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4章 逐步接管

對於軍方來說,攻打馬尼拉的行動無異於一塊誘人的大蛋糕,從國防部到基層的部隊,凡是參與了此次行動的人員和集體,都能在戰爭結束之後或多或少地得到一些非常實惠的好處。國防部要的是執委會給予軍方更多的資源和軍費,以及政策上的傾斜;將領們要的是擴充手下部隊的編制,提升裝備水平和戰鬥力;基層軍官們會得到升官發財的機會,普通士兵也會因爲這次行動的最終勝利而獲得豐厚的作戰補貼。

不僅如此,在這場戰爭中爲軍方提供輔助的各種單位,比如安全部、海運部、醫療衛生、民政部門等等,在戰後也都會得到相應的獎勵。新近拿下馬尼拉這麼一處已經成型的殖民地,就意味着又有許多官職和崗位的空缺出現,這對很多人的職業生涯而言,都算是一個難得的升遷機會。

西班牙人在這裡的經營比較粗放,總督府總攬全局,但下面的具體管理工作可就沒有海漢社會那麼詳細的分工了,很多事情都是全部彙總到總督府由阿拉貢內斯一言而決。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這個菲律賓總督可算是一個土皇帝了,統治權完全掌控在自己手中,日子可能要比國內的某些高官還過得更舒服一些。

不過這種統治方式的弊端也是顯而易見,各個領域的工作安排自然是混亂不堪,效率極低,以至於西班牙在這裡統治了大半個世紀,也僅僅只是開發了馬尼拉城周邊百里的範圍,甚至都沒能在馬尼拉灣周邊地區建設起第二座城市,僅有一些千人規模的市鎮。就連甲米地港這種外國商人和移民聚集的貿易港區,常駐人口也不過才三四千人,遠遠比不了海漢在城市建設方面的進度和成就。

在海漢看來,西班牙人對馬尼拉灣及周邊地區的利用簡直就是暴殄天物,巴石河以北的平原在後世可是著名的產糧區,而西班牙人對這些地區的開發缺乏長期的規劃,完全就是任由移民自行操作,而極少有類似海漢種植園或是集體農場的操作模式。如果以海漢的模式,由農業部制定開發計劃,那這幾十年的時間足夠在當地開墾出數百平方公里的農田了。

按照海漢的設想,馬尼拉地區完全可以效仿三亞、高雄、石浦等地,在這裡依託天然港灣建設一個海灣貿易區。只要附近區域的農業開發能夠跟上城市發展的速度,供應足夠養活城市人口的農產品,那麼馬尼拉灣在一段時期之後成爲幾十萬人居住的大殖民區也是指日可待。

如果以馬尼拉灣爲中心,不但能夠讓海漢的海上影響力覆蓋整個菲律賓羣島,而且可以串起浙江舟山定海港、臺灣島高雄港,呂宋島馬尼拉港這一條貫通南北的海上航線,爲海漢下一步將海上疆域擴展到南方的加裡曼丹島,班達海、、帝汶海、所羅門海等海域作準備。

這樣的長遠規劃,即便是西班牙這種海上強國也很難效仿,因爲這必須要以掌握精確的海圖爲基礎,而對於這個時代的航海家來說,茫茫無邊的大海中有太多的不可知地帶,要探索一片海域往往要花費數年甚至是數代人的時間。但對海漢航海家來說,掌握了海圖就等於下棋佔了大大的先手,探索陌生海域所需花費的時間要比這個時代的同行縮短了太多。

當然了,紙面上的規劃要落實下來,所需做的工作仍然繁雜無比,要對馬尼拉灣的開發進程進行海漢式的改造,要在這裡投入的管理人員涉及多個領域,所需從海南島等其他統治區抽調過來的人員至少數以百計。而這個調動工作,也不見得會比軍方爲此次行動備戰時的大範圍調動輕鬆多少。

