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0.所謂強者

于禁就職的公司,在德國。

德國的IT實力,在如今這個年代,在歐洲,還是比較強悍的。

在歐洲,評定一個國家的IT業實力強不強,有幾個很重要的因素。

科技產品出口、創新、研發和寬帶普及率。

很多人能想象,馬耳他這個只有40萬人口的小島國可能成爲歐洲IT實力最強的國家嗎?

估計知道這個國家的人都不多。

其實要說強不強,這真的要看根據什麼標準來衡量。

科技產品出口量,創新、研發支出數額或者寬帶普及率;衡量標準不同,得到的結果也不同。斯堪的納維亞、挪威、瑞典、冰島、丹麥等,在電信基礎設施方面比較領先,在發達國家遍地的歐洲,也是頂尖的。而另一方面德國獲得的專利數最多,是IT業強國。

還有一些國家則在科技產品出口額上佔優勢。

先說馬耳他。

根據歐洲委員會統計機構Eurostat的數字,2004年5月加入歐盟的馬耳他,其高科技產品的出口收入在其總出口收入中所佔比例在歐洲國家中排名第一,佔55.9%。Eurostat的高科技定義包括計算機,消費電子產品、製藥、醫療器械和飛機制造。而它定義的高科技服務幾乎都是與IT有關的,包括電信、計算機及其相關活動和研發。

橫向對比,愛爾蘭政府在吸引Apple、Dell、Intel等大廠的投資上下了很大力氣。這些廠商在愛爾蘭建立了面向全歐洲的工廠和分銷服務機構。但是,愛爾蘭的高科技出口收入僅佔其總出口收入的29.1%。而米國這一比例爲27%,扶桑爲22.8%,英國爲22.7%,法國爲20%,德國僅爲14.8%。

馬耳他的高科技業在另一層意義上也讓人感到驚訝,那就是其產值的驚人。根據Eurostat的數字,2002年,馬耳他製造商的年平均產值爲2100萬歐元。這一平均數是由爲數不多的幾家大公司擡高的,如汽車開關與傳感器製造商Methode Electronics公司馬耳他分公司,以及號稱馬耳他最大出口商的ST Microelectronics馬耳他分公司。

但是,這個島國只有不到290家高科技製造商。而意大利擁有3.4651萬餘高科技製造商,是歐洲擁有高科技製造公司最多的國家,幾乎是德國的兩倍。意大利的高科技製造商佔其全部製造商的6.3%。不過意大利高科技製造公司的數量儘管比德國多,但其規模卻比德國公司小很多,平均產值僅爲德國公司的1/3或更少。

由此可見,馬耳他在IT業上,實力可以說是相當強悍了。

而另一個IT業極爲強悍的國家,不用說,就是于禁所在的德國。

德國突出的地方是高科技製造企業在全部製造企業中所佔比例最高。2002年,德國共有19.67萬家製造公司,其中9.8%,即1.93萬家爲高科技公司,而歐盟25個成員國的平均比例爲6.3%。但有些奇怪的是,德國高科技製造商的產值略低於低科技製造商,這兩類製造商的平均產值均在600萬至700萬歐元之間。

不過怎麼說呢,德國的IT業是除了變態的米國IT界之外可以說是數一數二了。

而且德國IT公司不同於咖喱國那種給人當小弟的打下手,也不同於扶桑的大工廠。是真正有核心技術的一流公司,雖然數量不可能和米國相比。所以有那麼幾家公司是足以匹敵米國IT巨頭的,這是在其他國家IT界不可想像的。

比如說西門子,不用多說,絕對的巨人,堪比IBM。

SAP,在辦公軟件上僅次於oracle,在米國市場上也可以風聲水起,打得一大堆米國公司沒脾氣,很是爲歐洲長臉。德國電信,這個不用多解釋,世界各國的電信公司都一個樣。英飛凌,芯片巨頭,比AMD強多了。Computergroup,一家歐洲內還是能算頂尖的軟件公司,雖然不算是頂尖,但實力也不差。

于禁所在的公司,就是大名鼎鼎的愛思普,也就是上面提到的SAP。

這家公司可不簡單。

成立於1972年,總部位於德國沃爾多夫市,是全球最大的企業管理和協同化商務解決方案供應商,世界第三大的獨立軟件供應商,全球第二大雲公司,在全球有120多個國家的超過172000家用戶正在運行SAP軟件。財富500強80%以上的企業都正在從SAP的管理方案中獲益。SAP在全球75個國家擁有分支機構,並在多家證券交易所上市,包括法蘭克福和紐約證交所。

