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 中國的命運

這幾天,日本駐華公使,一直要求中國加入德意日同盟,說如此可以與中國北上奪回被俄羅斯佔領土地,向南可以奪回南方諸島。

在看意大利,雖然是一戰戰勝國,但是由於其軍隊表現非常糟糕,戰後沒有分到什麼好的蛋糕,墨索里尼一直鼓吹要建立神聖羅馬共和國,如此看來,意大利不是像歐洲發展,就是向東歐發展。

因此,德意日三國同盟是一個擴張型同盟,在擴張過程中,必然會遭到英法等老牌帝國主義反對,也必然與美國這個新興帝國主義利益發生衝突。

汪精衛搖搖頭道:顧總長,你認爲德意日三國同盟與英法美髮生衝突,那是你一廂情願。若是不發生呢?若是他們共同將目標對準俄羅斯呢?

楊興笑道:在日俄戰爭的時候,日本人講了這句話,慢慢打,俄羅斯呆在旅順不會跑。如今俄羅斯領土接近2千萬平方公里,這些國家若要對俄羅斯用武,非短期內可以完成,如此我們即使不是與他們是同盟關係,由於中俄領土曼延數千公里,我們也可以從容應對??首發 愛閥685

。汪議員,你說說還有那些困難?汪精衛沉思良久,問道:若是中國不加入德意日同盟,德國撤走在中國專家,如何?顧維鈞反問道:汪主委,可能會出現這種情況嗎?

這幾年德國大量從我國進口各種礦物原材料,從我國大量進口初級農產品,每年進口量可足足超過20%,日本、意大利能夠代替我們,成爲其礦物資進口國家嗎?

還有,這幾年下來,我們的絲綢,紗線不但價格便宜,而且質量可靠,美國,英國,德國連連進口我們的紗線,德國可能放棄轉向其他國家嗎?

此外,我們每年從德國購買兩億金馬克的機器設備,若不是出口這些設備,德國經濟能夠如此快速的恢復?正如院長過去想的那樣,在商言商,中德友好合作關係,不但對中國有利,而且對德國也是有利的。

對德國如此多益處,德國難道可能放棄這麼多經濟利益嗎?

汪精衛沉思良久,說道:那就是中德之間友誼,在經濟、軍事建設中,德國對中國貢獻頗多。

顧維鈞點點頭道:院長常說,這幾十年,由於與德國密切合作,對我們國家經濟規模,經濟發展水平助力頗多,在這點,我們應該感謝德國朋友。

但是國家外交,不能建立在感情上,不要因爲德國人幫助我們,我們就陪他們搞侵略。此外,汪兆銘兄只提出與德國結盟的好處,沒有說與德國結盟的壞處。

正如汪兆銘兄說那樣,與德國結盟的唯一好處就是可以同盟關係共同對付蘇俄。即於可能的卡脖子現象,對德國技術專家,早在33年的時候,我們就開始平衡化外國專家結構,在去年,由於希特勒排擠猶太人,我們國內聘請了2萬名猶太學者、技術人員,在今後數年,我們還要聘請更多的,我想這個數字只會大大增加

通過中國駐柏林,駐維也納大使館來報,在今年,我們已經爲2萬猶太技術人員頒發簽證,這些猶太技術人員不日將到達上海,到達武漢,到達主要工業城市。

所以汪『主席』擔憂的德國可能報復,我們不用太擔心。如果不與德國結盟,在我們與蘇俄開戰的時候,基於共同的道德立場,德國也會幫助我們,日本也會幫助我們。

而不與德國結盟,我們還佔據更多的主動,在中蘇開戰的時候,美英法也可能成爲我們的盟友啊。

汪精衛臉『色』頗爲難看,楊興乾咳數聲後,總結道:各位,我們最危險的敵人是蘇俄,我想這點大家都沒有疑問的。

對這個最危險的敵人,世界上有兩種方式予以應對,第一種就是德意日三國組建**聯盟,通過同盟的方式予以應對。

美英法三國則不一樣,他們希望與蘇俄自由競爭,讓大家看看,到底是資本主義更優越,還是斯大林的集權方式。

中國是一個大國,不必依附與其他國家,應該採取靈活的,自由方式,只要反對蘇俄集體化運動的,我們都可以結盟。我想,我們還是走第三條路線,遊離於這兩大集團之外,尋找這兩個集團的支持,以對付蘇俄。

