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1)金銀島⑥

與此同時,在哈瓦那灣,戰鬥也接近了尾聲。

有佩雷斯的殘餘艦隊吸引,另外三艘瀚海軍戰艦越過海峽後,擊毀了正候在那裡的五艘武裝商船,雖然海峽的出口才三百米,不過還是遠遠超過了兩艘遊隼號、一艘雨燕號的加起來的長度,五艘武裝商船爲了封鎖住出口,有三艘降下了大量的船帆,用側舷位對準了出口——此時依舊是北風當道,武裝商船若是用船首尾對準出口,在風勢的影響下勢必被吹向海灣裡面。

還有兩艘在這三艘後面,卻是用船頭對着出口。

一個小時後,與佛羅里達海峽中線戰鬥一樣,兩艘遊隼號還是佔了上風,三層甲板的火炮無論是密度還是單門火炮的威力都遠比對方強大許多,何況在海灣裡風浪小的許多的情形下,在首層甲板面幾乎無人的瀚海軍戰艦完全是無敵的狀態!

這裡要說明的是,此時的歐洲戰艦,爲了方便火炮調整角度,炮船一般開得很大,在閒暇時,可以從裡面關上,但這樣一來,若是遇到敵人火炮的打擊,相對單薄的炮窗很快就會擊破。

在瀚海軍那裡,對於炮位也進行了改進。

首先,炮位的面積比歐洲的小許多,但由於有炮鏡的加持,並不會影響火炮的瞄準,因爲炮鏡可以伸出船外。

另外,瀚海軍的炮船也是安裝在內部,不過卻是包裹着鐵皮的炮窗,鑲嵌在兩道鐵門栓裡,鐵門栓用粗大的鉚釘穿過厚達三十公分船板,兩頭都用螺釘釘牢,這在歐洲人眼裡是不可想象的。

在他們看來,在抵近一百米範圍對轟時,火炮想要命中“船身”還千難萬難,何況一個小小的炮位?

就算不幸被擊中,那也是小概率事件,完全不需要在這上面下功夫,對他們來說,能夠在涌浪很大時,保證海水不會從炮位裡滲透進來就不錯了。

故此,當瀚海軍的戰艦與他們對上時,很少會發生瀚海軍炮位被對方炮彈擊穿從而禍及後面火炮和炮手的事情,但他們自己的炮位被瀚海軍的火炮找上後卻大有可能發生。

對於瀚海軍來說,敵人的火炮如果幸運地反覆擊中船幫某處,最後當它破碎時,四散激射的木屑會對炮手造成殺傷,當然了,正好命中火炮時也自然會造成這門火炮的損毀。

這一切,都離不開那位從後世穿越過來的老靈魂尼堪的孜孜以求,加上有了準現代思維加持的工匠,這一切自然都不成問題了。

瀚海軍的武器,包括戰艦在內,不但是主要武器處於碾壓狀態,在每一個細節的處理上也是面面俱到,歸根到底,瀚海軍將每一個士兵的生命真正放到了心上,而此時的歐洲諸國,無論你是新教、天主教抑或清教徒,真實意義上都是螻蟻般的存在,與大明的士兵相差無幾。

你想想後世一次世界大戰時,雙方動輒死亡幾百萬就明白了。

強大的主武器以及機動力,無處不在的細節,領先兩百年的的設計,讓那三艘橫在海鮮出口的武裝商船在一個小時裡便喪失了戰鬥力,由於他們是橫在出口的,當他們的一側喪失戰鬥力後,遊隼號可以從容抵近射入熱彈,一個半小時後,這三艘武裝商船全部煙消雲散。

如此短的時間三艘武裝商船便報銷了,這讓他們後面的另外兩艘武裝商船膽戰心驚,在此時,他們竟然起了拼命抵近瀚海軍戰艦以進行接舷戰的心思,機動力強大的遊隼號自然不會給他們這個機會,不但如此,那兩艘本來就在海灣裡的雨燕號也開過來了。