這家公司成立的時候,正是IBM大型主機風行的時代。而當時所謂的應用軟件市場,例如企業用的財務管理軟件,纔剛在起步階段。雖然IBM銷售出超大型計算機時會“附贈”這種軟件,但通常研發應用軟件是客戶自己的工作。每位客戶都得重新設計相同的軟件,花費重金聘請計算機顧問。因此,每次爲企業的編程開發都是一次龐大的重複勞動。

五位SAP的創始人當時都是IBM德國分公司的軟件工程師,他們建議IBM爲大企業項目編寫現成的軟件供企業自由選用,但IBM拒絕了這項建議而執意採用定製軟件。

在自己的“少數派報告”被忽視後,五人決定離開IBM自己創業,開發標準軟件。1972年4月1日,SAP公司成立。當時,沒有人會想到有一天它會成爲世界最大的企業應用軟件供應商。

于禁能加入到這家公司裡,已經證明了他的實力和天賦,說實話,周方遠時由衷的爲他高興。

至於說于禁心中潛藏着的,想要超越周方遠的想法,其實並非完全不可能實現。

就國內IT業而言,其實有很多人都是曾經在國外的大公司任職,然後辭職回到國內創業,最後打下一片江山的。于禁的人生已經發生了改變,誰也不知道他未來能走到哪一步,只能說,周方遠對此保持着強烈的期待。

再說說其他歐洲國家。

英國共有1.18萬家高科技製造商,在其製造商總數中佔7.2%。英國的高科技製造商生產率較高,平均產值接近1000萬歐元;相比之下,該國非高科技製造商的平均產值爲400萬歐元。與英國相比,德國非高科技製造商的產值相對較高,可能是因爲英國傳統重型製造業正在消失,而且英國又在發展服務業。英國的高科技企業的雄心更多地顯現在服務領域而不是製造業。儘管英國和德國人均服務業公司數量大約相同,但是英國服務業有19%涉及高科技知識和信息服務,而德國這一比例僅爲4.4%。

法國的高科技製造商生產率也較高,其1.61萬家高科技製造商的平均產值接近900萬歐元,而其餘製造公司的平均產值僅爲400萬歐元。

研發投入是幫助公司以及國家在市場上保持領先地位的一種方式。根據Eurostat的統計,2004年歐盟的平均研發支出佔國內生產總值的1.9%,而米國這一比例爲2.59%,扶桑則爲3.15%。

在歐洲,54%的研發投入來自企業,其餘則來自政府。而在米國,來自企業的研發投入佔63%,扶桑則爲75%。

歐洲委員會希望到2010年,歐洲的研發支出達到國內生產總值的3%,而且其中2/3來自企業。

那麼各個歐洲國家如何實現這一目標呢?斯堪的納維亞國家離這個目標最近。芬蘭2004年的研發投入佔國內生產總值的3.51%,實際年增長率爲4%。此外,超過2/3的資金來自企業。

瑞典的比例更高一些,研發支出佔國內生產總值的3.74%,但是其支出實際每年降低2.1%。不過瑞典達到了2/3支出來自企業的目標。

丹麥的研發支出是國內生產總值的2.63%,年增長4.3%,其中61%是私營企業資金。德國的研發支出爲551億歐元,略低於丹麥,佔國內生產總值的2.49%,其中2/3來自企業。

法國的研發支出增長同樣緩慢,研發投入佔國內生產總值的2.5%左右,其中一半來自企業。

法國想通過向國有實驗室提供資金的激勵措施來提高企業的研發投入力度。該項激勵措施將參與這項計劃的研究中心命名爲Carnot實驗室,並仿效德國的Fraunhofer研究所網絡的運作模式。這項激勵措施將於明年開始啓用,法國研究部將向贏得企業研究合同的實驗室提供政府資金,資金額度跟實驗室與多少私營公司合作有關,起步額度是4000萬歐元。