聽楊興公開否決了自己主張,汪精衛臉『色』卡白,汗水不時從臉上留下來。作爲孫中山的前秘書,前駐日公使,汪精衛一直想要更上一層,聽到德意日簽訂同盟條約後,汪精衛彷彿認爲找到機會了,一面鼓吹議員們支持德意日同盟,一面催促『政府』,如此讓人感到其外交才幹。誰知,滿以爲會大獲全勝的一役,竟然拿如此輕鬆的被顧維鈞擊敗,這讓汪精衛感到無地自容。

現在看來,對對蘇外交,楊興顯得越來越自信,竟然不再強調親德立場,竟然準備遊走於德美之間。此時,世界大戰格局逐漸形成,在歐洲,意大利悍然發動埃塞俄比亞戰爭,以建立古羅馬帝國的榮耀。在西班牙,意大利、德國公然干涉西班牙內政,在第5縱隊幫助下,建立了弗朗哥獨裁政權。

在奧地利,由於進入萊茵河工業區沒有遭到任何制裁之後,以及英法兩國綏靖政策,希特勒兵不血刃進入維也納,並宣佈將自己祖國維也納併入德意志帝國。在吞併奧地利後,希特勒將魔爪伸向捷克斯洛伐克,以恢復過去奧匈帝國的疆土。??首發 愛閥685

面對德國的進攻,法國正在修建馬其諾防線,英國則採取綏靖政策,鼓勵禍水東引,希望希特勒將魔爪伸向俄羅斯。在這種情況下,能夠有第三條道路?汪精衛堅決的搖搖頭。

而此時,面對德國的威脅,斯大林也感到壓力,正如其才全會中所說的那樣,在未來的戰爭,蘇聯可能遭到中德兩西斯強權政治從東西兩線夾擊。

如果這樣的話,按照一些人估計,對蘇維埃政權無疑是災難的?德國武器精良,士兵素質非常高,但是應對德國這一個重新崛起的軍事強國,蘇維埃就感到力不從心。

現在,東方竟然有中國這樣一個大國,與其他國家相比,中國有一個非常明顯的例子,那就是人多,那就是不怕死。就像在中日戰爭中,事後公佈的材料來看,中日傷亡人數,中國竟然比日本多3成,雖然到最後雙方死亡人數相仿。但是,正如一些人說那樣,在中日戰爭中,中國死傷超過15萬(其中戰死超過6萬人),除了增加一座座烈士墓園外,發放一點撫卹金外,民間竟然羣青高漲,有的人叫囂着,爲什沒解放朝鮮,爲什沒打到日本去,如此大不了中國多死幾十萬人,『逼』迫日本也同樣簽訂一個類似馬關條約什麼的東西。

聽到這裡,斯大林就感到頭腦發麻,雖然在大清洗中捕殺了幾十萬人,但這也讓斯大林充分認識到中國的戰爭動員能力。

正如國防委員伏羅希洛夫所說那樣,在中日戰爭中,日本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那就是與中國拼人命,中國有5萬萬人口,不要說1:1,就是1:2,1:3的拼人命,世界上那個國家拼得過中國?

在剛剛過去的中國”正義1936“大軍演中,讓斯大林看到中國巨大的動員能力,南方四大軍區部隊在兩個月內完成北調,並參與軍事演習。在軍事演習中,中國在中蘇邊境迅速的集結了70萬大軍,這還是沒有經過戰爭動員的人馬?

這還不是充分戰爭動員的結果,若是戰爭動員,就拿情報機關的數字,只是包括在三北地區的30個建設師,中隊人數就迅速的擴充到100萬之數。除此之外,就是遊『蕩』在遠東、西伯利亞、中亞的叛匪(在大饑荒中,當地人民發動起義,蘇聯軍隊動用毒氣才消滅),在今年年初,本以爲叛『亂』被平息,斯大林等人大鬆一口氣。但是,在去年秋天的時候,局勢再度惡化。

有傳言叛『亂』組織獲得中方支持,並且提出具體的政治口號,那就是反集體化,反斯大林獨裁,實現民族獨立,實現經濟自治,從而獲得當地民族的支持。

這些叛匪常常形成三五十人的一個小團體,騎在戰馬上,或者衝入集體農莊,迅速處死農場『主席』等官員後,將馬匹,糧食分給大家,或是劫掠火車,將劫掠的糧食分給處於飢餓邊緣的民衆。

