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旅順口殘唱之三:無差別覆蓋

“大汗,旅順口海灣裡面有大量的船隻,根據旗號來看,一部分是韃子的,

另一部分則是明軍的”

“哦?雙方幹起來了?”

“嘿嘿,幹是幹起來了,不過明軍的船隻如今卻打起了白旗”

“白旗?這麼說明軍水師是準備投降了?”

“是的,的確如此”

“你的意見呢?”

“大汗,趁着千載難逢的南風一舉衝到港灣裡面,將彼等一網打盡,管他清軍的、明軍的,一股腦兒端了”

“嗯,等等,明軍船隻可打出了將旗?”

“有,一個尚字,多半是尚可喜那廝,這廝平素與黃龍的關係很好,多半是想要來援救旅順,沒想到被清軍包在裡面了”

尼堪不置可否,此時他正用望遠鏡在查看陸地上的情況,不過旅順堡方向由於老虎尾的阻擋看不清楚。

“好吧,衝進去將他們一網打盡”

隨着船隻駛入旅順口,遠方城堡的情形也在望遠鏡裡清晰起來。

“孃的,我等還是晚了一步,城堡被韃子攻佔了”

……

興許是意識到危機的來臨,孫龍當下並沒有理會尚可喜,而是趕緊派了十艘速度快的鳥船衝向旅順口——那一處夾在老虎尾和黃金山之間,大致呈南北走向,長約一里半,寬近一里的狹窄水道,妄圖將入口堵住。

此次開進旅順口海灣,孫佳績是按照十艘薩哈連Ⅱ級打頭,十艘薩哈連Ⅰ級、十艘石勒喀級三層甲板船繼之的順序進來的,而剩餘的船隻則留在外海。

敵人在遼東半島西側也可能留有大量的船隻,不可不防。

滿清在貓耳山秘密建造的大船中,有一半是渤海附近常見的沙船制式,另外一半則是更加靈活的鳥船制式,也就是與瀚海國船隻相似的那種制式,是大運河上漕船的最常見形制,一頭稍平,另一頭則高高躍起,與瀚海國水師船隻不同的是,滿清水師的鳥船依舊是一頭上翹的形制,而瀚海國的首層甲板已經大爲削平了。

寬近一里的水道自然裝得下這些寬度大多不會超過三丈的船隻,孫佳績的十艘薩哈連Ⅱ級船隻在南風的吹拂下猛地向敵船駛去。

與薩哈連Ⅱ級船隻相比,孫龍的那十艘鳥船也只是略小一些,何況他們還配備了大量的槳手,機動性能一點也不必薩哈連Ⅱ級差。

(在如今的遼東,合格的士兵有限,不過做苦力的阿哈多得是,並且這些阿哈是純粹的苦力,可不會像在孫佳績的隊伍裡還能與甲板上的戰鬥兵、操帆手輪換)

“轟!”

雙方的船隻幾乎同時開炮了,聽那聲音,清軍水師船隻放在船頭的火炮多半

是五百斤左右的,考慮到它的質量問題以及火藥質量問題,射出的炮彈恐怕還不到五斤。

雙方的距離只有不到十丈,在這樣的距離上,饒是海面上波浪起伏,火炮也幾乎是抵着腦袋開火的。

一發炮彈轟擊之後,雙方船首火炮轟擊的效果便顯現出來了。

孫佳績船隊被敵炮擊中的船隻有約莫一半,全部擊中了船首樓,有着厚厚杉木板加持的瀚海國水師船首樓被敵軍約莫三斤重的鉛彈擊中後,只有一枚炮彈射進了樓裡,其它四枚全部砸在側板上,不過其激起的木屑還是對裡面的水軍造成了殺傷。

而船首有兩門一千斤重火炮的薩哈連Ⅱ級船隻命中的效果就大大強於敵人了,二十枚鐵彈有十五枚命中,幾乎每一艘鳥船的船首都受到了打擊!

