

朝廷的那些官員們花錢的時候還沒有怎麼覺得,等到年底一算賬,看到那個數字,都不由得發呆。

他們甚至不是很明白,爲什麼能夠有那麼多的錢支出來。

要知道,這一年時間裡是所有的稅賦都已經罷免了,包括行商的稅賦都免收,稅務部相當於空置在那裡,他們的工作就是在研究以後的稅收方法。

財政部能夠動用的錢,就是一些國企存在中央銀行的收入。

以往,一年的財政支出就是幾千萬貫,經常打饑荒,這也沒錢,那也沒錢。

但是這一年花錢花得大手大腳,財政部的那些官員支出錢的時候感覺到中央銀行的錢就像是怎麼都用不完的一樣,已經沒有了以前節儉過日子的習慣。

等到年底算賬的時候,這才知道原來一年花了那麼多錢。

最大宗的支出就是回購土地,佔了他們總支出的九成。

接下來還有兩年的時間,要完成所有土地的回購。

而且接下來兩年的時間裡,需要回購的土地比這一年的要更多,特別是第三年,南方那些省的土地回購。

那些地方多半的土地都已經被大大小小的地主們給侵佔了,需要支出的錢是一個他們想都不敢想的數字。

他們也不知道方浩是怎麼弄來的那麼多錢,但是中央銀行裡面就有着可以說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富。

年底的時候,清點了一下國庫也就是中央銀行儲存的金銀和銅錢,得出來的一個數字是,現在還擁有大概價值七億多貫的財富。

有了這麼多的財富,明年邊境六省土地回購的任務就可以完成,而且不需要分兩個批次來完成,在開春之前就可以完成了。

因爲南方邊境六省指的是被重重大山阻隔的那一片區域,有一些地方都是,這一兩百年內纔開擴出來的疆域,地方廣大,人口稀少,有很多地方還屬於沒有什麼人居住的地方。

因爲交通很不便利,環境也不是多好,好發瘟疫,所以那些當官的有錢的都不怎麼願意在那邊買地,很多地方都荒廢在那裡,收購土地主要是從那些農民手中收購,所佔的面積並不多。

這一年雖然沒有將土地回購的政策推行到那裡,但是清點土地的工作已經開始在進行中,傳回來的數據是需要回購的土地面積比北方數省的還要少很多。

就中央銀行裡面的那些錢,已經可以支付了。

當然這不表示他們就輕鬆了,因爲最關鍵的是第三年對南方數省土地的回購。

南方數省的土地清查也早就展開了,傳回來的數據是一個非常讓人震驚的數據,屬於朝廷所有的土地已經不到三成,其餘都是大大小小的地主和農民所佔。

在細單之中,最大的兩百家地主,掌握了南方數省差不多一半的土地。

而那些大地主基本上都是所謂的書香門第,有科舉功名在身,他們掌握的那些土地

看到這樣的細單,有一些人也終於明白了,爲什麼方浩要將土地收歸國有。

這種情況,要是再繼續下去,這個國家就不是有朝廷控制,也不是由皇帝來控制,而是由那些大地主來控制。

特別是那些大地主們都用不着交任何稅賦,這樣下去,就會造成朝廷越來越弱小,老百姓也越來越貧窮,只有他們這些地主階層才越來越強大,強大到可以左右國策的地步。

將那些土地收歸國有,就能夠避免那樣的命運。

方浩能夠將土地收歸國有,主要還是靠着他那強大的軍事實力,另外也和他作出承諾將那些土地在承包給所有的農民有關。

從上到下都是支持土地改革的,只有中間的那一部分地主階層纔會反對,而這一部分地主階層,不能夠裹挾那些老百姓跟他們站到一起,又沒有可以和朝廷對抗的武裝力量,自然只能夠乖乖的就範。