正如內務部統計結果,在去年冬天,整個遠東,後貝爾加湖,西伯利亞,中亞地區,被劫掠的火車超過30多輛,被破壞的集體農場超過200多個,被殺死的集體農場『主席』等官員超過1千多人。

得到這個消息後,斯大林感到事態頗爲嚴重,立刻調集重兵進行進剿,但是,在初戰不利後,這些叛匪竟然消失的無疑無蹤。

再想到英法一個勁叢恿德國進攻蘇聯,叢恿中國進攻蘇聯,若是這樣

,蘇維埃政權將遇到嚴重危機.現在,蘇聯正在搞全民皆兵的政策,斯大林正通過清洗反對派,樹立自己權威,將偌大的蘇聯變成一個大兵營。按照斯大林估計,在5年後,第3五經濟計劃完成後,蘇聯將有充足的武器應對中德兩國東西夾攻,但現在不行,前面兩個五年計劃雷聲大雨點小,成就有限。

想到這裡,斯大林嘴角『露』出一絲矯捷的笑容,中國不是叫喊着沙俄侵吞了他180萬平方公里土地,是不是可以給楊興一點甜頭,進行外交談判,解決中蘇領土衝突呢?或者在中亞方面稍稍做一點讓步?

而正在這時,中國也正在積極擴軍備戰,除了軍事演習外,還大打輿論牌。在1936年年末,由陶希聖執筆,寫了一本《中國之命運》,全書從中國的歷史,中國的疆域,中國落後原因,中國近百年的屈辱史,中國革命,中國建設,蘇俄對中國的侵略等八大篇幅(與歷史上中國之命運稍稍不同,畢竟歷史已經不同了)。由於楊興強力推薦,《中國之命運》作爲高中,大學學生必學必考科目。很多人見面常常說道,對外國領土,一寸我們也不要,對屬於我們自己的土地,一寸我們也不能失去。正如伊藤博文與李鴻章馬關條約談判的時候,年李鴻章與伊藤博文簽訂馬關條約時,伊藤問李鴻章:中國被俄國割去那麼多土地,爲什麼卻與日本斤斤計較?

李鴻章答道:“割給俄國人的土地都是些不『毛』之地”。

伊藤冷冷地說:“祖宗基業,誓死必保”。

李大人面紅耳赤無言以對。

大家見面都說,都要背誦被蘇俄侵佔的領土,如唐努烏梁海,貝爾加湖以東地區,烏蘇里江,中亞等地區都是我們固有領土,國外一寸領土,我們都不想要,我們一寸領土,我們也不想失去。