企業和國家的研發投入產生的效果比較難以量度。

歐洲委員會公佈的“2005年歐盟企業研發投資狀況”報告,該報告對歐盟研發投入排名前700的公司和其他地方研發投入排名前700的公司進行了比較,按照研發支出與淨銷售收入的比值以及淨利潤與淨銷售收入的比值對參與調查的大約200家IT和電信公司進行了排名。初步分析表明,在研發投入和贏利之間沒有明顯的聯繫:贏利排名前10位的公司沒有一家進入研發投入前10名;研發投入低的公司也不是贏利最差的公司。當然,在開始投入研發和開始獲得收效之間有很長時間的延遲。這種過分簡單化的排名方法只能適合一種情況:某個行業中的公司10年或更長時間以來一直以相同的進度向他們現在正在銷售的產品進行投資。

如果今天的利潤無法表明今天研發項目的實效,那麼還有什麼其他方法來衡量創新?一種方式是衡量所獲得的新工藝和新技術的專利數,這可以更直接地反映研究人員的勞動成果。但是,要用這種方式衡量歐洲的IT業,還有一些欠缺,因爲歐洲的大量創新在軟件領域。由於歐洲議會拒絕通過“用計算機實施發明”的建議法令,軟件的專利問題在歐洲仍然處於灰色地帶。

不過,在計算和電子通信技術領域,研究人員正在爲大量發明創造申請專利。根據歐洲專利局的統計,2000年至2004年,歐洲在這些領域獲得的專利數幾乎翻了一番,從2819項上升到5615項。在所有歐洲國家中,德國獲得的專利最多,有741項IT專利。排在第二的是法國,IT專利爲466項。芬蘭有288項,英國和瑞典分別有238項和221項。

但放眼全球,在歐洲專利賽場中,歐洲國家還只是小玩家。2004年,歐洲專利局批准了米國申請的1749項IT專利,以及扶桑申請的1192項專利。2000年,這兩個國家合起來的IT專利數幾乎佔歐洲的2/3,當然2004年這一比例有所降低。

德國聯邦教育與研究部在一份有關德國2005年科技業績的報告中提到,瑞典、英國、米國和扶桑獲取信息與通信技術專利的年增長率在下降,但是芬蘭似乎沒有下降的趨勢。該報告說,傳統上,德國的專利申請還未進入這類尖端領域,不過德國正在向這個方向發展,因爲這裡蘊含着最大的增長機會。該報告還說,要挖掘出這樣的增長潛力,必須在寬帶通信基礎設施上有更大的投資。

根據IDC在2005年6月發表的報告,丹麥在2004年末時寬帶普及率達到了18%左右,芬蘭、瑞典和挪威在15%左右。而法國和英國接近10%,德國則更低。這也表明,試圖確定歐洲IT實力最強的國家,就像試圖擊中一個正在移動的目標一樣不容易。

當然了,看似強大的歐洲、米國和扶桑,也就是這會兒還能囂張囂張了,因爲不消說,未來必然是屬於華夏的。

別的不說,光是一個智能手機,就已經把一衆歐洲公司按在地上捶了,包括米國也是。

就說手機產業,如今放眼全球,曾經的老大哥諾基亞,是歐洲的老牌強企了,如今手機業務已經幾乎停滯。米國方面的摩托羅拉,如今也在苟延殘喘。就算是水果手機,也僅僅能在北美地區和遠方手機抗衡一下,這裡面有多少政治因素就不說了,就單說市場的選擇,遠方手機作爲智能手機的“鼻祖”,本身成本也相對較低,加上如今新版本安卓系統的自由度和穩定程度,雖說不至於完全碾壓水果的ios,但也大差不差吧。在北美地區,之所以雙方僵持不下,原因是非常複雜的。

但在世界其他角落,幾乎沒有哪個手機公司能夠和遠方手機抗衡,前世手機領域雙巨頭之一的三星,如今在手機業務方面,完全就是個弟弟。他們賣出去的每一部手機,就要交付給遠方集團200塊錢的系統授權使用的費用,一臺手機200塊,一萬臺手機就是兩百萬。看似不多,可智能手機這東西,未來是要遍及全球的。

全球幾十億人,最少有三分之二的人在使用智能手機,這裡面又有大概三分之二的人用的是安卓系統,可以想象這是多麼大一筆收入了。

遠方集團也從未考慮過要讓其他廠商免費使用這個系統,前世大G公司這麼做,原因什麼的且不說,遠方集團就不會走老路子,我們就是比IOS自由,穩定性和優化也不差,那麼爲什麼要免費呢?沒有這個道理嘛!