幾輪轟擊之後,這兩艘武裝商船不約而同掛起了白旗。

至於正在跟佩雷斯殘餘艦隊進行“殊死搏鬥”的威爾斯分艦隊已經陷入了歐洲海戰慣常的節奏,拼命長時間的對轟,英國人雖然還是站着上風,但想要一下子將佩雷斯的艦隊擊敗也不容易。

漫長、枯燥的對轟戰在乾熱的哈瓦那灣上演了半日,太陽快西斜時,還在酣戰不已的英國人還不知曉己方擺在出口的五艘武裝商船已經沒了。

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關注即送現金、點幣!

當兩艘遊隼號、兩艘雨燕號加入戰團後,一切都沒有懸念了,與那位在英國海軍裡升職很快的威廉佩恩相比,按部就班的標準清教徒約翰威爾斯戰鬥到了最後一刻,最後,他所在的那艘小型戰列艦被擊沉,剩餘兩艘小型戰列艦與佩雷斯手下的幾乎同樣規模的戰艦同歸於盡。

剩下的船隻都投降了。

這一戰過後,一個問題也產生了。

佩雷斯的艦隊損失嚴重,已經沒有能力護送大寶船去歐洲本土了,不過他們想要平安回到本土,必定要穿過蘇格蘭北部或者英國南部的海域,無論哪裡,都是有着英國、法國、荷蘭無數正規戰艦、私掠船、海盜船組成的危險地帶。

好的訊息是,這一次,佩雷斯俘獲了不少英國船隻,但也都是損毀嚴重,都至少需要在哈瓦那港修葺一個月才行。

佩雷斯將目光投向了楊承恩,這次帶着分艦隊來到古巴的瀚海軍大將,但護送大寶船去西班牙不是他能決定的,也不是新艦隊指揮使孫秀濤所能決定的。

說到孫秀濤,當佩恩將艦隊一分爲二去追蹤佩雷斯艦隊後,他率領剩下的艦隊出現在拉科洛馬附近,他這支艦隊除了四艘遊隼號,還有一艘極爲強大的金雕號,沒有任何懸念,孫秀濤的艦隊完全殲滅了佩恩留在拉科洛馬海灣附近的艦隊,以瀚海軍的機動力,連逃跑的機會也沒給他們。

這下帶着三個模範團全部上到古巴島的維納布爾斯傻眼了。

但瀚海軍去不準備再爲西班牙人火中取栗了,於是,由於維納布爾斯這三個模範團的上岸,竟在古巴島上掀起了一陣巨大的波瀾。

維納布爾斯率領這兩個步兵團,一個騎兵團橫掃了古巴島哈瓦那以西、以南的所有地方,除了擁有高大城牆的哈瓦那,幾乎所有的據點都被維納布爾斯佔據了。

由於失去了海軍的支援,他們乾脆將島上的黑奴、土人奴隸武裝起來,殺光了除了哈瓦那以外所有據點的白人莊園主,最後所有人馬匯聚到哈瓦那城下時,他們竟成了一支上萬人的大軍!

作爲維納布爾斯來說,沒了海軍的支持,若是再失去城堡的依託,等西班牙人從墨西哥、古巴、海地、哥倫比亞調集陸軍前來,他們這支孤軍必死無疑,故此,維納布爾斯非拿下哈瓦那不可。

