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六章 讓人噁心的小國
迅說過一句話: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TVZ明把這句話做了延伸,這世上本沒有規矩,犯事的人多了也就有了規矩。
看穿了的話,你就會發現人生百年,每一天每一時都是在條條框框的規矩下度過的。剛出生時要聽父母的,在父母“制定”的規矩下生活;幼年時要聽師長的,在他們的督教下學習,換而言之那也是一種規矩。成人了,你要進入社會了,那更要在社會諸多繁雜的規矩下生存。朝廷的律法,人心的道德,行當的行規等等,這一切說白了也是規矩二字。
人的一言一行,莫過在規矩之下。不管你是天皇老子,還是一介草民,都要俯首於“規矩”二字。違背了他,那就是萬劫不復,等待的只能是無情的抹殺。
人世間在不斷的發展衍生,萬物之靈在規矩的束縛下慢慢發生了萬千多般的變化,其中有一條恆久不變的天條,那就是物以類聚,人以羣分。人羣的分化,階級的出現,身份的不同,種種一切令世間諸多繁雜的規矩也“各歸天位”,那是一個蘿蔔一個坑,各有各得落腳。
作爲一方勢力的頭號人物,如今中華朝的帝王,樑明自然而然也要受到適用於自己身份的規矩的束縛。比如說,滿清的帝陵他就不能挖。雖然最爲奢侈的乾隆老兒爲自己準備的陪葬品都已經被他收入了國庫,可雍正、康熙、順治的墓地中珍藏的東西也絕對少不了哪兒去,還有那些陪葬的嬪妃皇后。
當然了,這事情對於樑明而言不過是小事而已,不挖也就不挖了,他也不稀罕當那個東陵大盜(挖了慈禧等人墓穴的孫殿英)。可眼前的一件事着實讓他鬱悶,偏偏爲了自己胸中的“宏偉藍圖”,爲了符合套在自己頭上的那個規矩,樑明只能在一邊眼睜睜的看着。那該死的規矩啊,那該死的“師出無名”!
就在昨天,中原情報署傳遞來了一道消息,清帝顒||鮮,讓他們以後每年進貢上一些糧食兵刃。失去了天下財富支撐的滿清王朝,財政現如今已經到了枯竭的地步,連他們直接掌控的八萬多(還有萬餘分散在東北各地)步騎大軍的糧餉都快要滿足不了了。如果再得不到外來補充的話,承德清廷用不到半年財政就會徹底的崩潰。到那時他們就真的萬劫不復存在了。
遷移到承德之後,跟隨而來的無數王公貴族,以及N多的大小臣子,每個月的俸祿都是一個相當恐怖的數字。而在霧靈山之變後,實力大損的清廷無奈之下只得再次從東北老家招募了三萬餘步卒,一來補充軍隊,二來安定後方。軍隊人馬也陡然間恢復到了八成,實力雖然比起先前來大大不如,卻也稱得上強勁。
當然了,他們要付出的也很多,畢竟有付出纔有回報嘛!
高居不下的官兵糧餉是滿清財政的第一大敵。事實上誰都清楚,如今困守一地的清廷根本用不了如此衆多的官員,但爲了保持自己的形象,同時也是爲了減少《貳臣錄》上的名字,前面的乾隆,後面的顒都是咬緊牙關死撐着不放。這樣的後果就是在原本賦稅來源就稀少的滿清中央肩膀上壓下兩座大山,就是吃,八萬多軍馬,近萬名貴族官員也能把他們榨乾。
向自己的屬國索要錢糧,這實在是太丟臉了。君不見,當年壬辰倭亂時,已經衰落的大明朝依舊兩次抽調數十萬大軍援朝,萬曆帝咬緊牙關也死撐起了大明天朝的顏面。大軍的物質糧草全部都有大明調撥。
可如今呢?自己國內起了叛亂。卻讓小小地屬國來遞送錢糧。這豈止是丟顏面啊!簡直就是不要臉了啊!當然了。顒帝王”地氣度。沒讓朝鮮派兵過來。
這件事對中華當然有影響了。有了朝鮮地糧食如此局面之下顒少還可以挺一年。這讓樑明頗感煩心。他知道這件事地第一個念頭就是遣使臣前往朝鮮。但隨即他就息了這個念頭。因爲他想起了自己地“宏圖大業”。
中華大地是中華帝國地根基所在。但樑明心目中地中華帝國卻不僅僅包括中原。它還有南洋、明離州(大洋洲)。北美洲東部。以及西伯利亞。這是一個環太平洋帝國。他要諾大地太平洋成爲大中華地內湖。
是看如今局面。南洋已經根深蒂固了。中原萬里河山也一塊塊地被自己納入囊中。西伯利亞現在不用去想。就像美洲東部一樣。離那一天還有很遠。明離州。已經佔據了近半。想吞下卻也不是件容易地事情。在拿破崙崛起前。樑明還不準備同英國徹底撕破臉。在穩定中原之後。樑明地第一大步是要征服蒙古。可在這之前他不介意把朝鮮一口吞下。相比較耗時不菲地北征。小小地朝鮮僅是一道開胃菜。
但是這個彈丸小國畢竟已經存在一千多年了。一千多年來它不斷地從中華這裡吸取精華。已經形成了自己民族地特色。想要
這樣地民族。難度是要遠遠超過調教南洋地無知土著7在這一千多年來。這個彈丸之國一直臣服於中華地羽翼之下。算是根正苗紅地——優良屬國。在中原士林看來。收朝鮮爲屬國簡直就是天經地義。這個國家天生就是給天朝做附屬地命。若是是滅了朝鮮。吞了它地地盤。反倒不怎麼被看好。特別是無緣無故地情況之下。師出無名啊!
