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月朝廷流放過來的那五千人口到來之前,朔州那邊支付給龍城的鐵器,也都已經支付到位。
在這期間又發生了幾起戎突人搶劫的事情,搶走了大量的鐵器。
這是沙魯按照約定取走屬於自己的酬勞。
沙魯在龍城之下擒住了五王子之後,就押着他這個民族罪人回到天賜大草原的王庭。
結果在路上,某一天早晨的時候,發現五王子已經自殺身亡。
這讓沙魯雙眼流淚:“雖然他做出了傷害我們戎突人的事情,可他怎麼也還是我的哥哥,我只是想把他回去讓父王來處置,他怎麼就想不開呢?八王兄已經死於敵人之手,現在五王兄又尋了短見,那麼多兄弟,只剩下了我一個人,太讓人傷心了!”
傷心的事情不只是這一件。
在他回到王庭之後,他那久病纏身已經數年不理人事的父王,聽到這一場戰爭折損了幾萬人之後,竟然給活活的氣死了。
沙魯這個天賜大草原王位唯一的繼承人,終於成爲了這座大草原的王者。
成爲在這草原之上王者的同時,他也在草原之上發動了幾場戰爭,殺了一萬多不服從於他統治的戎突人,也利用這幾場戰爭,顯示了他在這座草原上強大無敵的力量。
終於,再沒有反對的聲音了。
穩定之後,他就開始派人來取鐵器。
在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裡,兩邊都不會有什麼交易——沒有那個時間,也沒有那麼多物品來進行交易。
擺在沙魯面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讓這個經歷了幾場戰亂的大草原恢復元氣,讓那些牧民休養生息,讓自己的親信去管理草原上的各個部落。
這不是一時半會就忙得過來的。
以後的交易肯定是要交易,但是現在沒有那個精力來做這種事情。
在登上了王位之後,他做出了一個很重要的決定,那就是將王庭南遷,一直遷到他之前的軍營那邊,離龍城不過百里。
這個決定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對——那些人已經在攻打龍城那一戰中被嚇破了膽,覺得挨着對方太近,並不安全。
沙魯不顧他們的反對,強行將王庭遷移到了那裡,他的理由是——必須要盯緊對方,不要讓那些堯國人繼續往草原深處建立城池。
只要發現有那樣的跡象,就馬上摧毀。
南遷過來沒多長時間,方浩就放了一批戎突人回來。
得到那一批戎突人之後,沙魯做出了一個讓他那些手下更加震驚的消息——他也要在這座草原上建立一座城池,作爲天賜大草原永久的王城。
有人說:“大王,我們不會修築城池?”
沙魯回答:“我們的人被抓過去修築了很久的城池,他們回來了,我們就會了。”
有人勸諫:“大王,我們戎突人逐水草而居,有牧草的地方,纔是我們的家,我們不適合定居於一個地方,建立城池,我們也沒有辦法長期的居住於城內。”
沙魯回答:“堯國人可以定居於一地,我們也就可以,只有定居纔會讓我們更加穩定。”
“他們會種地,不用跟隨着水草而流浪。”
“我們的人被抓過去種了很久的地,他們回來了,我們也就會種地了。”
有很多的反對意見,但是沙魯已經做出了決定,現在在這座草原上,沒有人能夠撼動他的權威,所以這個命令被執行了下去。
沙魯規劃中的城池,比方浩的龍城要大得多。
他現在已經是這座草原上的王者,可以調動的人力比方浩要多出很多倍,規劃中的城池自然也要比龍城大上很多倍。
雖然計劃裡要到冬天才能開始城池的建設,但是先期的準備工作已經開始了。
而且開墾土地,準備種地的工作也在進行。
雖然他們現在沒有糧食種子,但是方浩已經承諾過,可以跟他們交易糧食種子,所以這一點不用愁。
鑿池爲湖,開渠成河,沙魯也要在這座草原上進行一番開天闢地般的大動作。
他要成爲改變戎突人生存方式的中興聖祖。
在他這邊埋頭髮展的時候,方浩那邊也一樣,雙方都趁着這難得的和平時期用所有的力量來發展壯大。
守城之戰裡,方浩又繳獲了上萬匹戰馬,這些戰馬由於是他孤軍奮戰得來的,朔州沒有給予任何方面的資源,所以這些戰馬他自己截留住了。
立了這一場大功,他也有了這樣的底氣。
加上以前的戰馬和小馬駒,一起擁有了兩萬多匹馬,這讓他的軍事力量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現在正是牧草豐茂的時候,在這座大草原上,這些牛羊馬匹的放牧,對他們並不造成壓力。
城裡面並不能住那麼多人和牲口,在城外也設了十幾個點,沿線分散開來,現在只是帳篷,到了冬天會建立一些小的堡壘,士兵與邊民雜居,這樣更方便勞作。
要是在戰爭時期這樣分散肯定不妥當,但是在相當一段時間內不會發生戰爭,這樣分散開來對他們種地放牧更加好一點。
在那一批五千邊民來到之後,生產上面的壓力減輕了很多,對士兵的訓練也已經開始。
在那五千邊民裡面,又挑選出了兩千多名的預備士兵,對他們進行嚴格的訓練。
還沒訓練多少天,正當六月的時候,朝廷對於那一場戰爭的封賞終於下來了。
那是一串很長的封賞名單,方浩的手下,很多將士都得到了封賞,六個指揮品階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一些隊正甚至火長也有了品階。
品階提升之外,另有實物封賜,隨後就會押解到來。
不過並沒有提到將先鋒衛提升爲軍鎮的事情,也沒有對方浩進行封賞。
對於方浩,只有一句話——進京述職!
聽到進京述職這個詞,方浩懸在心上的一塊石頭終於掉了下來。
確定一個軍鎮是大事,任命一個總兵也是大事,不可能隔着幾千裡就將一個衛將提升爲總兵。
進京述職,由朝廷對候選之人進行面對面的考察,這纔是正常的操作方式。
將龍城的一切事務交付給手下之後,方浩在六月底踏上了進京述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