看這個架勢,楊興已經決定對蘇俄開戰了。

第522章 奇怪的海軍第125章 蔡鍔的煩惱第6章 走馬上任炮兵連第284章 軍校教育長楊傑第553章 第一槍第758章 德日凌厲攻勢第19章 鏖戰第228章 帝制禍首追殺法案第326章 公開衝突第42章 駐防川北第271章 貴州民八事變第563章 世界第一-葛洲壩第647章 虞洽卿的命運第520章 全國證交所第585章 計中計?第123章 廣積糧?先稱王?第351章 廣東造船業第268章 隧道掘進機第314章 成渝鐵路勝利貫通第227章 陸榮廷的藉口第620章 劉麻子起義第454章 這個時代的葛洲壩第37章 馬路偶遇第280章 民用訓練槍第535章 哲布尊丹巴汗第672章 擴軍備戰第162章 逃命的蔣百里第205章 遊街示衆第675章 挑釁與反挑釁第650章 搭賴就不要轉世了第207章 兩面夾擊第338章 三輪車伕第18章 分兵第560章 停戰協議第42章 駐防川北第601章 停火條件第414章 革命精神第117章 第1次收買第236章 政治部就是隨軍牧師第303章 追討路款第84章 以工代賑 大興土木第57章 夜襲第376章 楊宇霆漢奸?第13章 剿滅匪首王大拿第406章 陳調元獻徐州第404章 孫文受辱第316章 哎,非常大總統第582章 宣戰第309章 女子髮式特別提案第614章 旅順城下第466章 侍從團出動第522章 奇怪的海軍第431章 蠢蠢欲動的孫科第50章 混亂宋案與齷齪清史稿第59章 又拉又打第571章 飛機打航母第7章 立威第424章 分道揚鑣第30章 負心郎第469章 泰安防線第596章 東北戰區第421章 科學怪人貝爾德第475章 宣傳宣傳第205章 遊街示衆第48章 是誰殺了宋教仁第485章 巧舌如簧第710章 獨裁者欺瞞手段第235章 籌建合川鋼鐵聯合公司第87章 賣國還是愛國?第269章 國家主義第501章 孫殿英的辯護第662章 公民社會-無特權第168章 整編軍務計劃第86章 挖空心思籌錢第592章 本莊繁的應對第265章 愛國將軍第398章 孫文北上第489章 大亞細亞主義第755章 不一樣的東南亞同盟第3章 拆卸槍支第364章 關東大地震第637章 航母派第187章 唐繼堯與顧品珍第286章 糧站碩鼠第172章 和談底限第80章 楊屠夫第138章 邀請黃興第258章 整編鄂西靖國軍第299章 滇緬滇越鐵路第596章 東北戰區第258章 整編鄂西靖國軍第336章 憲法重光第33章 卿非卿郎非郎第117章 第1次收買第150章 黃蔡仙逝 豎子當道第293章 生猛的手槍部隊第372章 賣國者的代價第343章 強渡三水第495章 新疆解放第463章 白俄僱傭軍
第522章 奇怪的海軍第125章 蔡鍔的煩惱第6章 走馬上任炮兵連第284章 軍校教育長楊傑第553章 第一槍第758章 德日凌厲攻勢第19章 鏖戰第228章 帝制禍首追殺法案第326章 公開衝突第42章 駐防川北第271章 貴州民八事變第563章 世界第一-葛洲壩第647章 虞洽卿的命運第520章 全國證交所第585章 計中計?第123章 廣積糧?先稱王?第351章 廣東造船業第268章 隧道掘進機第314章 成渝鐵路勝利貫通第227章 陸榮廷的藉口第620章 劉麻子起義第454章 這個時代的葛洲壩第37章 馬路偶遇第280章 民用訓練槍第535章 哲布尊丹巴汗第672章 擴軍備戰第162章 逃命的蔣百里第205章 遊街示衆第675章 挑釁與反挑釁第650章 搭賴就不要轉世了第207章 兩面夾擊第338章 三輪車伕第18章 分兵第560章 停戰協議第42章 駐防川北第601章 停火條件第414章 革命精神第117章 第1次收買第236章 政治部就是隨軍牧師第303章 追討路款第84章 以工代賑 大興土木第57章 夜襲第376章 楊宇霆漢奸?第13章 剿滅匪首王大拿第406章 陳調元獻徐州第404章 孫文受辱第316章 哎,非常大總統第582章 宣戰第309章 女子髮式特別提案第614章 旅順城下第466章 侍從團出動第522章 奇怪的海軍第431章 蠢蠢欲動的孫科第50章 混亂宋案與齷齪清史稿第59章 又拉又打第571章 飛機打航母第7章 立威第424章 分道揚鑣第30章 負心郎第469章 泰安防線第596章 東北戰區第421章 科學怪人貝爾德第475章 宣傳宣傳第205章 遊街示衆第48章 是誰殺了宋教仁第485章 巧舌如簧第710章 獨裁者欺瞞手段第235章 籌建合川鋼鐵聯合公司第87章 賣國還是愛國?第269章 國家主義第501章 孫殿英的辯護第662章 公民社會-無特權第168章 整編軍務計劃第86章 挖空心思籌錢第592章 本莊繁的應對第265章 愛國將軍第398章 孫文北上第489章 大亞細亞主義第755章 不一樣的東南亞同盟第3章 拆卸槍支第364章 關東大地震第637章 航母派第187章 唐繼堯與顧品珍第286章 糧站碩鼠第172章 和談底限第80章 楊屠夫第138章 邀請黃興第258章 整編鄂西靖國軍第299章 滇緬滇越鐵路第596章 東北戰區第258章 整編鄂西靖國軍第336章 憲法重光第33章 卿非卿郎非郎第117章 第1次收買第150章 黃蔡仙逝 豎子當道第293章 生猛的手槍部隊第372章 賣國者的代價第343章 強渡三水第495章 新疆解放第463章 白俄僱傭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