所以,樑明選擇了隱忍。就算是讓滿清多蹦躂幾天,他也要給朝鮮安上一個足夠它滅國的罪名。
師出有名,樑明爲的就是這四個字!這就是束縛帝王的規矩,樑明還沒那個膽子不去遵守。君不見後世的某國,行動舉事不一樣要高舉着“反恐”大旗嘛!
樑明對朝鮮的歷史瞭解不深,但他也知道,這個國家對於大明朝來講,絕對是夠意思的。他們的上層人物,從心底就看不起那羣“野豬”。在樑明不多的“秘聞”知識中,有一則沒有經過確定的消息,在大明滅亡數十年之後,依舊有朱家的後裔被朝鮮供奉着。這個彈丸小國,在滿清建立的最初數十年中,還無時無刻不在心懷“反攻大陸,迎奉明主”的豪情壯志,悄悄地整軍備戰。
而且這個彈丸之國在大明滅亡之後,其上層士林一直自譽爲“小中華”,時不時的要噁心一下中原的士林。他們的書香紀年中,還經常使用前明的年號,讓“沒骨氣”的中原士林提起來就來氣。
然而現在滿清立國已經一百四十年了,長久的威壓連中原的百姓士子都認爲其爲正統,那一直心懷前明的朝鮮又豈能沒點反應?樑明估計這事十有**能成,在中華軍沒有取得絕對勝利之前,朝鮮是不敢反抗滿清意志的。
朝鮮、日本,這兩個國家一個讓樑明噁心,一個讓樑明怒恨。
怒恨的自然是日本,這條瘋狗給中華民族的軀幹上留下了一道永遠也抹不平的傷痕。這道傷痕讓每一個真正的中國人,提起“日本”二字,都會感受到靈魂的憤恨,刻骨銘心,心中永遠的痛。在走上造反這條道之後,樑明對送自己前來的老天發誓,一是要推倒滿清,二是要玩死日本。
是的,就是玩死。想向朝鮮這般乾淨利落的死去,日本是不可能的。不好好的玩上十幾二十年,不把日本玩殘玩死,樑明又怎能泄他心頭之恨。
至於噁心的國家,那當然非朝鮮莫屬了。事實上真正讓他感到噁心的是朝鮮的一半——南韓。
這個國家能讓樑明記着的只有二個東西,一個對歷史的無恥,二是人造美女。
當初韓國公然叫喊着屈原是韓國人這件事,可是轟動了整個中國,而且他們不但叫喊,更拿出了衆多所謂的證據。
每年五月端午,中國人吃糉子、賽龍舟、祭奠屈原,韓國江陵也在舉行盛大的農耕祭祀活動——端午祭;江陵、襄陽、漢陽、漢江、洞庭湖等這些我們令人耳熟的地名,也出現在韓國的地圖上;楚人早期的熊圖騰崇拜,同樣爲韓國先民所景仰尊奉;《楚辭》中的千古絕唱,也反映在韓國最古老的詩歌裡……
而經過研究之後,發現韓國的地名卻是剽竊了不少古時楚國的地名。或者說古代的高麗、朝鮮爲了向自己的主人表達心中對中華的嚮慕,把自己國家的地名改了一把,以此來表示謙恭。
中國漢江發源於陝西秦嶺太白山下,韓國漢江的源頭也在同樣名爲“太白山”的山脈下。楚國的丹陽位於漢江上游,漢陽則是漢江下游終點的著名古城。而在韓國,屬於忠清北道的丹陽竟然也在漢江上游,漢陽(原漢城,今首爾)也如出一轍的位於漢江下游。楚國的江陵、襄陽、洞庭湖處在漢江中游,這和今天韓國的江陵、襄陽、洞庭湖相對漢江的地理位置很接近。(日本九州島?九州?更他媽的無恥)
對於一個爲孔子、屈原、李時珍等等名人尋根問祖,把他們安家落戶到本國的國家,樑明如何不感到噁心?
一個彈丸小國卻不要臉皮的吵嚷道自己國家原先的版圖包括這俄羅斯和中國的大部分地區,佔據着半個亞洲。如此極品的國家,樑明想要一腳踩死它也不爲過吧!
ps:韓國自己叫囂——有六千年歷史,乃是指是指的傳說中的檀君算起。
檀君是何許人?是天神之子與一位以熊爲圖騰地部落的女子所生。換而言之,這個檀君完全是神話傳說中的人物,傳說是他建立了韓國。這點在其他國家是極爲可笑的,因爲任何一個正常地國家都不會拿神話傳說來當做自己的歷史。若是那樣,中國歷史豈不是要從上古三皇算起,整個世界的歷史豈不是也要進行大修。
之所以稱之爲歷史,是指完全有證可考,有據可查地事情。韓國~無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