有着後世最優良配方的黑火藥射出的重達十二斤的鐵彈攜帶的動能可不是區區三三斤鉛彈可以比擬的,何況清軍在建造船隻時爲了方便,大量使用了材料易得的松木,轟擊之下炮彈全部射進了船艙!

炮彈疾馳之下將一切阻擋在前面的東西擊得粉碎,同時穿過船艙時帶出來的碎屑也同樣造成了大量的殺傷!

一發過後,敵船的船首火炮幾乎喪失了再次發射的能力,不過瀚海國水師卻並沒有乘勝追擊,繼續發射鐵彈,而是加速向前駛去。

轉瞬間,兩隊船隻幾乎擦肩而過。

“轟!!!”

這是薩哈連Ⅱ級一側的底層七門一千五百斤重炮轟出的實彈以及二層七門一千斤火炮噴出的散彈造成的巨大轟鳴聲,這一次是約莫一半的火炮轟響。

等所有的薩哈連Ⅱ級船隻穿過這十艘大鳥船後,在蘇納那艘大船上的尼堪親眼看到這次轟擊造成的效果。

薩哈連Ⅱ級大船底層的一千五百斤重炮射出的十八斤重的鐵彈輕鬆地擊穿了目標船隻的船幫靠近水面的地方,然後肆無忌憚地橫掃一切,期間擊中敵軍火藥桶的當即引起了劇烈的爆炸。

而沒有擊中火藥桶的也在目標船隻水線附近造成了西瓜大的破洞,隨着船隻隨着海浪上下左右搖擺,海水很快就灌滿了船隻的底倉!

這時的船隻,無論是明軍的還是清軍的,都有水密艙的設計,想要船隻沉沒不大可能,不過讓敵船暫時喪失戰鬥力還是可能的。

何況二層甲板一半千斤重炮噴出的散彈幾乎讓敵船甲板面的水兵大部分喪失了戰鬥力,此時還是南風,底層甲板的槳手在炮彈的打擊下,在海水的漫灌下嚇得四散奔逃,沒有人操控的船隻當場在原地打橫!

後面跟着的十艘薩哈連Ⅰ級大船沒有理會這些船隻,繞過之後繼續朝海灣駛去,這些船隻自有再後面跟過來的石勒喀級船隻清理。

越過十艘殘破的鳥船後,孫佳績要爲自己剛纔只讓一半火炮發射而感到慶幸,進入寬闊的海灣後,一大片船隻包括明軍船隻在內都撲過來了!

此時在旗艦的引導下,十艘薩哈連Ⅱ級大船開始向西航行,將右側的火炮全部露了出來,與此同時,炮手正在緊張地給剛纔施放過的火炮重新裝填——按照後世的計算,這至少需要三分鐘!

此時,進入港灣的瀚海國船隻有三十艘,薩哈連Ⅱ級、薩哈連Ⅰ級、石勒喀級各十艘,而敵船卻有一百二十艘!

興許是意識到敵人的強大,孫龍也一改以往將自己的旗艦居中的做法,而是直接衝到了前面。

他這艘旗艦是一艘大沙船,長度與薩哈連Ⅱ級差不多,達十二丈,不過卻有四丈寬,同時也有三層甲板,方頭方腦的,看起來似乎比薩哈連Ⅱ級船隻更爲粗壯,何況這艘大船也是唯一在在船首尾以及兩側都配置了紅夷炮的戰船。

當然了,用老套的泥模鑄炮法鑄造火炮的速度自然遠遠比不上尼堪的鐵模鑄炮法,成品率也低得多,皇太極沒有這麼多火炮讓孫龍揮霍,他這艘“巨舟”一共載有五百到八百斤的紅夷炮十門,拋開首尾的各一門,兩側也就是八門,一側四門。

饒是如此,孫龍對自己這艘巨舟仍是滿懷信心。

不過,問題是,就算是同樣重量的火炮,你能發射的炮彈的重量又與炮身、火藥的質量大有關聯,質量差一些的就不敢多放火藥,否則就會炸膛。

如此一來,同樣重量的火炮,瀚海國能發射比火藥重量還重幾斤的炮彈,而無論是滿清的還是大明的,都只能發射比火藥輕一些的炮彈,比方說八百斤的火炮,瀚海國的火炮用藥八斤,能發射十斤的鐵彈。

