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知秋收回目光,環視分立左右的清風明月,兩道童只是詐做不知,往前走推開大門,迎面而來卻是一座影壁,上面有五色石妝成的“天地”二字。
旁人不知道玄妙,葉知秋卻是知道厲害,不敢輕忽大意,邁步跨過門檻,上前拱手揖禮,也不多話,從左邊繞道而過,眼前頓時豁然開朗。
人蔘果樹佇立眼前,徑圍十人合抱粗細,樸實無華的玉石做欄,底下落葉繽紛,嚴嚴實實地蓋了一層,也不見有人仔細打理,着實有些遺憾。
葉知秋擡起頭,看見枝椏樹葉掩映之間,有三十個人蔘果,一臉笑眯眯地懸掛在節蒂上,迎着徐來輕風微微晃盪,青黃相間的果皮泰半浮現成熟的紅暈,以眼睛可見的速度緩緩染遍果實。
兩位道童看見這一幕,略微有些訝異,互相交換眼神,與葉知秋初見的明月道童就唱了個喏,告罪一聲,逕自往右邊走廊去了,轉進一間丹氣氤氳,勢成鸞雛的雲房。
稍傾,一位道人自雲房走出,葉知秋側頭望過去,只見來人頭戴紫金冠,披一領鶴氅。族蹬步雲藕絲靴,幌金寶繩束腰間。面如童子似滿月,體態輕柔若鴻羽,頷下三須長鬚,右手親持雲掃,杏黃道袍,大袖飄飄。全身上下毫無異常,望之直似常人,根本不像是此方地主。
葉知秋心裡暗歎:“這便是鎮元子罷!樸實無華,和光同塵,恐怕早已臻至返璞歸真的境界。本道鋒芒畢露,宛如利劍出鞘,反而不如他多矣!”
地仙之祖漫步而來,及到葉知秋近前,左手兜住雲掃銀絲,單手揖禮,笑道:“道友,初次見面,貧道鎮元子,有禮了。”
葉知秋不慌不忙地上前回禮,口中連稱不敢,笑道:“道友聲名遠播,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本道入道修行已來,屢次從旁人口中聽聞道友功業,早已如雷貫耳。不勝嚮往之至,如今有幸得到道友邀約,幸甚何哉!”
鎮元子微笑着點了點頭,伸手延請,葉知秋隨即跟上,與地仙之祖並肩而行,繞着天賜靈根人蔘果樹漫步。
清風明月兩位道童瞪大了眼睛,露出一副不敢置信的模樣,兩人都沒有估料到,葉知秋竟然敢和恩師地仙之祖並肩同行,這是何等的僭越,鎮元子老師爲何不出言制止,難道……。
清風道童畢竟靈醒,轉念一想就明白過來,望着葉知秋的背影,不知道該說什麼纔好。反倒是明月道童還陷在以往的舊有觀念中,若不是看在鎮元子老師的面上,他肯定要上前,好好理論一番,進而以理服人。
葉知秋與地仙之祖漫步繞行,頭頂髮髻的寶葫蘆,似乎如臨大敵,一動也不動,及至轉到東面,掛在樹椏上的青玉葫蘆,崑崙山陰天產仙藤被鎮元子摘走的那枚,它才稍微有所反應,作出輕微地顫動,卻不敢表露太多。
葉知秋自然知道這枚自動認主的寶葫蘆在想什麼,不過此次應約赴人蔘果宴,並非爲了這等小事,而是另外有所圖謀,就不會隨便開口,以免過早暴露出底細。
鎮元子有見於此,側頭看着左邊的道友,不僅與殘存的人道龍氣遙相呼應,就連天地本身,都與其發生無時不刻的共鳴,旁人眼裡看不見的青意天眷,往復不停地交換,已然突破地仙的界限,臻至更高的境界。