518.綜藝開播293.關於電視劇的想法560.找大羅代言481.金波羅總店一遊540.小小的狗血789.定格665.二十萬公頃793.幫助118.成了大地主了71.要相信他們592.炙手可熱645.奧美的小動作52.大功告成&周爸的肯定1054.歐洲三大黑190.小馬哥眼中的天才440.新的團隊入手&小李哥增持股份250.我真是快被你氣死了254.有點緊張了925.度假好地方156.與衆不同的同學聚餐705.新能源63.李飛的一天(中)67.歷史課代表220.天價承包合同874.私人飛機573.電阻和電容500.莫名323+324.大馬哥的困擾769.三驢事件413.入學103.于禁的怨念420.再見鄧媛798.平臺961.明星裡的大廚610.完事260.關係遊戲的野望809.孫婧;年會313.沈家父母的擔憂69.演戲996.奧斯卡507.拍攝506.請卡梅隆幫忙672.理由;商演294.李哥的疑惑65.李飛的結局1019.翻臉和離開1030.痛點所在930.雷神克里斯486.金波羅配套四步走計劃1.回到十九年前592.炙手可熱171.三哥的“交易”415.搞定18.去網吧316.玻璃廠現狀804.發展與困難198.銷售方案952.不可不去的柏林牆652.智能手機時代即將到來669.多方股份交換5.烤腸初體驗614.一波三折583.再見周佳璐823.韓佳人和新遊戲811.無題224.初到北桐的大久保882.打牌唄116.支招641.親戚的訴求79.“小小要求”600.揭底353.智能手機的展望396.帶着佳人去公司727.快充和新機707.小毛病791.小小的聚會1058.具有影響力的作品907.壹761.品酒大師小李哥621.小馬哥的橄欖枝525.抹平缺陷313.沈家父母的擔憂203.趙丹瑩的新獵物&派人去霓虹436.暴雪的目的,廣告打到你臉前699.我的世界884.互聯網+生態閉環699.我的世界432.我現在就可以籤366+367.沈星的決定611.送貨上門311.最終決議193.入股阿理573.電阻和電容843.北歐行(上)156.與衆不同的同學聚餐547.索尼527.同鄉會;再見老郭1021.市場認可的難點93.有陷阱的加盟合約248.穩定局勢
518.綜藝開播293.關於電視劇的想法560.找大羅代言481.金波羅總店一遊540.小小的狗血789.定格665.二十萬公頃793.幫助118.成了大地主了71.要相信他們592.炙手可熱645.奧美的小動作52.大功告成&周爸的肯定1054.歐洲三大黑190.小馬哥眼中的天才440.新的團隊入手&小李哥增持股份250.我真是快被你氣死了254.有點緊張了925.度假好地方156.與衆不同的同學聚餐705.新能源63.李飛的一天(中)67.歷史課代表220.天價承包合同874.私人飛機573.電阻和電容500.莫名323+324.大馬哥的困擾769.三驢事件413.入學103.于禁的怨念420.再見鄧媛798.平臺961.明星裡的大廚610.完事260.關係遊戲的野望809.孫婧;年會313.沈家父母的擔憂69.演戲996.奧斯卡507.拍攝506.請卡梅隆幫忙672.理由;商演294.李哥的疑惑65.李飛的結局1019.翻臉和離開1030.痛點所在930.雷神克里斯486.金波羅配套四步走計劃1.回到十九年前592.炙手可熱171.三哥的“交易”415.搞定18.去網吧316.玻璃廠現狀804.發展與困難198.銷售方案952.不可不去的柏林牆652.智能手機時代即將到來669.多方股份交換5.烤腸初體驗614.一波三折583.再見周佳璐823.韓佳人和新遊戲811.無題224.初到北桐的大久保882.打牌唄116.支招641.親戚的訴求79.“小小要求”600.揭底353.智能手機的展望396.帶着佳人去公司727.快充和新機707.小毛病791.小小的聚會1058.具有影響力的作品907.壹761.品酒大師小李哥621.小馬哥的橄欖枝525.抹平缺陷313.沈家父母的擔憂203.趙丹瑩的新獵物&派人去霓虹436.暴雪的目的,廣告打到你臉前699.我的世界884.互聯網+生態閉環699.我的世界432.我現在就可以籤366+367.沈星的決定611.送貨上門311.最終決議193.入股阿理573.電阻和電容843.北歐行(上)156.與衆不同的同學聚餐547.索尼527.同鄉會;再見老郭1021.市場認可的難點93.有陷阱的加盟合約248.穩定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