而滿清的紅夷炮便只能用藥六斤,發射五斤的鉛彈。

兩相比較,差得豈止裡許。

就算後世滿清製作出來重達幾萬斤的大型火炮,能發射的炮彈重量最多也就是三十斤(揚州城就是這麼被轟開的),利用效率實在是太低了。

更爲關鍵的是,此時孫龍船隊全部是船頭對着孫佳績船隊,而孫佳績船隊在完成一次轉向後已經是右舷對着敵方了!

“轟!!!”

雙方船隻上能進行遠程攻擊的各類火器全打開了,孫佳績這邊全部是轟隆隆的巨響,而孫龍那邊則是“交響樂”,紅夷炮、大發貢、佛朗機、碗口銃發出的聲音交相輝映,特別是佛朗機炮,由於漏氣造成的特殊聲響在海面上分外突出。

孫龍的船首水線附近被一枚十八斤重的鐵彈擊中了,擊中後當即在船隻身上造成了劇烈的顫動,與此同時,薩哈連Ⅱ級二層甲板千斤火炮噴出的一百枚散彈讓正在首層甲板上大呼小叫、躍躍欲試的水兵損傷慘重。

一個照面下,孫佳績親自率領的這十艘薩哈連Ⅱ級船隻幾乎都對目標船隻造成了巨大的損害,而後續跟進的薩哈連Ⅰ級、石勒喀級一側的火炮全部發射後,包括孫龍那艘巨舟在內,所有靠近瀚海國水師船隻的敵船幾乎全部喪失了戰鬥力!

也有脫離大隊想靠近瀚海國船隻抵近接舷戰的,不過在抵達之前便被散彈、火銃消滅了,沒了操帆手的船隻只能在海灣裡四處亂竄。

最後爲了安全起見,尼堪只得下令將這些船隻轟沉。

敵人後陣的尚可喜此時已經從尼堪船隊那低沉的巨吼聲中突然明白了雙方船隻火力的差距,腦袋飛速轉了幾下後他竟然又打出了明軍的旗幟!

此時孫佳績的船隻已經再一次完成了向北的轉向。

“無差別覆蓋!”

等蘇納向他請示如何應對尚可喜那突然打出的明軍旗號時,尼堪淡淡地說了一句。

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沒有一個好東西,上一次自己一時心軟將他們放過了,豈能一錯再錯?