“這位道友的功果是天仙,正是玄都太上夢寐以求的道果。機緣巧合之下,走通了天人合一之路,糅合人道龍氣與天意青眷。龍氣來由是爲扶龍庭而來,原本漢室徹底覆滅,只有一股餘蔭龍氣,佔據江山一隅,成國主位格。現如今漢室元氣大傷,根基卻沒有朽爛,人文精粹盡集帝都,外有北方大州漢室分支積蓄實力,還有三興起復的機會。”
鎮元子想起不久前草原之戰,異族僞龍氣徹底被破,身爲主幹的狼族遭到連根拔起,五百年內無須擔心此事。儘管消息沒有傳遍中原九州,功績並未彰顯,可是人道大正至公,族氣、龍氣齊至,生生擡舉此子突破半步天仙的境界。
“更難得的是,九幽黃泉積蓄多年的怨氣,被這位道友引導宣泄出來,用草原異族做了祭品,此漲彼消,冥冥之中得了很大一股氣數。若是被他再得了地仙之道,沒準能證就大羅天仙道果。”
地仙之祖很清楚自己的使命,七日成仙固然是天恩浩蕩,藉自己之手撕裂玄門大道本源,近年來已事倍功半,想必已經移恩垂眷他人。
這個“他人”不消多說,只有葉知秋。一路走來,儘管艱難險阻不少,卻都是有驚無險,似乎有一隻看不見的幕後黑手,冥冥之中在撥弄他的命運。
想到這裡,鎮元子突然說了一句:“貧道就近觀望道友氣象,得見人道龍氣浩浩蕩蕩,宛如洪流大河。天恩青眷如雨下降,此爲有大功於天地的明證,功力火候不下於貧道,甚至略微有些超出。道友何其幸甚,能得此天人之道,日後道業必能臻至大羅境界。”
葉知秋萬萬沒想到,以地仙之祖鎮元子的身份,還能如此看重自己,估計必定有所求,想起自己身無長物,就忍不住往歪處去想。
就在這時,萬壽山福地再次開啓,也有一位客人持着通行令牌入內,卻是手挽水火花籃,渾身火意潛倉的西崑崙散仙陸壓。
自祭煉成純陽法寶“斬仙飛刀”,離火之精陸壓便步行下山,前後耗費了半年時光,似乎根本不擔心趕不上。
恰在此時,中原九州時局大變,原本合謀掀翻漢室,翻身做主人的世家豪強,被蜂擁而出的旁門左道摜倒在地上,使勁地摩擦再摩擦,再無反抗之力,馴服地如同聽話的苟一樣。
陸壓途經東崑崙的時候,觀望過闡教祖庭麒麟崖的氣象。道祖合道,獲罪於天,即便一分爲三,漫天黑煙火雲,依舊籠罩着道脈根據地,只是被教主施法掩去,旁人看不清楚,卻瞞不過早知此事的諸位。
沒成想,闡教不僅沒有派出二代弟子主動生事,副教主南極仙翁也詐做不知,陸壓出了東崑崙地界,卻從兩位散仙手裡,得到地仙之祖的人蔘果宴邀約和通行令牌。
“那兩位散仙自稱蕭升、曹寶,出自萬壽山五莊觀鎮元子門下,在祁連山脈分支野馬山修行,想必也是學成出師的高弟,渾身上下都是富貴氣,不是地仙之祖的門人,更像是富甲天下的財神。”
陸壓聽聞過人蔘果樹實乃天賜靈根,有心想要見識一番,對於鎮元子的邀約,自然是欣然赴會。
不過,他手挽的水火花籃中,盛載的純陽法寶斬仙飛刀,煞氣實在太重。得自上古巫族的絕頂巫器釘頭七箭書,殺性更是深沉若黑淵。於是,自從陸壓進入萬壽山福地後,就惹來鎮元子門下四十八位散仙的矚目。
陸壓自是毫無懼色,信步往前走向萬壽山。沒過多久,有過一面之緣的散仙蕭升、曹寶齊來出現。
三位散仙再次會面,陸壓不慌不忙地上前見禮,兩人連稱不敢,分立左右在前面帶路,一如清風明月兩位道童,引葉知秋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