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識了這位上司的腹黑之處後,蔣琬知機而退。
這位上司太精明瞭,也太能算計了,看來荊州軍叛亂早就在他的意料之中,張任先斬後奏也沒有出乎他的算計。
無論是荊州降卒還是益州將領,都是這位上司手中的棋子。
這位上司肯定是覺得荊州軍良莠不齊,不想都接收了,所以將其晾在外面。
晾的時間久了,那些不穩定的因素就會自己跳出來,荊州軍作亂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
荊州軍一亂,賈詡就有理由對他們動手,剪除隱患,去蕪存菁。
更讓蔣琬心寒的是,這件事根本用不着賈詡動手,一個張任就完成了。性格耿直心性沉穩的張將軍,絕對不會容忍這些叛軍破壞襄樊的。
更妙的是,張任跟賈詡也面和心不和,這種事情也不會來請示他。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荊州軍跟益州軍近在咫尺,張任完全可不先斬後奏。
一石二鳥,自己又撇的乾乾淨淨,沒有任何的責任。
高明啊!
蔣琬心中忍不住翹起了大拇指。
他這才徹底的理解了毒士的意義。
這玩意就是坑人坑己。
他已經下定了決心,以後一定要離這個上司遠一點,否則被他賣了還幫他數錢呢?
看到蔣琬敬畏的眼神,賈詡只是淡淡一笑。
他不是不會籠絡人心,也不是不會善待手下。
但他是郭嘉眼中的毒士,一個只能出損招,損人損及的人。
一旦他真的開始籠絡人心善待手下的話,恐怕末日就要來臨了。
當年在長安,他一心想把長安建設好,到頭來還是給郭嘉背了鍋。
現在長安百姓提起他的名字一定是百般痛恨。
賈詡一直沒有想明白一個問題,爲什麼當初郭嘉非讓他被這個黑鍋。
等真正到了地方上,他這纔想明白了。
這位主公內心裡對他還是忌憚的,否則也不可能讓他來背鍋,如此一來賈詡就很難在長安立足。等於間接的把賈詡踢出了長安這個政治中心。
主公郭嘉是個聰明絕頂的人,放眼天下能跟得上他步伐的也是屈指可數。
諸葛亮算是一個,但郭嘉對他很放心,因爲這個人雖然有才,卻有些愚忠,一旦收了他的心,他就會一輩子死心塌地。
賈詡也算一個。
郭嘉對他卻不怎麼放心,因爲他很難掌控。
所以現在賈詡想明白了。
他只能當一個不合羣、只會出損招,惹同僚厭惡的毒士。
只有這樣才能安詳餘生。
雖然賈詡很想當一個好人,但是現在的情況讓他沒得選。
這不得不說是個諷刺。
……
且說荊州軍在魏延的挑唆下,集結大隊人馬衝向了益州軍。
張任早就嚴陣以待,三萬大軍早已擺開了陣勢。
“兄弟們,益州軍想把我們一網打盡,咱們不能束手就擒,把他們都殺了,襄樊就是咱們的了!”
魏延大聲喊道。
他成功的集結兩萬叛軍,也擺開了攻擊陣型。
司馬懿給他的命令是擾亂襄樊,襄樊越亂越好。但魏延也有野心,他知道益州軍有五萬,其中駐紮在面前的只有三萬,如果出其不意打垮了這三萬大軍,他就能徹底的佔據襄樊。
自己佔據襄樊這膏肥之地,自然要比給司馬懿當狗強的多,所以魏延急匆匆的帶着人衝擊益州軍的大營。
不得不說,魏延這個人還是有些能耐的,後世中的他在蜀漢雖然沒有排上一線的五虎將,但卻當上了漢中太守。
漢中是蜀漢的北大門,這可是個要害位置,十分的重要。
當初蜀漢大臣都默認是屬於張飛的,畢竟張飛資歷深,又是劉備的心腹,但劉備卻力排衆議把這個位置交給了年輕資歷不深的魏延。
事實再次證明了劉大耳的識人能力,魏延鎮守漢中多年,曹魏始終不得寸近。
後來,劉備病故,諸葛亮大權獨攬,召回了魏延,只是讓他充當一個帳前打手的角色,魏延終其一生都沒有再獨當一面。
諸葛亮雖然慧眼如炬,但卻接二連三的看錯了人,還浪費了魏延這麼一個將才,這也算是諸葛亮的一生的黑點吧。
當然現在的魏延還沒有成長到那個地步,他只是司馬懿手中的一個棋子而已。
魏延也沒有當棋子的覺悟,所以一心想着怎麼幹掉益州軍,獨霸襄樊。
他的算盤打得也很好。
調動大軍這麼大的事情,張任不可能不跟上司嚴明一下。
益州駐軍離襄陽還有一段距離,張任派人上報給賈詡,一來一去肯定會耽誤時間。
等賈詡的調令下來,戰鬥也該結束了。
這仗打得就是一個字,快!
所以魏延成功奪權後,第一時間就率領大軍向益州軍的軍營衝去。
很可惜,他遇上的是不按套路出牌的賈詡和穩重敢於承當風險的張任。
於是乎就悲催了!
益州軍早就布好了口袋陣,等荊州軍進入了埋伏就開始了收口。
這些年益州戰事不斷,張任早就鍛煉出了一隻鐵軍。
荊州軍這點戰鬥力,在他們眼中根本就不夠看。
一場猛攻登時打懵了這些富貴兵,接着兩翼穿插,很快就將荊州軍的陣型破壞殆盡。
最後等嚴顏的大軍達到預定位置,張任這才發出了總攻的號令。
一時間五萬大軍如下山的猛虎一般衝向了荊州軍,將他們打得七零八落,魏延獨木難支,只得率領親信倉皇而逃。
一夜的時間,兩萬荊州軍損失殆盡。
這一次,張任沒有留情,這些隱患留着也是禍害,還不如一次性全部滅掉。
全殲了荊州叛軍後,張任這才悠哉悠哉的派出使者請示賈詡。
賈詡乾脆矇頭大睡,也不理會。
反正事情已經向着他期待的方向發展了。
消滅了叛軍,張任帶着大軍圍住了荊州軍的大營,留守大營的文聘率領剩下的一萬將士投誠。
留下來的也算是荊州軍的中堅力量了。
他們並沒有參與叛亂。
張任寬慰了文聘幾句,把這支中堅力量編入了益州軍的陣營。
打了一仗後,他們也損失了不少,見到這麼好兵員,自然也不會客氣。
襄樊再次陷入了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