第六十四章 內茲佩爾:你們沒得選擇!第三十七章 都在下一盤大棋(下)第二十七章 立陶宛省(2)大公堡的神秘來客第一章 大夏監國(1)梅與刀第十九章 聖戰(中)第十六章 從蒸汽雞到蒸汽機第六十四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②第二十八章 木.野狐.禪之六:死亡阿拉善(上)第十八章 天下大亂(上)傳庭敗第一章 北緯六十六度,東經六十六度(上)第三十九章 兩河流域之王第三十章 皮薩切克之二:小分隊(上)第五十三章 收官(3):海州第四十六章 小玉茲風雲(2)夕照奧倫堡第二十一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7)第四十三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交響第十四章 換了人間之三:學生們(下)煥發新生第七十九章 落基山(1)庫斯基亞城第十六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2)第三十三章 破局(中)第六十二章 川藏風雲(7)方略(中)第十六章 巴里亞加之戰第八十八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9)卡斯特羅儒尼奧爾伯爵第十六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一:新臨潢府第六章 雙料家臣(一)柳川靜雲重返宇久島第二十四章 東方欲曉(中)第三十五章 怛邏斯第六十九章 愛達荷第三十六章 中東歐紀行之五:波德拉謝之戰(2)第三十章 日落紫禁城之四:皇甫端的“妙計”第二十章 阿巴坎(七)尾聲第十九章 聖戰(中)第二十章 狂飆(3)奪關第三十五章 夕照旅順灣(二)石明雄與宋國輔第四十九章 蒸汽航線(1)啓程第二十一章 孤星傳之五:草原的夜(中)西突厥部落第八十一章 川藏決戰(7)瀘州之戰第二十八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一:蘇丹裡耶要塞(下)第九章 家中有事知問誰第九章 山南熟,瀚海足第二十四章 來自西邊的消息第九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③第四十四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四:兩個插曲(上)第十三章 一路向東(3)打得一拳開第十章 霜狼騎兵(6)第四十五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6)命運(上)第四十五章 山海關之十一:新一片石之戰(6)第五十五章 俄勒岡城的宴會(1)第十八章 支奴幹(五)瀛洲第七十二章 風光舊曾諳(4)孤舟蓑笠翁③第五十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5)刃之舞(下)第二十四章 挺進中原之二:愛恨仇殺(2)第二十五章 暴風驟雨之一:土地啊土地(3)第六十一章 俄勒岡大草原(中)肯納維克第四十五章 勒拿河(五)雅庫茨克之戰(中)第二章 虎墩兔、朱由檢,憤中、憤青第二十章 新艦隊第三十七章 任你驚濤駭浪,我自巋然不動(上)第八十四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6)第五十三章 半島之殤(8)東西方騎兵大戰Ⅱ第三十章 少年行(五)甲米地第十六章 一路向東(6)新阿勒泰薩爾第三十一章 少年天皇之二:四島省(中)第三十五章 怛邏斯第八十四章 美洲大草原(2)第五十八章 風光舊曾諳(1)哀嘆者與覺醒者(中)第六十章 風光舊曾諳(2)暗黑者與奮發者(上)第三十六章 江淮風雲(五)第五十一章 春之祭(五)祭司的舞蹈(下)第六十八 世紀謀劃之五:悲與喜第十一章 奧拉號上的人們(一)孫德茂第十三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⑦第七十四章 風光舊曾諳(4)孤舟蓑笠翁⑤第二十一章 鼎足第二十五章 依林卡營第五章 大夏監國(4)依琳卡第三十一章 喀啦契丹(二)喋血記第四十四章 千里轉場(1)從託木城到陳湯城(上)第一章 邊荒傳說Ⅱ之一:“龍虎風雲”第十二章 風雲激盪,從甘肅開始(五)聲東擊西與孤軍深入(下)第七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①第五十一章 春之祭(五)祭司的舞蹈(下)第三十章 白山黑水(二)金自點與林慶業第三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三:摩爾多瓦公主第三十二章 木.野狐.禪之十:李成樑後人第七十四章 火星地球第八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八:交易大會(上)第六章 秋之行(6)暗流涌(上)第八章 大夏監國(5)赤塔③第十六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2)第四十九章 玄武青龍決之十二:大對決(4)第二十五章 援救(四)雷霆一擊第五十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5)刃之舞(下)第七十一章 一路向東(1)第六十四章 世紀謀劃之一:騰籠換鳥第五十章 蒸汽航線(2)新北海道(上)第二十一章 挺進中原之二:小袁營(上)羣寇雲集第二十一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7)第四章 確實小覷了天下英雄第三十章 喀啦契丹(一)蕭承翰
