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感覺市場部或者張揚會對自己有意見,但是讓混混對付自己確實出乎自己的意料,崔寧是個凡人,凡人自然應該是有喜怒哀樂的。
但是自己確實也沒有什麼感覺,尤其是憤怒,真的沒有。崔寧安慰自己,也許是沒有收到傷害的緣故吧,只是覺得不能讓這種恩怨繼續下去,畢竟也是自己出了風頭,給市場部造成了很大的壓力、不好的影響。再說了,同事之間能有多大的恩怨。
不過,張揚也許並不這麼想。
張揚自然也知道了那幫混混並沒有教訓到崔寧,還一個不少的又進了派出所,但是無論怎麼問,就是不說細節,並且要把錢退給自己。
錢是不能要了,兩千塊錢當是自己買的一個教訓吧。
但是崔寧看來是有貴人相助還是什麼?是不是知道了自己非常非常恨他,這都是疑問,自己在市場部多年,從來沒有這樣被打過臉,最後連秋季大會戰的負責人位置都失去了,已經請假時間太長了,還是要面對。
畢竟自己在公司這麼多年,沒有功勞還有苦勞,很多工作還是要市場部來牽頭,只要自己部門不配合,崔寧還年輕,一個公司的人際關係和辦公室政治豈是幾個策劃方案就能擺平的。
不過,張揚更錯誤地理解了職業經理人的職業精神,更不會理解年輕人想要的是什麼,海藍不是他張揚的,而年輕人的未來也真的不在他手裡掌握着。
作爲秋季大會戰的主要負責部門,品牌部部長黃正信統管大局,加上於金龍董事長的意思,讓崔寧承擔更多的責任,得到更多的鍛鍊,很多事物就交給了崔寧主負責。
崔寧是個優秀的職業經理人,有着良好的職業素養,包括團隊合作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而這次作爲一場大活動實際上的負責人,既要和政府部門打交道、又要協調公司內部、活動外協、廣告公司各方面的資源,時間緊任務重,既是挑戰也是考驗,來不得任何掣肘。
張揚,認爲市場部就應該承擔一些掣肘的工作,於是假裝生病,並似有似無的暗示了王文軒,不要讓工作開展的太順利。
崔寧,趁着張揚休息的時間,和於金龍董事長打了一個招呼,以向董事長彙報爲名,帶着市場部王文軒、活動部的兩個負責人和廣告公司的總經理,直接去董事長辦公室,嚴格分明的分配了幾個部門的職責和細則。
於金龍表示全力支持並親自簽字確認。同樣都是年輕人,同樣都有向上的追求,王文軒和活動部門、廣告公司現場簽字並對於金龍董事長許諾,絕對會全力配合品牌部的工作,並且都希望多承擔一些工作,張揚聽說之後氣的又請了幾天假。
最讓崔寧驚喜的是外協的廣告公司。
作爲綠島市本地的廣告公司,海川廣告公司規模不是很大,和首都、以及海州市大型的公司相比,人才優勢也並不明顯,但是一直是海藍集團的供應商。
很多人一直認爲是和某些高層有關係的緣故,因爲大型活動、設計工作近幾年都由市場部來負責的緣故,崔寧和海川公司的緊密合作也不多,只是一些簡單地來往。
但是就在會議決策由品牌部負責第三天,海川廣告公司的李強就帶着項目部十幾個人,幾乎是公司的一半人數來拜訪,同時提交了三套不同風格的設計方案和報價,看着這個比自己大不了幾歲的公司負責人,崔寧才知道能作爲一個本地幾十個人的廣告公司服務海藍這麼多年,絕對不是偶然的。
正如後來崔寧和李強成了朋友,李強經常說的一樣:
“我們只是一家小公司,要想把事情做好,就要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比別人多用心,任何事情多想幾種辦法,多注意每個細節,把每次溝通當做一種儀式,把每次合作當做一次朝聖,每個員工都以服務海藍爲驕傲,用高於海藍的標準服務海藍,自然就會贏得尊重,贏得機會”