就像中國歷史上侯景深入江南一樣,維納布爾斯的軍隊在古巴掀起了滔天巨浪。

這一切都跟瀚海軍沒有關係了。

……

圍繞着牙買加島的爭奪戰在兩場海戰後結束了。

九月份,維納布爾斯的軍隊還在古巴島肆虐,他們以戰養戰,除了沒有拿下哈瓦那,以哈瓦那爲中心東西千里的地方都成了他們縱橫馳騁的地方。

不過到了眼下這光景,光靠搶劫已經不能養活三個模範團了,而追隨他們的黑人奴隸、土人奴隸由於專事搶劫、不事生產,維納布爾斯想要養活愈發衆多的他們已經有些力不從心了。

而在此時,墨西哥總督轄區已經從墨西哥、秘魯兩隊調來了大批的陸軍,分別從哈瓦那東西兩邊壓向維納布爾斯軍團。

在後世聖克拉拉附近,西班牙人與英國人大戰一場,雙方投入的兵力相差無幾,都在一個旅左右,不過當西班牙人大約千騎出現在英國人面前時,維納布爾斯自從登上古巴島肆虐後從未有過的危機感出現了。

以前,由於他手下有兩個步兵團,一個騎兵團,他多半以步兵團抗住西班牙人的正面進攻,然後讓騎兵團繞到敵軍的身後,在戰事的關鍵時刻投入戰鬥,每次都大獲全勝,西班牙人在古巴島雖然也有騎兵,不過加起來只有兩百餘騎,根本不是克倫威爾按照準現代機制建立起來的六百騎兵團的對手。

但眼下西班牙人卻來了千騎!

就在維納布爾斯面臨莫大的危機時,由於威廉佩恩遲遲沒有給向國內傳遞消息,英國海軍上將羅伯特.布萊克此時也帶着一支分艦隊來到了英國人控制的背風羣島,沒多久,他便弄清楚了發生在古巴島的事情。

與威廉不同,布萊克手下的船隻更少,他得知此事後立即向國內派出了快船。

……

牙買加,新天津港(後世金斯頓),九月份,已經到了加勒比海颶風的多發時節,尼堪坐着“大鵬號”來到了此處。

與他一起來到此處的還有墨西哥西班牙墨西哥總督(新西班牙總督,古巴加勒比海諸島屬於該總督轄區)門多薩、葡萄牙巴西總督路易斯。

第三日,英國護國公克倫威爾的特別代表海軍上將羅伯特.布萊克、法國國王的代表尼古拉斯.富凱也來到了該港。

布萊克與富凱每人只帶了一艘快船,顯然,他們是受邀到此的。

從金銀島開始,一直到哈瓦那附近,先後有好幾場海戰展開,那之後,大夏國便牢牢掌控了牙買加島,半年後,一座方圓六裡的中式城堡已經矗立在天津灣的北岸。

布萊克與富凱都是從背風羣島過來的,在此前,無論是布萊克還是富凱都已經將從今年年初開始發生在南美洲、加勒比海一系列事情瞭解的七七八八,他們瞭解的對象除了海盜便別無第二家了。

因爲此時的海盜不光是在自己的隱秘巢穴活動,自己劫掠來的物品也需要到各國在加勒比海設置的城堡裡去銷贓,而執行銷贓的海盜肯定是以另外的面目出現的。

“去年上半年,大夏國在加利福尼亞灣擊敗西班牙美洲艦隊,俘虜佩雷斯;下半年,他們來到美洲,先後擊敗葡萄牙、牙買加海盜,佔據了整個委內瑞拉,並在西班牙人與葡萄牙人之間的南美洲領土上打下一顆釘子”

“然後就是在松樹島附近、哈瓦那附近擊敗佩恩的艦隊了,佩恩至今下落不明,不過大夏人在加拉加斯擊敗威廉兄弟後,曾將俘獲的海盜兩千餘人像克拉蘇對付斯巴達克斯等人那樣釘死在十字架上,上帝啊,但願佩恩等人不會落到如此下場”

“大夏人隨後佔據了牙買加島,在島上設置了一支步騎混合旅,捨棄了西班牙以前的港口,重新修建了港口,並命名爲新天津港,按照他們自己的說法,天津,就是皇帝陛下的港口,他們在本土有一處這樣的港口,故此命名爲新天津港”

富凱得到的消息與布萊克差不多,兩人雖然聯袂來到新天津港,不過神情卻大不同。

布萊克今年五十七歲,是克倫威爾的親信,又是海軍大臣,海軍上將,在遲遲沒有得到佩恩的消息後,主動向克倫威爾申請前來加勒比海的,最終得知佩恩艦隊的下落後,他在英國人背風羣島的基地安提瓜島聖約翰斯的城堡裡三天沒有出門。

“奧利弗號、克倫威爾號的造價都在十萬英鎊左右,那些小型戰列艦也在三萬英鎊上下,這一下護國公好不容易籌集資金建造的新式戰艦便全沒了!”