按照他們統計出來的數據,如果所有的土地都收歸國有,以後再不允許私人間的土地買賣,所有的糧田都按照以前的標準上繳糧食,朝廷在這方面能夠增收幾倍的稅賦。

朝廷現在要將南方那幾個省的土地都回購,需要支出的金錢就是一個天文數字。

第一百三十六章 謀奪馬場(六)第十七章 訓練(二)第一四五章 支援第五十二章 搜查第二十五章 刺殺第七十七章 太落後了第一百六十六章 出擊第二十四章 崩潰第一一四章 大漢帝國第一二九章 龍城輪胎第四十二章 幽戎總督第十五章 回門第一百三十七章 撤退第一百章 東進第二十六章 苦難第七十八章 愧疚第一百五十章 興師問罪第六十一章 戰爭的紅利第四十四章 侯公子的來意第四十九章 風雲變幻第十七章 詩人裘伯賢第二十章 問詢第二十七章 匯合第八十三章 首相第八十二章 取暖第一零三章 開戰第二十九章 口令第一百六十六章 出擊第二十六章 和平無望第一三五章 開炮第一二四章 火炮第九十章 教育第三十四章 生產鋼鐵的能力第九章 請教第三十章 交易第二章 沒錢娶媳婦第二十章 被拐來的太學生第七十二章 不存在的戰爭第一百四十九章 細思極恐第七十章 紡織業第七十五章 姐妹情深第一二二章 秘密部隊第二十五章 軍餉第一二二章 秘密部隊第二十二章 大草原第八十章 你想不想做皇帝?第十章 攤子越鋪越大第十七章 訓練(二)第八章 功高難賞第十章 攤子越鋪越大第一百二十章 選址第三十一章 方浩不高興第一零九章 收稅標準第九十五章 生意成本第三十章 北行見聞錄第一一八章 土地政策第八十四章 行政體系第四十八章 面聖第二十八章 系統升級第九十一章 證明第三十二章 考校第八十一章 夜半敲門聲第三十四章 雄關第五十章 威脅第二十五章 掃興第四十八章 悲悽第八十六章 交易第四十七章 他走不了的第八十六章 政治抱負第五十章 糾結第七十五章 搶劫第一三一章 新鮮的玩意第十六章 學校第一一三章 三辭三讓第五十二章 夜談第二十五章 掃興第七十一章 紡織機器第一零五章 大勢已去第二十五章 軍餉第五十章 挾持第五十七章 屏風第二十九章 春夢第四十八章 大船第一二三章 狩獵者步槍第八十五章 玻璃第一二四章 火炮第十四章 夜談(四)第二十七章 匯合第六十三章 安排第三章 請辭第三十八章 東進第一百六十一章 攻守之勢第一六一章第四十九章 升職的節奏第一一四章 龍城學校第五十九章 鄭侯爺第一四三章 失衡的人口比例第九章 請教第九十二章 東進第九十九章 賺大了(新年快樂!)
第一百三十六章 謀奪馬場(六)第十七章 訓練(二)第一四五章 支援第五十二章 搜查第二十五章 刺殺第七十七章 太落後了第一百六十六章 出擊第二十四章 崩潰第一一四章 大漢帝國第一二九章 龍城輪胎第四十二章 幽戎總督第十五章 回門第一百三十七章 撤退第一百章 東進第二十六章 苦難第七十八章 愧疚第一百五十章 興師問罪第六十一章 戰爭的紅利第四十四章 侯公子的來意第四十九章 風雲變幻第十七章 詩人裘伯賢第二十章 問詢第二十七章 匯合第八十三章 首相第八十二章 取暖第一零三章 開戰第二十九章 口令第一百六十六章 出擊第二十六章 和平無望第一三五章 開炮第一二四章 火炮第九十章 教育第三十四章 生產鋼鐵的能力第九章 請教第三十章 交易第二章 沒錢娶媳婦第二十章 被拐來的太學生第七十二章 不存在的戰爭第一百四十九章 細思極恐第七十章 紡織業第七十五章 姐妹情深第一二二章 秘密部隊第二十五章 軍餉第一二二章 秘密部隊第二十二章 大草原第八十章 你想不想做皇帝?第十章 攤子越鋪越大第十七章 訓練(二)第八章 功高難賞第十章 攤子越鋪越大第一百二十章 選址第三十一章 方浩不高興第一零九章 收稅標準第九十五章 生意成本第三十章 北行見聞錄第一一八章 土地政策第八十四章 行政體系第四十八章 面聖第二十八章 系統升級第九十一章 證明第三十二章 考校第八十一章 夜半敲門聲第三十四章 雄關第五十章 威脅第二十五章 掃興第四十八章 悲悽第八十六章 交易第四十七章 他走不了的第八十六章 政治抱負第五十章 糾結第七十五章 搶劫第一三一章 新鮮的玩意第十六章 學校第一一三章 三辭三讓第五十二章 夜談第二十五章 掃興第七十一章 紡織機器第一零五章 大勢已去第二十五章 軍餉第五十章 挾持第五十七章 屏風第二十九章 春夢第四十八章 大船第一二三章 狩獵者步槍第八十五章 玻璃第一二四章 火炮第十四章 夜談(四)第二十七章 匯合第六十三章 安排第三章 請辭第三十八章 東進第一百六十一章 攻守之勢第一六一章第四十九章 升職的節奏第一一四章 龍城學校第五十九章 鄭侯爺第一四三章 失衡的人口比例第九章 請教第九十二章 東進第九十九章 賺大了(新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