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籌建合川鋼鐵聯合公司

三天後,王寵佑等人經過再次精打細算,認爲先在合川建立一個小型冶鋼爐,冶煉一些鋼鐵,並且通過冶煉出來的鋼鐵,再找200個打鐵匠,來打一些推車,一些簡單的挖掘設備,若是考慮由軍隊修建煤礦,修建鐵礦,修建鋼鐵廠,如此在建造成本上可以銳減。

但是不能怎麼減少,馬丁爐的成本不能減少,一些大型挖掘設備不能減少啊。

所以算下來,先建立一個8萬噸鋼鐵廠需要投資在1千萬個大洋,正如王寵佑所言,督軍,這是最低限度了,整個建造費用僅僅與漢冶萍差不多啊。而我們這次,則多一個煤炭基地,礦石基地啊。

督軍,要知道漢冶萍最先產能不過4萬噸,而我們這合川鋼鐵聯合公司產能是8萬噸啊。

楊興大喜,看着王寵佑與各位工程師,笑道:各位,不是我捨不得一下建立起15萬噸的鋼鐵聯合公司,捨不得一下讓合川鋼鐵聯合公司成爲中國最大的鋼鐵聯合公司,而是我不想合川鋼鐵聯合公司像漢冶萍那樣,無論何時,合川鋼鐵公司要成爲亞洲利潤最高,發展最快的鋼鐵聯合公司,要成爲中國人的鋼鐵聯合公司,而不像漢冶萍那樣,被小日本控制。

我們現在一起總結總結漢冶萍失敗的原因吧。

經過討論,大家認爲漢冶萍失敗原因不外乎這幾點:

1、國家政策沒有支持鋼鐵業發展,不但海關控制在洋人手中,沒有對鋼鐵業進行有效保護。

2、張之洞剛愎自用,因爲沒有聽取專家意見,最先建成的鋼鐵廠質量根本達不到標準。

3、最先要求資本在560萬大洋,但很多投資沒有到位,如此盛宣懷大肆從東洋人處舉借外債,如此導致管理成本太高。

4、東洋人的陰謀,依靠漢冶萍經濟困難,買斷30年大冶鐵礦,如此不但從中獲利數千萬大洋,而且日本人還以此逐漸掌握漢冶萍管理權。

5、鋼鐵廠選址不對,鐵礦在大冶,煤炭在江西萍鄉,鋼鐵廠又在漢陽,如此導致運輸成本太高

6、張之洞建立漢冶萍,主要從官員角度考慮,從政治角度考慮,沒有從一開始將其作爲商業管理。

7、在漢冶萍公司裡面,充斥着各地官員富於人員,存在太多的吃閒飯的,如此造成管理混亂。

…….

聽到這裡,穿越的楊興當然知道其中關係,向大家許諾,政府只是投資者,在鋼鐵廠贏利之後,政府所控制股票10%將獎勵給有關建設人員,即於其餘部分,在未來數年將公開在國內市場上發售。

對於經營,楊興要求以利潤爲王,公司在滿足社會責任的前提下,全力爭取利潤,通過公司利潤,通過社會集資,逐漸擴大生產規模。

楊興建議道:各位先生,我對企業的要求,一向是社會責任第一,利潤第一。現在對成都兵工廠、重慶兵工廠是如此,未來對合川鋼鐵聯合公司也是如此。

你們也許不知道,就拿成都兵工廠來說,在去年我就任督軍後,管理非常混亂,虧損異常嚴重。比如1916年生產步槍5,000餘枝,用去經費120萬,相較漢陽出產15,000枝,僅用經費不及一百萬,因此所報概算書無法覈准。

我當時任命楊芳毓爲成都兵工廠總辦,對公司內部管理體制,經營模式,生產模式,管理人員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經過一年的努力,現在公司內部管理初現成效。

目前成都兵工廠效益雖然還不如重慶兵工廠、不如漢陽兵工廠,但是已經有很大改觀了,預計今年能生產步槍5千餘支,而所用經費也僅僅60萬大洋。

在未來,軍火也會施行採購制,像美國那樣,比如今年軍隊需要1萬枝槍支,那好軍方從兩家兵工廠採購,根據兩家兵工廠產品質量,報價,決定採購數量,採購完成後軍方按照合同要求,償付相應的經費而已。