在執委會正式委任新的行政長官之前,軍方將代爲行使這一區域的管理權。爲此作戰指揮部也在戰後第五天搖身一變,成爲了“馬尼拉地區臨管會”。

雖然以阿拉貢內斯爲首的本地文武高官大部分已經落網,但海漢也不敢保證本地的民情就不會再出現反覆,畢竟西班牙人在這裡統治了好幾十年,對本地民衆而言海漢軍是毫無疑問的侵略者,也說不定還會有一些人存有武力反抗的意圖。所以雖然臨管會已經公開宣佈戰爭告一段落,但依然在馬尼拉城內執行着嚴格的宵禁,以防有人暗中串聯生事。

而臨管會除了維持本地的治安之外,還有一項極爲重要的任務便是分門別類地處理本地居民。生活馬尼拉城及周邊區域的民衆主要分爲三類,一是從歐洲來到這裡的西班牙移民及其後代,二是歸化並接受西班牙統治的本地土著和外來移民,三是外來的商人及家人隨從。

從海漢維持統治的角度來說,第三類人的比例不大,危險程度也比較小,在查明身份,確定其立場傾向於新統治者,或者至少保持中立之後,便可以恢復其自由,去留自選也不是問題。

第二類人相對比較複雜,但只要是願意留下來歸化新統治者的民衆,海漢這邊都可以照單全收。至於想走的,按照海漢一貫的處理方式,那自然是得繳納一筆費用才能重獲自由,便是所謂的“買路錢”。

而第一類人不管是否對海漢採取了武力抵抗措施,幾乎都進行了羈押。在海漢看來,這些西班牙移民的反抗意願是最高的,必須要控制起來,直至將這些人統統逐出國境。而且其中那些身份顯赫、有權有勢的本地官員、富商等大人物,那更是需要上繳一筆價值不菲的贖身費才能重獲自由。比如總督阿拉貢內斯所選擇的贖身費,就是跟海漢軍合作,將他所知的西班牙統治措施和民情數據和盤托出,這個代價不可謂不大了。

不管是屬於哪一類,出於各種原因而自願留在馬尼拉城的民衆還是相當多,甚至一些貨真價實的西班牙移民因爲一直在這裡生活,不願因爲這場戰爭就離開這裡,寧可放棄自己的西班牙國籍也要留下來。當然了,對這些生在這裡長在這裡的西班牙人來說,地球另一面的“祖國”實在談不上有什麼歸屬感可言,不過只是一重限定發展的身份罷了。改變國籍,在他們看來也不算是什麼大逆不道的舉動,更何況新的統治者看起來實力要比西班牙殖民政府強出太多,或許抱緊這條大腿纔是今後美好生活的開始。

但在海漢看來,仍然會有一種“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顧忌,對於這些西方人並不是那麼放心,只是要如何安頓這些人,今後又該怎樣定位他們的社會地位,都是需要民政部門慢慢撓頭去解決的問題。

而要對整個馬尼拉地區的數萬常住人口進行統計和調查,這無疑又是一項非常繁重的工作,只能是一邊統計一邊對已經分類,確認其處理方式的移民進行相應的操作。但由於參與前期調查統計工作的人手嚴重缺乏,登記資料往往並不細緻,所以也會導致軍方對這些移民的操作顯得簡單粗暴,期間所出的問題多如牛毛。

但海漢執委會也不是對馬尼拉地區所面臨的問題熟視無睹,陶東來等人當然知道要將當地完全託管給軍方只能應急,而非長久之計,必須要有經驗豐富的官員儘快去往該地,接管當地的民政事務才行。何況出征當地的部隊大多都是海漢軍中王牌,戰爭結束之後就需儘快回到各自的駐地,所以在海漢軍出征的同時,海漢內部也在進行人事調整,爲的便是要給這邊新的疆域任命文武官員。

對馬尼拉這種新佔領的地區進行管理,官員必須要有一定的地方執政經驗才行,而且要對南海的地理人文比較熟悉,能夠很快地適應當地的環境。一番內部篩選之後,執委會爲馬尼拉所選定的行政長官是原海口地區負責人邱元。他在海口的表現有目共睹,執委會在與他本人進行溝通之後,邱元也希望能夠有一個更大的發展平臺來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負,於是便基本敲定了此事。