“本土雖然還有七八艘大型戰艦,不過那都是對付、威懾歐洲大陸諸國用的,不久前就是有這些新式戰艦的存在,才讓荷蘭人的議長親自來跑到倫敦來簽訂和解協議,實際上共和國的實力仍在荷蘭之下!”

“若是荷蘭人知曉共和國在加勒比海吃了大虧,損了兩艘大型新式戰艦,以及八艘小型戰艦,他們沒準會發動對我國的破襲戰”

“維納布爾斯的三個陸軍團也不能輕易丟掉,上帝啊,整個英國才二十個這樣的模範團,若是一下丟掉三個,護國公非發瘋不可”

“經此一戰,大夏國的戰力應該會引起護國公以及議會的重視了,而大夏國在先後與西班牙、葡萄牙大戰之後又時常湊在一起,多半是簽訂了秘密協議,這樣的話,想要拉攏這兩家就做不到了,何況維納布爾斯在古巴島的燒殺劫掠已經徹底激怒了西班牙人”

“只能委曲求全,盡力與可惡的法國人站在一起”

第八十三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4)阿布凱,天賜之島(上)第三章 邊荒傳說Ⅱ之三:西海王子第五十章 春之祭(四)祭司的舞蹈(上)第六章 西行漫記(五)哲別後裔第二十六章 中東歐紀行之三:克里姆林宮Ⅱ(1)第三章 索倫羣像之秋:雅丹與牧仁第四十一章 勒拿河(一)嶄新的溫多堡第二十四章 挺進中原之二:愛恨仇殺(2)第五十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5)刃之舞(下)第十一章 玉龍傑赤(下)第四十四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5)犧牲第十五章 阿巴坎(二)硬橋硬馬第三十三章 氣吞萬里如虎(二)耀眼的光芒第四十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2)協奏第二十三章 東方欲曉(上)第十八章 挺進中原之一:最後的革左五營(2)代差的無奈第三十章 木.野狐.禪之八:不對稱戰爭第二章 荒傳說Ⅱ之二:灰衣少年第二十五章 中東歐紀行之二:森林國度(下)第十五章 克孜勒蘇(上)第十九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四:新阿特勞第六章 暢想九原郡第五章 阿拉套之戰(1)第一章 高懸的利刃第三十七章 少年天皇之四:御三家(中)第十六章 東方已曉(十)大夏帝國的第一次“殿試”第三章 滕吉思南歸第七十九章 落基山(1)庫斯基亞城第二十八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一:蘇丹裡耶要塞(下)第三十五章 少年天皇之三:高知堡之戰(下)第二十四章 新克里米亞(中)第四十一章 勒拿河(一)嶄新的溫多堡第四十章 聲東擊西(下)①第二十章 挺進中原之一:最後的革左五營(4)第五章 索倫羣像之花:布耶楚克與哈爾額敦第三十九章 半島之殤(3)地峽的“浮橋”第三十三章 皮薩切克之三:大夏式殖民(1)計劃(上)第七十章 川藏決戰(2)四川總督(上)第四十五章 玄武青龍決之八:囂張的死神(4)第三十二章 木.野狐.禪之十:李成樑後人第六十六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④第二章 烏勒茲的烏巴什第二十二章 河套風雲(下)紅柳河斷第三十六章 山海關之一:三堵牆VS三眼槍(下)第七十五章 川藏決戰(4)灌縣遭遇戰(下)第八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八:交易大會(上)第五十九章 風光舊曾諳(1)哀嘆者與覺醒者(下)第六章 秋之行(6)暗流涌(上)第二十章 孤星傳之五:草原的夜(上)消失的玉印第七十四章 世紀謀劃之七:豐塔納之戰(中)第二章 烏勒茲的烏巴什第六章 車臣汗(上)第五十章 玄武青龍決之十三:大對決(5)第二十八章 中東歐紀行之三:克里姆林宮Ⅱ(3)第三十一章 