對剝離出來的廠房、人員,現在成立了3個獨立的公司,正在生產農用打穀機、打米機,生產自行車,仿造日本人的繅絲機,目前除了繅絲機、打米機剛剛作出1~2個樣機,絲綢機械廠、自行車廠都投入生產,預計在今年會贏利

各位,對兵工廠是如此,未來對合川鋼鐵公司當然也是如此,我們要緊跟市場,從管理中要效益,而不像漢冶萍那樣,辦成一個政府衙門。

除此之外,楊興認爲煤炭應該與鋼鐵分開,鐵礦廠與鋼鐵在一起經營。如此雖然導致在煤炭採購上有所麻煩,但是毫無疑問更增加企業活力。

對煤炭廠,鐵礦廠,按照稅法進行徵稅,對冶鐵廠,對鋼鐵廠,則進行稅收優惠,在投產三年內,政府不徵收任何稅收,以鼓勵公司發展。

對管理,則建立健全各個部門,完全按照西方先進的生產模式經營。在生產過程中,大量採用標準法作業,採用計件工資,以增加員工積極性,增加工廠活力。

要求在生產過程中必須規範化,流程化,一定要成立獨立的品質部門,對來料,冶練過程,冶煉產品質量進行檢查,對生產過程,作業人員資格,工作環境進行檢查,關於這點,是沒有談的,也是必須做到的。

對於設立獨立的品質部門,管質量,這可是新鮮玩意,旁邊的趙渭賓解釋道:“最初督軍在南充與人合辦嘉陵絲綢廠時,也是建立了一個品質部,專門負責質量管控。初時很多人提出反對意見,包括我等都認爲是養閒人,但讓人奇怪的是,這些人在督軍親自培訓幾天後,派到絲廠各部門後,居然質量大增,現在四川絲綢、棉花在市場上質量直追東洋人,可以說與江浙絲綢、棉布部分上下,這可是一段佳話,我們都以爲是督軍神來之筆。”

另外,就是要在重慶大學下面開辦一個礦業系,由王寵佑任系主任,培養礦業方面的人才。

還有辦一個《礦業雜誌》,以介紹礦物勘探的基本知識,以介紹煤炭開採,鐵礦開採,鋼鐵冶煉等方面知識。

對於在重慶大學開辦礦業系,王寵佑樂得像一個彌勒佛,中國人都天生樂於成爲別人老師,雖然王寵佑是國外一個博士,但是在國內只是一個普通工程師,若是能夠開辦一所礦業學校,想到自己門徒滿天下,王寵佑當即連說自己德薄才淺。

對於建立專門雜誌《礦業雜誌》,王寵佑由於喝過洋墨水,當然知道在國外,這種事情重要性,很多理論多半通過雜誌報紙傳遞,但又考慮到自己精力有限,建議由其一位在漢冶萍的同學來擔任。

楊興大喜道:王先生,薪資不是問題,只要貴同學能來,我是熱烈歡迎的

。我開辦《礦業雜誌》與礦業系,主要是培養我國礦業人才,使之如長江之水,連綿不絕,這是保證我們國家礦業趕上國外的最基本保證。而合川鋼鐵聯合公司,則是我國礦業人才搖籃,是一個實踐基地。

王寵佑畢竟留學西方多年,聽到這裡時,當即表示到時候一定建立這樣一個部門,也希望督軍能夠給大家上上質量方面課。

楊興不以爲意,掏出一個手抄本,遞給王寵佑道:“王先生,這時我研究所得,到時給大家端詳端詳吧。”