第六十四章 內茲佩爾:你們沒得選擇!第三十七章 都在下一盤大棋(下)第二十七章 立陶宛省(2)大公堡的神秘來客第一章 大夏監國(1)梅與刀第十九章 聖戰(中)第十六章 從蒸汽雞到蒸汽機第六十四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②第二十八章 木.野狐.禪之六:死亡阿拉善(上)第十八章 天下大亂(上)傳庭敗第一章 北緯六十六度,東經六十六度(上)第三十九章 兩河流域之王第三十章 皮薩切克之二:小分隊(上)第五十三章 收官(3):海州第四十六章 小玉茲風雲(2)夕照奧倫堡第二十一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7)第四十三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交響第十四章 換了人間之三:學生們(下)煥發新生第七十九章 落基山(1)庫斯基亞城第十六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2)第三十三章 破局(中)第六十二章 川藏風雲(7)方略(中)第十六章 巴里亞加之戰第八十八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9)卡斯特羅儒尼奧爾伯爵第十六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一:新臨潢府第六章 雙料家臣(一)柳川靜雲重返宇久島第二十四章 東方欲曉(中)第三十五章 怛邏斯第六十九章 愛達荷第三十六章 中東歐紀行之五:波德拉謝之戰(2)第三十章 日落紫禁城之四:皇甫端的“妙計”第二十章 阿巴坎(七)尾聲第十九章 聖戰(中)第二十章 狂飆(3)奪關第三十五章 夕照旅順灣(二)石明雄與宋國輔第四十九章 蒸汽航線(1)啓程第二十一章 孤星傳之五:草原的夜(中)西突厥部落第八十一章 川藏決戰(7)瀘州之戰第二十八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一:蘇丹裡耶要塞(下)第九章 家中有事知問誰第九章 山南熟,瀚海足第二十四章 來自西邊的消息第九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③第四十四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四:兩個插曲(上)第十三章 一路向東(3)打得一拳開第十章 霜狼騎兵(6)第四十五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6)命運(上)第四十五章 山海關之十一:新一片石之戰(6)第五十五章 俄勒岡城的宴會(1)第十八章 支奴幹(五)瀛洲第七十二章 風光舊曾諳(4)孤舟蓑笠翁③第五十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5)刃之舞(下)第二十四章 挺進中原之二:愛恨仇殺(2)第二十五章 暴風驟雨之一:土地啊土地(3)第六十一章 俄勒岡大草原(中)肯納維克第四十五章 勒拿河(五)雅庫茨克之戰(中)第二章 虎墩兔、朱由檢,憤中、憤青第二十章 新艦隊第三十七章 任你驚濤駭浪,我自巋然不動(上)第八十四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6)第五十三章 半島之殤(8)東西方騎兵大戰Ⅱ第三十章 少年行(五)甲米地第十六章 一路向東(6)新阿勒泰薩爾第三十一章 少年天皇之二:四島省(中)第三十五章 怛邏斯第八十四章 美洲大草原(2)第五十八章 風光舊曾諳(1)哀嘆者與覺醒者(中)第六十章 風光舊曾諳(2)暗黑者與奮發者(上)第三十六章 江淮風雲(五)第五十一章 春之祭(五)祭司的舞蹈(下)第六十八 世紀謀劃之五:悲與喜第十一章 奧拉號上的人們(一)孫德茂第十三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⑦第七十四章 風光舊曾諳(4)孤舟蓑笠翁⑤第二十一章 鼎足第二十五章 依林卡營第五章 大夏監國(4)依琳卡第三十一章 喀啦契丹(二)喋血記第四十四章 千里轉場(1)從託木城到陳湯城(上)第一章 邊荒傳說Ⅱ之一:“龍虎風雲”第十二章 風雲激盪,從甘肅開始(五)聲東擊西與孤軍深入(下)第七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①第五十一章 春之祭(五)祭司的舞蹈(下)第三十章 白山黑水(二)金自點與林慶業第三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三:摩爾多瓦公主第三十二章 木.野狐.禪之十:李成樑後人第七十四章 火星地球第八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八:交易大會(上)第六章 秋之行(6)暗流涌(上)第八章 大夏監國(5)赤塔③第十六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2)第四十九章 玄武青龍決之十二:大對決(4)第二十五章 援救(四)雷霆一擊第五十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5)刃之舞(下)第七十一章 一路向東(1)第六十四章 世紀謀劃之一:騰籠換鳥第五十章 蒸汽航線(2)新北海道(上)第二十一章 挺進中原之二:小袁營(上)羣寇雲集第二十一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7)第四章 確實小覷了天下英雄第三十章 喀啦契丹(一)蕭承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