日落紫禁城之五:楊廷玉的“忠心”第六章 西行漫記(五)哲別後裔第二十一章 北絲綢之路的商隊(下)黑森林第二十四章 來自西邊的消息第二十四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⑨第二十七章 少年行(二)勒克德渾與葉鐸第四十三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三:尼堪的心思第三章 大夏監國(3)風雪古道Ⅱ(上)第二十八章 寧古塔風雲(三)事情有些不受控制了第五十二章 蒸汽航線(4)新北海道(下)第二十九章 中東歐紀行之三:克里姆林宮Ⅱ(4)第二十四章 新克里米亞(中)第五十四章 半島之殤(8)東西方騎兵大戰Ⅲ第四十四章 北京,北京(1)歲月靜好第六十八 世紀謀劃之五:悲與喜第十章 北緯42度(四)天地之怒第八十七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8)柳川憶興和立花次郎第二十一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六:並不寧靜的頓河第三章 索倫羣像之秋:雅丹與牧仁第十六章 貝爾湖以南第三十二章 破局(上)第十一章 風雲激盪,從甘肅開始(四)聲東擊西與孤軍深入(上)第五章 西行漫記(四)哲布尊丹巴與克烈後裔第十四章 換了人間之三:學生們(下)煥發新生第一章 畢方濟來信第十四章 張北馬市第七十八章 流放第四十二章 勒拿河(二)哈巴羅夫第五十章 蘇德的奇幻旅程(下)第四十章 山海關之六:新一片石之戰(1)第二十一章 鼎足第三十二章 白山黑水(四)通溝堡,鴨綠江斷第四十二章 聲東擊西(下)③第四十四章 非對稱戰爭(上)第一章 蘇哈的葬禮第五十七章 川藏風雲(5)安曲之戰(上)第三十二章 日落紫禁城之六:女人(上)第十八章 魅夜(下)第十七章 密信(上)第八章 雙料家臣(三)烏斯克斯部落的斯蘭第十六章 孤星傳之三:白骨令(上)第三十三章 直布羅陀之戰第四十七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7)逆轉第四十三章 山海關之九:新一片石之戰(4)第五十二章 蒸汽航線(4)新北海道(下)第二十四章 羅察巴圖爾和富察費揚阿
第八十三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4)阿布凱,天賜之島(上)第三章 邊荒傳說Ⅱ之三:西海王子第五十章 春之祭(四)祭司的舞蹈(上)第六章 西行漫記(五)哲別後裔第二十六章 中東歐紀行之三:克里姆林宮Ⅱ(1)第三章 索倫羣像之秋:雅丹與牧仁第四十一章 勒拿河(一)嶄新的溫多堡第二十四章 挺進中原之二:愛恨仇殺(2)第五十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5)刃之舞(下)第十一章 玉龍傑赤(下)第四十四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5)犧牲第十五章 阿巴坎(二)硬橋硬馬第三十三章 氣吞萬里如虎(二)耀眼的光芒第四十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2)協奏第二十三章 東方欲曉(上)第十八章 挺進中原之一:最後的革左五營(2)代差的無奈第三十章 木.野狐.