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生與死亡的戰爭,這是生者和死者的較量。這不是愛與恨的彼此仇恨:回過頭來,未能靜靜的思考,渡過一生我發現我未愛上過任何一個女人。
生命的整個悲哀是衰老早過於死亡:生命的起伏,規律的必然衰落。
簡單和直率的肉體慾望,被填滿被髮泄,一輪又一輪的失落:世界被掏空的虛無,那些未被填滿的空間,存在着死亡的靈魂。
生命的質量,厚重的靈魂。當我看着自己的臉,那是我不認識的靈魂:人要怎麼樣的渡過自己的一生,人要讓怎麼樣的命運載自己渡過人生這條河?
這是過去和未來的相殺,這不是光明和黑暗的對抗。
生命是未來的,死亡是過去的:過去能戰勝未來,還是未來能戰勝過去?死亡的墳墓會被生命的力量而掘開嗎?
人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明知道,卻做不到。
生命終將會在掘開的時候躺進死亡的宮殿之中與死亡把酒言歡?怎麼說都是我的錯,可是我錯了,也並不一定你就是對?
這是第三種狀態與生和死的戰爭?
我的一生,都在這裡:生在誕生時已經結束,不在屬於生命。死亡,在生命還未死去之前,還未到來,同樣的不屬於生命。
生命,這第三種狀態的存在。當衆生踏上...眼前是一片的迷霧,默默的:物質性的存在終究是悲劇,
生命敗給了怎麼樣的世界?死亡戰勝了生命?
不對!生命並沒有失敗,因爲不可能有:沒有一絲希望勝利的戰勝能被稱作失敗的,這不是悲劇的英雄。
人,人人平等,不過都是普通人。幻想把人類神話:零散,瑣碎,支離瓦解。
從生到死,一段長時間的跨越:人自己賦予自己的悲劇,人看見世界中有超越自己的存在(比更好的更好是片面式的更好)。
生命與生命,與生與死亡,與自然,與戰爭感情的戰爭。
慾望:慘痛的經歷,卻沒有吸取教訓。世界的太陽和月亮(太陽和月亮是一個)。無論是在白天或黑夜,世界都有不同的片面,爲着不同的人而存在。
這是最後的戰爭,這是真正的對決。沒有勝利者,沒有失敗者,活到最後的生命也是:如果這是鋼鐵般的命運,鋼鐵般的過去,征戰未來。
未來,還沒有到來?這場永遠沒有辦法直面的戰爭:這一場爲榮譽而戰的決鬥,雙方都是英雄?
未來不管添加的都不過是着鋼鐵產生的腐朽,那些鐵鏽:我原本以爲那是未來腐蝕了過去,未來嵌入過去,未來融化了過去,未來戰勝了過去。
生與死,依附於着鋼鐵:那毒液,緩慢的溶解了生命。對幸福,快樂(用自嘲式的幽默取代了恥辱與錯誤,用鮮血的方式代替了麻木。)
文字與語言是粘附生命上的(“文字”不過是油墨落在紙張上(用的方法決定了文字的意義。)語言,是爲了理解。卻造成幻想的白日夢。):人類是世界最偉大的生物,人類是萬物之靈,人類是...那些羣星璀璨的夜空——是天空——上面的星星。最亮的哪顆是月亮。
這是自然的永恆與生命短暫的戰爭:生命要在自然中留下痕跡(人想要永遠存在,只能作爲精神的形式)
肉體是屬於自然的:生命給自然留下傷口,給大地造成創傷。如同刻在肉體上的感覺,比記載腦子裡面的知識更加的深刻許多倍。
“愛情”誰傷的更深,誰就愛的更深:看我,看我有多麼的痛苦,我就有多麼的愛你。如今,我已經不在提過去的事情。
“生和死亡?”阿鼻問救世主說道:“戰爭,那麼戰爭也應該不存在的。除生與死之外:一切都是附帶出現的?”
“生者和死者的戰爭:這一次,生命將不會再進入地獄輪迴。這一次,生命將真正的死亡。沒有天堂和地獄,沒有來世的救贖和前世的註定。這一次就是真正的殘酷...。”救世主說道:“我想,你應該不會選擇用這樣的方式來結束?如果你想到別的方式結束的話(如果要是有其他的辦法,這個辦法是不會出現的。)你想的事情是永遠都不會實現的,可是你還是那麼的相信:我知道,你自己也明知道不可能的。”
“爲了生命的不在遭受痛苦,我寧願結束生命:有的生命,寧願痛苦也要活着。沒有幸福的人生,就沒有。只要活着就好了。”阿鼻說道:“這是你和我的戰爭嗎?”
“你看,地獄的人是多麼的忙碌,忙碌的都沒有時間來感受其他的感情。在地獄裡面的人是沒有時間限制的,想要呆多久就呆多久只要當自己想好了,進行下一次的輪迴。這是多麼就意思的事情?”救世主問道:“你爲什麼要結束那?你真的忍心?你難道認爲:如果人生沒有追求,還不如死掉。”
阿鼻不語,不語的原因並不是因爲阿鼻不知道說什麼,而是知道自己不能再繼續說下去:本不該再說下去,招人恨,且不會改變任何事情。
“我等待的就是最後的到來。”阿鼻說道:“我們可以回去了,離開地獄。因爲地獄在我離開之後將永遠的消失。”消失之後地獄將要陷入虛無之中,投射在生命之中。
“這是必然的發展,早晚都會降臨的地獄。只有地獄將世界的一切纔開始。”救世主說道:“你打算是留着地獄中的一切,而取消地獄。還是地獄之中的一切全部的消失?”兩者的區別在於。地獄的消失,地獄中的人就是一羣沒有家的人。留着地獄的一切,就是僅僅是房子沒有了。這句話的意思是;“你是開始新的故事,還是沿用過去留下來的故事繼續下去。”
“我不再控制,我也控制不了。因爲那是超越我而存在的。”阿鼻說道:“生之前我不知道是什麼。死之後我同樣的不知道是什麼。就連現在,我都是模模糊糊的不清楚。”
結束,不會是以本書作者和讀者期待的方式:本書結尾,只能是...。
如果那是生命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