而邱元所騰出來的位子,則是由原本擔任廣東地區政商事務負責人的馬力科接任。馬力科是海漢第一批外派至大明統治區的官員,從駐崖辦調任駐廣辦,數年間的工作業績也堪稱出色。不過也正是因爲如此,他便一直都在廣東地區負責跟當地官府打交道,而沒有真正得到一個地方大員的職位來讓他表現自己的施政能力。而當時與他同時調去駐崖辦任職的邱元,如今卻已經快了一步,已經接管了發展空間更大的新統治區。

而派去與邱元搭檔的武官也是從廣東調回來,原本在駐廣辦負責安保工作,如今是海漢駐廣武官代表的蕭良。之所以選中他作爲邱元的搭檔,主要是看中了蕭良在廣東期間主持了金盾護運的人員篩選和培訓工作,並且執委會交給金盾護運的一些特殊任務,也是由蕭良進行安排,期間可沒少幹在大明境內剿匪的差事。這些工作經歷讓蕭良在治安戰領域的實際操作經驗非常豐富,正好適合處理馬尼拉目前的治安狀況。

這對搭檔其實在海漢遠征軍出發之前就已經回到三亞會合,但因爲有許多需要他們掌控的事務得在戰前就做好準備,理清頭緒,所以兩人也並未隨遠征艦隊一同出發,而是留在了三亞研究手頭的資料,制定今後的施政方案。直到海漢軍攻破馬尼拉城,前線指揮部確定了戰局不會再出現大的反覆,三亞這邊纔派船將他倆及各個部門抽調的四十多名官員和專業人員送往馬尼拉。

邱元與蕭良一行人抵達馬尼拉港,已經是在戰事結束一週之後了,他們的到來對於仍然在這裡駐留的將領們無疑是一大福音。這些天處理本地的各種民政事務,已經是讓軍方將領們焦頭爛額,不勝其煩了,現在只需要將工作交接給新班子,自己就可以拍屁股走人了。

南海特戰大隊將直接返回星島駐地,繼續爲海漢國守衛馬六甲海峽航道的控制權。羅傑已經快要待不住了,巴不得立刻就拔營走人,回到自己的地盤上去。

哈魯恭率領的騎兵營卻是要返回北方,只有在寬闊的平原上,騎兵們纔能有真正的用武之地,而且哈魯恭認爲鍛鍊騎兵的最好辦法就是與另一支騎兵交戰。目前能夠滿足他這個需求的對手,大概就只有遠在遼東的後金了。

王湯姆的海軍艦隊則是要分爲幾路,各自回到原本的駐地。至於海軍陸戰隊,王湯姆還是打算讓他們與騎兵營同路返回北上,再到前線去接受一番實戰錘鍊。

而作爲海漢軍中王牌的特戰營,大概會比較特殊一點,他們會回到三亞,享受一個短期休假。期間執委會可能會對這支屢屢立下大功的精銳進行非公開的檢閱,然後便是論功行賞,包括高橋南在內的一大批軍官都會得到相應的獎勵。而特戰營編制升爲獨立團,大約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公佈了。

至於之後的去向,國防部目前倒是還沒有一個確定的說法,但如果按照錢天敦的意願,他並不希望特戰營繼續回到北方戰線上去跟後金作戰。這是因爲特戰營的兵員大部分來自南方,到遼東半島作戰會讓他們的戰鬥力大打折扣,而且當地的環境也的確是讓特戰營辛辛苦苦練就的熱帶地區戰術根本就沒法派上用場,只能憑藉戰術素養和武器優勢硬頂着上,這並不是錢天敦樂於見到的景象。

關於此事他已經多次向國防部和執委會反映過,而這次回到南海作戰,特戰營所表現出來的戰鬥力和精神面貌正好充分證明了他的意見,想來之後對特戰營的使用安排,應該也會考慮到這方面的因素了。