禪之八:不對稱戰爭第二章 荒傳說Ⅱ之二:灰衣少年第二十五章 中東歐紀行之二:森林國度(下)第十五章 克孜勒蘇(上)第十九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四:新阿特勞第六章 暢想九原郡第五章 阿拉套之戰(1)第一章 高懸的利刃第三十七章 少年天皇之四:御三家(中)第十六章 東方已曉(十)大夏帝國的第一次“殿試”第三章 滕吉思南歸第七十九章 落基山(1)庫斯基亞城第二十八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一:蘇丹裡耶要塞(下)第三十五章 少年天皇之三:高知堡之戰(下)第二十四章 新克里米亞(中)第四十一章 勒拿河(一)嶄新的溫多堡第四十章 聲東擊西(下)①第二十章 挺進中原之一:最後的革左五營(4)第五章 索倫羣像之花:布耶楚克與哈爾額敦第三十九章 半島之殤(3)地峽的“浮橋”第三十三章 皮薩切克之三:大夏式殖民(1)計劃(上)第七十章 川藏決戰(2)四川總督(上)第四十五章 玄武青龍決之八:囂張的死神(4)第三十二章 木.野狐.禪之十:李成樑後人第六十六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④第二章 烏勒茲的烏巴什第二十二章 河套風雲(下)紅柳河斷第三十六章 山海關之一:三堵牆VS三眼槍(下)第七十五章 川藏決戰(4)灌縣遭遇戰(下)第八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八:交易大會(上)第五十九章 風光舊曾諳(1)哀嘆者與覺醒者(下)第六章 秋之行(6)暗流涌(上)第二十章 孤星傳之五:草原的夜(上)消失的玉印第七十四章 世紀謀劃之七:豐塔納之戰(中)第二章 烏勒茲的烏巴什第六章 車臣汗(上)第五十章 玄武青龍決之十三:大對決(5)第二十八章 中東歐紀行之三:克里姆林宮Ⅱ(3)第三十一章 日落紫禁城之五:楊廷玉的“忠心”第六章 西行漫記(五)哲別後裔第二十一章 北絲綢之路的商隊(下)黑森林第二十四章 來自西邊的消息第二十四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⑨第二十七章 少年行(二)勒克德渾與葉鐸第四十三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三:尼堪的心思第三章 大夏監國(3)風雪古道Ⅱ(上)第二十八章 寧古塔風雲(三)事情有些不受控制了第五十二章 蒸汽航線(4)新北海道(下)第二十九章 中東歐紀行之三:克里姆林宮Ⅱ(4)第二十四章 新克里米亞(中)第五十四章 半島之殤(8)東西方騎兵大戰Ⅲ第四十四章 北京,北京(1)歲月靜好第六十八 世紀謀劃之五:悲與喜第十章 北緯42度(四)天地之怒第八十七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8)柳川憶興和立花次郎第二十一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六:並不寧靜的頓河第三章 索倫羣像之秋:雅丹與牧仁第十六章 貝爾湖以南第三十二章 破局(上)第十一章 風雲激盪,從甘肅開始(四)聲東擊西與孤軍深入(上)第五章 西行漫記(四)哲布尊丹巴與克烈後裔第十四章 換了人間之三:學生們(下)煥發新生第一章 畢方濟來信第十四章 張北馬市第七十八章 流放第四十二章 勒拿河(二)哈巴羅夫第五十章 蘇德的奇幻旅程(下)第四十章 山海關之六:新一片石之戰(1)第二十一章 鼎足第三十二章 白山黑水(四)通溝堡,鴨綠江斷第四十二章 聲東擊西(下)③第四十四章 非對稱戰爭(上)第一章 蘇哈的葬禮第五十七章 川藏風雲(5)安曲之戰(上)第三十二章 日落紫禁城之六:女人(上)第十八章 魅夜(下)第十七章 密信(上)第八章 雙料家臣(三)烏斯克斯部落的斯蘭第十六章 孤星傳之三:白骨令(上)第三十三章 直布羅陀之戰第四十七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7)逆轉第四十三章 山海關之九:新一片石之戰(4)第五十二章 蒸汽航線(4)新北海道(下)第二十四章 羅察巴圖爾和富察費揚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