……

經過兩天討論,批准了《合川鋼鐵公司籌建大綱》,確定由四川省投資1千萬大洋,興辦合川鋼鐵聯合公司。

隨後,將約莫400萬個大洋交與王寵佑與財政廳副廳長徐代戡,作爲項目啓動資金,以購買大型設備,以培養人員,以建立煤礦廠、鐵礦廠,還有鋼鐵廠。

經過繳獲滇軍金庫、剿匪、以及在懲辦土匪惡霸的基礎上,這幾年下來,已經累計了700萬個大洋,這些財產歸楊興自任處長、喬毅夫任副處長的軍政處掌管。

在川軍內部,旅長以上人員都知道楊興掌握了這樣一筆龐大的資金,具體數目,每年贏利楊興都會向大家公佈,楊興將該款項命名爲軍人公積金。

如今爲了建立合川鋼鐵聯合公司,楊興將所有老本全部貼進去了,除了留下100萬個大洋作爲應急資金外,其他的全部都交給王寵佑、徐代戡了。

隨後建立合川鋼鐵聯合公司籌備委員會,楊興親任籌委會主任,而王寵佑、黃大暹、王瓚緒分任副主任。

爲了籌措合川鋼鐵聯合公司建設資金,除了通過與黃大暹商定的方法外,當然還有一個途徑,那就是籌措民營資本,這幾年,由於川東地區相對穩定,由於公路貫通,民營資本已經得到一定發展,各地存在大量的民間資本,聽說新建鋼鐵公司,完全能在各地籌集數百萬個大洋的資金。

對於人員,決定調派工程兵5團、6團,7團、8團,以參與合川煤礦基地、鐵礦石基地、鋼鐵基地建設。

聽到楊興建設合川鋼鐵基地計劃後,王寵佑頗爲興奮道:督軍,張之洞建設漢陽鋼鐵廠,主要是爲了面子工程,最後竟然造成煤炭基地在一塊,鐵礦石基地在一塊,鋼鐵基地在一塊

。而我們計劃的合川鋼鐵基地,則是優質煤礦、鐵礦、鋼鐵廠都在一起啊。

這本身就對合川鋼鐵聯合公司經營帶來正面影響。

楊興也頗爲興奮道:王先生,我們與張之洞不同,他主要是爲了當官,而我們則是真心實意的爲人民做事。我們合川鋼鐵基地,完全如民生實業一樣,按照公司化運作,政府除了提供資金,參與公司董事會戰略管理,其他的公司日常管理概不負責。

在公司效益彰顯後,政府將逐步稀釋其股份,當股份低於10%後,轉讓給公司工會,作爲員工持股,委託其管理,參與公司營運。

王寵佑大驚道:政府將股份轉讓給工會,這數百萬大洋,是不是太多了?

楊興笑道:不多,一點也不多。將來政府主要就是收稅,主要就是幫助公司如何打開市場。你要知道,在未來,我們稅收比率是10%哦。

衆人大笑,楊興接着說道:不過要保證鋼鐵基地能夠順利的建成投產,除了這些,還有一樁非常重要的大事啊。

面色一愣,良久不解道:督軍,所爲何事?我們整個鋼鐵基地建設,基本上都需要這些事情啊.

楊興笑道:王先生,這個不是合川鋼鐵基地內部建設,但與合川鋼鐵聯合公司有莫大關係。只有這個東西建成了,才能真正保證鋼鐵基地順利發揮效力啊。

沉思良久,頗爲不解,問道:督軍,所爲何事?

楊興笑道:鐵路,要保證合川鋼鐵基地運作正常,我們需要鐵路啊。鐵路一定修到我們選址的三合鎮啊。

一拍腦袋,王寵佑大驚道:哦,督軍,你看我將這個事情忘記得。確實,需要鐵路,我們合川鋼鐵聯合公司的鋼鐵,需要鐵路運輸啊。

楊興笑道:我已經讓北川鐵路顔德慶先生勘探合川到重慶鐵路線路,在今年完成北川鐵路二期工程建設後,我們將立刻將鐵路修到三合鎮,建成鋼鐵運輸專線

王寵佑一聽,連連表示感謝道:督軍實在是一個實幹家,全國其他督軍無不一天算計升官發財,但是督軍竟然以川省之力,修建了合川到北碚60公里的鐵路。

楊興笑道:王先生,要想富,先修路。我們鐵路,公路修起來後,只是創造了一個條件,但最根本的還是需要你們這些人才,在川省開礦,建立重工業啊。你看這樣可以不,明天北川鐵路第二期工程即將竣工,到時候你與所有工程技術人員一起出席北川鐵路開通儀式。

