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服了董卓,李儒悄悄的鬆了口氣。
當他來的了自己的營帳的時候,一道婀娜的人影忽然出現在他的面前。
正是從張讓手中逃出來的王美人。
此刻的王美人已經變成了另一種模樣,跟以前高貴典雅風輕雲淡的娘娘判若旁人。
其實,在赤霄,她以面目多變稱著,另外她並不叫姓王。
“師兄!”
王美人低聲道:“怎樣了?”
說話的時候牽動了傷口,秀眉輕蹙,我見猶憐。
“師妹!”
李儒心中一跳,剛想伸手,卻生生的止住了。
他知道在這個師妹天生麗質,深得師傅的寵愛並寄以厚望,日後必當是中興赤霄的關鍵人物。
李儒對這位師妹自然是不敢有他想的。
“一切順利,我已經鼓動董卓趁亂入京,只要時機成熟,必能夠取而代之。”
李儒雙目閃過一陣亮芒。
他也是受赤霄之命混在董卓身邊伺機而動的。
聽到這裡,王美人鬆了口氣。
如果是這樣的話,這一次她們的任務完成的很圓滿。
“還有一件事需要師傅他老人家上心。”
李儒忽然說道。
什麼事?
王美人不解的問道。
“京師之亂雖然一直在師傅他老人家的計劃之中,但是有一個人確在計劃之外。”
誰?
王美人也警惕起來。
她們已經將賭注押在了董卓的身上,一旦董卓成了霸業,赤霄必定能夠再次崛起。
這個時候,是絕對不允許有人破壞的。
“雲州牧郭嘉!”
李儒一本正經的說道。
郭嘉!
聽到了這個名字,王美人再次閃過一陣古怪的神色。
這可是第一個“拋棄”她的男人,當初赤霄還是很看好郭嘉的,於是乎花費了不少精力讓王美人以匈奴戰俘的身份接近郭嘉。
只要是個男人,就難以抵擋王美人的魅力。
王美人也以爲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甚至已經想好了怎麼對付郭嘉。
但是讓她萬萬沒想到的是,郭嘉連再看她一眼的興趣都沒有。
任務失敗!
這是王美人出道的第一個任務。
對於這個拋棄她的男人,王美人可以說是恨之入骨。
所以在宮內有機會爲難郭嘉,王美人都沒有皺一下眉頭。
不過可惜的是,王美人的爲難對郭嘉根本沒有造成困難,相反反倒是成全了這廝。
想起這一節,王美人就有些恨得牙癢。
“郭嘉是應十常侍之召來京的,但是他佔了孟津之後就不動了,意圖令人難以揣測。另外,他似乎並不是完全站在十常侍的那一邊。爲兄擔心的是,他也跟咱們一樣,準備來個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李儒擔憂的說道。
雲州軍兵強馬壯,溫縣一戰打的幷州軍丟盔棄甲,幾乎全軍覆沒。
以雲州軍展現出來的戰鬥力來看,董卓的西涼軍也未必是對手。
一旦郭嘉插手宮內的事情的話,赤霄的圖謀恐怕就有些棘手了。
“師兄以爲如何?”
王美人低聲問道。
作爲師傅座下第一智者,她對李儒的智慧也是高看一眼的。
李儒皺了皺眉。
對於這種強力的敵手,自然是要除之而後快,但是……
他忍不住搖了搖頭。
這有些癡人說夢了。
“能談則談,不能談想辦法拖住他,等到董卓掌控了局勢,郭嘉也無可奈何了。”
李儒壓低了聲音說道。
談?
王美人愣住了。
這怎麼談?
她根本就很難跟郭嘉搭上線。
王美人踱了幾步,毅然道:“好,這件事交給我,我會想辦法托住郭嘉的。這邊就交給師兄了。”
說着微微福了福,閃身離開了營帳。
……
孟津!
一片寂靜,除了值守的衛士之外,雲州軍的將士已經進入了夢鄉。
郭嘉卻沒有睡,他一直站在城樓上,遠眺洛陽的方向。
他知道明天一定是風雲際會的日子。
具可靠的線報,十常侍已經磨刀霍霍指向何進了。野心勃勃的董卓也來到了洛陽城下。
歷史還是向着既定的方向發展了,郭嘉的到來並沒有擋住這個趨勢。
過了這一刻,三國羣雄割據的序幕纔會正式的拉開。
站在雲州的發展角度,這一場政變跟郭嘉無關,無論是誰當政都不能撼動郭嘉在雲州的地位。
但是郭嘉還是鬼使神差的來到了洛陽。
因爲他不想錯過這個歷史時刻。
就算作爲一個旁觀者,他也要在這個歷史時刻留下自己的腳步。
郭嘉沒有休息,一旁的徐庶也緊跟着。
主公不睡,身爲手下他也不好意思休息。
自那晚是說過話以後,徐庶一直都在思考,思考這位主公究竟要些什麼?
要錢?
不像!
雲州邊貿蒸蒸日上,郭嘉富可敵國也只是時間的問題。無論是哪方出的價嗎,郭嘉都不稀罕。
要權?
也不像!
郭嘉的根基在雲州,其他的職務對郭嘉來說也根本沒有什麼意義。
究竟要什麼?
徐庶有些茫然了。
原本徐庶以爲自己是最瞭解郭嘉的那個,但是事實很打臉,他對郭嘉根本就是一無所知。
難道跑到這裡來是爲女人來了?
徐庶心中腹誹,越想越有這種可能。
都說皇帝有三宮六院網絡了天下美女,莫非這位主公是抱着這個目的來的?
“元直,還記得我以前說的話嗎?”
徐庶正腹誹的時候,忽然聽到郭嘉說話了。他登時嚇了一跳。
什麼?
二人說過的話多了,他那裡記得是哪一句?
郭嘉笑了笑,道:“我曾說過,大漢天子將名存實亡,各地諸侯割據重現戰國時代。”
徐庶愣了一下,緩緩的點了點頭。
他倒是記起來了。
曾經的郭嘉得了一場大病,然後病後就開始胡言亂語,說一些旁人都聽不懂的話,做一些古怪的事情。
原本從一個品學兼優的士族子弟淪爲書院的笑料。
不過也正是這個時候,郭嘉跟出身寒門的徐庶和戲忠走到了一塊。
那個時候,衆人都以爲郭嘉瘋了。
因爲寒門和士族根本就是涇渭分明的兩個階層。
也有認爲郭嘉所說的一切都是胡言亂語。
徐庶也曾經這麼認爲過,不過他現在並不認爲郭嘉是胡言亂語,他認爲是郭嘉推測出來的。
先是黃巾之亂,接着又是羣雄割據,郭嘉每料必中,而且短短几年的時間就成爲了一方霸主。
徐庶對這位同窗兼主公佩服的五體投地。
這時東方起了魚肚白,郭嘉的臉上露出了笑容。
“終於要到來了!”
他自言自語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