第九百八十三章 隨機抽查2632.第2632章2453.第2453章第2063章第247章 貨幣兌換2534.第2534章第2223章第九百九十八章 準備工作第1181章 親自出面第九百四十一章 星島第2228章第2103章3057.第3057章第1487章 攻防轉換第2058章第1929章第32章 春種第1425章 大戰將至第四百三十二章 無法無天第1938章第七百章 聯合行動3415.第3415章第五百九十九章 戰與和的爭論第1701章 疫情2588.第2588章第九百一十七章 軍演部署第六百二十一章 打掃戰場第2343章2503.第2503章第1375章 抵達山東第1181章 親自出面第25章 勞改營(三)3267.第3267章第2105章第3444章第177章 李奈的投資建議第四百八十八章 實際困難第206章 第二梯隊第1080章 進展順利第1936章第1396章 清掃2766.第2766章2815.第2815章第2268章3184.第3184章第五百章 亮出利齒第七百四十三章 移民交接第2110章3181.第3181章第158章 童子軍2496.第2496章第八百五十六章 林家兄弟的顧慮3371.第3371章第1676章 秩序恢復3129.第3129章第1113章 救與不救第150章 災後重建第75章 參觀訓練營第1291章 軍演第二天2914.第2914章2590.第2590章第2117章2741.第2741章2600.第2600章第1811章 港口工程第1877章 國家實力第五百八十六章 善後工作第2226章2853.第2853章3190.第3190章第1883章 漳州見聞第216章 軍力吃緊2896.第2896章第293章 貿易談判(二)3392.第3392章第1892章 格局2537.第2537章第七百七十四章 媒體的作用第1264章 參考資料第五百二十八章 戰後壓力第1827章 接連受挫3228.第3228章第1759章 武力展示(一)2987.第2987章第八百七十六章 舟山招商會(一)3164.第3164章第七百二十九章 攻守之間第七百七十章 發展與變化第六百六十三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2969.第2969章2387.第2387章第2247章第1484章 遼東的未來第1609章 初來乍到第2142章第2177章第392章 破城第1904章 繁榮背後第2035章第1511章 遼東屬誰
第九百八十三章 隨機抽查2632.第2632章2453.第2453章第2063章第247章 貨幣兌換2534.第2534章第2223章第九百九十八章 準備工作第1181章 親自出面第九百四十一章 星島第2228章第2103章3057.第3057章第1487章 攻防轉換第2058章第1929章第32章 春種第1425章 大戰將至第四百三十二章 無法無天第1938章第七百章 聯合行動3415.第3415章第五百九十九章 戰與和的爭論第1701章 疫情2588.第2588章第九百一十七章 軍演部署第六百二十一章 打掃戰場第2343章2503.第2503章第1375章 抵達山東第1181章 親自出面第25章 勞改營(三)3267.第3267章第2105章第3444章第177章 李奈的投資建議第四百八十八章 實際困難第206章 第二梯隊第1080章 進展順利第1936章第1396章 清掃2766.第2766章2815.第2815章第2268章3184.第3184章第五百章 亮出利齒第七百四十三章 移民交接第2110章3181.第3181章第158章 童子軍2496.第2496章第八百五十六章 林家兄弟的顧慮3371.第3371章第1676章 秩序恢復3129.第3129章第1113章 救與不救第150章 災後重建第75章 參觀訓練營第1291章 軍演第二天2914.第2914章2590.第2590章第2117章2741.第2741章2600.第2600章第1811章 港口工程第1877章 國家實力第五百八十六章 善後工作第2226章2853.第2853章3190.第3190章第1883章 漳州見聞第216章 軍力吃緊2896.第2896章第293章 貿易談判(二)3392.第3392章第1892章 格局2537.第2537章第七百七十四章 媒體的作用第1264章 參考資料第五百二十八章 戰後壓力第1827章 接連受挫3228.第3228章第1759章 武力展示(一)2987.第2987章第八百七十六章 舟山招商會(一)3164.第3164章第七百二十九章 攻守之間第七百七十章 發展與變化第六百六十三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2969.第2969章2387.第2387章第2247章第1484章 遼東的未來第1609章 初來乍到第2142章第2177章第392章 破城第1904章 繁榮背後第2035章第1511章 遼東屬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