王寵佑一聽,大喜過望,連連表示。

在1918年6月份,北川鐵路全線貫通,楊興親自組織開通儀式。

北川鐵路建成,標誌着華鎣山礦業開採進入嶄新時代,通過鐵路,可以將華鎣山的煤炭源源不絕的運到嘉陵江邊,然後通過民生的船隻,源源不絕的的出口到國外。

其時主要能源還是以煤炭爲主。輪船,火車,工廠無不依靠煤炭來驅動,可以說其時煤炭的價格相對21世紀來說,高多了。

若要闡明煤炭對國家經濟的重要性,通過如下事例就可知道一二。德國經濟中心在在產煤區魯爾礦區。

二戰後,歐盟產生是通過法、意、聯邦德國、荷、比、盧六國在1951年簽訂了爲期50年的《關於建立歐洲煤鋼共同體的條約》的基礎上發展壯大起來的。

在大躍進的時候,mzd就是拼命大冶鋼鐵,開採煤礦。

所以,要發展國民經濟,除了鼓勵私人發展輕工業外,楊興決定資助各地大力發展以煤炭開採,鋼鐵冶煉爲主的重工業。

但爲了累積原始資本,楊興就考慮向國外出口煤炭,以換取鉅額外匯,以此來發展鋼鐵廠,發展重工業。

所以,纔會與北碚、合川紳士一道修建北川鐵路,纔會將鐵路修到合川,一個主要目的就是通過開發華鎣山的煤炭,以此來換取經濟發展所需要的資金。

在完成合川鋼鐵聯合公司規劃,在各部隊陸陸續續的開到三合鎮,開始建設合川鋼鐵聯合公司後,用了2個月時間,楊興纔回到成都。

第420章 頑固的滿清遺老第92章 按潮涌動第236章 政治部就是隨軍牧師第393章 光榮北伐武昌城下2第493章 投降談判第252章 加大教育投入第200章 譭譽參半之地租第162章 逃命的蔣百里第189章 同仇敵愾第661章 陸軍生存手冊第575章 長江大洪災第559章 反擊反擊第391章 君子絕交不出惡聲第499章 罷黜閻錫山第595章 上等兵東條英機第337章 所謂的炮打總統府第304章 雄踞中州八方來朝的吳子玉第401章 大軍入皖第578章 對日國是會議第29章 訓練場上第390章 汀泗橋賀勝橋第736章 猛攻烏蘭烏德第494章 移民東北第717章 傅作義的困境第651章 烏克蘭大饑荒第132章 突遭伏擊第398章 孫文北上第643章 軍校教育第65章 可愛的蠶寶寶第394章 和平壓力第107章 截斷水道第156章 北川鐵路第605章 大敗聯合艦隊第535章 哲布尊丹巴汗第474章 各懷心思第292章 昭通三劍客第3章 拆卸槍支第283章 混亂的錢莊第709章 解散集 體農莊-糧食、收音機第279章 20式半自動步槍第517章 高尚的開拓者第272章 何應欽的裙帶關係第715章 哥薩克在行動第700章 戰略大轟炸第689章 鬥地主,鬥這個大地主第537章 開闢新戰場第677章 積極備戰第93章 厲兵秣馬第444章 惱羞成怒的北洋諸傑第279章 20式半自動步槍第680章 民主改選政府第74章 自食其力的地主第3章 拆卸槍支第593章 一字長蛇陣第384章 先賢陵寢豈容踐踏第477章 大小三角關係第248章 平民教育之舊學與新學第328章 密謀第413章 吳佩孚被俘第148章 籌建北川鐵路第543章 中東鐵路第157章 通電反滇第203章 大興土木第172章 和談底限第495章 新疆解放第83章 現代版西門豹第204章 瘋狂的高利貸第508章 國是會議2第192章 強渡長江第742章 朱可夫的選擇第457章 川省緣何墮落?第135章 戰後善後第416章 公僕貪官不兩立第389章 麻煩的孫文第242章 懲罰封建遺老第484章 夜渡冰海第171章 川事可由川人做主亦第626章 中華要復興,唯我等爲其死第530章 可恨的託派殘餘第133章 血戰不退第359章 聯日抑聯俄?