“尤其是服務政府機關,看政府部門有那麼好的資源,調動人員、甚至公安部門、交警部門、社會志願者輕而易舉,這就好像一場戰爭,我們有十萬大軍,只要我們理清思路,做好排兵佈陣工作,自然無往不利。”
“小公司是最不容易的,小公司的創業尤其不容易,一個小公司的創業者要比很多大公司的老闆更累,更專業,大公司可以有資金優勢、資源優勢或者品牌優勢。
一個小公司只有靠自己,要懂財務、要懂管理、要懂設計、要懂文案、很多時候還是工會**的角色,所以一個小公司的創業者一旦有機會做大,一定比很多傳統的大公司更有機會,更穩健,在這樣一個變革的時代,我們希望牢牢地立足綠島,至於是不是要進軍全國,做大型的廣告公司,這個要看機緣”
正是由於李強和海川公司幾十個人的全力參與和支持,各項工作進展的尤其快,而李強和崔寧成爲朋友,發自肺腑的這一番話,也使李強的海川廣告成爲龍國最大的傳媒集團之一,當然,這都是後來的事情了。
按照李強的說法,如果政府部門有小公司的專業態度和創業精神、如果公安機關有創業公司的服務精神和態度、如果主管部門有創業公司的吃苦耐勞精神和不抱怨精神,那簡直就是大同世界,社會的犯罪率將會大大降低、人們的生活幸福指數將會大大提高。
而所謂的創新首先是把基礎工作做好,站在消費者的角度思考問題,就像把產品做到極致一個道理。
當然,李強對海藍的成功也有着很多的想法和總結,也經常和崔寧探討:
海藍誠然是綠島,包括全國的一面旗幟,也是龍國企業學習的榜樣,但是很多企業學習海藍,只看到了海藍成功的一些表面現象,比如說質量管理、比如說敢於提出進軍世界500強,比如說大量的媒體廣告,真正看懂海藍的企業和企業家並不多。
因爲海藍創業的1984年,是在龍國剛剛改革開放不久,很多服務行業還是高高在上,並沒有意識到一個新時代的來臨,海藍是較早一個把顧客當做上帝,用心去做事、去服務、去贏得信任的企業之一。
至於海藍成功的更多秘密,包括在90年代初,就認爲自己可以和世界一流競爭,包括德國和東洋國,那個時代在國人眼中,他們的產品質量和品牌是龍國企業不可企及的。
於金龍董事長則高瞻遠矚,明白了“師夷技長以制夷”,以及“太陽底下無新鮮事”,讓海藍最早走出了國門,然後還要走向世界。然後又用世界的讚揚來刺激國內市場和輿論,從而獲得了最好的發展機會。
所以,作爲海藍的服務公司,也要站在世界的角度思考問題,要把服務做到最好,當然也要成爲龍國乃至世界一流的廣告公司。
當然,作爲一起熱氣球主題的大型活動,崔寧也學會了熱氣球的駕駛,在短短几天成爲一個優秀的熱氣球運動員,叫澳大利亞方專業運動員、尤其是作爲世界上最大的熱氣球俱樂部,其負責人貝克大爲敬佩。
貝克說崔寧有着熱氣球運動的超級天賦,甚至邀請崔寧加盟自己的俱樂部。崔寧知道很多運動項目和策劃思維都和自己極爲特殊的體質有關,所以也就笑笑,畢竟熱氣球只是活動的一部分,自己還有更多的工作要做。
但是,十月初,碧海藍天間,熱氣球一個個升起在海濱、升起在旅遊節的主會場、升起在海藍分公司的店面門口,極爲衝擊力的色彩和時尚感,還是一下子抓住了媒體和海藍高端電視的消費者。
收到海藍秋季活動的請柬,以及邀請各媒體的主編級領導和家人孩子參加,這在假期以往看來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這次竟然出奇的順利,媒體不僅100%的表示來參與活動,包括參與熱氣球駕駛體驗的人數遠遠超出預期,每天都要排隊,龍國人又有一個很可愛的習慣,就是人越多的地方大家越覺得機會難得,願意體驗,秋季的活動可以說在崔寧的主導下獲得了極爲矚目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