第539章 鳥走獸散的青幫第285章 刺刀對刺刀第259章 戰後大采購第123章 廣積糧?先稱王?第272章 何應欽的裙帶關係第196章 停建川漢鐵路第581章 抗戰軍歌第325章 絕對空想主義者第411章 緊急異常第83章 現代版西門豹第603章 大風隊第430章 直取大位?第631章 武漢條約第372章 賣國者的代價第753章 恢復越南秩序第581章 抗戰軍歌第130章 遺禍百年清史館第246章 初露不滿的劉存厚第133章 血戰不退
第420章 頑固的滿清遺老第92章 按潮涌動第236章 政治部就是隨軍牧師第393章 光榮北伐武昌城下2第493章 投降談判第252章 加大教育投入第200章 譭譽參半之地租第162章 逃命的蔣百里第189章 同仇敵愾第661章 陸軍生存手冊第575章 長江大洪災第559章 反擊反擊第391章 君子絕交不出惡聲第499章 罷黜閻錫山第595章 上等兵東條英機第337章 所謂的炮打總統府第304章 雄踞中州八方來朝的吳子玉第401章 大軍入皖第578章 對日國是會議第29章 訓練場上第390章 汀泗橋賀勝橋第736章 猛攻烏蘭烏德第494章 移民東北第717章 傅作義的困境第651章 烏克蘭大饑荒第132章 突遭伏擊第398章 孫文北上第643章 軍校教育第65章 可愛的蠶寶寶第394章 和平壓力第107章 截斷水道第156章 北川鐵路第605章 大敗聯合艦隊第535章 哲布尊丹巴汗第474章 各懷心思第292章 昭通三劍客第3章 拆卸槍支第283章 混亂的錢莊第709章 解散集 體農莊-糧食、收音機第279章 20式半自動步槍第517章 高尚的開拓者第272章 何應欽的裙帶關係第715章 哥薩克在行動第700章 戰略大轟炸第689章 鬥地主,鬥這個大地主第537章 開闢新戰場第677章 積極備戰第93章 厲兵秣馬第444章 惱羞成怒的北洋諸傑第279章 20式半自動步槍第680章 民主改選政府第74章 自食其力的地主第3章 拆卸槍支第593章 一字長蛇陣第384章 先賢陵寢豈容踐踏第477章 大小三角關係第248章 平民教育之舊學與新學第328章 密謀第413章 吳佩孚被俘第148章 籌建北川鐵路第543章 中東鐵路第157章 通電反滇第203章 大興土木第172章 和談底限第495章 新疆解放第83章 現代版西門豹第204章 瘋狂的高利貸第508章 國是會議2第192章 強渡長江第742章 朱可夫的選擇第457章 川省緣何墮落?第135章 戰後善後第416章 公僕貪官不兩立第389章 麻煩的孫文第242章 懲罰封建遺老第484章 夜渡冰海第171章 川事可由川人做主亦第626章 中華要復興,唯我等爲其死第530章 可恨的託派殘餘第133章 血戰不退第359章 聯日抑聯俄?第539章 鳥走獸散的青幫第285章 刺刀對刺刀第259章 戰後大采購第123章 廣積糧?先稱王?第272章 何應欽的裙帶關係第196章 停建川漢鐵路第581章 抗戰軍歌第325章 絕對空想主義者第411章 緊急異常第83章 現代版西門豹第603章 大風隊第430章 直取大位?第631章 武漢條約第372章 賣國者的代價第753章 恢復越南秩序第581章 抗戰軍歌第130章 遺禍百年清史館第246章 初露不滿的劉存厚第133章 血戰不退